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运动系统1. 髂腰肌属髋肌前群,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止于股骨小转子。能使大腿前屈、旋外、并能做仰卧起坐运动。2. 鱼际运动拇指的手肌外侧群,在手掌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鱼际,有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四块。3. 指背腱膜指伸肌分出的四条肌腱在越过掌骨头后,向两侧扩展包绕掌骨头和近节指骨的背面,称指背腱膜。4. 肌腱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并有许多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相交织,故称肌腱袖。这些肌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重要作用。5. 腱划为组成腹直肌的原始肌节融合的痕迹,系结缔组织构成,有 34 条,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6.
2、提睾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最下部发出细散的肌束,向下包绕精索和睾丸,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7. 联合腱亦称腹股沟镰,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起于腹肌沟韧带的纤维,其腱膜互相融合,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称联合腱。8. 主动脉裂孔膈上的裂孔,在第 12 胸椎前方,左、右两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9. 胸固有肌参与构成胸壁的肌,主要有位于 11 个肋间隙中的肋间内、外肌。10. 舌骨下肌群位于颈前部,舌骨下方正中线两旁,分浅、深两层排列,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11.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的深筋膜,在腰部明显增厚,分浅、中、深层。浅层在竖脊肌浅面,与背阔
3、肌的腱膜紧密愈合。中层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深层在腰方肌的前面。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侧缘会合,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点。12. 小腿三头肌为小腿肌后群的浅层,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合称。主要作用使足跖屈,站立时能稳定踝关节、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13. 跟腱位于踝关节的后方,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会合后形成的人体最粗大的肌腱,此腱止于跟骨结节。14. 收肌腱裂孔大收肌下部肌束移行为一条长腱,止于股骨下端,腱与股骨之间形成一裂孔,称为收肌腱裂孔,有股血管通过。15. 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上孔位于臀部,由于梨状肌起于骶骨的前面,向外经坐骨大孔至臀部,将坐骨大孔分为两部分,其中位于梨状肌上缘以上的部分
4、为梨状肌上 孔,孔中有血管、神经通过。16.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属于臂肌后群,位于肱骨的后面。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和外侧头均起于肱骨的背面,三个头会合后以一坚韧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其作用是伸肘关节,长头协助肩关节后伸和内收。17.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位于臂肌前群的浅层,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二头合并为一个肌腹,止于桡骨粗隆。其作用是屈肘并协助屈肩,当前臂旋前时,可使其旋后。18. 三角肌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于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其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和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则使肩关节后伸和旋外。19. 海氏三
5、角海氏三角又称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该区是腹壁疝的好发部位。20. 弓状线腹直肌鞘后层在脐下 45cm 处以下缺如,其凹向下方的游离下缘称弓状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21. 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腹前外侧壁下部肌和腱之间一潜在裂隙,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方斜向内下方,长约 45cm。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22. 腹股沟管浅环腹股沟管浅环又称腹股沟管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上方,是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裂孔。23. 陷窝韧带陷窝韧带又称腔隙韧带,它是由腹股沟韧带内侧端部分腱纤维转向后下,止于耻骨梳而
6、形成的。24. 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为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腱性结构,由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而形成。该韧带常作为腹部与股部前面的分界。25. 斜角肌间隙斜角肌间隙位于颈根部,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 1 肋共同围成,其中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26. 咀嚼肌咀嚼肌包括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4 对。颞肌、咬肌、翼内肌收缩均可上提下颌骨(闭口);翼外肌一侧收缩使下颌骨向对侧运动;两侧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前(张口)。27. 面肌面肌大多起于颅骨,止于面部皮肤,主要分布于面部的孔裂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 2 种,有闭合或开大孔裂的作用,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表情,故面肌又称
7、表情肌。28. 腱鞘腱鞘由纤维层(外层 )和滑膜层(内层) 构成,滑膜层又分壁层和脏层,壁层紧贴于纤维层内面,脏层包裹于肌腱表面,脏壁两层间含少量滑液。腱鞘对肌腱具有保护和约束的作用。29. 滑液囊滑液囊为结缔组织小囊,内含滑液,多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间,可减少两者在运动时的摩擦。30. 深筋膜 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管神经并形成肌间隔、血管神经鞘等,对肌的活动具有保护、支持和约束的作用。31. 耻骨下角是两侧耻骨下支之间的夹角,有性别差异。32. 对掌运动是拇指与其他各指的掌面相对,是人类握持工具或精细操作时所必需的动作。33. 内翻和外翻足的内侧缘提起,
8、足底转向内侧称为内翻;足的外侧缘提起,足底转向外侧称为外翻。34. 屈和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两骨互相靠拢,角度变小为屈,角度变大为伸。35. 关节唇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36. 直接连接骨与骨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连结,较牢固。不活动或少许,活动,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37. 肋弓第 810 肋借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成弓形的肋软骨缘称为肋弓。38.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可分为内、外侧纵弓和横弓。39. 界线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
