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 号 江 南 大 学 太 湖 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经 管 系 金 融 ( 103) 专 业学 号: 1012141 学生姓名: 杨洋 指导教师: (职称: )二一二年十二月 摘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发展国内经济,保持国际贸易平稳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接连不断。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将来带一系列影响。我国政府应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努力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 目 录第一章 中央银行学人民币升值 1第二章 有利影响 1第三章 不
2、利影响 2第四章 股市影响2第五章 对应人民币升值措施3第六章 中央银行学职能 3第七章 参考文献4日前,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日前就美中经济关系举行听证会,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辩论焦点,部分议员甚至扬言不惜对华发动“贸易战”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内外也不乏反对借汇率问题操弄政治游戏进而损害中美关系的理性声音。那么我们看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 年 10 月 21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并汇率中间价为:1 美元对人民币 6.3628 元,1 欧元对人民币 8.7613 元,100 日元对人民币 8.2784元,1 港元对人民币 0.81781 元,1 英镑对人民币 1
3、0.0459 元,人民币 1 元对 0.48274 林吉特,人民币 1 元对 4.9233 俄罗斯卢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对美元累计升幅达 30%。面对着来自各方面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究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呢? 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但是为什么美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呢?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日前就美中经济关系举行听证会,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辩论焦点,部分议员甚至扬言不惜对华发动“贸易战” 。甚至在美国国内要求针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立法,这看似很荒谬的事,其实涉及着很大的国家利益。 首先,当前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主要是
4、美国政治的需要,美国领导人需要给国内选民一个交代,现在经济不景气,国内选民需要一个攻击的对象,中国是活靶子。而且对中国施压有利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达成,说白了就是个工具罢了。中美的逆差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对华高科技的禁运,而这些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只要美国可以出口给中国,所谓的巨额债务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美国人不愿意中国获得这些技术。 另外,由于中国也是美国重要的利润来源,美国希望继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比如金融业,华尔街的洗钱能力很强,来中国淘金的目的很明确,而中国还没有开放市场,所以美国想借这个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继续迫使中国在金融市场上开放。 最后,截至 3 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 3
5、万亿美元,这距离外汇储备首次突破 2 万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倘若人民币升值,那无形中将流失更多的外汇,对我国的经济将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因此,基于我国发展的基本层面,虽然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以谨慎科学的态度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权衡利弊。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经济有何积极影响,以及遭遇不利影响时应采取何种策略,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有利影响:1:改善贸易条件中国正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在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背景和美元贬值的背景下,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出口成品,由于跨
6、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转移,国际价格大大降低。贸易条件恶化致使国内资源流失,出口商品经常被国外反倾销,长此以往,中国将会变为一个贸易贫困国。人民币升值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面貌。2.抑制通货膨胀在升值条件下,国内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受到影响,而进口产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最终将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进而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在通货膨胀期间,本币升值无疑是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3.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外汇储备是必需的,大量增加的外汇储备则是一种资源闲置,无疑是极大的浪费。通过升值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无疑是消化过剩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而且
7、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4.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人民币汇率低估鼓励了出口部门,但是却是以压制国内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代价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资源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5.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2001 年以来外汇占款的过快增长造成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保证稳定的货币供给和物价稳定,央行不得不通过主动性较强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如发行央行票据等形式,去“对冲“ 被动性强的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这使得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性大打折扣,而且冲销政策的成本不断上升,难度会越来越大。6.减少贸易摩擦。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
8、顺差,经常会受到美、欧、日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贸易纠纷呈现越来越多之势,中国近年来及今后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致使人民币升值与否成为减少贸易摩擦的关键。不利影响:1.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而引发失业。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中国不仅无法成为“世界工厂” ,连目前取得的良好的制造业发展态势也将出现衰退制造业衰退的第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很可能引发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2.触发“热钱”对金融体系的冲击。金融市场不完善,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央行没有在灵活汇率下实施货
9、币政策的经验,其能力还有待检验;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金融体系脆弱。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尚不具备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预期下大量“热钱”对金融体系进行冲击的抵御能力。3.忽略隐性财政赤字对人民币贬值的内在压力。由于国内财政的不平衡的现状,包括巨大的银行坏账,社保基金的缺口,政府债券发行累积的国内债务,地方政府的欠帐,还有巨大的创造就业的压力,等等。这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隐性财政赤字,动手解决任何一个这类问题,所隐含的都是人民币贬值的内部压力。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贸然对人民币升值,将来会导致人民币更大幅贬值,从而加剧未来汇率的波动。4.迎合投机资本的预期,制造资产泡沫。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升值
10、预期,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吸引更多的非直接投资的短期资本的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的不平衡,增加对地产、股市等的投资和投机,甚至会制造虚假繁荣和泡沫,损害地产、股市的“肌体” ,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A 股市场,但潜藏一定风险且会产生新的分化。汇率升值,会带来资本市场效应,使大量外来资金投到股票市场上去,有利于市场资金的扩容,活跃 A 股市场,增强市场信心,从中长期的技术面上看,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实质性利好。同时,通过带动直接投资直接进入各行业,形成资本投入、购并和重组的热潮,为上市公司注入资本的同时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题材,成为刺激 A 股上涨的另一条途径。尤其是
