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本章解读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基础。 高考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涉及面较广,主要的热点有: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能量、分散系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内容,它是每年必考内容,并且解法的规律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技巧,同时因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可能推出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此类考题还会保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教材作为一主线编入其中,因此出
2、现了反应热与能源结合的考题,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化学计量中的热点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溶液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特点是: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微粒数目的多少;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结合一些化学概念或某些特定条件判断。溶液的计算的特点是:有关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结合稀释、结晶等过程进行考查,题型变化较大,既有考查理解有关概念的选择题,也有融合化学现象、推理与判断、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的实验题、推断题。学法指点中学化学涉及到的概念近三百个,广泛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备考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对化
3、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一定要准、透,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函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归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织网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3、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注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的紧密结合。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基本概念知识结构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物质的变化3物质的分散系4电解质溶液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
4、和非金属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典型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胶体的概念、胶体的性质、制备、渗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和电离平衡溶液的 pH、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等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25结构有关概念6物质的量有关概念7
5、其它概念 盐析、变性、风化、潮解、燃烧、复盐、分馏、结晶、萃取、质量守恒定律、电化学有关概念等本章内容第 1 部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 2 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第 3 部分 化学用语第 4 部分 常用计量第 5 部分 溶液与胶体第 6 部分 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以及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书写、原子核组成符号等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涵义,根据化合价正确
6、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三键两力四晶体,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强弱的判断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3第一部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简明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关系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数量。它只能以游离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 H、 H、 H、H 2、H +、H 都含 H 元素,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12313构成物质的微粒微粒 概念 说明 构成物质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只改变其电子层的结构。具有自己的性质。稀有气体,如:He原子晶体,如:
7、金刚石金属晶体,如:铝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形成分子。分子可构成分子晶体。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在原子晶体、金属晶体中均不存在单个分子。稀有气体,如:Ne多数非金属,如 Cl2、S、C 60多数共价化合物,如:H2O、H 2SO4、 CH3COOH、纤维素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为稳定结构。离子的性质与其对应原子的性质不同。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为离子晶体。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没有阴离子。NaOH、Ba(OH) 2、NaCl、CaCO 3、NH4NO3、KAl(
8、SO 4)2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4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集团。它不能独立存在,但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元素化合态游离态物质单 质原子化合物 离子分子宏观组成 微观构成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4体参加反应(即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不断裂) 。其中带电荷的原子团叫根或离子,如:氢氧根(OH ) 、硝酸根( NO3
9、 ) 、铵根(NH 4+) ;而另一类在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能决定化学特性的原子团或原子(不带电、化合价不饱和)叫官能团或基,如:甲基(CH 3) 、羟基(OH) 、醛基(CHO) 、氯原子(Cl )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概念 涵义 内容 程度表达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光泽、导电、导热、塑性、溶解性等。常用高低、大小、难易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里表现出来的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化合价、酸性、碱性、稳定性等。活泼、不活泼、惰性;反应难易、不反应;强弱、大小等2物质的变化概念 涵义 本质 伴随现
