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247846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理学 第十四讲 消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第一节 概述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的过程。 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 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一、消化方式 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的过程。 化学消化: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的过程。,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具有自动节律性,但节律慢且不规则。 3、具有紧张性。 4、富有伸展性。 5、对化学、温度、机械牵拉刺激敏感。如微量的ACh能引起平滑肌收缩,微量的NE能引起平滑肌舒张。而对电刺激不敏感。,(二)消化管平滑肌的

2、电活动 展示图61 1、静息电位:不稳定,为6050mV 机制:主要是K+外流。 2、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动产生的节律性的低振幅去极化波。振幅为515mV。慢波电位本身不引起平滑肌收缩。 3、动作电位:在慢波电位基础上产生的。 机制:Ca2+内流。 4、关系: 慢波振幅大动作电位数目多平滑肌收缩力大。,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二、咀嚼和吞咽(为主),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运动形式及意义 1、紧张性收缩:胃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的收缩状态。 意义:维持胃的形态和位置。 2、容受性舒张:进食后胃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 意义:容纳和储存食物。保持胃内压基本不变,防止食物过早排入十二

3、 指肠。引起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的抑制 性纤维,而不是交感神经。 3、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逐渐向幽门方向传播的运动。 意义:搅拌食物。 研磨固体食物。 促进胃的排空。,(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糖蛋白质脂肪 排空时间:46小时 胃排空的动力:胃的运动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胃排空的阻力:幽门括约肌 2、胃排空的控制 1)促进排空的因素: 食物入胃胃壁的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兴奋 反射性引起胃运动增强。 食物入胃胃窦粘膜释放促胃液素胃运动增强。,2)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食物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壁感受器兴奋 反射性抑制胃的运动。 食物入

4、十二指肠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 胃运动减弱。 (三)呕吐:胃及部分肠内容物经口腔强力驱出的过程。 呕吐中枢在延髓。 当颅内压升高时,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四、小肠的运动 1、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的收缩状态。2、分节运动:以小肠壁环形肌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 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展示图67 3、蠕动:为一种波形运动,可推进食糜。是胃肠的共有 运动形式。,第二节 消化液及其作用,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成分:水、无机物、少量的有机物(如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二)作用:湿润口腔和食物。消化淀粉。清洁和保护口腔。 排泄功能。,二、胃液及其作用 (一)性质、成分、作用 酸性液体。 1、

5、盐酸:胃壁细胞分泌。 分泌机制:展示图64 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适宜的 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促进其它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铁和钙的吸收。,临床:盐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盐酸分泌过多诱发溃疡病。 2、胃蛋白酶原:胃的主细胞分泌。 作用:分解蛋白质。 3、内因子:胃的壁细胞分泌。 作用: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4、粘液:胃的粘液细胞分泌。 作用:润滑作用参与形成胃粘液屏障。防止胃腔中的H+扩散入 胃粘膜以及胃粘膜中的Na+扩散入胃腔。,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为38小时

6、。 三、胰液及其作用 (一)性质和成分 碱性液体。 成分:水、无机物(碳酸氢盐)、有机物(各种消化酶) (二)作用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保护小肠粘膜不受强酸的侵蚀。 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2、胰淀粉酶:分解淀粉。 3、胰脂肪酶:分解脂肪。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单独作用将蛋白质分解成月示和胨。 同时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5、其它酶类: 要点:胰液含消化酶种类最多。消化力最强。为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四、胆汁及其作用 (一)性质: 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重要的消化和吸收作用。 (二)作用(主要成分是胆盐): 1、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 2、水化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直接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胆盐的肠肝循环:进入十二脂肠的胆盐绝大部分 从回肠粘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再参与胆汁合 成的过程。,(三)胆囊的功能 1、储存和浓缩胆汁。 2、调节胆管内压和胆汁排放。 五、小肠液及其作用 性质:碱性液体。 作用:1、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2、有利于小肠的吸收。3、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4、小肠上皮细胞内含多种消化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