11、不断升值的预期对不断上扬的股市起到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往往会脱离实际经济运行,形成巨大的股市泡沫。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与日股上涨的轮动已说明一切。H 股成为风向标。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 H 股影响最为明显。 H 股是以港币标价的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H 股升值,而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将成为刺激行情上涨的重要力量。目前 H 股公司资产优良,经营稳定,业绩增长较快,优势突出,加上与对应 A 股股价水平相比偏低,H 股行情依然可期,而升值预期的影响也将为其行情演绎推波助澜。 由于香港金融市场十分稳健,奉行自由经济,没有外汇管制,是游资博弈人民币升值的主战场。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
12、强,大量海外热钱流入香港,使得香港的银行节余不断攀升,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带动本地资金进入股市,股价被炒高。 基于以上因素,一旦人民币币值有任何风吹草动,H 股必定先行,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风向标,然后再向内地股票市场进行传递。深、沪 B 股分道扬镳。人民币升值后,B 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将增值,有利于其开展业务和增强盈利能力。人民币升值的长期性与 B 股投资的预期收益将成为投资者未来博弈 B股市场的两种选择。但是,由于我国 B 股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人民币升值对 B 股的影响有限,B 股涨幅可能不及 H 股。同时,对 B 股市场可能出现的分化也不可忽视。深市 B 股市场由于毗邻海外短期资本活动频
13、繁的香港,因而资金供给将比沪市相对宽裕,虽然目前港币采用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在人民币升值下,香港汇率制度和港币币值走向实际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而持有港币非像持有美元那样必定受损。而美元的走弱使沪市 B 股市值缩水,投资者面临着系统性汇率风险造成的投资损失,对沪市 B 股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心理不安。从 2001 年 2 月 B 股对境内居民个人开放以后,国内投资者逐渐成为 B股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人民币潜在的升值预期导致多数投资者目前不愿以现在价格兑换美元投资 B 股市场,以避免人民币升值给自己的外汇资产带来损失。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沪市 B 股整体走弱将难以避免。在预期人民币升值阶段,上证 B
14、 股明显要比沪深 A 股、深市 B 股表现更弱,这表明部分沪市 B 股的投资者已经在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元资产。这样,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由于境内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以及对港币和美元的不同预期,深、沪 B 股分道扬镳之势将会持续。 针对我国人民币升值问题,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将人民币升值速度在控制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减缓升值的速度。政府应通过财政、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对外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抵御外国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并使国内产品提高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有:1、建立一系列的金融监督体系和抵御措施;2、转变我国发展战略;3、适度控
15、制、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 中国政府的政策符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短期内要求中国大幅度升值是不合理的。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只会减少全球总需求,对世界经济是有害无益的。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对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不能解决美国内自身问题,只会损害中美经贸合作。双方应通过对话合作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浅谈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关于中央银行的职能,要说起来真的有很多很多,诸如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
16、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等等。这么多职责中,也许有人会想问,到底其职能是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下面我主要谈谈我自己的一点小看法。众所周知,不论是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它都具有三大基本属性,那就是“发行的银行” 、 “银行的银行” 、 “国家的银行” 。而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化或细化,所以“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可概括为中央银行的职责。而根据 2003 年 12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中其中也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
17、流通” 。 “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责,在我看来是中央银行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职能。发行货币作为中央银行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独特之处。 它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管理货币流通。货币的独占性特征要求同一国度货币发行管理和流通的统一,而垄断货币发行可以避免不同货币共同流通的混乱。中央银行中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国家赋予的最重要的特权之一,是所有授权中首要的也是 最基本的特权。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着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银行,按照经
18、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一方面,货币发行成为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可以说具有“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从英格兰银行最先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货币发行首先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直至今日,尽管世界上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职能有了较多的调整,比如在中国,工商信贷与储蓄业务, 保险、证券、银行业机构的一般性监管职能先后划出,而维护金融稳定、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等职能增加。但是, 作为“发行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的职能始终如
19、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央银行其本质职责是发行货币。只有具备这一职能,才能够发挥其他的全部职能,诸如调节金融活动,实施金融监管、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只有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够谈到“拉动经济”的问题。在不同经济时期,中央银行确实能够出台相关的货币政策以及一些工具稳定市场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由其特性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拉动经济发展” ,因为这些前提都建立在中央银行有了“发行货币”这一基本职责才能得以实现。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还是各企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货币都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中央银行收缩与扩张货币供应量,就
20、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另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的运转离不开货币资金,尤其是当前,无论企业财务资金还是国家财政资金,都与银行信贷资金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中央银行通过这些,能够主动积极调解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这些都体现了中央银行能够维系经济稳定发展,可以说其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枢纽,是货币供给的提供者和信用活动的调节者,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中心。有一定国家机关的性质,但是更多的是通过特定金融业务来进行,所以拉动经济发展不能说是其职责,而是其在实现自身职责时顺带实现的目标。综上,个人认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还是发行货币,至于拉动经济这一块,是其在履行其职责的时候,保证了市场经济稳定的前提上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职责。参考文献: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中央银行职能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