9、形线,将骨盆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40. 胸骨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角称为胸骨下角。41.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 1 及第 2 颈椎之间除外) ,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两部分构成,可缓冲外力对脊髓的振荡,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42. 关节是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43. 跗横关节(Chopan 关节) 由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的横过跗骨中部的横位的“s”形关节,临床上可沿此线进行足的离断。44. 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而成,其上方有耻骨上韧带,下方有耻
10、骨弓状韧带加强。45. 项韧带棘上韧带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46. 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内含滑液。多为关节囊的滑膜从纤维膜的薄弱或缺如处囊状膨出,充填在肌腱与骨面之间,称滑膜囊,可减少肌肉运动时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47. 喙肩弓由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的喙肩韧带、喙突和肩峰共同构成,架于肩关节上方,防止其向上脱位。48. 提携角当伸前臂时,前臂偏向外侧,与臂形成约 163的角度称为提携角。49. 车轴关节由圆柱状的关节头与凹面状的关节窝构成,可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如桡尺近侧关节。50. 前囟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呈菱形,较大,生后 12
11、 岁闭合,51. 收肌结节股骨内上髁上方的小突起,是大收肌一个肌腱的抵止处。52. 耻骨梳耻骨上支上面有一条锐嵴,称耻骨梳,向后移行于弓状线,向前终于耻骨结节。53. 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面的隆起,称胫骨粗隆,是股四头肌肌腱抵止处。54.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55. 髂前上棘髂嵴的前端称为髂前上棘。56. 桡骨粗隆桡骨颈内下侧的突起,为肱二头肌肌腱抵止处。57. 尺神经沟 肱骨内上髁后方的一浅沟,称尺神经沟,有尺神经经过。58. 桡神经沟 肱骨体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经过。59. 关节盂肩胛骨
12、外侧角的梨形浅窝,与肱骨头构成肩关节。60. 后囟 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呈三角形,较小,生后不久闭合。61. 前囟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呈菱形,较大,生后 l2 岁闭合。62.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处。63.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间隙,称翼腭窝。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通眶,向内通鼻腔,向后通颅中窝,向下经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64. 翼点 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成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65. 颞下窝是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容纳有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与颞窝通连。
13、66. 骨性鼻中隔由上部的筛骨垂直板和下部的犁骨构成,将骨性鼻腔分为左右两半。67. 人字缝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连结处称人字缝。68. 颈动脉管位于颞骨岩部,开口于岩部下面中央的颈动脉管外口,先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内,开口于岩尖部的颈动脉管内口,内有颈内动脉穿行。69. 鼓室盖颞骨岩部中央的弓状隆起的外侧较薄,称鼓室盖,是鼓室的上壁。70. 翼管蝶骨翼突根部的矢状方向的管称翼管,向前通翼腭窝。71. 垂体窝 蝶骨体上面称蝶鞍,其中央凹陷为垂体窝,容纳垂体。72. 筛板为筛骨的水平骨板,构成鼻腔的顶,筛板上有筛孔,内有嗅神经通过,板的前份中央有鸡冠。73.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的骨角,是骶管
14、麻醉时的骨性标志。74. 岬(骶骨) 骶骨底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75. 椎体钩为 37 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76. 钩椎关节(Luschka 关节)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如过度增生,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为颈椎病的病因之一。77. 骨髓为骨的构造之一,存在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存在于松质和幼儿的骨髓腔内;5 岁以后长骨骨髓腔的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称黄骨髓,不具有造血功能。78. 板障颅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79. 骺软骨与骺线幼年时干骺端处保留的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
15、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残留有骨线称骺线。80. 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81. 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引起的肌肉收缩的复合而形成强直收缩。82. 单收缩当肌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时,肌肉的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为单收缩。83. 最适初长度前负荷决定了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即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肌肉的初长度(前负荷)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张力。能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称最适初长度(前负荷) 。84. 肌肉收缩能力肌肉决定于其自身收缩效能而与负荷无关的内在特性。这种内在特性主要取决于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内 Ca2+ 水平、肌球蛋白的 ATP 酶活性以及肌细胞内能源物质的
