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209965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1].18.文达理通 修正为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达理通,修正为本古兰译文正误比较初探张承迁 2011/11/18古兰经是流传于世的唯一的一部天启原典, 古兰经是伊斯兰信仰的根本。由于启示告诉人们它是“没有任何偏差的阿拉伯文的古兰 ”(古兰经:39:28 ) ,所以在历史上,为了保持这部原典的纯正,绝大多数伊玛目和伊斯兰学者,都不主张将其译成其他文字。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这在客观上却阻碍了伊斯兰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到了哈乃菲派的创始人,伊玛目艾布哈尼法时代(西历 699767 年) ,在他的主张下,部分古兰经节文才被译成波斯语。同时,他还大胆地主张,如果用原文诵读古兰经有困难,可以诵读译文。这在那个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遗憾的是,如今身处 2

2、1 世纪某些人,仍然视阿拉伯千年前的观念为圭皋,反对人们用本民族语言诵读古兰 ,致使教门不彰。 古兰经翻译真正意义上的解禁,发生在 20 世纪初叶。这主要是西方学者出于学术上或反伊的需要,已经翻译在先 ;其次伊斯兰国家的伊玛目、学者也意识到,禁锢是妨碍伊斯兰发展的,也不符合“我派遣你只是对全世界的一种慈惠。 ”(古兰经:21 :107 )的启示精神。以此发端,古兰经译本不断出新,截至目前,据统计全世界已有 130 种,所使用的译文文字已达70 余种。具体到中国,汉译本也达 20 余种之多。这无疑为穆斯林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古兰经汉译本,应该说意译上出入不大,版本各有千秋。

3、但不容忽视的是,包括被认定为权威版本的,发行量最大的马坚译本在内,在有的译文仍存有原则误译,至今未被加以纠正。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哈德成阿訇曾说过: “我们只能陆陆续续地有较好的译本,有更好的译本,但是我们不能有标准的译本。 ”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在肯定马坚先生功绩的同时,也有必要指出其误译之处,以便使古兰经汉语译本更加精益求精,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正如谢锡恩在可兰汉译附传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的那样:“治水者先浚其源,植木者先培其本,源清则流远,本固则枝荣” 。这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所在。伊斯兰信仰是建立在真主独一存在基础上的信仰。对伊斯兰信仰的任何理论阐释都必须遵循古兰的教导:我们唯独崇拜你,

4、并只求你祐助。 (古兰1:4)这也是正确理解和翻译古兰启示经文的一条基本原则。穆斯林除真主之外不承认任何被造权威,不允许举伴任何与真主同等或相类的崇拜对象。因为古兰教导我们:我成对地创造一切,以便你们思考。 (古兰51:49)宇宙之内一切被造物(包括人类)都是相对的存在,只能产生相对正确的认识。因此,人间的任何理论、说教和作为,都要放在古兰启示的原则指导下加以考量与验证。如果盲目跟随人间权威,随时都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这也是穆斯林为什么要在每次礼拜中都要诵读古兰首章提示的内容:求你引导我们在正道上你曾施恩于他们的,不是被恼怒的、也不是走入歧途者的道路。 (古兰1:5-7)一、 2011 年 9

5、月,在意大利的格兰萨索地下 1400 米的国家试验室里, “奥佩拉”项目的研究人员通过一套装置,发现中微子的运行速度比光速快 60 纳秒(一纳秒等于 10 亿分之一秒) ,也就是说,中微子比光每秒钟多跑 6000 米。这是他们在过去两年里观测的第16000 次“超光速”现象。这一发现,毫无疑问对爱因斯坦的权威理论构成了严重挑战(爱因斯坦认为宇宙间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每秒 30 万公里的光速) 。但是,科学家解释, “中微子运行速度超过光速”的发现,并不影响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因为人类的认识是在真主的指引下一步步迈向新的高度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人类

