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7194211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杯中窥人“从双城记解读狄更斯提纲:(略)摘要:以狄更斯双城记为例,试从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采用的创作方法,结构,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方面,解读狄更斯的小说之艺术魅力。关键词: 狄更斯 双城记 人物性格 道德 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结构 人道主义 悬念 象征正文:一、简介狄更斯及其生活经历狄更斯,英国作家。1812 年 2 月 7 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 年 6 月 9 日死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作童工。15 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 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6 年开始发表鲍兹随笔,这

2、是一部描写伦敦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写集。同年,陆续发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数期后便引起轰动。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画式地反映了英国现实生活。此后,专门从事长篇连载小说的创作。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 13 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 20 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 、书信 、散文、杂诗。他多次去欧洲大陆游历、旅居,两次访问美国 ,中年以后先后创办家常话和一年四季期刊两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 19 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

3、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二、双城记故事情节: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霸占一农妇,几乎虐杀这个农妇全家。医生梅尼特写信向朝廷告发此事,却反被侯爵兄弟关进巴士底狱达 18 年之久。获释后,神智失常的医生被女儿露茜接回伦敦。露茜有两个追求者带尔那和卡尔登,她嫁给了代尔那。代尔那为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成

4、员。法国大革命中,代尔那在法国被捕,受到梅尼特过去的仆人得伐石夫妇的控告,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露茜带这女儿和父亲去巴黎营救,未果。深爱这露茜的卡尔登冒名顶替,救出代尔那。医生一家在希望中返回英国。三、分析其小说特点:在英国文学史上,十九世纪是群星灿烂的小说鼎盛时代。而在这些伟大的小说家中,狄更斯则是一颗最为光彩照人的明星。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 出一大批经典著作。马克思也赞叹地称他为“杰出的小说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小说。(一)、人物性格 的塑造鲜明,独特。首先,表现在狄更斯喜欢从道德的角度描写人物。双城记中的主要人物梅尼特医生,青年时他正直高尚,凭良心过活。他亲眼目睹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虐

5、杀农民的惨案;为了求得良心的安宁,写信向朝廷告发,却反而被侯爵兄弟关进监狱。在呼告无门,出狱无望的情况下,他用血水写下一份文件,控告 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及这家族的每一个人。但这时医生的着眼点还是个人,因而意志力不能持久。长期的监禁使他丧失了理智。出狱后,在女儿的照料下,医生恢复了理智,精神也产生了升华。他明知代尔那是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代,可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仍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因为他有了新的信仰,要为爱,为别人的幸福而活着。法国大革命中,他一面营救女婿,一面一视同仁地为监狱中所有的人看病,包括囚犯和看守。这时,他已成为仁爱与宽恕的化身。很明显,作者是欣赏转变后的医生的。作为对比,他把医生在监

6、狱中写下的文件,作为后来得伐石夫妇控告代尔那的主要证据,以此说明宽恕与仁爱的重要。作者从最高的道德标准来定义了人物的活动和生活遭遇 ,并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人深思。其次,狄更斯还善于挖掘人物身上隐含的人性因素,并通过它们来反映人性中某些普遍性的倾向和规律性的东西。双城记中的卡尔登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律师助理。在他的身上自始至终都笼罩着一层神秘浪漫的悲剧色彩。他聪明,有才气。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不善钻营,缺乏在当时社会的“精明”,因而怀才不遇,陷入彷徨迷茫之中。在外人看来,他不过是一个不修边幅、酗酒无度、落魄颠倒的人,但他的内心却是崇高而纯洁的。他用他的睿智在法庭上

7、解救了代尔那,最后又用貌似代尔那的身体条件李代桃僵,打破了得伐石太太疯狂的复仇计划。他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己之所爱的幸福,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我。普若斯小姐在得伐石太太追杀露茜母女时与她偶然相遇,并促使得伐石太太丧命,从而使露茜母女得救。卡尔登的本质是好的,但面对与现实的冲突,他选择了消极的逃避,给我们暴露了人性中消极的一面。但在对待感情上,他又勇敢的拿出了自己的勇气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绚丽的一笔。狄更斯在小说中给我们深入地展示了人性深处的东西。(二)、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创作方法上,狄更斯是个现实主义者。但他不是像福楼拜那样严格地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而是侧重描写自己感受到

8、的生活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可称为感受型的现实主义。其总体特点是侧重表现作家感受到的生活,同时遵循生活的本来面貌。具体到狄更斯,主要表现为:1. 主观的生活进程与客观的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2. 重视细节的真实和强调主观的介入的有机结合。以上两点在双城记中均有表现,体现出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了如实地反映法国大革命,狄更斯阅读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所以关于大革命的描写才那样真实具体。另一方面,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他又对生活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变形。如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奸淫农妇、杀死农民,又把告发者关进监狱的情节。评论家指出,早在 14 世纪,法国贵族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很小,更

