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中秋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 走进中秋作者姓名 郭玉亮 所属单位 汶上一中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 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 高二所需时间 4 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在语文教
2、学中节日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本单元学习基于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相关作品的实际,依托中秋节,进一步拓展挖掘。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中秋印象。交流对中秋的认识,了解中秋的来历及习俗。专题二,中秋赏月。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赏析有关月亮的诗词,探究归纳月亮的象征意义。专题三,中秋情结。探讨掌握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书面表达自己的中秋情结。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走进中秋单元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主题学习目标
3、(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饮食和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蕴含。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汇报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文化参与的兴趣和文化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敢于探究精神,增强学习的信心。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前言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
4、项重要任务。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2课程目标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
5、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习俗?2、你积累了哪些中秋诗词?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有哪些?4、如何过中秋节才更有意义?专题划分专题一:中秋印象专题二:中秋赏月专题三:中秋情结专题一 中秋印象所需课时
6、一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校里,我们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存在明显的“崇洋媚外”现象。其原因有二:一、国家课程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较少,是教育的空白区;其二、缺少探究的氛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现在的许多传统节日,已经丢失了传统的元素,特别是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年轻家庭,对传统节日不够重视,有的基本上不过,而学生过的每一个节日,除了吃,就是玩,缺乏探究节日“实质”的氛围,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承载意义知之甚少。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久而久之,必然会销蚀掉我们民族的自信和
7、自豪,使传统的土壤里开满异乡的花,我们的民族终会因贫血而死本专题活动以交流个人对中秋节的了解展开,旨在认清中秋节的起源及习俗,对中秋节有个初步印象,为后面研习中秋文化打基础。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的尴尬现状,激发危机意识,培养民族使命感。2、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及习俗。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是这样过中秋节的?2、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3、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4、怎么过中秋更有意义?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 个人体验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
8、过程)预先收集整理中秋节资料,学唱歌曲明月几时有1、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 。推荐一位同学演唱明月几时有 ,引导同学们愉悦轻松的状态下研讨内容。2、自由发言: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即时投影显示。古代帝王的祭拜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祭月,赏月,吃月饼。3、交流学习走进中秋的意义。4、了解交流学习走进中秋单元设计及评价标准。教学评价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及习俗。2、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3、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分析深刻。4、能够认识到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培养民族使命感。专题二 中秋赏月所需课时 二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
9、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古人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作品,与其是描写月亮的诗词特别多。通过对月亮诗词的赏析,掌握月亮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学习中秋文化。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赏析中秋诗词作品。2、领悟月亮的象征意义。3、培养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习惯。本专题问题设计1、古人在中秋节给我们留下了哪些不朽诗篇?2、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 “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用来睡觉的床吗
10、?你有没有产生过疑问?4、分析月亮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5、人们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呢?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中国文明网:http:/中国网(传统节日专栏):http:/凤凰网(中秋主题):http:/常规资源有关月亮的诗词:望月怀远 、 春江花月夜 、 山居秋暝 、 出塞 、 静夜思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峨眉山月歌 、 月下独酌 、 月夜 、 月夜忆舍弟 、 旅夜书怀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江楼感旧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关山月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 泊船瓜洲教学支撑环境 多
11、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交流收集到中秋节作品。望月怀远 、 春江花月夜 、 山居秋暝 、 出塞 、 静夜思2、赏析喜欢的诗词作品。3、分析“床前明月光”的意境,探究“床”的含义。静夜思的内容比较好理解,但是对“床前明月光”怎么理解有点疑问,那时的窗子一般都是木制的,窗上糊着纸,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就是李白居室内的床的话,哪里能照进这明亮如霜的月光呢?作者是否是躺在床上望月?如果是在床上的话,又怎样“举头” “低头”呢?一般来说,那时的窗子是打不开的,不能照进明亮的月光,更不可能有满地是霜的景象。其实“床”还有另一种
12、的意义,指“井边的栏杆” , 康熙字典上有这样解释。按照这种解释就较好理解了,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在有明亮月光的夜晚,睡不着觉,到外面散步,徘徊在一个井边,勾起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在井边徘徊, “举头” 、 “低头”就很自然而然了。不管他是在井边,还是在床前,这首诗都表达了浓浓思乡之情。第二课时1、探究分析“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高悬在天空,月光遍洒人间,分居两地的人能共享月光,因此可以托月亮传达思念之情;月光皎洁清冷,让人略生寒意,内心也沉静下来,一些最基本的思绪与感情(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就油然而生。2、探究“月亮”受青睐的原因。大致原因有四:一是因为月亮是离人类最近的天体,人们十分关注
13、它;二是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上弦、下弦、月亏、月满、月蚀、月晕等)引来人们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国人善良、平和、中庸、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辛苦辗转,所以特别向往“圆”的事物,于是以月寄情,抒发感想。教学评价1、能够比较全面收集整理节日的资料;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能够运用网络交流学习。专题三 中秋情结所需课时 一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数千年来,每当皎洁的明月悬挂于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时波澜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绪
14、翻涌翩跹,如果你无论在地球上多么偏远的角落,只要你发现有人在此时吟唱唐代名相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你就能从他那凝重的脸上,看到那烙有中华民族印记的血脉团圆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蕴含着民族情感的宁静与淡淡的感伤。本主题通过研读讨论认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交流自己的中秋情怀。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识节日的文化涵义和蕴含的民族情结。2、交流各自的中秋情怀。3、感悟中秋文化魅力,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本专题问题设计1、结合搜集到的传说和诗句,分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2、如今国人过中秋节似乎成了一个吃喝的节日,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3、请诉说各自的
15、中秋情怀。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中国文明网:http:/中国网(传统节日专栏):http:/凤凰网(中秋主题):http:/常规资源 中秋节文学作品就评论文章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1、归纳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族团聚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幸福的大事,中秋节的存在就为民众的定期聚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
16、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2、请诉说各自的中秋情怀。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华儿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在月光下的中秋也会共同心动,共同感应, “千里共婵娟” 。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契机。所以不可轻看团圆意识,这是爱家爱国的深层心理元素。教学评价1、能够比较全面收集整理中秋节的资料;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能够运用网络交流学习;4、能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有深刻的认识;5、撰写作文,感情真挚,观点新颖;能够对同学文章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