6、的科学技术事业才循序渐进,不断向前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渺小决定了人对真理的追求和为主道的奋斗只能在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却永远也完不成。所谓修成正果,只是个人在认识上达到了个人的极限,绝不能阻止别人对自己的超越,而后人的每一次超越也无非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如果我们把爱因斯坦比作科学界的“筛海” (长老) ,那么,他跟世界上所有的“筛海”一样,都是具有局限性的人间权威,以此观之,爱因斯坦的观点被人否定,又有什么奇怪的吗?在我们穆斯林群体中,也有许多来自“筛海”的说法,理论上经不起推敲,实践中非常误事。比如:说真主有 99 个尊名,据说,这样的数字结论是来自于古兰 ,可遍查古兰

7、,其中的第 23、65、77、90、98、99 等尊名却找不到出处。为此,我请教过阿拉伯语博士、教授和著名阿訇,并托请留学生询问也门和沙特的长老,始终也没有得到圆满的答复。所以我在古兰经译注的“索引”里标出这些空位,希望读者帮助查找。现在这本译注已赠阅近三万册,仍鲜有人正面回应我这个问题,倒是引来一些不愿透露姓名之人的无端揣测,好像我压根儿就不该提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好像就揭了哪个“筛海” “大师”的疮疤似的,令人不可理解,穆斯林内部的“皇帝的新装”现象,不知要演到何时,才能结束。二、 我们在古兰理解上出现差错,多半是与对古兰字、词、句、段的中文错译有关,翻译上出现错误并不奇怪,而最令人费解

8、的是为什么知错不改!因为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认识层次上的问题,有受时代的局限性影响,有工具书的缺乏,还有个人信仰的笃诚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在翻译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历史上很多经书是用经堂语翻译的,而经堂语的最大缺点就是词汇太少,很多词义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妨碍人们对经典的理解。比如“拽勒布”这个字,在背“帅勒夫” (词法)上被认为是“打”的意思,但在阿语词典里,这个字是多义的,不仅仅是“打” ;再说,中国文字里“打”的用法也非常复杂。 “打的”是雇车的意思;“打烊”是关门停业的意思;“打场”是在场院给粮食脱粒的意思;“打食”是找吃的东西

9、;“打尖”是在旅途中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若是在地里干活儿,那就是掐去农作物的顶尖,促其分蘖或阻断生长;“打眼”是钻孔,若用在买卖交易中就是上当受骗的意思了;“打发”是派出或取消的意思;“打道回府”则是开路回家的意思。说到这里,我想起杨仲明阿訇的古兰经大义译本里的 20 章,叙述有关穆萨历史的译文:而为彼打道在海,干者焉!尔不惧逮,亦不怕。 (20:77)再看马坚先生的译文:你为他们在海上开辟一条旱道,你不要怕追兵出,也不要怕淹死。 (20:77)而李静远的译文则是:为他们在海上寻找一条道路,不要怕追击,也不要恐惧。(20:77)其实,在古兰原文里, “台合沙”这个词并没有“淹死”的意思。可马坚

10、先生的译文硬是在这里造出一个“淹死” 。对这样明显的错误,我们那些学阿语的人从来不较真,眼看着群众被误导,内心却想的是“大师还能错吗?即便错了,也应是由他负责啊!”这不是爱戴马坚先生的态度,更不是维护原典正确性的行为,因为翻译首先讲究就是“信、达”二字。信者,不误也;达者,精确也。有点历史地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红海北部的西奈半岛和埃及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1859-1869 年由法国人勒赛普私人募捐开凿苏伊士运河后,半岛才与大陆分开。先知穆萨当年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时,那里的北面还有一个大苦湖。据旧约出埃及记,穆萨带领的人是 60 万,数字肯定是夸大了,而旧约所绘地图上是从蓝赛经歌删到西奈,因

