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21395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http:/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XX 省 XX 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地点:XX 省 XX 县城区主管单位:XX 省 XX 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建设单位:XX 省 XX 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筹建处1.2 编制单位及法人代表编制单位:XX 省秦华工程服务公司法人代表:XXX1.3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3.1 工程概况按照 XX 县2005-2020 年总体规划 ,XX 县城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老城区是在老城中心区向东西方向扩展逐步形成的,它包括了老城中心、王家川、雷家滩居住小区以及县城东头的工业区。新城区则是依托槐里坪有利地形地势,逐步形成以商贸、办公、居

2、住为主的城县新区。石油小区是在现有七里村油矿及其张义夫子居住用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完善的综合小区。XX 县城现状建设用地为 207.公顷,现状人口 3.38 万人。近期为283.5 公顷,远期为 420 公顷,近期人口规模为 4.5 万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6 万人。1.3.2 工程规模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XX 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 XX 县城区规划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县城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研报告拟将本次供热区域分为 9 个热力区。其中保留三个集中供热小区的锅炉房和供热管

3、网(分别称为、VI供热分区及管网) ,在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本项目只考虑http:/ 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为280 兆瓦;2、 项目实施后,XX 县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 210 万平方米;3、 本项目将敷设 XX 县城区供热管网:3.72Km。1.4 项目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 XX 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2) XX 县城市基础资料汇编 ;(3) XX 县城区总体规划 (2005-2020) ;(4)XX 县城区现状图;(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6)主要依据的规范:采用的规范、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

4、B50041-9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 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 -2005)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1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民用建筑

5、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http:/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 年版室外排水设

6、计规范(GBJ14-87)1997 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 项目研究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1)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1. 本工程将设置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六座,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另外,还需建http:/ XX 县城区供热现状,本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1.6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1)根据 XX 县城区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

7、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2)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3)县城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1)合理性:对县城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周密.重点是考虑现有负荷在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有无增减的可能性,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业单位的负荷比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2)全局性: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整个县城热网的联网运行,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

8、热网负荷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各供热分片区域内的热负荷需求,同时要兼顾其他区域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3)前瞻性: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 1520 年,因此本可研报告要以XX 县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更要结合延长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以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 (4)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也要灵活可行http:/ 1.0 米。(7)集中供热站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平。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

9、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 。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1.7、工程投资供热管网及热力站近期 远期(增加)工程总投资 7524 万元; 4079.47 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 7369.67 万元; 3995.30 万元;工程费用 5998.58 万元; 3375.32 万元; 其它费用 825.19 万元; 324.04 万元;预备费用 545.9 万元; 295.95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78.08 万元; 42.33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77.17 万元; 41.84 万元;热源厂改造投资估算近期 远期(增加)工程总投

10、资 3628 万元; 1500016000 万元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 标1 集中供热站(锅炉房) 座 62 供热能力 MW 62.413 供热面积 104m2 110http:/ 年供热热负荷 GJ 3.78x1055 采暖期最大供热负荷 MW 62.416 采暖期最小供热负荷 MW 35.2747 采暖期平均供热负荷 MW 43.3168 管网供、回水温度 130/709 管网最大供热半径 Km 4.710 管网总循环水量 t/h 894.511 管网总补水量 t/h正常:17.89事故:35.7812 年耗煤量 t/a 25873013 年灰渣量 t/a

11、8762014 年耗水量 104t/a 3.5615 年耗电量 万度/a 23416 职工人员 人 5517 热源厂占地面积 m2 96001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7524.9219 单位供热总成本 元/m 2 10.9620 管网总长度 Km 17.35钢 材 t 320木 材 m3 16021工程三材耗量 水 泥 t 1560http:/ 麦新镇概况麦 新 镇 地 处 松 辽 平 原 与 内 蒙 古 高 原 东 侧 次 生 沙 地 交 界 地 带 , 被西 拉 木 伦 河 、 新 开 河 所 夹 , 是 西 辽 河 冲 击 平 原 的 一 角 , 全 镇 境 内 地势 高 差 不 大 ,

