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39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互通是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2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 TCP 和 IP 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分别为传输层和网络层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4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共享资源5简述 VLAN 的含义:是将分布在多个物理局域网中的网站(计算机)进行逻辑组合成为一个广播域。6简述 TCP 的三次握手协议。首先是双方都处于接收对方请求连接的状态。第一次请求时甲方请求与乙方连接,置 SYN1,带有数据序号 x;乙方收到此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则带上自己的序号 y 发起第二次请求,并对甲方请求予以确认,即置SYN1 ,AC
2、Kx1;甲方收到此请求后,进行第三次请求并对乙方请求予以确认,置 ACKy1,开始从序号x1 发送数据。7简述检错码和纠错码的区别。检错码和纠错码是两种基本的差错编码策略,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检错码使码字只具有检错功能,即接收方只能判断数据块有错,但不能确切知道错误的位置,从而也不能纠正错误。而纠错码使码字具有一定的纠错功能,即接收方不仅能知道数据块有错,且能知道错在什么地方。8RS-232 是 DTE 与 DCE 之间的接口标准,是目前各国厂家广泛使用的国际标准。9在传输介质中光纤带宽最大、信号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10将信道总频带划分为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模拟信号,即为频分
3、多路复用11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相比,报文交换出错时需要重传整个报文12通信卫星距离地面的距离是 36000km13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局域网 14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帧同步等15介质访问控制(MAC)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16现有一个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的网络,该公司包括工程部、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公室等五大部门,每个部门约有 2030 台计算机。如果分配该公司使用的网络地址为 192.168.1.0 。问:(1)请问这是一个哪类的网络,为什么。- -答:是 C 类的私有网络,因为网络地址是 192.168.1.0。(2)给出和这一 IP 对应的广播地址。-
4、答:广播地址是 192.168.1.31(3)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何划分网络,将几个部门分开。答:每个部门约 2530 台则接近 2 的 5次幂,所以 Ip_block=32,及子网掩码=256-32=224 所以子网掩码表示为:255.255.255.224。.Subnet_block=256/ip_block=8,因为子网块(Subnet_block)的首尾两块不能使用,所以可分配的子网块(Subnet_num)为 8-2=6 子网,每个子网分发给配主机块(IPblock )(4)确定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简述确定子网掩码的方法是什么。答:由于要分五个部门,所以采用借三位的方法
5、,即采用 27 位子网掩码进行划分。255.255.255.224(5)各子网的网络地址和 IP 地址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答:各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202.168.1.32、202.168.1.64、202.168.1.96、202.168.1.128、202.168.1.160、202.168.1.192、202.168.1.224。IP 地址的取值范围分别是202.168.1.131、202.168.1.3363、202.168.1.6595、202.168.1.97127、202.168.1.129159、202.168.1.161191、202.168.1.19322317在同一时
6、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全双工通信18TCP/IP 将表示层、会话层合并为应用层19物理层定义了计算机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接口特性。其中规程特性指明每条信号线的作用时序。 20在 TCP/IP 中,地址解析协议( ARP)属于网络层。21两通信终端间只能由一方将数据传送给另一方,即一方只能为发送端,另一方只能为接收端,这种工作方式为单工通信22在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加密和压缩等功能主要在表示层实现。23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24在 TCP/IP 协议簇中,RARP 完成物理地址到 IP 地址的解析。225如何判断一个 IP 地址是 A 类、B 类
7、、C 类或 D 类?A 类 IP 地址范围从 1.0.0.0 到 126.0.0.0。可用的 A 类网络有 126 个,每个网络能容纳 1 亿多个主机。 B 类 IP 地址范围从 128.0.0.0 到 191.255.255.255。可用的 B 类网络有 16382 个,每个网络能容纳 6 万多个主机 。 C 类 IP 地址范围从 192.0.0.0 到 223.255.255.255。C 类网络可达 209 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 254 个主机。 D 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 D 类 IP 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 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
8、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26按照 0 比特插入/删除方法的规定,在两个标志字段 F 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测出连续的 5 个 1,不管后面的比特位是 0 或 1,都需要增加 1 个 0。27在数据帧中,当传输的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接收方不至于将数据认为是控制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传输的透明28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缩写为 IEEE29以太网交换机是利用“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交换的,它是利用“地址学习”方法来动态建立和维护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
