1、第页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Fe:56 C:12 N:14 O:16 S:32 K:39 Cu:64 Ca:40 Cr:52 Pb:207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后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且多多益善B古代镀金(鎏金)工艺,利用了电镀原理C反复煮沸的水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D护肤品中含有的甘油具有美白作用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100gKHCO3 和 CaCO3 的混合物
2、,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NAB常温常压下,1 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6NAC标准状况下,22.4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0NAD常温下,0.1L0.1mol/L 的 NH4Cl 溶液中,NH 4+的数目为 0.01NA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 Cu 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Cu+2H + Cu2+H2B.Fe3O4 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 3O4+ 8H+2I-3Fe 2+I2+4H2OC. NH4Al(SO4)2 溶于过量的浓 Ba(OH)2 溶液中 :NH4+A1 3+2SO42-2Ba 2+5OH-=2BaSO4+AlO 2-+NH3+
3、H 2OD.澄清石灰水中充入过量的 SO2:SO2+OH-=HSO3- 4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Al3+、Na +、Cl -、SiO 32- B.Fe3+、Ba 2+、I -、NO 3- C.NH4+、K +、 S2-、SO 32- D.H+、Ca 2+、F -、Br -5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D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管道里安装的静电除尘装置,它利用了胶体的电泳原理第页 26工业上利用空气吹出法提取溴的部
4、分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可以采用纯碱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3Br2+6CO32-+3H2O =5Br-+BrO3-+6HCO3-B第步,需加人氧化性酸,才能将 Br-氧化为 Br2 C. B 溶液颜色要比 A 溶液深D第步,采用的是蒸馏的方法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 10mL 量筒量取 7.36mLNaOH 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 6.85g 食盐C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用去盐酸 21.10mLD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 pH 为 5.58交通警察执法时常使用的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可能应用了:3CH3CH2OH+2K2Cr2O7(橙色)
5、+ 8H 2SO4=3CH3COOH +2Cr2(SO4)3(蓝绿色)+2K 2SO4+11H2O 这一反应原理,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证明了,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 1mol 还原剂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C. H2SO4 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D可以利用该反应原理,将它设计成原电池,通过检测电流强度判断司机是否饮酒9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 CO(g)=C(s)+ H2O(g)。初始时加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5 的H2、CO 混合气,一段时间后测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
6、之比为 2:1 B.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15:16C此时 CO 的转化率为 50% D如果反应继续向正向进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10某 NaHCO3 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Na2CO3,下列测定该样品纯度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取样品 mg,配成 100ml 溶液,取 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用浓度为 c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 Vml B取样品 mg,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n1g 第页 3C取样品 mg,滴加足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洗涤,于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n2gD取样品 mg,滴加足量的 Ba(OH)
7、2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n3g 11. 32.5gZn 投入到 VmL 浓硫酸中,共热,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确定的数据是A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B所得气体的质量C. 所得溶液的浓度 D.原硫酸的浓度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眼睛要注视温度计的刻度变化B.萃取时,将混合物充分振荡后,需静置,待液体分层明显后才能分液C.中和滴定实验时,为了使滴定终点的现象更加明显,可以滴加较多的指示剂D.蒸馏时,温度计的读数刚达到某物质的沸点,不能立即收集馏出物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14. 有一包白色粉末,由 BaCl2、
