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药学基础综合复习大纲有机化学部分一.考试性质药学基础综合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是为我校招收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水平考试,选拔具有较全面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技能的学生。其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又要满足专业培养对学生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考试对象为参加我校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药学基础综合考试的考生。本考试科目由有机化学 、 生物化学 、 分析化学 、 生理学共四部分综合而成。考试内容和要求简述如下: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有机化学部分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反应。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性关
2、系,对各类重要的有机反应机理有较好的理解,对有机化学发展的现状及其与药学的关系有所了解等,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初步知识等。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分析鉴定的手段等,为解决各类有机化学问题和今后从事药学研究等打下基础。笔试内容包括具体实验方法等。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药学基础综合考试为笔试,总分 30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2.参考书有机化学第二版 王积涛等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年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3.试题类型1、选择题
3、2、填空题(回答问题或完成反应) 3、解释题(反应机理) 4、合成题 5、结构推导题4.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第一章 绪论1了解(理解):有机化合物发展史、分类及结构测定2掌握:有机酸碱的概念3重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和其特性第二章 烷烃1了解(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2掌握:烷烃的氧化、燃烧和热裂反应、卤素活性与反应选择性3重点掌握:(1)烷烃的命名、结构、构型及构象;(2)卤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3)自由基的概念及结构,反应活性与自由基稳定性的关系,过渡态与活活能。2第三章 烯烃1了解(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聚合反应2掌握:过酸氧化,硼氢化反应机理、羟汞化-脱汞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3重
4、点掌握:(1)烯烃的结构、命名;(2)顺反异构体、次序规则及双键构型标记法;(3)烯烃的催化加氢;(4)亲电加成反应,包括加 HX,加 X2,加 H2SO4,加 HOX,硼氢化反应及烯烃的二聚等;(5)亲电加成反应的马氏(Markovnikov)规则;(6)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排反应,卤鎓离子;(7)烯烃的氧化反应,包括被 KMnO4 氧化,臭氧化;(8)-氢的卤代反应,包括高温卤代,NBS 等;(9)环烯烃加成的立体化学,反式加成与顺式加成;(10)烯烃的制法,包括卤代烷脱卤化氢、醇的脱水及重排。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1了解(理解):超共轭效应的概念2掌握:物理性质;炔
5、烃的亲核加成;二烯烃的分类;聚集二烯烃;共振论;烯烃及二烯烃的聚合反应 3重点掌握:(1)炔烃、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命名;(2)炔烃的化学性质:炔氢的反应,炔键的催化氢化、选择性还原反应,与卤素、氯化氢等亲电加成反应,炔键的水合;(3)共轭二烯烃的 1,2 和 1,4 加成;狄尔斯-阿德尔(Diels-Alder)反应;(4)共振论的基本知识,烯丙型碳正离子,p- 共轭。第五章 脂环烃1了解(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2掌握:脂环烃的分类,环己烷的化学反应;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和六元环以上的环烷烃的构象3重点掌握脂环烃、桥环和螺环的命名;脂环烃的构造异构与顺反异构;环己烷的构象、a 键和 e 键
