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17568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降低糖化粮耗(PDF 29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青岛啤酒(扬州)公司 2012.04.17 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 ( 扬州 ) 公司坐 落在风景秀丽的瘦西湖畔 2011年扬州公司开始了年产 40万吨的梦工厂建设姓名 性别 岗位 QC职务 培训课时 高朋俊 男 总酿 顾问 30 华云霞 女 酿造部部长 组长 30 张伟民 男 酿造部主管 组员 25 庞银莹 女 酿造部工艺员 组员 25 郭兰兰 女 酿造部工艺员 组员 25 季小梅 女 酿造部设备员 组员 25 管小平 男 修理班班长 组员 25 吴峰 男 粉碎工段长 组员 25 鲁兆宏 男 糖化工段长 组员 25 顾婷 女 成本分析员 组员 25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4 小组简介

2、 主要内容 QC 活 动 过 程 1.选题理由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4.原因分析 5.确定主因 6.制定对策 7.对策实施 8.效果验证 9.制定巩固措施 10.总结与下一步计划 一、选题理由 备选课题: 1、降低糖化粮耗 2、降低酿造酒损 3、降低电耗 社会责任 保护环境 低碳运营 公司要求 全力以赴 降低成本 部门要求 保证质量 消耗最低 一、选题理由 评价项目 备选课题 迫切性 权重30% 重要性 权重20% 预期效果 权重20% 可实施性 权重20% 经济性 权重10% 评价 得分 选择 结果 降低糖化粮耗 4.6 降低酿造酒损 3.0 降低电耗 2.0 小组成员对以上三个课题

3、进行打分评价: 注: 5分 3分 1分 “降低糖化粮耗”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5 二、现状调查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5 扬州公司排名第31位,高于公司平均线 二、现状调查 制表人:顾婷 2011.01.05 细化分析 为了排除品种 结构对各月粮 耗的影响,我 们进行了分品 种细化分析 各月间差距大:最低 150.94kg/kl,最高 154.43kg/kl。 二、现状调查 制表人:顾婷 2011.01.05 山水系列 青岛优质 普通青啤 青岛优质与 山水间差异 达3kg/kl 标杆公司 青岛(11 O P) 山水(11 O P) 糖化粮耗(kg/kL) 150.99

4、 147.15 扬州公司 优质(11 P) 普通青啤 (11P) 山水(11P ) 糖化粮耗 (kg/kL) 154.76 153.98 151.5 二、现状调查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5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5 三、设定目标 项目 优质 普通青啤 山水 2010年单锅粮 耗的最低水平 152.6kg/kl 152.7kg/kl 150.64kg/kl 2011年预算产 量的比例 20.94% 31.62% 47.44% 目标设定 152.6*20.94%+152.7*31.62%+150.64*47.44%=151.7 10年实际 11年工 厂目标 11年活 动目标

5、 152.5 152.05 151.7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5 四、原因分析 制表人:庞银莹 时间:2011.01.05 开始 预先发布议题 准备发言资料 检查会议 准备结果 确定开会时间 是否准备好 举行会议 组长宣布 开会原则 领导发言 小组每位成员 都发言 专人做好会议 记录 会议开至无人 发言结束 结束 准备奖品 否 是 宣读会议记录糖化粮耗偏高 2、会议结束后将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制成亲和图 四、原因分析 人员 操作一致性差 培训不到位 测量、检查不到位 跑冒滴漏 辊间距偏大 设备 辊间距设定偏大 原料浸出物含量低 原料 原料水分含量高 备料存在偏差 采购原料偏差 倒料

6、不彻底 包装数量不准确 糊化工艺制定偏差 工艺 糖化工艺制定偏差 糊化效果差 糖化效果差 料水比偏高 生产过程损耗 溢锅损耗 麦汁残留 洗糟不彻底 洗糟操作不当 投料量偏大 糊化锅溢锅损耗 煮沸锅溢锅损耗 过滤槽麦汁残留 沉淀槽麦汁残留 制表人:庞银莹 时间:2011.01.05 溢锅损耗 四、原因分析 3、我们召开了第二次头脑风暴会议对亲和图的各项因素进行细化具体 分析,转换成关联图,寻求因果关系,找出末端因素。 人员 原料 工艺 生产过程 损耗 冷麦汁粮 耗偏高 备料存在 偏差 操作一致 性差 洗糟不彻 底 辊间距偏 大 麦汁残留 糊化工艺 制定偏差 糖化工艺 制定偏差 采购原料 偏差 包