8、K 2SO4、CaCO 3、NaOH 、CuSO 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aCl2,CaCO 3 一定存在, NaOH 可能存在B. K2SO4、CuSO 4 一定不存在C. K2SO4、NaOH、CaCO 3、 BaCl2 一定存在,K 2SO4 可能存在D. C 为单一溶质溶液15反应 NO+O2+NO2+H2HNO 3(未配平),当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A.4:9:24:14:28 B.1:2:5:3:6C.8:9:12:10:20 D.l:l :l:l :2 第页 41
9、6两份体积相同,浓度未知的 Na2CO3 和 HCl 溶液,将它们互相滴加,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的体积比为 1:2,则 Na2CO3 和 HCl 溶液的浓度之比为A. 3:2 B. 2:5 C. 3:4 D. 4:3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本卷共 5 道题17A、B、C 、 D 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Na 、Ba 2+、A1 3+、NH 4+、SO 42-、HCO 3-、NO 3-、OH -中的各一种,为了判断其各自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部分现象如下: 常温下用 pH 计测量发现 A 、C 溶液显碱性,且 0.1mol/LC 溶液 pH13 A 与 B、C
10、混合均有白色沉淀产生,且 A 与 B 还有气体生成 过量的 C 滴入 B、D 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为_,检验 A 中阳离子的实验名称是_ ;(2)A 与 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B 与过量的 C 反应生成的沉淀为:_ ;(4)经判断 NO3-存在于物质 _中(填“A ”、“B”、“C”或“D”) ,为了测定该溶液中 NO3-的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溶液 20.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 25.00mL0.9000mol/L 的 FeSO4 溶液和适量的稀 H2SO4 溶液,并加入 3gNaHCO3 固体逐去空气,反应完全后再加
11、人几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浓度为0.120Omol/L 的 K2Cr2O7 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三次平均消耗体积为 21.25mL(发生的反应依次为NO3-Fe 2+H+NOFe 3+H2O,Fe 2+Cr2O72-H +Cr 3+Fe3+H2O,未配平)。计算该溶液中NO3-浓度为:_(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如果没有加人 NaHCO3 固体,会使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8某同学查阅教材上的溶解性表时发现,CuCO 3 对应的为“”,表示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已知铜离子的常见沉淀为 Cu(OH)2(蓝色)、Cu 2(OH)2SO4(蓝色)、Cu 2(OH)2CO
12、3(绿色)等,它们均不含结晶水。为了探究 CuSO4 和 Na2CO3 反应产物的成份,该同学按以下实验方法制备了两种沉淀,并设计了探究沉淀成份的实验。取 2 个小烧杯和 2 个锥形瓶,在每个烧杯里加入 50mL0.5mol/L 的 CuSO4 溶液,在锥形瓶里分别加入40mL 和 50mL0.5mol/LNa2CO3 溶液,置于 70水中水浴加热,然后将 CuSO4 溶液加入到 Na2CO3 溶液中,继续水浴,均有气泡产生,几分钟后分别得到蓝绿色和绿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两份固体。I对蓝绿色沉淀成份的探究。第页 5通过右边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 Cu2(OH)2CO3 和 Cu2(OH
13、)2SO4(1)证明有 Cu2(OH)2CO3 存在的现象为_;(2)试剂为_,证明有 Cu2(OH)2SO4 存在的现象为 _。II对绿色沉淀成份的探究重复 I 实验,发现没有 SO42-存在,有 Cu2(OH)2CO3 存在;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只有 Cu2(OH)2CO3(3)该同学想通过测量固体分解所得气体的质量来确定沉淀的成份,按上述思路组装好装置,加入相应的药品,并指出所加药品的目的。(4)按照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只需测定某两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即m (_):m(_)=_时(括号中填写装置的序号)就可确定固体是 Cu2(OH)2CO3。(5)结论:n(Cu 2+):n(CO32-)
14、1 时,所得固体产物有 Cu2(OH)2CO3 和 Cu2(OH)2SO4 ;n(Cu 2+):n(CO32-)1 时,所得固体产物全部是 Cu2(OH)2CO3,生成该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9. Ba(NO3)2 为无色或白色有光泽的立方晶体,微具吸湿性,有强氧化性,助燃,有毒,可用于生产烟花、信号弹、炸药、陶瓷釉药等。一种利用重晶石(BaSO 4)制硝酸钡的工艺流程如下:I制 BaS (1)BaS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第页 6(2)重晶石与焦炭在高温锻烧时会产生一种还原性气体,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每有 lmol BaSO4 反应,转