6、的概念、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脂环烃化学性质。第六章 芳烃1了解(理解):苯的分子轨道模型,蒽和菲的反应,致癌芳烃,卤代苯的亲核取代反应、苯炔机理2掌握:苯的加成、氧化反应;共振论对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及活化作用的解释;物理性质;多苯基取代烷烃的制备及性质;萘的氧化和还原反应。3重点掌握:(1)苯的结构,芳香性的概念,苯衍生物的同分异构及命名;(2)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及傅克反应;(3)亲电取代反应机理;(4)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及反应活性、二取代苯的定位效应、定位效应在合成中的应用;(5)烷基苯芳香侧链的反应,侧链的氧化及侧链卤代;(6)烯基苯的制法及其反应;(7)联
7、苯的命名、亲电取代反应及立体化学;(8)萘、蒽、菲的结构及其衍生物的命名,萘的卤代、硝化、磺化、傅克酰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一取代萘的定位效应;(9)芳香性与休克尔(Hckel) 规则;(10)非苯芳香化合物:烯丙基正离子、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环辛四烯双负离子、轮烯、薁。第七章 立体化学1了解(理解):偏振光有关概念;旋光仪的结构,外消旋体拆分,不对称合成2掌握:手性中心的产生;立体选择性与立体专一性,手性分子在反应中的立体化学33重点掌握:(1)异构体的分类、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的概念:(2)分子的手性和对称因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四重更替对称轴、手性中心等基本概念;(3)构型和构型
8、标记:对映异物体的表示法及构型的命名,包括 R/S、D/L 法、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伞形投影式、纽曼(Newman)投影式、锯架式;( 4)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外消旋体;(5)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非对映异构体、内消旋体的概念及其物理性质差异,苏型、赤型的概念;(6)环状化合物构型的表示方法及构型的命名,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7)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丙二烯型、联苯型、螺环型等化合物的立体异构;(8)自由基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9)涉及碳正离子反应的立体化学;(10)烯烃与卤素加成、烯烃的催化氢化、烯烃的硼氢化氧化、烯烃的邻二羟基化、烯
9、烃与次卤酸的加成、烯烃的环氧化、狄尔斯阿德尔反应等反应的立体化学。第八章 卤代烃1了解:物理性质;离子对机理;邻基参与;芳环上的亲核取代;苯炔反应机理;多卤烷和氟代烷2掌握:卤代烷的分类; 消除;卤代烷的还原反应;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3重点掌握:(1)卤烃的分类、命名、结构;(2)卤代烃反应活性的一般规律;(2)水解、醇解、氨解、氰解、酸解、与炔反应、与硝酸银反应及卤素交换反应等重要的亲核取代反应;(4)消除反应中的脱氯化氢、脱卤素等;(5)与活泼金属的反应,包括与镁、钠、锂的反应,考雷豪斯(CoreyHouse)烷烃合成法;(6)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7)消除反应的机理、Sa
10、ytzeff 规则及 E2 消除的立体化学;( 8)卤代烃的制法。第九章 醇和酚1了解(理解):醇的磷酸酯、醇的催化脱氢2掌握:物理性质;醇与 HX 反应机理。3重点掌握:(1)醇和酚的命名、结构与波谱性质;(2)氢键的概念;(3)一元醇与Na、Mg 、Al 等金属的反应;醇被卤素取代的反应(HX,Lucas 试剂,PX 3,SOCl 2) ;醇脱水形成烯及醚的反应;生成硫酸酯、磺酸酯及其应用;醇的氧化(Jones 试剂、活性MnO2、Oppenauer 氧化、KMnO 4、K 2Cr2O7/H2SO4、Sarrett 试剂) ;(4)醇取代和消除反应中的重排;(5)二元醇的氧化反应;(6)嚬
11、哪醇重排;(7)醇的制法;(8)酚的酸性;酚芳环上的取代反应;酚酯的形成和 Fries 重排;酚醚的形成和 Claisen 重排;(9)酚的制法;(10)硫醇的性质。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物1了解(理解):硫醇和硫醚的性质,醚的物理性质2掌握:物理性质;Claisen 重排机理;四氢吡喃醚的形成和断裂、醚键的保护醚的自动氧化;冠醚的命名、合成及性质;相转移催化。3重点掌握:(1)醚的命名、结构与波谱性质;(2)钅 羊 盐的形成和醚键的断裂,叔丁基醚的断裂、烷基芳基醚的断裂、乙烯基型醚的断裂;(3)Claisen 重排及其应用;(4)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反应机理、开环方向及立体化学;(5)醇脱水制
