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的常见意向,荷花,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春秋时代,荷各部分有了专名。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 蕸,其本密,其华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荷即莲,荷古称“芙蕖“,“芙蓉”,各部分器官皆有其特定名称。叶柄称为“茄”,叶为“蕸”,花 为“菡萏”,膨大的地下茎称为“藕”,不膨大而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蔤”,果实称“莲”,果皮内的种子称“菂”,种子中心绿色的胚和胚根称作“薏”。几乎各 个部份都命了名。花又依开放的程度细分为“芙蕖”为花已开者;“菡萏”为花未开者,或有以“菡萏”为荷花代称。,荷花解释,荷花意向之一,一是取荷美好形
2、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环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做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地烘托静。这句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摇曳多姿的美丽。周邦彦的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无怪乎王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
3、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咏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比,又另有一番滋味!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荷花不同的神韵。,荷花意向之二,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息,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与荷花娇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的让人触目伤怀,憾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
4、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的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她于作者的心境结合,便给人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荷花意向之三,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荷还有另一意义便是高洁之意的象征,这与梅、竹、松的意象大体相同。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
5、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池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认识她,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娉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有小月清风做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荷,贺寿的踏莎燕则借荷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就在于孤芳自赏,自磋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实是贺寿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荷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寿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知道了荷花在古代诗歌中的三大意象,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