16、多少等,也受体内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85. 后负荷后负荷是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它是肌肉缩短的阻力。86. 前负荷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它在具有一定初长度的情况下发生收缩。87.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一种收缩形式。88.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的一种收缩形式。89. 钙触发钙释放当心肌细胞膜去极化使 L 型钙通道激活时,经通道少量内流的 Ca2+ 触发肌浆网释放大量 Ca2+ 的过程。90.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将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
17、的中介过程。包括兴奋向肌细胞深部的传入、三联体信息的传递和肌质网对 Ca2+ 的释放和回收等过程。91. 递质的量子释放神经末梢递质释放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小泡中的递质,称为量子,递质的释放是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入突触间隙,称量子式释放。92. 终板电位兴奋信号从神经传到肌细胞的表现。神经肌肉接头前膜释放 ACh,ACh 与接头后膜的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93. Isometric contraction & isotonic contractionMuscle contraction is said to be isometric when the muscle does
18、not shorten during contraction and isotonic when it does shorten with the tension on the muscle remaining constant.94.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To cause muscle contraction, electrical currents must penetrate deeply into the muscle fiber to the vicinity of all the separate myofibrils. This is a
19、chieved by transmission of action potentials along transverse tubules (T tubules) that penetrate all the95. End plate potentialUpon the arrival of an action potential at the axon terminal, acetylcholine releases and binds to th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that dot the motor end plate. Thus op
20、ening of acetylcholine-gated channels is to allow large numbers of sodium ions to p二、血液与造血系统81.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于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进行性、系统性、肿瘤性增生引起的全身性疾病。82.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 是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造血组织由纤维组织取代,脾、肝、淋巴结中有增生的髓样干细胞,故本病常称为骨髓纤维化伴髓样组织转化。8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
21、ocythemia) 是骨髓增生性疾病中以巨核细胞系过度增生为主的疾病,血小板数量增多,功能异常,表现为反复出血与血栓形成。脾、肝及淋巴结内可见髓样组织转化灶。8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是多能髓样干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疾病,髓内常同时有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各种成分增生,以红细胞系增生最为突出,导致红细胞增多,引起血容量增多,血黏度增高,全身组织和器官淤血,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和梗死,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出血、肝脾轻度肿大与髓外造血灶出现。85. 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 是原发于皮肤的 T 细胞性淋巴瘤,病变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为
22、主,有多数瘤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内瘤细胞常侵入表皮,在表皮内聚积成堆,形似小脓肿,称为 Pautrier 微脓肿。早期病变局限于皮肤,以后可扩散至淋巴结和内脏,多见于脾、肝、肺和骨骼等。86. 满天星现象 (starry sky) Burkitt 淋巴瘤中,单一性的瘤细胞之间散在多数吞噬各种细胞碎屑的巨噬细胞,形成所谓的满天星“图像” 。87. 霍奇金细胞(Hodgkin cell) 霍奇金病中的肿瘤成分中除典型 R-S 细胞外,还有一些肿瘤细胞,形态与 R-S 细胞相似,但只有一个核,内有一个大的核仁。这种细胞可能是 R-S 细胞的变异型,不能作为霍奇金病
23、的诊断依据。88. Ph1 染色体(Ph1 chromosome) 指 22 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至 9 号染色体长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约 90%伴有此种染色体异常。已被确定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89.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 少见的慢性白血病,其白血病细胞胞质形成细长突起,形似绒毛,在电镜下清晰可见,一般光镜下也可见到,故称为毛细胞性白血病。90. 组织细胞增生症 X(histiocytosis X) 包括 Letter-Siwe 病、Hand-Schuller-Christian 病和嗜酸性肉芽肿 3 种疾病,它们都有 Langerhans
24、 细胞增生,故也称为 Langerhans 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91. 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是一种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主要为骨组织内大量的 Langerhans 细胞增生,细胞分化成熟,其间并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多数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形态好似炎性肉芽肿。92.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由于严重的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等,造成周围血中白细胞数显著增高,并有幼稚细胞出现,称为类白血病反应。93. 绿色瘤(chlorom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大量瘤细胞在骨组织、骨膜下或
25、软组织中浸润形成的局限性包块。94. R-S 细胞(Reed-Sternberg cell) 霍奇金病的诊断性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双核或多核;核内有一大而嗜酸性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晕。95. 陷窝细胞(lacunar cell) 多见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甲醛固定后胞质收缩与周围细胞之间形成透明空隙,好似细胞位于陷窝内。16.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结构比较简单,胞质内除含大量游离核糖体和少量线粒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它不但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且终身保持恒定数量,而且还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它起源于人胚的卵黄囊血岛。17. 电镜下血小板的主要细胞器电