9、的;以太网交换机帧转发方式主要分为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局域网交换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低交换延迟、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与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30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用来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31无论什么类型网络,其体系结构必须包含 OSI 模型中的全部 7 个层次32按照地理范围从大到小的顺序,网络有因特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33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只对应与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34某部门申请到一个 C 类 IP 地址,若要分成 6 个子网,其掩码应为 255. 255. 255. 22435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
10、交换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局域网可以将局域网上的结点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 ”,那么一个逻辑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36网络 156.26.0.0 的广播地址是什么? 156.26.255.25537在 TCP/IP 中,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属于网络层38有关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有:交换机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二层,集线器工作在第一层;交换机是独享式的工作模式,集线器是共享式的工作模式;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网络不会出现冲突,以集线器为中心的网络会出现冲突39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需要进行调制编码。40一般来说,下列传输介质,带宽最大的是光缆41ICM
11、P 有哪些报文? ICMP 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 ICMP 路径询问报文ICMP 差错报告:终点不可达、源站抑制、时间超过、参数问题、改变路由(重定向)ICMP 询问报文:回送请求和回答、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掩码地址请求和回答、路由器询问和通告42简述造成拥塞的原因。(1)路由器的内存不足。 (2)路由器处理速度低。 (3)发送端没有流量控制。使流通量无节制地增加。 (4)线路带宽不足和浪费。 (5)较慢的处理器也能引起拥塞43简述子网划分的作用。(1)划分子网可以减小路由表。 (2)二级 IP 地址灵活性低。 (3)A、B 类 IP 地址的主机号得不到充分利用。 (4
12、)划分子网可以抑制广播。44简述报文交换的工作过程和优点。报文交换:在报文交换的网络中,网络节点是路由器或一台专用计算机。节点负责从数据终端接收一个完整的报文后,将报文暂存于节点的存储设备内,等输出线路空闲时,再根据报文中所附的目标地址转发到下一合适的节点,逐点继续,直到报文到达目标终端。所以报文交换也被称为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报文交换具有优点:(1)源站 A 和目标站 C 在通信时不需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2)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线路和拆除线路所需的等待和延时。 (3)线路利用率高。 (4)要求节点具备足够的报文数据存储能力,一般节点使用微型计算机或
13、小型计算机。 (5)数据传输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进行差错控制,即检错、纠错。45设计传输层的目的是弥补通信子网服务的不足,提高传输服务的可靠性与保证服务质量(QOS) 46TCP 端口号分为 3 类,即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动态端口号 47中继器的作用是将衰减了的数据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增大局域网的网络直径 348路由器的功能一是寻由,二是转发。49Internet 上的域名系统 DNS 可以实现域名到 IP 地址的转换或反之50在以下差错控制编码中,具有纠错功能的是海明码51交换机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52IEEE802 协议标准中,802.3
14、是 CSMA/CD 以太网的 MAC 子层及其物理层的规范。53HDLC 的 ARM 操作模式适用于对称结构和点对点链路结构,其特点是:次站不必等待主站询问即可发送信息,每次传输一帧或多帧。54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是 SMTP55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其主要功能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独立的计算机,用传输介质和连网设备连接起来进行通信,用完善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远程传输、集中管理和负载平衡。56简述 IP 地址的定义及分类。TCP/IP 用 IP 地址来标识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源地址和目标地址都由网
15、络号和和主机号组成。这种标识只是一种逻辑编号,而不是路由器和计算机的 MAC 地址,所以说 IP 地址只是用来标识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而非计算机本身的号码。IP 地址定义了 5 种类型,分别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图所示为 IP 地址的分类。每个 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由于标识的长度不同,各类 IP 地址可能容纳的网络数目及每个网络可能容纳的主机数目区别很大。57简述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的工作原理。CSMA/CD 方法可形象地概括为“先听后说/ 边说边听”,所谓“ 先听后说”就是各站都要先侦听线路是否空闲,若不空闲则等待,直至侦听到线路空闲时才开始发送;“边
16、说边听”则是在发送过程中,仍需继续侦听至少一个往返传输信号的时间,以便判断是否发生冲突,一旦冲突发生,则需告知总线上各站并立即停止发送。58.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发送方数据流量的控制 59物理层协议定义的一系列标准有四个方面的特性:规程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机械特性 60按照信息安全分层理论,由下到上,可分为 5 个层次。61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62路由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属于动态路由算法的是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63可采用相位幅度调制 PAM 技术来提高 Modem 的数据传输率,例如采用 12 种相位,其中的 4
