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三高考题1.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17902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高考题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必修三高考题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必修三高考题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必修三高考题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必修三高考题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选: 1、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C,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C,3、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

2、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4、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D.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A,5、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3、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6、(2011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7、 (11年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多选 ),AB,A,8,9、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D,10、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物占 优势的群落类型( ) A极地苔原 B温带草原

4、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B,11、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B,(11年北京卷)1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D,全国卷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

5、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 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 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6、见下图。 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竞争强度增加。 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 【答案】 竞争和捕食 寄生 见上图 增加 减弱,32(11分)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

7、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鲜重)0.00370.00370.0350.0350.34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解析】本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 (1)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由于外来物种引起本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捕食、寄生的关系。 (2)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多,可推测甲乙是最低营养级,丙丁是第二营养级,戊是第三营养级,由于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

8、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最可能为:。 【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 (2),II、(12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

9、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答案: (1)传出(1分) 融合(2分) 电位变化 (2)B细胞 (1分) 化学信号向电(2分) (3)造血干细胞(2分) 体液(2分),31.(北京)14分)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答案:(

10、1)增多,增大,乳酸(2)下丘脑,体温调节(3)神经,免疫,1、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答案

11、(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境容纳量 解析:考察生态系统功能。 (1)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所以生存优势强。 (2)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 (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基因交流。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度。,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

12、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使水量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分解,抑制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减少 通透性 负反馈 (2)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肝糖原 胰岛素 解析:考察神经体液调节。 (1)一次性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13、尿量增加。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11年广东卷)28.(16分)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

14、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 的变化趋势。(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28、答案: (1)繁殖功能下降 失去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 食物链 (2)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 (3)群落 (4)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3.(2011江苏卷)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

15、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合上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mol/L的激素甲和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 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答案: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抑制 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2011新课标全国卷)30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细胞可以快色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