10、象 实例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物质的形态变化(分子间距发生变化)碘升华;石油分馏;氨的液化;盐析;焰色反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不但物质的形态变化,常发生放热、发光、变色、产生气体、析出沉淀等现象。硫酸钠溶液导电;岩石风化;铝和铁的钝化;二氧化碳溶于水。三、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几种物质) 。无固定的组成,无固定的物理性质。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化
11、合物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酸碱盐金属单质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5从微观角度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有多种分子。在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不能用物理方法将组成纯净物的各元素分开,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达到分离各元素的目的。可用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例:HCl 是纯净物,HCl 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则是混合物;象 CuSO45H2O 含结晶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同种
12、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呈游离态。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呈化合态。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汞是液态外,其它都是固态。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一般密度较大。易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一般能与非金属化合。非金属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溴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有的是固态。具有得电子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能与氢气、氧气、金属化合。2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盐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NO、CO过氧化物 Na2O2、H 2O2碱性氧化物 Na2O、CuO酸性氧化物 SO2、Mn 2O7两性氧化物 Al2O3成盐氧化物氢化物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13、 HCl、CH 4金属固态氢化物 NaH、CaH2酸按是否含氧分按电离 H+数分按电离程度分按酸根氧化性分按沸点分按溶解性分含氧酸 H2SO4无氧酸 H2S一元酸 HCl、HNO 3多元酸 H2S、H 3PO4氧化性酸 HNO3非氧化性酸 H3PO4强酸 HBr、HClO 4弱酸 H2S、H 3PO4挥发性酸 HNO3不挥发性酸 H2SO4可溶性酸 H2S难溶性酸 H2SiO3碱按电离程度分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 NaOH难溶性碱 Cu(OH)2强碱 KOH弱碱 NH3H2O、Cu(OH) 2按组成分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盐 CuSO4难溶性盐 BaSO4正盐 Na3PO4酸式盐 Na2HPO4、NaH
14、 2PO4碱式盐 Cu(OH)2CO3复盐 KAl(SO4)2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6范例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解析与答案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的一种粒子,因此,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是错误的。应该是: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而这些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选 B。解题指要 对概念的理解除了它们的定义
15、外,还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范例 2 (2005 年上海题)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解析与答案:化学变化必须遵循守恒定律,不仅物质守恒,而且能量守恒;不仅元素守恒,而且原子守恒。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汽油是由氢、碳两种元素组成,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选 C。解题指要 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既不能“臆造”物质,更不能违背自然界规则。第三部分 化学用语简明知识网络一、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通常还能表示其一个原子。二、元素的化合价概念:以元
16、素符号为基础,用以表示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特性。它与化学键概念相联系时,又有正、负价之分。法则: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氢为 1 价作标准,其它元素的价数则以其 1 个原子所化合或所置换出的氢原子数目决定。应用:利用法则可由分子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检查分子式正误,以及由化合价写出分子式。三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广义上讲分子式、实验式(最简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等都是化学式。2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例如:H 2O、CH 4、C 6H6 等(它们在固态时由分子构成分子晶体) 。注意:分子
17、式只适用于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均不能用分子式来表示,因为它们不存在单个的分子。分子式一般由实验测得,它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或个数。3实验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中各种原子个数比的式子。又称最简式。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7例如:SiO 2(二氧化硅,属原子晶体) 、NaCl(氯化钠,属离子晶体) 、苯(分子晶体)的最简式为CH。注意:实验式只表明组成物质的元素和各种原子(或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4结构式:用价键表示分子里各个直接相联原子的结合情况的式子。例如:HH、NN、HO H。注意:在结构
18、式中用短线“”来表示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用“”表示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通常所写的结构式,能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和顺序,但并不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由于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用分子式不能区别的物质,则必须用结构式表示。例如:化学式 C4H10 可以有二种结构(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 异丁烷(甲基-丙烷)5结构简式:它是结构式的一种简单的写法。即必须标出该分子的结构特征(官能团)等;例如:醋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H 或 CH3COOH。6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用“”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类型 原子 分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名称 硫原子
