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杜 甫 诗 三 首 王 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 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时数:7 课时 五、教学方法:点读法 讲解法 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 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晢居。 在夔州居住
2、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 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 兴 八 首(其一)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 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 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
3、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 766年(大历元年) 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 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 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 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 颔联、颈联的
4、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 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5)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基本要领: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 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
5、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 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诗文分析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1.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 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2.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
6、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 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 国势的危急。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 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 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 冷了,当地人家
7、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 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 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 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三.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四、板书设计 秋 兴 八 首(其一) 景 情 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
8、、 萧森、孤独、抑郁 菊花、孤舟、白帝城 悲 悲自然之秋 悲人生之秋 悲国运衰落之秋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咏 怀 古 迹(其三) 一、整体感知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 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 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怨愤 首联:点出王昭君出生地,从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颔联:叙述昭君遭遇,正面赞扬昭君坚强性格。 颈联和尾联:指斥君王昏聩,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二、鉴赏要点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王昭君 2.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怨恨 3. 昭君怨恨什么? 诗眼:“怨恨”
9、: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空归月 夜魂 ” )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 4.题为“借古咏怀”作者有怎样的怨恨? 联系背景。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 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 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板书设计: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
10、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 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 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 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板书:群山万壑坚强性格
11、的象征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6.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三、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
12、东八千 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 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 积极意义;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小结: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 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登 高 一、 题解 这首
13、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 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 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 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 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 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 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灾代宗大历二年(767) 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14、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 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 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2.明确诗歌意象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孤独无依、漂泊痛苦 渚清 (意境凄凉) 沙白 鸟飞回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落木无边,萧萧,下生命之短暂 (沉郁) 长江不尽,滚滚,来时间之永恒 (高昂) 感受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
15、壮 情怀: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3.问: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 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
16、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三、总结诗人诗风 、体会沉郁顿挫的诗风 “沉郁”是指诗歌内容特点,主要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顿挫”是指形式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的刚键,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诗人的悲愁情怀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 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愁,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 厚重 3、杜诗的沉郁与伤感或忧郁有质的区别。 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 更多的是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
17、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 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 半言愁的悲剧题材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 四、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五、背诵诗文。 六、方法实践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
18、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 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 流露出作者孤独、 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又体现了作者“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 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七、板书设计 登 高 “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古今七律第一” 长年漂泊 情景交融 雄浑 高远 老年孤独 悲情 景 功业无成 肃杀 凄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