12、平 均 海 拔 高 度 为 290 米 , 由 西 向 东 倾 斜 , 南 北 平 均 宽度 约 7.5 公 里 , 东 西 长 50 公 里 , 呈 西 窄 东 宽 的 梯 形 状 , 全 镇 总 区域 面 积 33 公 里 , 其 中 耕 地 11.2 万 亩 , 土 壤 肥 美 、 物 产 丰 富 、 气 候适 宜 , 地 上 水 、 地 下 水 资 源 丰 富 , 民 风 淳 朴 , 人 杰 地 灵 。麦 新 镇 是 一 个 以 农 为 主 , 农 牧 结 合 经 济 类 型 的 大 镇 , 农 副 产 品 比 较 丰 富 , 近 些年 来 , 全 镇 各 村 广 大 干 部 群 众

13、, 坚 持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积 极 调 整 优 化 农 业 内 部 结构 , 农 村 经 济 产 业 化 框 架 已 经 奠 定 , 已 开 发 建 设 的 优 质 水 稻 、 绿 色 果 树 、 蔬 菜瓜 果 、 育 肥 牛 四 大 主 导 产 品 基 地 已 形 成 规 模 优 势 。 目 前 , 全 镇 优 质 水 稻 面 积 已达 4 万 亩 , 优 质 果 树 1.5 万 亩 , 蔬 菜 瓜 果 1 万 亩 , 全 镇 已 形 成 了 稳 定 的 年 产玉 米 9000 万 斤 、 豆 类 500 万 斤 、 水 稻 4000 万 斤 、 鲜 果 700 万 元 、 蔬

14、菜 瓜 果6000 万 斤 的 生 产 能 力 。 生 产 的 金 红 苹 果 “123“以 “草 原 龙 果 “和 “草 原 圣 果 “的美 名 享 誉 区 内 外 , 远 销 吉 林 、 黑 龙 江 、 浙 江 、 大 庆 市 等 省 市 , 生 产 的 优 质 大 米 、“123“苹 果 被 通 辽 市 农 业 产 品 鉴 定 委 员 会 命 名 为 市 级 首 批 农 业 名 牌 产 品 , 随 后又 被 自 治 区 绿 色 食 品 办 公 室 、 国 家 绿 色 食 品 鉴 定 委 员 会 以 “草 原 明 珠 “品 牌 注册 。 麦 新 镇 优 越 的 地 理 位 置 和 农 副

15、产 品 资 源 丰 富 的 特 点 , 形 成 了 麦 新 农 贸 交 易十 分 发 达 这 一 重 要 经 济 特 征 , 是 通 辽 市 西 部 重 要 的 农 副 产 品 集 散 地 , 镇 内 有 远近 闻 名 的 双 合 兴 万 人 大 集 , 市 场 占 地 面 积 200 亩 , 集 市 贸 易 辐 射 200 多 个 村屯 , 15 万 农 牧 民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特 别 是 近 些 年 来 , 麦 新 镇 的 经 济 发 展比 较 迅 速 , 2002 年 全 镇 工 农 业 总 产 值 达 1.5 亿 元 , 其 中 农 业 总 产值 达 1.2 亿 元 , 工

16、 业 总 产 值 达 3000 万 元 ; 粮 食 总 产 量 达 1.2 亿 斤 ;牧 业 年 度 牲 畜 存 栏 达 8.5 万 头 ; 其 中 生 猪 6.5 万 口 ; 黄 牛 存 栏5200 头 。 全 镇 有 林 地 面 积 6.5 万 亩 , 森 林 覆 盖 率 达 23%; 财 政 收入 达 520 万 元 ; 农 牧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达 3200 元 ; 全 镇 个 体 私 营 企 业http:/ 600 多 家 , 其 中 山 东 、 河 北 、 浙 江 、 安 徽 、 辽 宁 等 外 来 客 商 投 资兴 办 的 企 业 达 50 多 家 。 从 业 人 数 达