19、氮分子 镁离子 氯离子 氧化钠 二氧化碳化学式 S N2 Mg+ Cl Na2O CO2电子式 Mg+7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的式子。例如:四、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注意: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其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即质量是守恒的;在运用过程中应牢记“参加反应” ,没有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在一个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流的体系内。五、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用语(反应式)1化学方程式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原则:要遵循客观事实;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可表示反应
20、前后物质的品种及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或气体体积之比) 、质量之比。如: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气体体积差 固体质量差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8微 粒 数 之 比 2 : 2 : 2 : 1物质的量 之 比 2 : 2 : 2 : 1 气体体积 之 比 2 1 V=1(减小)物质质量 之 比 278 :244 :2106 :32 m=28(增大)应用:表示物质的变化,进行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原则:反应本身的客观事实;质量守恒;离子反应式还要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电子得失数相等。配平
21、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氧化还原配平法;综合法质量守恒-代数法。注意:方程式的系数:应化简成最简单,也可用分数形式表示。注意标明反应所需的条件。一般化学反应用“=”表示。若是可逆反应则用“ ”表示。若是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则用“”表示。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意义:表示某一个离子反应;表示某一类离子反应,因此能深刻表示反应的本质。书写:写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包括: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绝大多数) 。其它物质则用分子式表示。配平方程式两边的原子和电荷必须守恒;若是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则得失电子总数也必相等;注意正确处理构成物质的化学
22、式中原子的个数的关系。注意:对固态离子化合物参加的反应,如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共热等,不写离子方程式。对微溶物质,一般浓度大时当难溶(如石灰乳) ,而澄清液多按可溶处理(如石灰水) 。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如:NaOH + Ca(HCO 3)2 : 1 : 1 混合时 OH + Ca2+ + HCO3 = H2O + CaCO3 2 : 1 混合时 2OH + Ca2+ + 2HCO3 = 2H2O + CaCO3+ CO323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注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HCl=H +Cl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表示,如:NH
23、3H2O NH4+ +OH 。(因此,必须记住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多元弱酸则分步电离,如:第一步 H2CO3 H+HCO3 ,第二步 HCO3 H+CO32 。4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放热反应,H 为“” ;吸热反应,H 为“+” 。例如: C(s)+ 21O2(g)=CO(g) ;H=110.5kJ/mol。注意:要注明反应的压强和温度。通常H 的数据为 101kPa 和 25时的数据,可不特别注明,但须注明“” 或“+”。要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可用分数表示。5电极反应式表示电极上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式子。包括:电解
24、质溶液受电流的作用,在导电的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或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式子。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本质:失电子) ;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本质:得电子) 。例如:Cu-Zn(稀硫酸)原电池电极反应负极(Zn 片) Zn 2e = Zn2+ (氧化反应)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9正极(Cu 片) 2H+ + 2e = H2 (还原反应)6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式子。本质: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的过程。例如: 注意:用箭头表示形成过程;注意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电子式的区别。化学式的命名简单的命名格式一般是:阴电性名称+(化学介词)+阳电性组分名称
25、。类别 实例(名称) 命名方法 物质组成Fe(铁)、C(碳)、Hg(汞)、Br 2(溴) 固、液态的叫某单质 N2(氮气)、He(氦气)、D 2(氘气)、O3 臭氧气气态的叫某气同种元素的单原子,双原子或多原子HCl(氯化氢)、NH 3(氨气)、H 2O(水) 气态的叫某化氢 氢元素与另一非金属元素氢化物NaH(氢化钠 )、CaH 2(氢化钙) 固态的叫氢化某 氢元素与金属元素Fe2O3(氧化铁) 、FeO(氧化亚铁) 氧化某、氧化(亚)某氧化物Na2O2(过氧化钠 ) 过氧化某氧元素与另一非金属或金属元素Fe(OH)3(氢氧化铁 )、Fe(OH) 2(氢氧化亚铁)氢氧(化、化亚) 某碱NH3
26、H2O(氨水)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HBr(氢溴酸) 、HCN(氢氰酸) 氢某酸H2SO4(硫酸) 某酸(正)HClO4(高氯酸) 、HClO 2(亚氯酸) 、HClO(次氯酸)、H 3PO4(正磷酸)、HPO3(正磷酸)(高、亚、次、正、偏、焦)某酸酸H2S2O3(硫代硫酸) 某代某酸氢离子与酸根离子(命名中的“ 某 ”是指酸中的成酸元素而言)FeCl3(氯化铁)、FeCl 2(氯化亚铁) 某化某、某化亚某正盐CuSO4(硫酸铜 )、Cu 2SO4(硫酸亚铜) 某酸某、某酸亚某金属(或铵) 离子与酸根离子NaHCO3(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 某酸氢某、酸式某酸某酸式盐NaHS(硫氢化钠、酸式硫
27、化钠) 某氢化某、酸式某化某金属(或铵) 离子、氢离子与酸根离子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 碱式某酸某碱式盐Cu(OH)Cl(碱式氯化铜) 碱式某化某金属(或铵) 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复盐 KNaCO3(碳酸钠钾)、KAl(SO4)2(硫酸铝钾 )某酸某某、某酸某某两种金属(或铵) 离子与一种酸根离子水合物 CuSO45H2O(五水硫酸铜) 几水某酸某 盐与结晶水离子反应1、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2、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3、类型: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进行)4、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如 Mg(OH)2、Ag
