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 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济源市第一中学06级语文组 周建新,学 习 目 标,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两组比较彰显独特感受,三个层次表现结构特点,四种感官细品故都秋味,五幅图画凸现秋之神韵,六句仿写强化语言训练,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
2、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经新加坡,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
3、、更鲜明的自叙传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
4、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写作背景,品秋,一个文眼,三层结构,五幅图画,一个线索贯穿全篇,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1. 总起 (12自然段) 眷恋故都之秋 江南之秋赏玩不到十足,三个层次表现结构特点,2. 分写 秋 图 (311自然段) 秋 图 秋 图 秋 图 秋 图 议秋,3.总括(1213自然段) 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千里 秋,寻,故都 秋,尝,深情
5、秋,赞,院,槐,蝉,雨,果,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蓝朵,秋草,残垣,落寞人,庭院读秋,漏泄秋日有槐树,漏泄春光有柳条,落蕊映秋图,落 蕊,轻踏落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天净沙),寒蝉鸣秋图,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费恨声。(李商隐蝉),唐咏蝉三绝,秋到故都蝉自鸣,残声凄凄处处啼。,哀怨、忧伤、忧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13,秋雨
6、微叹秋凉,天阴风来雨下, 。,云散雨霁谁点缀, 。,寒蝉凄凄雨霏霏,秋在故都槐蕊落。,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雨过云卷天晴,桥头斜影叹秋凉,秋景更添秋味浓,绿淡黄微是奇景。,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1926),柿
7、枣映秋图,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一),(二),赏析诱思学案第59页秋颂一文,并用凝炼的语言概括出文中的五幅图画。,台湾著名作家罗兰的秋颂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第一,开篇即揭示文眼;“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给予秋天一种独特的审美定位,同时也为全文的论述做了很好的张本。第二,都选取了秋天景物中五个最具典型意义的画面(秋颂中有枫叶图、秋林落日图、秋云图、秋风图、秋水图)。第三,文中都有议论性文字,使文意由趣到理有了提升。,芦花,
8、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的蓝朵,枣子,槐树的落蕊,青布衣,秋色,冷色调,清,白色,暗绿,暗灰,青绿,淡蓝,白里透黄,淡绿微黄,青蓝,破屋,暗灰,虫唱,钟声,扫帚声,蝉声,雨声,人声,风声,秋声,反衬无声,静,秋味,冷清寂静,悲凉,对比 北国秋清、静、悲凉,有味 江南秋慢、润、淡,缺少味、色、意境、姿态,首尾呼应 1与13自然段南国秋 2与12自然段北国秋,排比 动补结构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凋得慢,来得润,显得淡 偏正短语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比喻 秋天不是名花,不是美酒。 赏名花以半开为好 饮美酒以半醉为宜 赏玩秋饱、透
9、、十足,写法章法语言,“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镆镆,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喻体和本体。,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方秋天的具体差别的体验:一是味道薄厚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故都的秋是一首好诗,反复吟咏,更感悟其神韵高妙。故都的秋是一幅好画,多方观赏,愈领略其意韵深远;,故都的秋是一碗香茗,细细品尝,更体味其清醇可口;故都的秋是一杯佳酿,慢慢啜饮,愈享受其馥郁醉人。,故都的秋,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这便是郁达夫笔下的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