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学校要求老师们寒假阅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 。其实,放假前我从同事那儿借到这本书已读了一遍了。总感觉有些地方没读透。于是,寒假里又读了一遍。细细品读,我看到了他的爱心和智慧,他的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教育楷模!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道德、信念的培养。他把贫民窟的教室变成了快乐学习的天堂,在那里, “人的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受人尊敬,谦逊得以发扬,而且大家无条件地互相支持” ,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学生的出色是因为教师的出色。从雷夫老师身上,可以看到哪些闪光之处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尤其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用信任
2、取代恐惧 ,营造似家般温暖的教室 第 56 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是的,谁会喜欢在一个充满恐惧的教室里学习呢?时时面对老师严肃而又呆板的脸?耳朵里满是愤怒的大喊大叫?谁受得了呢?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第 56 号教室就是一个充满爱的最温暖的家。这里有爱有信任而没有“害怕” 。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
3、孩子。 ”雷夫就这么做,他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许多点点滴滴都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他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美丽的天使。雷夫心里装的是学生,以身作则,公平、讲道理,有耐心和恒心,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他们的班级氛围快乐轻松,学生很沉静、文明有礼。反观我们的教室,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这几乎是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这也就是当前的教育现状。雷夫老师拥有超凡的爱心和耐心,他非常看重师生之间的信任。他拥有非同寻常的教
4、育智慧。只有拥有了爱心、耐心、信任和智慧的老师,才能真正成为“镇得住 ”学生的好老师。我们要向他学习:“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学会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没写作业也罢,做错事也罢,只要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事实。我们可以好好处理。然而,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规则将随之改变。我不想失去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孩子们也很珍视我对他们的信任。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和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要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
5、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二、用“科学的质量观”取代当前流行的质量观。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充满着各种诱惑。竞争激烈的中考、高考所引发的对升学率的拼命追求,就算在小学,领导、家长和社会,也更多的是以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所以,更多的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一些短视行为。其实,学校追求升学率没有错,教师们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没有错。如果一个学生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就会失去进入高中或大学的受教育资格,将来的就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无法享受求学的成功,何谈人生幸福?可如果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考试成绩,而且不择手段的追求,那这样的“质量”不但片面,而且可怕!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究竟该如
6、何取舍?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教学都是为了追名逐利,那么我们会教育出怎样的学生来?好在我们身边还有富有定力的教师,虽然为数不多,还有雷夫老师,他们在做我们的榜样,在言传身教的引领着我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持之以恒,不断修持,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那么,我们该秉持怎样的教育质量观呢?第一,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也要为学生的终生服务。要学习雷夫老师,他很懂得教授方法,让孩子懂得学习,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
7、想法的能力。正如雷夫老师自己所说,他不是超人,与一般老师一样,他会失败,会痛苦甚至也曾疲倦、迷茫过。但是雷夫老师是有理想的。他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懂得为人之道,鼓励孩子追寻丰富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理想背后就是朴素的教育真谛为了学生的发展。第二,追求整体的质量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只是少数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更多得是未来成为普通人的孩子。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把相应的“尺子” ,所谓“因材施教” ,所谓“尊重个性” ,所谓“做最好的自己”等等,都是科学质量观的应有之
8、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很多个“每一个”的的成功,便汇成我们的“整体”优异的质量。就像雷夫老师那样,他对每位学生都抱有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第三,追求和谐的质量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我们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但不是奢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就发展而言,协调比均衡更重要;就成长而言,幸福比卓越更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科学的质量观” ,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因为你丰富了孩子的一生。 ”三、用信仰坚守教育的本真。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
9、,许多老师使用的是给学生“下马威” ,并佐之以“小红花”或其它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我也用过这些,但有时连我自己也会怀疑这样做的正确性。也曾试图改变,试着去理解、信任、尊重、无条件接纳学生,试图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读了雷夫老师的品格教育的“六阶段” ,我茅塞顿开。是的, “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 。以前我只是模模糊糊的想到过,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也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我找不到理论根据,现在终于清晰了。雷夫老师把“道德发展六阶段”导入班级来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用“六阶段”来引导学生人格、品质的成长。第一阶段:我不想惹
10、麻烦。 “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雷夫要让孩子知道人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活的,他相信还可以做得更好。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但是雷夫要在教导孩子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因为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希望孩子终其一生的努力去培养自己,达到一定高度的生命境界。要像雷夫老师那样,把“道德发展六阶段”导入班级来教育孩子,不断提升孩子的品格、道德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
11、事情。但是,我会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的。一个人总要学会坚守一些正确的东西,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 ”雷夫老师是有激情的。他已经用了 25 年时间并且还要继续坚守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他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在孩子们身上,用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给他们带去宝贵的东西。如果没有最单纯的教育热忱,我想没有人会如此执着、安分和踏实。而雷夫的这些都没有因时间和声誉而改变,难能可贵。想到自己, 近来
12、的教学很累,为调皮不听话的孩子感到束手无策,怕达不到教学指标而不敢怠慢,匆匆的忙碌中我似乎没有清晰的教育理想可言。但是同样在各种考试压力下,雷夫老师却能在一间狭小的教室创造无限的可能,他奉献,他坚持,他热情。感谢他,他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也愿意拿出自己的激情去面对孩子们的今天和未来,用更多努力去战胜困难。 四、用智慧促进孩子的进步雷夫老师是富有智慧的。他把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作为首要任务。他说“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通过文学,孩子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
13、 ”他把孩子带到将知识、热忱和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图书馆,挑选合适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正面引导不会阅读的学生,办读书会等。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多青少年青睐电视、电影、网络里的世界,难得有沉下心来品读经典,滋养心灵。雷夫老师不忘引导他的孩子们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改变观念,改善气质。这一智慧之举我们都知道,却很难真正做好。他总是能够找到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无论是数学、作文还是音乐、体育,他都能够做到“教室里的世界比教室外的世界更能吸引学生的心” 。 他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做自然实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看电影学历史,将经济学运用到班级管理,学习摇滚等器乐演奏,以及利用一年的时间来排练莎剧,利用假期来去旅游来学习地理与历史知识等等。这样的学习是多么惬意和多姿多彩!雷夫老师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在想,自己能否也做个智慧的老师,给孩子们的学习带去更多快乐,让他们自觉爱上数学,爱上学习。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收获满足的喜悦。我愿意像雷夫老师那样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