28、Cl、CaCO 3、BaSO 4、Ag 2SO4 等。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 H2O、CH 3COOH、H 2CO3、NH 3H2O 等。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 CO2、SO 2、NH 3 等。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A+B+C =ABC)类别 举例 附注金属(M)+非金属卤化: M + X2氧化: M +O2硫化: M + S氮化: M + N2氢化; M + H2除 Pt、Au 外,其它金属都能卤化、氧化等;金属越活泼越易反应;多数需加热或点燃。单质+单质 非金属(
29、R)+非金属H 2+R(表示非金属单质)O 2+R(除卤素外)S+ R(如:氧、碳、氢等)P+ R(如:氧、氯、氢等)N 2+R(如:氧、氢等)卤素一般不直接氧化;两种非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越易反应;一般需加热或点燃或催化剂。低价卤化物的卤化FeCl 2+Cl2、PCl 3+Cl2单质 +化合物 低价氧化物的 氧化 SO 2+O2、NO+O 2碱性氧化物+水 Na2O+H2O 多数重金属氧化物不直接水化酸性氧化物+水 SO 3+H2OP 2O5+H2O二氧化硅不直接水化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MgO+SO 3CaO+SiO 2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物间易直接化合氨+ 酸 NH3+HCl盐+ 水
30、CuSO4+5H2O化合物+化合物盐+ 酸 Ca3(PO4)2+4H3PO4多种物质化合(A + B + C += ABC)NH 3+H2O+CO2CaCO 3+H2O+CO2Cu+O 2+H2O+CO2Fe(OH) 2+O+H2O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的反应(ABC= A + B + C)类别 举例 附注氧化物分解 2SO 3、 2HgO Ag2O 也易分解,其它较难。过氧化物分解 H2O2酸分解 HNO 3、HClO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正盐分解 KClO 2、硝酸盐生成化合 含氧酸分解 H 2SiO3、 H 2SO3 低价酸易分解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
31、)11碱分解 Al(OH) 3、Cu(OH) 2 弱碱易分解正盐分解 MgCO 3、NH 4Cl酸式盐分解 Ca(HCO3)2物的分解反应碱式盐分解 Cu2(OH)2CO3一般易分解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 + BC = AC + B)类别 举例 附注金属置换氢 钠+水 锌+盐酸 铁+水蒸气不活泼金属不与水反应;金属活性表中氢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氢置换金属 氢气+氧化铜 金属活性表中锌后的金属才能被氢置换金属置换金属 铁+硫酸铜溶液铝+氧化铁按金属活性表规律(钾、钙、钠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外)金属置换非金属 镁+二氧化碳非金属置换金属
32、 碳+氧化铁 (某些过渡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氯气+溴化钠溶液 碳+二氧化硅活泼非金属置换相对不活泼非金属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 =AD+CB)类别 举例 附注酸+碱 盐酸+氢氧化钠、 磷酸+ 氢氧化钙酸+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盐酸+氧化钠、 硫酸+ 氧化铝强酸+弱酸盐 盐酸+次氯酸钙稳定酸+不稳定酸盐 硝酸+碳酸钠难挥发酸+挥发性酸盐 硫酸+氯化钠酸+盐可溶性酸+难性酸盐 盐酸+硅酸钠碱+酸性(或两性)氧化物 氢氧化钠+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氧化铝碱+盐 氢氧化钠+硫酸铁、 氨水+ 硫酸铝盐+盐 硝酸银+氯化钠强酸强碱盐 氯化钠不水解强酸弱
33、碱盐+水 氯化铁+水弱酸强碱盐+水 碳酸钠+水盐+水弱酸弱碱盐+水 醋酸铵+水强酸、强碱参加的反应较快。盐与盐溶液易起反应。当有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物质生成时,反应较完全。复分解反应是离子反应,但离子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盐的水解规律:遇弱水解,显强性质。热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范例 1 (2000 年全国)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l2(OH)nClmyH2OX ,式中 m 等于A3n B6n C6+n D3+n解析与答案:在呈电中性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代数和为零。Al 2(OH)nClmyH2OX式中, Al
34、 的化合价为+3 价,(OH)和 Cl 均为1 价,则有(+3)2+(1)n+(1)m=0,得 m=6n。选 B。解题指要: 熟悉化学用语,把握化合价规律与化学式的关系。范例 2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2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CO32 SO 2H 2O2HCO 3 SO 32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 2H+Al 3+H 2C硫化钠溶于水中:S 2 2H 2OH 2S2OH D硫化亚铁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 FeS2H +=Fe2+H 2S解析与答案:A 项中 SO2H 2O 可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 A 项正确。B
35、项中,电荷不守恒,错误。C 项中,硫化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 S2 H2O HS 2OH ,C 项错误。D 项中,硫化亚铁溶解后产生的 Fe2+可被稀硝酸溶氧化成 Fe3+,D 项错误。答案:选 A。解题指要 解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 “离子共存”题的关键是:熟悉离子反应的规律,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注意总结历年高考中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第五部分 溶液与胶体简明知识网络一、分散系分散系的有关概念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的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几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悬浊液
36、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0 9 m 109 m 107 m 10 7 m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实例 氯化钠溶液、碘酒 淀粉、氢氧化铁溶胶 油水、石灰乳、泥浆水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能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性质鉴别 无 有丁达尔现象 静置分层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37、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应用时注意:要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要指明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NaCl,但也许能继续溶解KNO 3,对于 NaCl来说是饱和的,而对于KNO 3来说就是不饱和的。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是该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加入同种溶质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3(某些
