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7179326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1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福州铜盘中学数学组 郑圳杭,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 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重要手段; 提问的功能(对教师):检查、诊断、评价; 提问的功能(对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当下课堂景象:“问满堂”(低效无效问满堂)? 提问类型单一,平均30个基本上是“是”或者“不是”; 提问方式启发性不够; 提问后缺乏适当的等待时间; 提问缺乏针对性; 提问主体是教师,基本上没有学生提问。,解放“问满堂”的艺术?,提问的类型,提问的类型,提问的策略,事实性提问,说理性提问,启发性提问,发散性提问,反思性提问,明确问点,选好角度,恰当

2、追问,控制密度,面向全体,实现广度,循序渐进,把握梯度,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1.事实性提问:主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 提问方式如, “(是有)什么?”、“怎(么)样?”等。 上个学期,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函数的? 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与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以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分析五种提问类型,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2.说理性提问:促进学生自我解释,培养思维深刻性。提问方式如,“为什么这样规定?”、“有什么理由?”、“原因何在?” 等。在正比例函数y=kx中,为什么规定k0? 在反比例函数y=k/x中,为什么k0? 为什么形如y=k/x的

3、函数叫反比例函数? 对于每节课都可以问“为什么?,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3.启发性提问:启发学生深度思维参与,培养思维灵活性。提问主要运用思维方式表述:比较、观察、猜想、类比、归纳、推导等如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观察表格,比较上下数据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比较正比例函数的形式,反比例函数有什么本质差异?,现有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现在我们把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列成一张表格。,17.1.1 反比例函数,观察表格,比较上下数据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比较正比例函数的形式,反比例函数有

4、什么本质差异? 对照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你能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吗?,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4.发散型提问: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创新性。提问方式如“除以外,还有”;“如果它不是这样的,那又可能是什么呢?);变换条件或结果,怎么样?”等。书本是归纳方法,除了教材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还有类推方法,分类方法) 在反比例函数y=k/x中,如果X=0,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k=0,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5.反思性提问:促进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提问方式如:“如果你来说,你会怎样表达?”、“如果你来解答,你有什么想法?

5、”、“你还能有更好的方法吗?”、“你打算怎么研究?”“有哪些研究方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知道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已有结论或方法吗?”“还有其它发现吗?” 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函数的?这种方法能够用来学习反比例函数吗?,1.明确问点,选好角度 提问表述上的策略:明确、具体表述核心问题,激活思维。 “你来说一下,什么是函数?” “请你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怎样的? “你能证明这个定理吗?” “你能否想出对证明这个定理有点帮助的一些定理呢?”,二、提问的策略,案例:,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 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

6、之后设计出来的。我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这节课,引入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景: 师: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知道吗? 生愕然。 师:交流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后,一位男生举手:“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师:对。可是,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首先他得有地方站住脚,其次,还得有足够长的杠杆 是物理课还是数学课?是要讨论“愿望”的可能性还是要研究反比例函数在“杠杆问题”中的应用呢?一个很好的想法却因为提问没有针对性,最终变成了整堂课的败笔。,二、提问的策略,2.循序渐进,把握梯度提问内容上的策略:问题难度循序渐进,富有

7、梯度感。,二、提问的策略,案例: 九年级数学中有一习题,“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学生基本上没有困难,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分别求它们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不存在交点;(3)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象与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大部分同学首先尝视直观分析,提出“当0 时,与轴有两个交点;当0 时,与轴有一个交点;当0 时,与轴无交点”。有了初步结论,这时教者可进一步加以点拔,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提问的策略

8、,3.面向全体,实现广度提问对象上的策略:面向全体,多向交流,特别关注学困生。,二、提问的策略,案例: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

9、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二、提问的策略,4.恰当追问,控制密度,恰当追问:促进学生完善自己的回答、学生展开认知活动。,二、提问的策略,追问类型 解释性追问如“理由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性追问如“你分析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关键是什么?”“怎么个用法?勾股定理在哪个三角形里用?” 提示语追问-如“你打算怎么研究?”“有哪些研究方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知道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已有结论或方法吗?”“有什么发现?”“还有其它发现吗?”,二、提问的策略,提问技术,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优化提问技能的“三合一”策略 解放“满堂问”的策略,原则上突出“启发”,形式上实 现“灵活”,内容上注重“梯度”,效果上达到“反思”,提问的最高境界,从“问学生”到“学生问”? 养育学生提问的意识与习惯!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要研究和强调提问?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只做“学答”,不管“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