17、种相位每个信号取2 种幅度,这样一个信号码元可表示的二进制数据位数为 4 位64X.25 网是一种公用分组 交换网65网络操作系统有 Netware、WindowsNT、UNIX 等 66简述网络管理的含义网络管理,简称为网管,是指通过对硬件、软件、人力的使用、综合与协调,以便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测试、配置、分析、评价和控制,最终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网络的使用需求,如实时运行性能、服务质量等。67简述基带传输的含义基带传输就是对基带信号不加调制而直接在线路上进行传输,它将占用线路的全部带宽,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68简述 VPN 的含义是将不同物理位置上的专用的企业网络等,通过因特网,利用隧道技术建
18、立一条点到点的虚拟专线,使得专用网中的两台主机实现快捷安全的通信。69简述无线局域网的含义无线局域网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输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的局域网。WLAN 是对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介质4是红外线 IR(Infrared)或无线电波(RF ) 。70简述 WLAN 的含义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是将分布在多个物理局域网中的网站(计算机)进行逻辑组合成为一个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同一 VLAN 中的网站可以不受物
19、理位置的限制而直接通信,也可以认为 VLAN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LAN,而是一种技术或服务。71简述 CIDR 的含义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CIDR) ,简称无分类编址,已经被接受为因特网的建议性标准协议。CIDR 实质上取消了 A、B、C 类的分类编址方法和标志位,又与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不同,回到二级地址。CIDR 使用长度可变的网络前缀来组建不同容量的网络,使得 IPv4 中无法利用的资源被释放出来,可以重新利用,明显地扩充了 IPv4 的地址范围,缓解了地址紧张的问题。72简述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 传输质量高 电路利用率高
20、信息传递安全、可靠 采取动态路由算法,可以自动避开发生故障的节点或中继线,在通信路径选择时能避开故障路径,因而不会造成通信中断。 传送信息有一定时延。 通过申请账号、密码(NUI) ,可实现全国漫游,经济性能好。73简述传输层的功能和服务。(1)建立通信双方两通信实体之间的逻辑连接。 (2)支持多种协议和分段。 (3)利用窗口进行差错控制。 (4)实现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74OSI 参考模型都包括哪些层,各有什么功能。(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定义传输介质的机械、电气特性以及物理设备和接口传输数据的过程与功能,保证透明地传输比特流。所谓“透明”就是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
21、是存在的,但其性能是可靠而无需担忧的,以至于好像是不存在一样。(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简称链路层,负责在节点到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也就是走通每一个节点,对线路进行控制管理,把不可靠的线路变成可靠的链路。注意,本层将把物理层传输来的比特流进行分帧,再交给网络层处理。(3)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在源端与目标端之间寻找最佳路径(简称寻由) ,传输以分组(Packet)为单位的数据。(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也叫运输层,负责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无差错地传输整个报文。也就是说要求在源端和目
22、标端之间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保证将网络层传输的分组形成正确的报文。本层简称端到端的协议,也可以简单地说,本层的功能是找到对方的主机。(5)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也叫会晤层,在传输层的基础上建立双方主机内部的用户进程(通信实体)之间的逻辑连接,负责两进程之间的报文交换,该层还负责通信方式的选择。(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协议的语法问题,即数据表示的格式与规则问题,包括格式转换、字符转换、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等。(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如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协
23、议(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FTAM) ,虚拟终端协议( Virtual Terminal Protocol,VT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等。75简述 CSMA/CD 方法的具体过程。(1)任何站点不发送就静止,需要发送就侦听;(2)侦听到链路忙,则继续侦听,直到链路空闲就等待一个时隙即开始发送;(3)边发送边侦听,若没有检测到冲突发生就继续发送,发送完毕则静止;(4)若检测到冲突发生,则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出 4B6B 的拥塞信号加强冲突,通知各站点冲突已发生,以避
24、免其他站点贸然发送而浪费信道容量;(5)发送拥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竞争发送;(6)如果发现超过 16 次冲突就证明是链路出现故障,则放弃竞争重发,报告高层处理。76简述路由算法的要求。 正确性: 简单性 可靠性: 稳定性: 健壮性: 公平性: 最优性:77.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578防火墙的主要实现技术的有包过滤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状态检测防火墙79CSMA 协议的后退算法中,若冲突次数超过 16 次,则说明不是竞争的主机过多,就是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报告高层处理。80在带宽为 10MHz 的理想信道上,如果使用 4 电平的数字信号,则计算机每秒钟最多能发送