3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则有所不同)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液的状态(动态平衡) 。例如:Mg(OH) 2(S) Mg2+(ag)+2OH (ag)。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若不能再继续溶解剩余溶质,则这种溶液就达到饱和。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可表示为:。g(10溶 剂 的 质 量溶 质 的 质 量溶 解 度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着溶解度的大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受温度的影响。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39、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之增大,如Ca(OH)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该气体在压强为1.0110 5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数。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也称为 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 B,单位是 “molL1 ”。物质的量浓度可表示为: VncB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符号为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表示
40、为: %10 溶 液 的 质 量溶 质 的 质 量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液的密度为gcm 3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Lmolgcc(BBB10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装瓶(贴标签)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转移;定容;装瓶(贴标签) 。所用仪器:药匙、滤纸、托盘天平(或量筒) 、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其它概念:结晶方法:蒸发溶剂结晶;蒸发后冷却。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风化:在室温下结
41、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潮解: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三、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概念分散质粒子在10 9 107 m之间的分散系本质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 9 107 m之间。特征分散质粒子表面积大(具有较强吸附能力) 。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液溶胶,如:Fe(OH) 3胶体、蛋白质胶体;气溶胶,如:雾、云、烟;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胶体的性质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4丁达尔现象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本质: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应用:鉴别胶体布朗运动胶粒在胶体中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电泳现象:在外电
42、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或阴极)作定向移动现象。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强,胶粒带电。胶体粒子的带电规律。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如Fe(OH)3、Al(OH) 3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如Al 2S3、H 2SiO3胶体、土壤胶粒。胶体的聚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胶体结合成大颗粒而凝聚析出的过程。聚沉方法 内容 应用加热法 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加入电解质 中和胶体所带电荷,使之形成大颗粒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而使之形成大颗粒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形成沙洲)
43、,注意:蛋白质的盐析属于胶体性质的聚沉,是物理变化,而其变性聚沉(加热、加重金属盐等)不属于胶体意义上的聚沉,此变性过程为化学变化。胶体的制备,实例:水解法制备 Fe(OH)3 胶体:将 12mlFeCl3 饱和溶液滴入 20ml 沸水溶液显红褐色。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复分解法制备 AgI 胶体:将 0.01molL1 AgNO3 溶液 810 逐滴滴加到 10ml0.01 molL1 KI 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滴加顺序不同 AgI 胶体带电不同,本法 KI 过量,AgI 胶体吸附 I 带负电反之带正电(Ag +) 。AgNO3+KI=AgI(胶体)+
44、KNO 3复分解法制备硅酸胶体:将 1ml 水玻璃加到 510ml 1mol/L 盐酸中边滴加边振荡。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提纯方法:渗析法。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用此法净化、精制胶体。胶体的应用,例如: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可吸附带正电的肥料;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原理。工厂里除尘。范例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都是胶
45、体的物理性质因为胶体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体粒子分离出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解析与答案 此题着重考查分散系的有关概念,要抓住分散系(特别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性质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答案:。解题指要 要注重分散系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一些实例深入理解,从而准确应用。范例2 (2004年广东)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2015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补充内容)15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 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g水中可溶解34.2g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
46、数为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解析与答案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 0时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20,34.2gKCl 溶解在 100g 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联系。水面上的氧气与%52102.34g溶入氧存在平衡,水面上的氧气浓度增大,平衡向溶入氧的方向移动,故 100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答案:D。解题指要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其反应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据此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