26、镜下血小板含多种细胞器,在透明区内含有微丝和微管,颗粒区内含有血小板颗粒、小管系、线粒体和糖原颗粒。18.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的表面抗体,在抗原刺激下,转变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19. T 淋巴细胞亚群 T 淋巴细胞可分辅助性 T 淋巴细胞,能辅助 T 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辅助 B 淋巴细胞产生体液免疫。抑制性 T 淋巴细胞主要分泌抑制因子。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能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是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成分。20. 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功能,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15g/100ml 女 10.513.5g/100ml。21.
27、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时,可见尚未完全消失的核糖体所致.正常人占红细胞 0.5% 1%,新生儿 3%6% 。22. 血清除去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血清。23. 血浆血液中除血细胞以外的成分称血浆。24. Blood typingBefore giving a transfusion to a person,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blood type of the recipients blood and the blood type of the donor blood so that the bloods can be ap
28、propriately matched. This is called blood typing, and it is performed in the fo25. Antithrombin IIIAntithrombin, an alpha-globulin,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It is a nonvitamin K-dependent protease that inhibits the action of thrombin as well as other procoagulant factors (eg
29、, factor Xa).26. Blood coagulationBlood coagulation is a process that changes circulating substances within the blood into an insoluble gel. It takes place in three essential steps: (1) Formation of a complex of activated substances collectively called prothrombin activator, (2) The proth27. Hemosta
30、sisThe term hemostasis means prevention of blood loss whenever a vessel is severed or ruptured. Hemostasis is achieved by several mechanisms: (1) vascular spasm, (2) formation of a platelet plug, (3) formation of a blood clot as a result of blood coagulation28. ErythropoietinErythropoietin (EPO), a
31、glycoprotein hormone produced primarily by cells of the peritubular capillary endothelium of the kidne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gulation of red blood cell mainly in low oxygen states.29.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The rate at which erythrocytes settle out of unclotted blood in one hour is calle
32、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30.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In normal plasma, the plasma proteins are the major colloids present. The component of the total osmotic pressure due to the colloids is known as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31. HematocritThe hematocrit is the fraction of the blood comp
33、osed of red and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 as determined by centrifuging blood in a “hematocrit tube” until the cells become tightly packed in the bottom of the tube. In men, the measured hemtocrit is 32. 交叉配血试验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主侧) ,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次侧)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输血前进行该试验对检验供受血双方的血型,发现其他凝集
34、原或凝集素,确定能否输血和如何输血极为重要。33. 血型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称为血型。人类有许多血型系统,包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和血小板血型,其中 ABO 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基本的血型系统。34.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I 主要来自小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具有灭活 FVIIa-TF 复合物,发挥反馈性外源性凝血途径作用的糖蛋白。目前认为是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35. 纤维蛋白溶解蛋白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被溶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36. 外源性凝血指血凝从损伤组织释放因子 III 开始,参与的凝血因子来自于组织和血液中的凝血。37. 内源性凝血指血凝从血管内膜下胶原组织或异物
35、激活因子 XII 开始,参与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本身的凝血。38.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有十多种,如 FIFXIII (其中 FVI除外) 、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以及来自血小板的磷脂等。39. 血清血液凝固 12 小时后血凝块回缩,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称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某些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增添了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所释放的化学物质。40.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41.