11、为经过篡改这不足为信。叙利亚的哈利勒博士编纂的古兰经地图集 (马成才译,宁夏自治区伊协编印)中说,穆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是从欧尤尼穆萨角到达西奈图尔的。这里要交待清楚的是:穆萨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当年穆萨失手打死了埃及人,从卢克索王宫逃亡到麦德彦走的路线是:从欧尤尼角出发,经过西奈图尔山,绕过亚喀巴湾,才到达麦德彦(米甸)的。穆萨在麦德彦(米甸)生活了九年后,带着妻子到西奈图尔山接受启示奉命回到卢克索去劝化法老。法老不但拒绝教导,反而加剧迫害以色列人,为此,穆萨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从这段历史来看,这条路线穆萨来回已走过两次,所以心里是很清楚的。在欧尤尼角,穆萨突然遇到海水,真主命他开辟一条道

12、路走过去,而接踵追来的法老则遇涨潮被淹死。这件事在我们内部被传为奇迹。其实,这条路先知穆萨已经来回走过两次。那么人间有没有奇迹呢?完全可能有。但我们不能凭空想象。由于伊斯兰是大力提倡理智的教道,所以我们不能将信仰完全建立于“奇迹”之上,而更应该建立于理智与知识之上。 古兰经启示:“有知识的人和没有知识的人相等吗?只有理解的人才能记取。 ”(39:9)如果按照常人的想法,穆萨当初要是不打死人,一直在宫廷长大,然后搞一次宫廷政变,那不是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吗?为什么真主却非要安排他去麦德彦(米甸)牧羊九年才回到西奈图尔山接受启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任何人的成长,即使贵为先知使者,也必须经历各种考验才

13、能最终走向成熟。先知穆罕默德为什么在四十岁才开始接受启示?如果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20 岁接受启示不是更好吗?都是用凭空想象的方法看问题。如果把先知都说的神乎其神,我们还学得了吗?过去有种说法,先知接受启示之前的一切是不被尊奉的,这是过去长老的看法;事实是,即使先知穆罕默德接受启示以前的所作所为,及其优秀的人品也是我们学习不完的。试想今天,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多少人说实话?当年的阿拉伯社会是非常糟糕的,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信誉,可是先知穆罕默德却赢得了“诚实者”的美誉。他相貌堂堂,体魄魁梧,心地善良,家族显贵却接受比他长 15 岁孀妇海迪泽的求婚,而且共同生活 25 年,直到海迪泽病逝。婚后他将夫

14、妇的共同财产,不是用于自己享受,而是尽量施舍给邻里亲朋以改变社会风气。当他明白只依靠生活富裕并不能促进道德行为的转变时,他才以静坐思考的方式,寻找拯救之道,由此才蒙得真主的启示。得到启示之前的穆罕默德,是属于“哈尼夫”一类的人,即反传统而不拜偶像的人。他的诚实、善良,低调、平等的处世哲学,以及忧国忧民的胸怀,不是常人所企及的。古兰启示的翻译是关系到人的信仰的根本问题。在古兰启示的翻译上如果也凭空想象看问题,那就会把信仰者引向岐路。我不是苛求我们的前辈,但他们的译文的确有局限性,有些文字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不能因为尊重他们的成就,而将他们的错误也当作神圣遗产一代代传下去。所谓白纸黑字不就是要经

15、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吗?有了错误,为什么就不能改呢?须知,我们面对的是天启古兰的权威,而不是人的权威。三、我再引一节错误译文,请读者仔细分析一下,我这是在小题大做吗?1、马坚先生的译文:真主引导谁,谁遵循正道;真主使谁迷误,谁是亏折的。 (7:178)2、刘锦标先生的译文:凡得造物主默导之者,则他必得中正之道;凡伊弃之迷误者,都是些亏了本的人。(7:178)3、杨仲明阿訇的译文:主导者:则其导;迷者:则此等即赔者。 (7:178)4、李静远的译文:谁蒙安拉的引导,谁就是在正道上;凡走入歧途的,都是那自损的人。 (7:178)首先说“段鲁”这个词,它有迷误、遗弃、走入歧途等意思。因为它前面还有一