9、不用说大革命爆发前的时代。狄更斯不这样写,就无法达到揭露贵族阶级,说明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目的。因此他对生活的原貌作了符合自己 的主观意图的改动,这种改动是成功的。在小说中,狄更斯投入了丰富的感情。他通过带着褒贬的描写、议论、抒情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如在塑造得伐石太太时,前后态度的变化;再如写到卡尔登献身时,小说反复引用了新约*约翰福音中的一段词句:“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强调了卡尔登人虽死了,但精神永存。在阅读双城记时,我们不仅感到作者的描写真实,而且感到一股强大的情感冲击力。此外,狄更斯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

10、法的同时,还能成功地运用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使小说在反映现实问题的同时,又不失其文学的艺术美丽。在双城记中,小说中不仅有大的悬念,如梅尼特与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关系以及他在狱中写下的那份文件,而且有不少小的悬念,如克朗丘的盗墓。小说开始写小克朗丘发现自己从不拿铁器的父亲嚼过的草根上竟有铁锈味,留下了悬念。接着写小克朗丘发现父亲晚上干着盗墓的营生,草根上的铁锈味就是父亲拿过盗墓工具的手留下的,解开了悬念。同时,克朗丘盗墓一无所获,又留下了悬念。这一悬念直到后来卡尔登和密探巴尔塞摊牌,克朗丘揭露“克里假死”事件时才解开,原来棺材里并没有死人,只有沙土与石头。在小说中,随着主要悬念的解开,过去的事件也

11、一件件被翻起,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到梅尼特医生被关进巴士地狱的原因与经过被彻底揭露,情节也就急转直下,最后,以卡尔登的从容就义收束全书。在小说中,作者常采用象征手法暗示某种意象或预兆,渲染气氛。小说第 5 章对流淌在圣安东尼区的狭窄街道上的酒的描写是著名的。酒是红的,它染红了地面,染红了前来喝酒的人的手、脸、脚,以及他们的衣服与鞋子。一个高大的戏谑家,“用手指蘸起酒浸过的圬泥在墙上涂了一个大字血”。这里的象征意味是明显的,鲜红的酒象征着鲜红的血,它暗示着法国大革命即将到来,象征着狂暴的群众运动即将开始。(三)、典型的多元整一的结构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是多元整一。所谓多元,指的是多个叙事单元。所

12、谓叙事单元,是由一定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自足性和内在独立性的故事。这里的内在自足性指故事本身是完整的,有着组成一个故事所必需的要素。内在独立性是指故事不依附或包含在其他故事之中。所谓整一,是指小说虽然由几个叙事单元组成,但又通过人物、线索、情节等的联系、渗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双城记采用了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小说由 5 个叙事单元组成:1 梅尼特一家的故事,2 得伐石夫妇的故事,3 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故事,4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5 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5 个单元之间随有紧密联系,但并不互相包含或隶属,而是互相独立;平行发展的,如克郎丘单元。在 5 个叙事单元中,它是最

13、不重要的。但它同样有着稳定的人物:克朗丘,他的笃信宗教的妻子和好奇的儿子。其中有着比较完整的故事,既有开端,发展,也有高潮,结尾。还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狄更斯道德感化的思想。这样,它就构成了小说中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部分。另一方面,5 个单元又是整一的。它们各自独立,同时有相互联系,交叉,渗透。从结构的角度看,这种整一主要是有人物,情节和线索三中因素形成的。如情节分开来看,双城记的叙事单元各自具有内在自足性:而结合起来,有是相互联系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作恶造成了梅尼特一家生活轨迹的变化,造成了得伐石夫妇对他们家族的复仇,而这有造成了得伐石夫妇和梅尼

14、特一家的矛盾,并把卡尔登、克朗丘等人卷入其中。如卡尔登为了露茜的幸福,移花接木,换取了代尔那的出逃,从而把小说推向高潮。(四)、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小说中贯穿着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社会的批判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看到了社会矛盾,也非常希望广大人民能够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反对暴力革命,把希望寄托于开明统治者进行一些改革。他把法国群众看作是“可怕的魔法所招引的”,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吃人鬼,他们狂奔在一面红旗下,变为野人。作者还描写了一大群杀气腾腾的凶汉拿着带血的刀斧在一大块磨石上磨刀

15、霍霍的情况,以及别的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革命人民的形象被歪曲和丑化,被描写成毫无理性的疯狂的杀人恶魔,这充分表明了狄更斯反对暴力革命的立场。他认为暴力革命只会使国家蒙受损失,破坏家庭和个人幸福。狄更斯出身于社会下层,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小说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他所置于女主人公地位的那些贤淑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而是各种类型的下层社会妇女,德伐日太太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应运而生的一个不同凡响的下层社会妇女形象。她的童年是很悲惨的,埃弗瑞蒙德使她的父亲、哥哥、姐姐和姐夫死于非命,家庭悲剧使她变得坚强起来。她沉着、机智、勇敢,她可以耐心等待复仇的时机,密切注视着周围一切动态,在