25、 5MB81远程登录(TELNET)默认的端口号是 2382HDLC 帧类型有信息帧、控制帧、无编号帧83无线局域网的移动性好、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成本低、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效率高等84PCM 处理中包括.采样、量化、编码过程85在三种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中,线路利用率最低的是电路交换86无线局域网协议为 802.1187滑动窗口机制用于流量控制 88TCP 通过 3 次握手来实现可靠连接。89传输层的作用是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通信。90三层交换机是即具有高速度又有寻由功能的交换机91在公开密匙算法中,解密密匙和加密密匙没有直接联系。92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曼彻斯
26、特编码93TCP/IP 的应用层协议有 FTP、SNMP 、TELNET.94网络的分类,按拓扑结构划可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95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缩写为 ITU-T。96简述 VLAN 的划分方法。(1)基于端口的 VLAN(Port Based VLAN)(2)基于 MAC 地址的 VLAN(3)基于子网的 VLAN(Subnet Based VLAN)(4)基于用户的 VLAN(5)基于组播(Multicast)的 VLAN97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1)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 (2)能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节点电路利用率高 (3)可在不同速率的通信终
27、端之间传输数据 (4)传输数据有一定时延 (5)适宜传输短报文 (6)经济性能好98在计算机网络中,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网络中的信息传递。99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拓朴 、星形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网形拓扑。100网络协议的三要素分别是语法、语义、同步。101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的 3 种波形为幅移键控(ASK) 、频移健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102传输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103脉码调制(PCM)以采样原理为基础,再进行量化和编码。104模拟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编码过程中用到两个主要技术:脉码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DM) 。105
28、数据通信要通过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常用的交换技术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10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10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108文件传输使用的协议是 FTP。109IPSec 有两种使用模式:传输模式和通道模式。110OSI 七层模型中,表示层负责协议的语法问题,即数据表示的格式与规则问题,包括格式转换、字符转换、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等。111局域网参考模型相当于 OSI 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数据链路层又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两层。6112远程登录使用的协议是 TELNET。113多路复
29、用技术通常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114集线器是共享带宽的设备,而交换机是独享带宽的设备。115在 TCP/IP 层次模型的第三层 (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 IP、ICMP、IGMP 及 ARP/RARP。116目前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由 5 个部分组成,包括括信息收集器、信息分析器、响应、数据库和目录服务器。117简述波特率的含义每秒传送信息位的数量,它是所传送代码的最短码元占有时间的倒数118简述 RIP 的含义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1)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之间传送路由信息。(2)以跳数作为度量距离,每
30、经过一个中间网络,跳数加 1,初值取 1,即直接连接的网络距离计数为 1 而不是 0。(3)使用 UDP 传输全部消息,因而提供的是不可靠的传输。(4)使用广播或组播传输,在支持广播和组播的局域网如以太网中使用 RIP1,用硬件广播方式在路由器之间传送信息,RIP2 允许使用组播。(5)支持默认路由传播。(6)使用被动主机版本。(7)采用距离向量算法。119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作用及实施的原则是什么。防火墙是目前实现网络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网络安全策略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到因特网、企业网的建设上,一般设置于内部网与外部网的接口处,为防火墙在网络中的位置。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是对内部网
31、和外部网之间的通信进行检测,拒绝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允许合法用户顺利地访问网络资源,从而有效地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入侵,也可以限制内部网络对某些外部信息的访问。防火墙实施一般遵循两个原则:拒绝访问除明确许可的任何一种服务或允许访问除明确拒绝以外的任何一种服务。120用最短路径算法求图 1 网络中源点 A 到其他各节点 B,C,D,E,F 的最短路径。图 1 网络令 D(v)为源节点(节点 A)到节点 v 的距离,它就是沿某一通路的所有链路的长度之和。再令 L(i,j)为节点 i 至节点 j 的距离。整个算法步骤如下。(1)先初始化,即令 N 表示网络节点的集合,并令 N1 。对所有不在 N
32、 中的节点 v 可写出:若节点 v 与节点 A 直接相连,则 D(v)L(1 ,v);若节点 v 与节点 A 不直接相连,则 D(v)。如果用计算机进行求解时,可以用一个比任何通路长度大得多的数值代替。对于本例,可以令 D(v)99。(2)找一个不在 N 中的节点 w,其 D(w)值为最小。把 w 加入到 N 中,然后,对所有不在 N 中的节点用D(v),D(w)1(w,v)中的较小的值去更新原有的 D(v)值,即 D(v)minD(v),D(w)1(w,v)(3)重复步骤(2) ,直到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在 N 中为止121假定信息帧为 110010011,多项式 G(x)=x4+x2+1 ,请
