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24366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宝茁教育集团西安分公司高新校区语文测评卷(高三年级)本试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共 21 分;第二部分为阅读,共 67 分;第三部分为阅读古诗文鉴赏与默写,共 10 分;第四部分为综合运用,共 12 分,第五部分为写作,共 50 分。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 21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揩(ki)油 痉(jng)挛 笑靥(y ) 物阜(f) 民安B.泥(n)古 诤(zhng)友 蹊(q) 跷 羽扇纶(gun)巾C.滂(png)沱 摈(bng) 弃 聒(gu )噪 悄(qio)然无声D.洞穴(

2、xu) 糟粕(p ) 酝酿(ning) 心广体胖(p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

3、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将于 2013 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C.双塔镇医生王东东为了敛财,公然宣称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预防 EV71 疫病。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3 分)

4、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 “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

5、。碑石_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A 雕 铺 呈 贴B 塑 铺 像 画C 塑 摆 像 贴D 雕 摆 呈 画7下列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我这一辈子所作所为,你总是横条鼻子竖挑眼的,说我傻瓜,说我做梦的,今天我要做件事让你瞧瞧。B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式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C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汤是汤,水是水。D 有些人写的文章特别长,但没有什么内容,真实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二部分阅读(共 67 分)(一)

6、现代文专家与通人雷海宗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 专家。 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 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 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 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 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 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 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 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

7、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 时代的 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 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 过专家;他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 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 家的人所忽略。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 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 发展丝毫不感兴 趣。 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 专家”而已。又

8、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 史专家,必 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 专家。太 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 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

9、,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 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 。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 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学生 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当然 难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

10、,真正的精通 谈不到,广泛的博通 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 论如何的善于自 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 问,或是做事 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凡人年到三十,人格就已固定,难望再有彻底的变化,要做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 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 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

11、。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 书的亚里士多德。但 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时会也可 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 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 们不妨时 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大公报 (重庆版)1940 年 2 月 4 日 “星期论文”专栏8.第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2 分)9.下列对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3 分

12、)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 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10.第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 。(2 分)11.联系上下文为第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3 分)也 更 既 又 12.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 5 分)13.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 (不超过 45 字) (4 分)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 春声和春深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

13、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 “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 头梁、柱、椽、檩“ 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 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池塘生春草”的“生”字, “吹皱一池春水”的“ 吹皱”二字,都是千古 赞为

14、绝活,咱还?嗦什么呢,本来在 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 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 紧相随的, “潜”字好, “润”字好, “细”字更好, 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 ”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 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 ,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

15、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 瓦背”,有雨也不会 “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 。你 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 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 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 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 ,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 “随”时“潜”时“润” 时,

16、都必定苏苏价响。 “润物细无声”, “无声”两字不能接受。 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 软化的时候,耳 朵里苏苏不 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 乡故土的呼叫。 这是春声。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 还是“春短”,中 间加个 “脖子”,妙! 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 暄”,杏花“ 旧”,都才看 见就暴热起来了。 头连 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 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 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我问久居北大

17、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 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 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 顿 ,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 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 艺人的话。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那 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 海桑由, 细细想来敢说

18、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 “春深如海 ”,在诗 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 “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 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 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 红, 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

19、,才开个五天八天。 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 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 ,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 胧似有似无,我认

20、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 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 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这是春深了。14.第、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 (2 分) 15.第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 (2 分) 16.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6 分)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

21、人生处境。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17.从空司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3 分)18.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9.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 分)(二)古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6 题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 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 ”晏子曰:“何为至此?” 曰:“吾 为人臣,仆于中牟, 见使料归。 ”晏子曰:“何为为仆? ”对曰

22、:“ 不免 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 ”晏子曰: “可得赎乎?”对曰:“可。 ”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 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 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 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

23、,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 率之。 ”乃令粪洒政席,尊残而扎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 摈 。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 ”晏子遂以为上客。君了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赠:自作“赎” 。粪洒:扫除清洗。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摈:道“傧” ,傧相。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B. 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C. 请鬻于世 鬻:卖D. 免人于厄 厄:困境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4、(3 分)A. 因载而与之俱妇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B. 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 而申乎知已胡为乎迎迎欲何之D. 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秦亦不以城予赵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B. 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C.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D. 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书沈通

25、明事汪 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 兵官。任侠 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 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 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 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 髯,以 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

26、于江淮间, 方罢巡抚家居,独 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 ,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 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 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 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

27、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24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 分) (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A B C D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沈通明原为明

28、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第三部分阅读古诗文鉴赏与

29、默写(共 10 分)2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李 白 王昌龄扬花落尽子 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28古诗文默写。任选四小题。 (4 分,每空 l 分)(1)古诗默写。 (必须默写),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 )(2)古文默写。 (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邹忌 , 。 ,窥镜,谓其妻日:“ ?” (战国策邹忌讽

30、齐王纳谏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_。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慨当以慷,忧思难忘。_,_。 (曹操短歌行 )(5)纵豆蔻词工,_,_。 (姜夔扬州慢 )(6)怨不在大,_;载舟覆舟,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_,_。 (迢迢牵牛星 )第三部分综合运用(共 12 分)29. 下面是某学校在 2008 年高考后的招生宣传文字,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 分)贵校一直坚持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实现了“领导主抓,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建了就业信息网

31、,与各大型人才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树立了广泛的就业网络和稳定的就业基地。欢迎各地学子前来就教。(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30. 仿照下面语段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能运用对比手法,又能使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从而体现文段语意的完整性。 (4 分)地震可以撼动山岳,却撼动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意志!_,_!_,_!坎坷励志,多难兴邦!中国进行的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以最清晰有力的方式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已经照临神州大地。3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4 分)旅途

32、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1)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化用了唐朝诗人 使至塞上的诗句。(2) “茂林修竹” 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答: 第五部分写作(共 50 分)3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把心唤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特点鲜明,立意明确,层次清晰,卷面(包括字迹

33、)3 分,错别字扣至 3 分止。3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 分)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 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 乐, 倾听师长、朋友、同学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 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上海宝茁教育集团西安分公司高新校区语文测评卷(高三年级)本试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共 2

34、1 分;第二部分为阅读,共 67 分;第三部分为古诗文鉴赏与默写,共 10 分;第四部分为综合运用,共 12 分,第五部分为写作,共 50 分。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 21 分)1.D 【解析】A 中的痉(jng)挛应为“j ng”;B 中的羽扇纶(gun) 巾应为一声“gun” ;C 中的摈(bng)弃应为“bng” 。2.B 【解析】 A 中的“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改为“启”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C 中的“振辐”应该为“振幅” ;D 中的“坐阵”应该为“坐镇” 。3.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

35、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D 项是正确的句子。A 项语序不当, “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B 项成分残缺, “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C 项搭配不当, “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 ,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4.A 【解析】 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5.D 【解析】A 中,一个句号中不能出现两次冒号; B 中的问号取消,转述别人的话语不用引号;C 中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

36、放在选择问句的末尾。6.A 【解析】 雕砌;“铺”书面语, “摆”口语,不正式;“呈”形, “像”什么东西,搭配不当;“贴”和后面的倾听搭配。7.C 【解析】 汤是汤,水是水指办事情分得清楚,不混为一谈。评析:【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趋势: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短语、病句等考查点或逐年轮换,或综合考查。考查的重点是“常见、常用”却极易出错的汉字、词语等。因此复习备考时要关注常用、常见的语文知识,避开繁、难、偏、怪的内容;关注语言知识的实用性,特别是现实社会中需要运用语言知识来解决或表达的内容,要多加训练。出题章节:本题为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本知识点累计约需50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