15、移的电子数目为_;II制 Ba(NO3)2 取 340g50%精制的 BaS 溶液,置于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导气管的三颈烧瓶中 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浓度为 65%的硝酸 200g,控制温度为 70 ,并维持三颈烧瓶内大约100mmHg 的低压,反应 30min,结束。请回答:(3)反应温度控制在 70 左右,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4)三颈烧瓶内维持低压的目的是_,导出的 H2S 气体经 NaOH 溶液吸收可以获得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硫化碱(Na 2S), Na2S 极易水解而变质,实验室配制 Na2S 溶液时,需在配好的溶液里加人少量的_;(5)依据下表中 Ba(NO3)2 的溶解度数据,所得溶
16、液经_、_,过滤、冰水洗涤、干燥后可获得纯净的 Ba(NO3)2 晶体。20. IBr、ICl、BrF 3 等称之为卤素互化物,(CN) 2、(SCN) 2、(OCN) 2 等称之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碘(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Cl+ H2O= HIO +H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填中学常见的无机反应类型);(2)溴化碘(IBr)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Na2SO3 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SCN-CN-Br-Cl-。现将几滴 KSCN 溶液滴入到含少量
17、Fe3+的溶液中,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 KMnO4 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 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_;A新制氯水 B.碘水 C.SO2 D.盐酸(4)KCN 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 KCN 的废水常用的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 NaClO 溶液将 CN-氧化为 CO32-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5)已知 HCN 的电离平衡常数 K=6.210-10,H 2CO3 的 电离平衡常数 K1=4.510-7,K 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_。A.CN-+CO2+H2O=HCN+HCO3- B.2H
18、CN+CO32-=2CN-+CO2+H 2OC.2CN-+CO2+H2O=HCN+CO32- D.HCN+CO32-=CN-+HCO3- 第页 721. Pb 为第 IVA 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 和+4,其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铅蓄电池,化工耐酸设备及防 X 射线材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PbO 2 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2)Fe 3O4 属于混合氧化物,其组成可表示为 FeOFe2O3,Pb3O4 和 Fe3O4 一样,也属于混合氧化物,其组成也可表示为_;PbO 也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工业上生产锌钡白(ZnSBaSO4 )
19、的过程中,会产生含 CaSO4、PbSO4的废渣,实验室利用该废渣生产 PbO 的流程如下。过程中发生的部分反应如下:浸泡:PbSO 4(s)+2Cl-(aq) PbCl2(s)SO 42-(aq)溶解:PbC1 2+2Cl-=PbCl42-; PbCl42-OH =PbOHCl+3Cl -有关数据:不同温度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 PbC12 的溶解度 (g/L)(3)浸泡溶解时采用 95的高温,其主要目的有_(答两条);(4)溶液 C 中的溶质主要成份是 _,在实验室里,将溶质分离出来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5)实验时,取用废渣 50.0g,实验过程中 PbSO4 的转化率为 100%,CaS
20、O 4 的损耗率为 5%,最后得到干燥的 CaSO4 固体 39.6g,则废渣中 PbSO4 的质量分数为 _(用百分数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页 81-5:CDACD 6-10:BCDCA 11-15:ACBBB 16:C17.(1)NaHCO 3、焰色反应(各 1 分) ;(2)Al 3+3HCO3-=Al(OH)3+3CO 2(2 分) ;(3)BaSO 4(1分) ;(4)D(1 分) ;0.1200mol/L(2 分) ;偏高(2 分) 。18.(1) (滴加盐酸)试管 2 有气泡产生(1 分) ;(2)BaCl 2 或 Ba(NO3)2 溶液(1 分) ;试管 3 有白色沉淀
21、产生( 1 分) ;(3) (1 空 1 分)第页 9;(4)m(C):m(D)=9:22(1 分) ;(5)2Cu 2+2CO32-+H2O=Cu2(OH)2CO3+CO 219.(1)S 2-+H2O HS-+OH-(2 分) ;(2)1:4(1 分) ,8N A(1 分) ;(3)防止浓硝酸受热分解(1 分) ;(4)降低 H2S 溶解度,使气体能及时挥发出来,防止发生副反应(2 分) ,NaOH(1 分) ;(5)蒸发浓缩(1 分)冷却结晶(1 分) ;20.(1)+1(1 分) ;复分解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1 分) ;(2)IBr+SO 32-+H2O=I-+Br-+SO42
22、-+2H+(2 分) ;(3)酸性高锰酸钾将 SCN-氧化,减小了 SCN-的浓度,使 Fe3+3SCN- Fe(SCN)3,平衡不断向左移动,最终 Fe(SCN)3 完全反应,红色消失(2 分) ;AC;(4)2CN -+5ClO-+2OH-=2CO32-+5Cl-+N2+H2O(2 分) ;(5)AD。21.(1)PbO 2+4HCl(浓) PbCl2+Cl2+2H2O(2 分) ;(2)2PbOPbO 2(1 分) ;(3)增大 PbCl2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便于铅、钙元素的分离;加快浸泡速率(2 分) ;(4)NaCl(1 分) ;酒精灯、玻璃棒(2 分) ;(5)30.2%(30.1%30.3%均可得分)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