36、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的延续时间,称出血时间,正常约为 13 分钟。这一过程包括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三个时相。42. 血小板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互粘着的现象。它是形成止血栓的第一步,使血小板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如果血小板黏附功能受损,可发生出血倾向。43. 白细胞趋化性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趋化性。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人体细胞的降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及细菌毒素等。白细胞可按照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的周围
37、,将异物包围并通过入胞作用吞噬异物。44. 红细胞沉降率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用魏氏法检测的正常值,男性为 015mm/h,女性为 020mm/h 。血沉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45.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其大小可用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来反映,渗透脆性试验可反映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大小,有助于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46. 等渗溶液在临床或生理实验室工作中常将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 1.9%尿素溶液等。47. 红细胞比容 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值
38、,称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正常值,男性约为 4050;女性约为 3748。由于血细胞中绝大多数是红细胞,故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比容。48. 血量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 7%8% ,即每 kg 体重有7080ml 血液。三、循环系统96. 心肌炎(myocarditis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97. 心肌病(cardiomyopathy)指一组原因未明的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心脏病。98.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冠状动脉中至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可在某种诱因(如饮酒、劳累、运动、争吵或斗欧等)作用后立即死亡或在一至数十
39、小时后死亡,无其他致死性疾病或原因。99. 室壁瘤( ventricural aneurysm)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愈合期或急性期,瘢痕组织或坏死组织在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局部组织向外膨出。100.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由于绝对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伴持续性心肌缺血引起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10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所致心肌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绝大部分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02. 瓣膜狭窄(valvular stenosis)心瓣膜病时,瓣膜口在开放时不能充分张开,造
40、成血流通过障碍。103.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心瓣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导致瓣膜功能的异常,进而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全身血液循环障碍。104. Osler 结节(Osler nodules)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皮下小动脉发生血管炎,出现在指(趾)尖端掌面紫色或红色米粒大小的有明显压痛的小结节。105.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心瓣膜表面形成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赘生物。106. 小舞蹈症
41、(chorea minor)风湿病时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统受累较重,以致患儿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多见于小女孩。107. 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are)风湿病时皮肤的渗出性病变,为环形或半环形淡红色斑。108. 绒毛心(cor villosum) 心包腔内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时,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绒毛心,多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109. McCallum 斑(McCallums patch)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内膜下病变机化,在局部内膜上形成粗糙增厚和皱缩的斑块,常见于左心房后壁。110. 疣状心内膜炎(verrucous endocarditis)风
42、湿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病变,在瓣膜的闭锁缘上出现串珠状排列的疣状赘生物。111. 疣状赘生物( verrucous vegetation)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出现在瓣膜闭锁缘上的白色血栓,灰白半透明,单行排列,直径 12 mm。112. Aschoff 细胞(Aschoff cell)风湿小体内的主要细胞成分,体积较大,圆或多边形,胞质丰富,略嗜碱性,核大、单或多核,圆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央并呈细丝状向外放射,似毛虫状或枭眼状。113. Aschoff 小体(Aschoff body)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
43、。114. 风湿病(rheumatism ) 与 A 族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并形成特征性风湿小体。115. 动脉瘤(aneurysm)动脉管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张。116. 动脉中膜钙化(medial calcification)原因不明的动脉变质性疾病,特点为动脉中膜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117.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指一组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小动脉硬化和动脉中膜钙化。118. 原发性固缩肾(primary contracted kidney)良性原发性高血压时肾细小动