12、备醚、威廉姆逊醚合成法、烷氧汞化脱汞制备醚、乙烯基醚的制法;(6)环氧化化合物的制备。第十一章 醛和酮41了解(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醛、酮与水的加成,羟醛缩合反应的酸催化机理,醌的 1,6 加成;聚合反应。2掌握:碱催化卤仿反应机理;缩醛形成的反应机理;与氨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羰基加成的立体化学;醌的性质;烯酮的反应;醌的命名。3重点掌握:(1)醛、酮的结构、命名与波谱性质;(2)与 HCN、NaHSO 3、ROH、硫醇、水、金属有机化合物及羟胺、肼、苯肼、取代苯肼、氨基脲等氨衍生物的加成产物与应用,羰基的保护,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及反应活性;(3) 氢的活泼性,酮式烯醇式平衡, 卤代
13、、卤仿反应及其应用;(4)羟醛缩合反应(分子间,分子内及交叉羟醛缩合)及其合成水的应用,碱催化机理;(5)氧化反应,KMnO 4/H+、K 2Cr2O7-H2SO4、 Tollens 试剂、Fehling 试剂、拜耶尔维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6)还原反应,Clemmensen 还原、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催化氢化、Meerwein-Ponndorf 还原、LiAlH 4、NaBH 4 金属氢化物还原及立体化学、金属还原、酮的双分子还原、康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 7)其它反应,维狄希反应( Witting)及应用、安息香缩合、与 PCl
14、5 作用、贝克曼(Beckman )反应;(8)醛酮的制备方法,由炔烃水合或胞二卤代物水解、由烯烃制备、由芳脂烃氧化、由醇氧化或脱氢、傅克酰基化、盖德曼柯赫(GattermannKoch )反应、酚醛德制备等;(9), 不饱和醛酮的制备、1,2 和 1,4加成:与 HCN、格式试剂、烃基锂、二烃基酮锂、氢卤酸、卤素等德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及其选择性,麦克尔加成,D-A 反应。第十二章 核磁共振和质谱1了解: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2. 掌握: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等,离子分裂的一般规律等。3重点掌握:核磁共振和质谱谱图分析,学会据此推断结构。第十三章 红外与紫外光谱1 了解:红外与紫外光谱的基本原
15、理。2 掌握:键的性质与红外吸收的关系及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的关系。3 重点掌握:不同官能团在红外频区的特征吸收,会应用红外与紫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证。第十四章 羧酸1了解(理解):Kolbe 电解,-H 被卤代反应机理;氨基酸的显色反应,氨基酸的来源和合成,多肽、蛋白质、酶及核酸2掌握:物理性质,取代芳酸酸性的解释,油脂的水解。3重点掌握:(1)羧酸、取代羧酸的命名、结构与波谱性质;(2)酸性、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立体效应;(3)羧酸的化学反应,与碱的作用、酯化反应及机理、酰氯的形成、酰胺的形成、酸酐的形成、伯酰胺脱水形成腈、羧酸的还原、 卤代反应、汉斯狄克(Hunsdieck
16、er) 、科西(Kochi)反应;(4)二元脱羧的酸性和热分解反、-羧基酸的脱羧应、- 酮酸的脱羧应;( 5)羧酸的制备方法,烃的氧化、醇和醛的氧化、腈的水解、由格式试剂制备、Kolbe-Schmitt 反应;(6)卤代酸、羟基酸的化学反应。 第十五章 羧酸衍生物1了解(理解):油脂、原酸酯、酯的还原缩合反应(acyloin) 、酯的热消去反应2掌握:物理性质;碳酸衍生物;酯的酸性水解机理、碳酸衍生物53重点掌握:(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与光谱性质;(2)羧酸衍生物水解、醇解、氨解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3)酯碱性水解反应机理,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4)与金属试剂的反应:酰氯与二烃