16、个词“亚乌” ,文法上作为代名词的归词,应与前面的主词相适应;另外,它还有第三人称“他”、 “它” 、 “其” 、 “那” 、 “伊”等意思。人类走入歧途是自己的选择,是在真主的意欲之中;但绝不能译为真主使他迷误。因为真主是导人于正道的,怎么能使人迷误呢?“安拉是信仰人们的保护者,他从黑暗把他们带入光明;那些不信仰的人,他们的保护者是恶魔,他使他们走出光明进入黑暗。 ”(古兰2:257)真主还命令使者先知重申:“你说:世人哪!出自你们养主的真理确已来到你们,无论谁接受引导,只是他自身获得引导。无论谁走入歧途,那迷误也在他自身。我不是你们的管理者。 ”(古兰10:108)这两节启示正是不能违背的

17、原则,如果译为真主使其迷误,那么后世的清算如何解释?真主决定的事谁还能改变得了,那么宣传劝告还有何意义?是译文上的理解错误,把我们自己陷入矛盾之中。惰性导致人们往往不求甚解,结果是不能缜密。如果我们将自己错误的译文给教外人看,人家会怎么想,人家可能会问,难道你们伊斯兰语境中的安拉是一位能使人迷误的上帝吗?以这样的经文,我们还怎么劝导别人信仰伊斯兰?错误的译文导致错误的结论,其误大矣!四、 古兰启示最伟大的教诲之一,就是主张男女平等。我们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国家,妇女的身份及地位,一直是不被搬上台面的。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我们虽然形式上把脚放大了,可我们穆斯林还是裹着小脚走路,对妇女

18、的社会偏见仍然层出不穷。中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更是如此。他们忘记了古兰有一句教导:“我绝不埋没你们中任何工作者的工作,不论男女,你们一个来自一个。 ”(古兰3:195)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造物主眼里,男女是平等的,男人和女人,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高明,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我们的一些翻译家却常常把古兰中的这些宝贵教导译错,让人产生歧义,至今得不到更正。我们看下面这段启示经文的翻译。马坚先生的译文是:信道的人们啊!你们的妻子儿女,有一部分确是你们的敌人,故你们当谨防他们。如果你们饶恕他们,原谅他们,赦宥他们(真主就赦宥你们)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64:14)李静远的译文是:信

19、仰的人们啊!在你们的配偶和你们的子女中确有你们的敌人,你们要当心他们。如果你们原谅、容忍和寛恕,安拉确是宽恕的,特惠的。 (64:14)在阿拉伯语中, “艾日瓦旨”这个词是“绕旨”的复数形式,有一双、一对、夫妇、配偶和丈夫的意思;而“妻子”这个概念在阿拉伯语中的对应词是“绕栽提” 。在古兰六十四章第 14 节中,马坚先生将“艾日瓦旨”这个词直接译为“妻子”不仅与原文意思严重不符,而且在客观上导致对妇女的歧视与不公的误解。当然,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能是马坚先生受早期波斯学者“古兰经注” (太夫希勒)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它至少说明了观念上的落伍和学术上的不严谨。杨仲明教长曾将“艾日瓦旨”译为“诸妻

20、” ,虽然形式上照顾到了复数的问题,但仍是个误译。对于“艾日瓦旨”这个词,请参看新阿拉伯汉语大辞典 (王培文主编 2003 年第一版)855 页。五、还有一段更敏感、更容易引发争议的译文,现引证如下:敬慎的人们必获成功:花圃和葡萄园,青年的伴侣,满溢的杯盏。他们在那里听不到空话和谎言。那是来自你养主的还报,结算的赐予。 (古兰78:31-36)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第 3334 节。请看各家的译文措词:杨仲明教长的译文是:婢同,溢盏。王静斋阿訇的译文是:一般年龄相等隆乳的青年,与满溢的杯。时子周先生的译文是:年龄相等的青年,与一满杯。马 坚先生的译文是:两乳园润、年龄划一的少女,和满杯的醴泉。仝

