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水路小学养成教育在校一日行为规范以创建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努力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积极营造安静、文明、书香、和谐 的校园,特制定本方案。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彭小松副组长:青志祥成 员:周志刚 胡生艳 黄贤新 史永贵 刘竞香 王佐维内容、要求及措施:一、进校要求: 关键词:排队 有序 1、自觉排队,有秩序地按路线进校园。2、进校后直接进教室进行早读或看书。措施:1、值日行政、 值日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进行检查。2、早上辅导老师、班主任及班队干部自行管理。 二、课前要求: 关键词:备书 伏案 静候 1、“一停二静三慢走”:听到预备铃响,马上停止
2、活动,并保持安静,轻声慢步回教室。2、课前准备:预备铃响后,学生回到课室后,要把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等,统一摆放课桌的左上角。 脸朝课室外,伏在桌面,闭眼休息,安静等待老师上课。上课铃响,全体学生直立坐好,准备上课。 3、到功能室上课的班级由上课教师组织排队,按照规定路线到功能室上课,行进路上保持安静,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措施:1、政教处进行检查。2、上 课教师在上课前 5 分钟到教室,负责班级管理。 三、课堂要求: 关键词:规范问候 守常 规 专心听 1、上课和下课师生问候按统一规范做。 (附 1) 2、遵守课堂常规, 专心听讲。3、眼保健操时间,由上课教师负责组织。上体育课和到功能室上课
3、的班级要等眼保健操做完后才能回教室。4、到功能室上课的班级下课后,由教师组织排队按照规定路线返回教室。措施:1、政教处进行检查。2、上 课教师落实课堂常规,负责班级管理。四、课间要求: 关键词:轻声细语 轻声慢步 1、不得进行激烈运动,可在教室里或教室门口适量活动。 2、轻声细语,不得大声喧哗。3、轻声慢步,不得奔跑和追逐打闹。4、上下楼梯靠右行。措施:1、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进行检查。2、班队干部自行管理。3、大课间活动或做广播体操,由班主任和组织活动的老师负责管理。五、离校要求: 关键词:排队 有序 1、学生自觉排好队,由班主任老师组织按路线有秩序地离开校园。 (训练队、兴趣
4、小 组结束后,由辅导老师组织排好队有秩序地离开校园)。2、静校后,除参加训练队、 兴趣小组和个别辅导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得在学校滞留。措施:1、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进行检查。2、班主任、辅导老师负责管理。附 1:上课和下课师生问候的规范上课问候 师:上课 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师并鞠躬)生:老师好! (生并鞠躬)班长:请坐下。要求:学生起立、坐下都要求不碰到桌椅,不产生噪音下课结束语 师:下课! 班长:起立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生并鞠躬)师:同学们再见!(师并鞠躬)班长:请坐下要求:1、学生起立、坐下都要求不碰到桌椅,不产生噪音 2、等老师先离开教室后,学生才能
5、出教室。附 2:安静校园活动第一阶段实施计划一、宣传发动(第 3 周)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活动方案。 (政教处)2、广泛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的意义、要求、措施。 (政教处、全体老师)3、在学校楼道等醒目位置,张贴有关安静教育的图文,创设安静教育校园氛围。 (德育处)二、强化训练内容(第 4-5 周) 课前准备 关键词:备书 伏案 静候 预备铃响后,学生回到课室后,要把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等,统一摆放课 桌的左上角。脸朝课室外,伏在桌面,闭眼休息,安静等待老师上课。上课铃响,全体学生直立坐好,准备上课。上课问候师:上课 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
6、师并鞠躬)生:老师好!(生并 鞠躬)班长:请坐下。下课结束语师:下课! 班长:起立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生并鞠躬)师:同学们 再见!(师并鞠躬)班长:请坐下一停二静三慢走 关键词:停 静 慢 听到预备铃响,马上停止活动,在原地站好不动,并保持安静。预备铃响过后, 轻声慢步回教室。上体育课及到功能室上课的班级列队、行进路线 关键词:快、静、齐 靠右行 (直) 靠右行科任教师组织排队,按照规定路线到功能室上课,排队做到快、静、齐,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三、措施 1、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班级训练、管理。2、各年级负责行政进行检查、管理、 记录当天情况。一年级:青志祥;二年级:王佐维;三年级:胡生艳;四年级:刘竞香; 五年级:史永贵;六年级:黄贤新。3、政教处、 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值日生进行检查。4、每天由政教处负责公布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总结。四、成绩公布及奖励办法每天下午放学前公布当天评比分数,每周以年级为单位评选,一周内每天分数进行累计,各年级得分最高的班级为“优秀班级” ,班级学生奖励班费 20 元(作为奖励学生或活动之用),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奖励奖金共计 50 元(一月发放一次,由政教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