17、基酮锂、二烃基镉的反应,酯与格氏试剂的加成,腈与格氏试剂的加成;(5)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氢化锂铝还原,Rosenmund 还原,Bouveault-Blanc 还原;(6)酰胺的酸碱性、盖布瑞尔(Gabriel )反应、Hofmann 降解反应。第十六章 羧酸衍生物涉及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1了解(理解): Darzen 反应机理,羧酸、酯、腈 碳负离子的生成、反应及应用2掌握:物理性质;碳酸衍生物;酯的酸性水解机理3重点掌握:(1) 氢的酸性和互变异构, (2)酯缩合反应、适用范围、产物特征及反应机理、Dieckmann 酯缩合、酯缩合在合成中的应用;(3)乙酰乙酸乙酯的烃化、酰
18、基化、酸式分解、酮式分解及在合成上的应用;(4)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烃化、酰基化、脱羧反应及在合成上的应用;(5)缩合产物和其它双重 氢化合物的烃基化及在合成中的应用;(6)涉及 碳负离子的其它亲核加成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Knoevenagel 反应、Michael 加成、Reformatsky 反应、Darzen 反应、Perkin 反应。第十七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1了解(理解):硝基的双分子还原、偶氮化合物性质;胺对映体的色谱技术拆分;Bucherer 反应、Mannich 反应2掌握:硝基的结构;硝基化合物及胺的物理性质;重氮盐的还原反应 3重点掌握:(1)硝基对苯环上邻、对位上的化学反
19、应性的影响,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及机理,硝基的还原反应,联苯胺重排及在合成上的应用;(2)胺的结构、分类、命名、胺的立体异构及胺的波谱性质;(3)胺的化学性质:碱性及成盐,烷基化和季铵化,酰化和磺酰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烯胺的生成及在在合成上的应用;叔胺氧化和科浦(Cope)消去反应;(4)季铵盐的形成,相转移催化,季铵碱的形成,Hofmamn 消除反应规律、立体化学及在胺结构测定中的应用;(5)重氮化反应和重氮盐,重氮基的置换反应被(F、Cl、Br、I、CN、OH、H 、芳基等取代)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6)偶合反应及偶氮染料;(7)重氮甲烷结构和性质,卡宾的生成;(8)胺的
20、制法:卤代烃氨解,Gabriel 合成法,硝基还原,腈、酰胺、肟的还原,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胺化、伯酰胺的 Hofmann 重排。第十八章 协同反应1 一般了解:电环化反应特点和其反应原理。2 掌握:环加成反应和 -迁移3 重点掌握:4+2环加成。第十九章 碳水化合物1了解(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 ;环糊精2 掌握:寡糖(蔗糖、乳糖、纤维二糖、麦芽糖)的结构的性质3重点掌握:单糖(以葡萄糖为例)的开链结构,环状结构的表示法和命名;Fischer 投影式和 Haworth 透视式之间的关系;单糖的优势构象;单糖的化学性质(差向异构化、成苷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含氮试剂反应、糖脎的生成等)
21、 。6第二十章 杂环化合物1了解(理解):嘌啉的母核及编号、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生物碱的鉴定和提取、几种重要的生物碱2掌握:无特定名称稠杂环的母核命名;吡喃酮的性质;吡嗪、哒嗪的命名,嘧啶的亲电及亲核取代反应;嘧啶类的合成。3.重点掌握:(1)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芳香性、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2)呋喃甲醛的反应;(3)吡咯的特殊反应;(4)咪唑、吡唑、噻唑的命名,互变异构及主要化学反应;(5)吲哚的命名、结构及亲电取代反应;(6)吡啶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7)喹啉、异喹啉的命名及化学性质;喹啉的 Skraup 合成法;(8)嘧啶的结构、命名及水溶性、碱性。第二十一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1 了解:蛋白质的分类、结构、性质、代谢;酶的催化特性;核酸的组成、结构、功能。2 掌握:多肽的结构和命名;多肽结构的测定和多肽合成。3 重点掌握:氨基酸结构、分类和命名,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氨基酸的来源与合成。第二十二章 脂肪、萜、甾族化合物1了解(理解):双环单萜类、碳架和命名;甾族化合物的构象分析2掌握:单环单萜、双环单萜中的苧烯、樟脑,龙脑、异龙脑的命名。3. 重点掌握:萜类的异戊二烯规律;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编号(记住几个基本母核名称) ;甾体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正系,别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