16、复仇时机到来之前,她不停地编织,把她的仇恨、愿望以及她复仇的对象和贵族们的罪状都精确地编人了她的记忆。在革命开始的时候,她勇敢地站在最前列,成为圣安东尼区的妇女领袖。作者着重描述了她的“冷”和“阴险的黑眉毛”,连送信的修路人一见到她都浑身发抖。正如作者所说:“当时许多女人被时代所恶化,变为残忍可怕,但是还没有一个比此刻走在街上的这无情的女人更可怕了,自幼以来她就满怀着被凌辱践踏的意识和根深蒂固的阶级仇恨。机会一到她就变成母老虎了。她是绝对没有怜悯的,倘若她原来具有这种德性,那是早已被摧毁净尽的了。”如果从狄更斯的阶级感情分析,德伐日太太作为一个受压迫的下层妇女,应该作为正面人物出现。而且在她实

17、现复仇计划后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去描写她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以及为了复仇不惜殃及无辜的变态心理,最终她在读者中失去了同情。她的死使人感觉到这是她应有的下场。在这一点上,狄更斯通过她反映了一种非人性的行为,体现的是残酷的复仇和暴力,通过她的结局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2、对伦理道德的提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一梅尼特大夫,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梅尼特大夫所处的社会位置来说,他并非处在阶级压迫的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重力承受点,但他仍属于第三等级的平民,他的政治地位与德伐日太太等劳苦大众没有本质区别。由于职业的原因,他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

18、蒙德兄弟践踏人格、草菅人命的暴行,因打抱不平他遭到了贵族的迫害。可是他出狱后不计旧恶,仅仅出国远遁,一走了之。他弄清了代尔那的身世,发现了代尔那与他的家仇后也能克制住感性的精神痛苦,化仇为爱,接受并认可了代尔那。他的见义勇为、克制忍让、踏实务实都是狄更斯理想的道德标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小说最后,他用两位着墨不多的人物来体现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两位是西德尼卡尔登和普若斯小姐。3、对人性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真诚地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愤怒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他笔下的乡村是一个萧条的地方,而贫困的原因不是土地的贫瘠,更不是农民的懒惰,而是统治阶级残酷的剥

19、削,封建贵族用各种苛捐杂税榨取农民的血汗。作者愤慨地说:“倘使有一村不被鲸吞的精光,那到是怪事。”不仅农村如此,城市的居民也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而当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那些贵族老爷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说明了人民饥饿贫困的原因正是贵族的压榨,而这又必然激起人民的仇恨和反抗。狄更斯不仅描写了贵族地主在经济上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而且揭露了贵族对人民欺凌的种种罪行。他曾对一个美国奴隶主说过:“残忍和专权的凌辱是人性的两大病症。”在这部小说里,他似乎有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埃弗瑞蒙德侯爵是一个极端荒淫之徒。他为了抢到德伐日太太美丽的姐姐,不惜将她的丈夫折磨致死。而后将她的弟弟刺

20、死,这位年轻的少妇不堪凌辱而死。马奈特医生目睹了这家人家破人亡的过程,愤然写信向朝廷大臣控诉,但被埃弗瑞蒙德发现。于是医生被关进了巴士底狱整整十八年,出来时已是一具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活尸,一架只会埋头做鞋的机器,完全诞失了理智和感情。这说明封建专制所施之于入的远非皮肉筋骨之苦。狄更斯从比较深的层次一心理和精神层次揭示了封建压迫对人性的残害。由此可见狄更斯关心人民疾苦,痛恨剥削压迫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的作品都渗透着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即使对有些作恶多端的人,也让他们最后受到感化、良心发现、弃恶从善,这也就是一种“圣诞精神”。他始终抱着明确的道德意图去创作,并确信大多数人都是善的,时刻站在他们一

21、边,给他们以温暖、安慰、信心和希望。狄更斯是位天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双城记,以其精雅深奥的笔墨、简练完美的结构、重重设置的悬念以及对人物潜意识活动创造性的探索方面,被认为是狄更斯的最佳小说之一。他侧重当代题材,不再故意虚构惊心动魄的情节和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是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涵着的美与魅力。他的小说充分地显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他不仅用自己的作品 反映生活,而且评价和干预生活。马克思把他和他同时代德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等誉为英国的“ 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参考文献:1张为:外国文学研究1984 年第 1 期 2杨正和, 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3 伍厚恺.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3)4 陈子善. 双城记(随笔) J. 当代作家评论, 2001,(02)85,(03)6) 梁坤,5 王爽. 谈狄更斯在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 长春大学学报, 2003,(06)6 梁坤,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07-29,zhang_lu_happy zhang_lu_ 写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