17、3500 人 。2.2 县城供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镇区内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主要以煤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燃料,而使用的煤种大多数是当地的霍林河煤和东盛的块煤,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麦新镇的主要燃料,镇区的现状供热形式为分散式供热,大部分单位供热采用自备独立锅炉房,尚有一些单位因经济困难没有集中供热设施而采用小炉具取暖。镇区内所有燃煤采暖锅炉大部分烟囱在 20 米以下,除尘设备陈旧,排烟均为低空排放,加上冬季逆温层的影响,县内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严重。统计到 2010 年 10 月底,镇区已建成锅炉房 20 余座,安装各型锅炉约有 90台,总锅炉容量约为 180 兆瓦,主要是办公建筑、商业建筑

18、、宾馆、学校采暖用和部分工业使用。镇内住宅楼很多居民冬季采暖仍然以小锅炉为主。调查结果表明,麦新镇镇区内的冬季取暖方式比较落后,供热规模都很小,布局分散不合理, 。由于联片采暖锅炉房的供热规模较小,则锅炉的单台容量也不可能大,最大为 1.4-2.8 兆瓦(2-4 吨/小时) 。镇区现有热水锅炉 90 台,大部分都是 2t 以下小锅炉。这样容量的锅炉热效率很低,一般只有 40%-50%。按国家及省劳动保护部门规定,此容量的锅炉可以不对炉水进行“除氧”处理,可以采用干式除尘。所以,造成锅炉(包括管道系统)腐蚀严重。另外,由于小锅炉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排烟除尘设备(无脱硫手段) ,加之运转工人技术水平低

19、,岗位责任心不强,管理一般化等因素,造成了除尘效率低下,各个小烟囱大量冒黑烟,加重了冬季镇区上空大气污染程度。在镇区更有数百户居民采用当地生产的家用小锅炉供暖。对大气环境形成常年污染。2.3 镇区供热环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小型锅炉过多,容量小,效率低(平均 45%) ,烟囱均为铁皮钢制烟囱或砖混结构,高度较低,加之消烟除尘设施落后、老化、不完善,造成当地相当严重的大气污染。l、污染严重:小型锅炉分散面广,其配套的除尘设备普遍效率底,相当一部分小锅炉房没http:/ 2.8 兆瓦(4 吨时蒸汽锅炉或28 兆瓦热水锅炉)及其以下锅炉一般出力不足,能耗高,热效率低。 3、影响小城镇建设大量的小

20、锅炉分散在镇区各个位置,煤灰渣在镇内道路上交叉送输,既影响交通,又影响镇容卫生。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通过上述分析,开鲁县麦新镇的供热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目前供热系统无统一规划,镇区锅炉房布置零乱,各部门分散独立供热,没有实施区域集中供热;(2)锅炉单台容量小,热效率低,供热效果差,造成煤、电等能源的极大浪费。(3)锅炉房内除尘设备落后、陈旧,效率低,烟囱数量多且高度低使镇内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4)大量的小锅炉房分散于镇内各个位置,煤、灰渣在城市道路上交叉运输,既影响市区交通,而且又影响市容卫生,增加环境污染。(5)目前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建设项目多,现有锅

21、炉房已满足不了供暖要求,形成了年年扩增,年年供热能力不足的恶性循环的严重局面。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采暖面积不断增加,如果继续保持分散无序的采暖供热模式,大气污染和能源浪费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无法满足购建节能型社会,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制约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与麦新镇建设发展方向更是格格不入,这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局面。因此,发展集中供热事业,改变开鲁县麦新镇供热设施的落后状态已经成为开鲁县麦新镇建设刻不容缓、优先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集中供热系统是不但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行集中供热,不仅能提供稳定、可靠、高品位的热源,而且可有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对

22、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合理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美化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http:/ 项目建设条件2.5.1 燃料本项目消耗燃料为燃煤,煤矿煤质资料如下:挥发分:V t 15.06% 灰:A y 33.08%水: W f 0.95% 硫:S y 3.38%发热量:Q yDW 21120 千焦/千克2.5.2 水源本项目生产所需用水有本公司自行打深水井解决,水质资料如下:PH=7.89 铁: 0.05 mg/l总硬度: 412mg/l 锰: 0.1 mg/l氟化物: 1.0mg/l 铜: 0.04 mg/l锌: 0.1 mg/l浑浊度: 1溶解性总固体 998mg/l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5.3 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