44、脉硬化引起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分布的细颗粒状。119. 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在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时,肥大的心脏心腔不扩张,甚至缩小。120. 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良性高血压时细动脉玻璃样变性使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管腔变小。121.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成年人收缩压在 21.3 kPa 以上和(或)舒张压在 12.6 kPa(95 mmHg)或以上。主要累及全身细小动脉及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122. 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45、(atherosclerotic contracted kidney)肾动脉粥样硬化时,受累动脉狭窄,供血区萎缩或梗死,梗死机化形成凹陷性瘢痕,多个瘢痕形成使肾体积缩小、变硬。123. 粥样斑块( atheromatous plaque)动脉粥样病变时明显隆起于动脉内膜面的灰黄色斑块。124. 脂纹(fatty streak)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形成微隆起于动脉内膜面的淡黄色斑点与条纹。12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在动脉内膜有脂质等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多,导致粥糜样含脂病灶的形成和动脉壁的硬化。126. 心肌顿抑 遭受短时间缺血损伤的心
46、肌在血流恢复或基本恢复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127. 呼吸爆发中性粒细胞激活时,耗氧量显著增加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称为呼吸爆发。128. 活性氧化学性质较基态氧活泼的含氧物质,包括氧自由基和非自由基的含氧产物。129. 无复流现象指缺血的原因解除后,缺血区在再灌注期并未得到充分的血流灌注的反常现象。130.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131.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组织器官缺血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血液灌注,不仅未使其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引起的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132. pH
47、反常组织缺血后再灌注时纠正酸中毒过快,反而会加重缺血组织的损伤,称为 pH反常。133. 钙反常用无钙液灌流组织器官或细胞后再用含钙液灌流,可造成细胞和器官物质代谢、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损伤加重的现象,称为钙反常,134. 氧反常用无氧溶液灌流组织器官或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不能恢复,反而加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135. 自由基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136. 心肌重构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所出现的适应性、增加性的变化称为心肌重构。137. 心性哮喘心力衰
48、竭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出现气喘并伴有哮鸣音,则称为心性哮喘。138.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夜间入睡后突感气闷被惊醒,在端坐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39. 端坐呼吸心力衰竭病人因平卧呼吸困难加重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140. 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病人随体力活动而发生的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141. 心室僵硬度心室顺应性的倒数即 dpdv。142. 心室顺应性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dydp) 。143. 心脏肌源性扩张 心肌拉长不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144.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容量加大并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145. 离心性肥大
49、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比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146. 向心性肥大长期压力负荷增大,引起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腔无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147. 心肌肥大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当心肌肥大到一定程度( 成人心肌重量超过 500g,或左室重量超过 200g),心肌细胞还有数量上的增多。148. 受磷蛋白 是一种由 52 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低分子蛋白质,存在于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中。受磷蛋白对肌浆网 Ca2+泵有可逆性抑制作用。149. 心肌凋亡指数每 100 个心肌细胞核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核数。150.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此类心衰发生时,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正常甚或高于正常。主要由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151. 后负荷又称压力负荷,是指心脏收缩时所承受的阻力负荷。152. 前负荷又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舒张末期容量。153. 高动力循环状态由各种原因引起血容量扩大,静脉回流增加,心脏过度充盈,心输出量相应增加,心脏负荷显著增大,供氧相对不足,能量消耗过多。154. 心脏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155. 心力衰竭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收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