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233536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鼠疫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原来在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中流行。跳蚤叮咬病鼠或其他患病动物后又咬人,就可能将病原体鼠疫杆菌传播给人。肺鼠疫病人的痰里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以借飞沫传播,这样便造成人间鼠疫的流行。鼠疫的潜伏期 27 天。发病急,病情凶险,传染性强,如果得不到适当治疗病死率极高。如果在自然疫源地内发生自然灾害,由于灾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恶化,啮齿动物集中于灾民临时居住区域并大量死亡,导致跳蚤游离侵袭人类,这些都是造成人间鼠疫,甚至鼠疫大流行的因素。主要症状:鼠疫发病急,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

2、疫可分几个类型。腺鼠疫最常见,特征为腹股沟部、腋下、颈部淋巴结迅速肿大,极度疼痛,坚硬,推之不易移动,晚期可化脓、溃破,未经适当治疗者终将转化为败血症或肺鼠疫,多于 1 周内死亡。肺鼠疫多见于冬季或流行高峰,表现为咳嗽、血痰等肺部炎症体征,有较强的传染性。败血症型最为凶险,表现循环衰竭或休克。这两型病人多于发病后 13天内死亡。预防措施:为预防鼠疫,应灭鼠、灭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防护。灭鼠时,人切忌误服灭鼠药,尤其是儿童。发现疫情后疫区应予封锁,立即上报,进行消毒、灭鼠、灭蚤、检疫等紧急防疫处理。病人应隔离。接触者要检疫 9l2 天。疫区人员和来疫区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预防接种鼠疫菌苗。

3、治疗措施:发病后 1 天内开始治疗疗效很好,治疗过晚后果极差。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疗效佳,首选措施为链霉素、四环素联合应用。备用药为磺胺类。要特别注意保护心脏和抗休克、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病因 (一)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

4、 25 日。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一)腺鼠疫:占 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 (二)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 2436 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 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 2-3 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三)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

5、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 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 3 天。病死率高达 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四)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的应急反应(1) 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卫生部接到特别重大鼠疫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

6、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国家鼠疫应急指挥部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卫生部的建议和鼠疫疫情处理的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国家鼠疫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即按职责开展工作。(2)和指导疫区防控工作,负责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报告国务院,并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相应机关通报。(3) 部门设立临时性鼠疫应急处理机构,负责部门之间以及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处理工作。(4)疫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协调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开展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2、重大鼠疫疫情(级)的应急反应 (1) 重大

7、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由疫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需要,省级人民政府成立地方鼠疫应急指挥部,迅速掌握疫情态势并控制疫情,确定应急工作内容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国务院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和国境卫生检疫机关。(2)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染源和病例情况,确定疫情严重程度,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和通报政府有关部门,同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3) 卫生部承担协调和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派遣专家,组织分析疫情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报告国务院,

8、并及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适时建议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和疫区控制情况,研究后续的应急处理对策。(4)国务院根据疫情和疫区省级人民政府的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援的任务和时限。 3、较大鼠疫疫情(级)应急反应(1)较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由疫情发生地市(地)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根据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需要,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掌握和分析疫情态势,确定应急处理工作任务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省级人民政府。 (2)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染源、发病情况,确定疫情严重程度,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和提出应急

9、工作建议,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3)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疫情控制工作,派遣专家协助开展防治工作,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市(地)级人民政府的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援的任务和时限。(4) 卫生部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4、一般鼠疫疫情(级)的应急反应(1) 一般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根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需要,县级人民政府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救治鼠疫患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疫区内生产、生活安排,保证疫情控制工作顺

10、利进行。(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了解疫情态势,确定疫情严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同时上报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遇有紧急情况,可同时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3)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协助分析疫情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市(地)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级人民政府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援的任务和时限。(4)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5、级预警(即动物间鼠疫疫情发生)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疫区处理

11、组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迅速了解情况,掌握疫情态势,确定疫情严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议,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同时迅速逐级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直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2)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分析疫情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市(地)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级人民政府请求,对疫区做出应急反应。(3)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地)级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给予必要的人力和物资支持。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 (2)尿:尿量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3)大便:肠炎型者呈血性或粘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细菌学检查: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1)涂片检查。 (2)细菌培养。 (3)动物接种。 3血清学检查。 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 3 日 1次)3 次阴性,肺鼠疫 6 次阴性。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严格的隔离消毒。 2饮食与补液。 3护理。 (二)病原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 2庆大霉素。 3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 4氯霉素: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磺胺嘧啶: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三)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