21、道章先生的译文是:他们有(年龄)相若的伴侣和一满杯(欢乐的饮料) 。马金鹏先生的译文是:乳峰高耸年龄相当的,以及满溢的杯酒。马仲刚阿訇的译文是:乳房丰满,年龄相同的少女,以及满杯的仙酒。孔德军阿訇的译文是:年龄相若,乳房圆润的美女,漫溢的杯盏。李静远的译文是:青年的伴侣,满溢的杯盏。对比以上各家具有代表性的译文,读者一定会问,同一经文,翻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根源就在对原文词义的不同理解上。 古兰原文是: 我凯瓦尔拜,艾特拉班;我开艾散,迪哈敢。其中“凯瓦尔拜”是“卡尔拜”的复数,意思是 “胸部丰满的” ;“艾特拉班”也是复数词,意思是“同龄的”等,因为它们在词性上都是阴性,所以我们的翻译

22、家就把它理解为妇女,就像有的中国人将“处女作” (a maiden work)理解为是“处女的作品”一样。其实它跟性别没关系,男人和老头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可以称为“处女作”的。另外,处女地的含义也是如此。后面一句“我开艾散”意思是大杯子,也是个复数词;“迪哈敢”是满满的,至于里面装的什么,没有说。我们的翻译家自以为是,将它理解为酒。其实它未必就是酒,因为我们在古兰52 章第 23 节里有 “在那里他们互相传递杯盏,那里既没有谬论,也没有罪恶。 ”可证。古兰六十六章第 22 节有两个词:“侯勒、尔尼” ,意思是“黑白分明的眼睛” 。我们的旧注释家望文生义,把它演绎成“侯拉仙女” 。于是读了这段经文

23、的男穆斯林就幻想着在天堂里有大眼睛的美女相伴。可他们想没想到,如果真主在天园里给男穆斯林有美女的赏赐,那女穆斯林怎么办?难道真主还得给她们以美男相伴不成?我们的一些人口口声声说要尊奉“圣人的哈迪斯” ,可真主的使者说过的以下这段“哈迪斯”他们却从来都不听:真主说,我已为我的仆人准备 了眼睛从未见过、耳 朵从未听 过、任何人心里从未想到过的恩典。若你们愿意,你们就读这段启示经文:任何生命都不知道已为他们储藏了什么慰藉。(古兰32:17)(见布哈里圣 训实录全集3244、 4779、4780、7498)使者先知的这段话以及他后面所引证的启示经文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信仰是不能靠想象支撑的。人的想象都

24、是不靠谱的。特别是出于私欲、出于功利主义的想象,都注定是要落空的。信仰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是“你应礼拜你的养主并作牺牲。 ”(古兰108:2)真主创造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履行代主“治理世界”的职责,让我们在认主独一的前提下去努力奋斗,去力行公益,而不是幻想着去天园里找美女。人类是地球上万千生物中的一种。但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个很大区别,那就是:其他生物的欲望都是有止境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真主才给人类颁降了古兰启示。如果我们一边读古兰 ,一边又只从物质欲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我们的路径肯定就走偏了。一些不懂伊斯兰的人以为,信仰就是神神秘秘,深不可测。其实, 古兰非常简练直白,通俗易懂。 古兰曾在历史上将游牧部落的贝都因人引向信仰的康庄大道,而到了中国,我们却在捧着古兰走弯路、走邪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手里虽然捧着古兰经,眼睛却一直盯着老人家,以迷信不实之词,传神怪之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落后于世界,被越来越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待续)注释:本文题目“文达理通,修正为本古兰译文正误比较初探” ,修正为本中的“为”读如“谓”音,四声。 “为了”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