33、求出其 CRC 码是怎样的。帧校验序列为 n5 位,先使 M 左移 5 位成为 1100110100000,用 G(10101)进行模 2 除,得余数为 00111,即 5位帧校验序列,如图所示;把余数连在信息帧的后 5 位,成为 CRC:1100110100111。7122简述 UDP 的含义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与 TCP 并列的传输层协议,它是无连接的协议,比 TCP 单。UDP 只在 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一点功能,这就是端口功能(有了端口,传输层就能进行复用和分用)和差错检测的功能。虽然UDP 用户数据报只能提供不可靠的传输,但 UDP 又有自
34、己的某些优点,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3简述 SNMP 的含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ng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作为一种网络管理协议,详细定义了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便管理人员监控网络性能、定位与解决网络故障。124简述网络系统安全主要的要求。1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2完整性(Integrity)3可用性(Availability)4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5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 )6授权和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125IPv4 向 IPv6 过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
35、是隧道技术,另一种是双协议站。126全球通用的 MAC 地址长度为 6 字节。127TCP 拥塞控制采用一整套拥塞避免的算法,这就是慢开始、加法增大、乘法减小 ,这是 1999 年因特网建议标准 RFC2581 所定义的。128若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后的结果相同,则说明两主机处在同一网络中。129在 CRC 计算中,与多项式 x6+x4+x2+x+1 对应的位串为 1010111。130子网掩码与 IP 地址一样也是 32 位二进制数,不同的是它的子网主机标识部分为 0。131有两种常见的动态路由选择算法,即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算法。132DHCP
36、 的工作流程有 6 个阶段:发现阶段、提供阶段、选择阶段、确认阶段、重新登录和更新租约。133邮件服务器主要采用 SMTP 协议来发送邮件。134路由算法是网络层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总期望路由算法达到正确性、简单性、可靠性、稳定性、健壮性、公平性及最优性。135电路交换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 。136对于基带 CSMA/CD 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2 倍。137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138IP 地址是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的,采用点分十进制结构,其中一部分是网络地址
37、,另一部分是主机地址。139噪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路设备固有的始终存在的随机噪声;另一类是外界意外原因造成的冲击噪声。140 IPV6 地址长度为 128 位。141流媒体是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14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抽象的、层次化的功能模型。这种模型具体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各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也就是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它是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的依据,只有全球网络行业都执行这些协议,才能使全世界的计算机实现互连互通。143简述拥塞控制的方法。8(1)当
38、路由器探测到某些节点发生了拥塞时,就发出一个信息分组通知源发站,使其放慢发送速度。(2)可在信息分组中留出一位或设置一个字段,由路由器进行填充,采用捎带拥塞信息的方法使下一节点获得拥塞状况,以便给相邻路由器一个警示。(3)由主机或路由器定期发出探寻分组,探测全网的拥塞情况,这种探寻分组有优先发送权,并可绕过发生拥塞的区域,以便及早利用拥塞算法,及时消除拥塞。(4)拥塞意味着容量不足,故可以设法扩展系统容量,这就是扩展带宽或提高链路的数据率以缓解拥塞。例如,可以启用备用专线,临时增加特定节点的带宽,也可以把最拥塞的链路上的流量分布到多条无拥塞的链路上去。(5)根本的办法就是减少网络负载,实质上就
39、是减少进网的分组数,某些用户减少发送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时,就可以拒绝某些用户的服务或者将某些用户的优先权降低。144简述应用层有哪些协议。(1)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用来将域名映射成 IP 地址(2)SMTP 与 POP3 SMTP(simple mail transmission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TCP 端口号为 25(3)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第 3 版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传输 internet 浏览器使用的普通
40、文本、超文本、音频和视频等数据。(4)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文本传输协议,是基于 HTTP 开发的,HTTPS 应用了安全套接字层(SSL)作为 HTTP 应用层的子层,可以对数据 进行加密和压缩。(5)TELNET(terminal NETwork)终端网络,是一个终端仿真程序,它把本地的计算机仿真成远程系统的一个终端,当在本地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时候,这些处理,将结果返回到要地计算机的仿真程序上。(6)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它是基于传输层的 TCP 协议。(7)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相对于 FTP 提供更简单的服务。145已知生成多项式 G(X)=X4+X3+1,求报文 1011001 的 CRC 冗余位及相应的码字。帧校验序列为 n5 位,先使 M 左移 5 位成为 101100100000,用 G(11001)进行模 2 除,得余数为 01101,即 5 位帧校验序列把余数连在信息帧的后 5 位,成为 CRC:10110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