7、装重量 不准确 测量、检 查不到位 倒料不彻 底 糊化效果 差 糖化效果 差 操作不当 煮沸锅溢 锅损耗 糊化锅溢 锅损耗 沉淀槽麦 汁残留 跑冒滴漏 辊间距设 定偏大 过滤槽淡 麦汁残留 投料量偏 大 原料水分 含量高 原料浸出 物含量低 料水比偏 高 培训不到 位 设备 制表人:庞银莹 时间:2011.01.06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培训不到位 操作工对粮耗知 识是否知晓 现场调查 对粮耗控制知识 了解 庞银莹 20110115 2 测量和检查 不到位 是否对粮耗进行 跟踪,及时调整 辊间距 查看记录;现场测 量 对粮耗定期跟踪 分析;辊间距定 期

8、跟踪 顾婷、 庞银莹 20110130 3 辊间距设定 偏大 辊间距设定是否 偏大 跟踪糖化粮耗;查 看粉碎效果,检测 可浸出物含量;询 问兄弟工厂辊间距 设定 大米粉碎越细越 好,麦芽粉碎皮 壳破而不碎 庞银莹 20110131 4 设备存在跑 冒滴漏 是否存在跑冒滴 漏 及时巡检物料泵及 排污阀 无跑冒滴漏 季小梅 20110131 5 原料水分含 量高 水分含量是否符 合公司标准 检查品管2010年的 检验数据 大麦芽5.0%, 小麦芽5.5%, 大米14.5% 庞银莹 20110130 6 原料浸出物 含量低 浸出物含量是否 符合公司标准 检查品管2010年的 检验数据 进口麦80%;

9、 西北麦 79%; 小麦芽 83%; 大米 94%;糖 浆 75% 庞银莹 2011013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6 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7 包装重量不 准确 包装重量是否与 标注重量相符 对包装重量进行称 重 麦芽和大米每包 50KG 吴峰 20110130 8 倒料不彻底 料包内残余麦芽、 大米量 称量料包内残余麦 芽、大米量 每包余料5g 郭兰兰 20110225 9 糊化效果差 糊化碘检效果, 糊化结束后醪液 分层情况 对糊化结束后醪液 进行碘检,并取部 分装入三角瓶静置 1h,观察分层情况 醪液碘检呈红棕 色,醪液

10、清亮, 分层明显 郭兰兰 20110330 10 糖化效果差 糖化碘检效果; 麦糟可分解浸出 物含量是否符合 工艺原则要求 在工艺要求时间内 对糖化后醪液进行 碘检;检测麦糟可 分解浸出物含量 醪液碘检不变色; 可分解浸出物 5.0% 郭兰兰 20110330 11 料水比偏高 料水比、第一麦 汁浓度是否符合 工艺原则要求 查看配方、糖化记 录 青啤料水比 1:3.5-3.9,第 一麦汁浓度 16.5-17.0;山 水料水比1:3.6- 4.0,第一麦汁 浓度16-16.5 庞银莹 20110330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2 洗糟操作不 当 操作方法是否

11、一 致;洗糟结束后 残糖是否准确 现场查看操作;检 测残糖 操作一致;残糖 1.0-2.0Bx 鲁兆宏 20110228 13 投料量偏大 各品种麦汁投料 量是否偏大 过滤结束后残存麦 汁循环后残糖是否 上升 过滤结束后与循 环10分后残糖差 值0.1 0 P 庞银莹 20110330 14 糊化锅溢锅 损耗 糊化锅出现溢锅 几率及有无外溢 观察溢锅过程是否 有外溢损耗,统计 糊化锅溢锅几率。 无溢锅损耗 鲁兆宏 20110228 15 煮沸锅溢锅 损耗 煮沸锅出现溢锅 几率及有无外溢 观察溢锅过程是否 有外溢损耗,统计 煮沸锅溢锅几率。 无溢锅损耗 鲁兆宏 20110131 16 过滤槽淡麦

12、 汁残留 过滤槽淡麦汁残 留量,是否能回 收利用 现场测量;学习粮 耗控制工艺原则 非主品牌淡麦汁 回收 庞银莹 20110228 17 沉淀槽麦汁 残留 麦汁冷却结束后 观察沉淀槽底部 有残留麦汁是否 回收 现场观察 非主品牌热凝固 物中含的淡麦汁 回收 庞银莹 20110228 五、确定主因 确认一:培训不到位 确认过程:1月7日庞银莹排查粮耗控制方面的知识 1、现场询问糖化操作工糖化粮耗计算方法和粮耗的主要控制措施。 2、现场询问操作工和修理工辊间距设定范围。 确认结果:对操作工粮耗控制方面的培训不到位 项目 糖化操作工 修理工 操作 工 鲁 兆 宏 赵 扬 管 昌 正 徐 少 延 李

13、国 富 齐 峰 徐 长 新 张 滨 钱 学 军 管 小 平 郭 宏 俞 凯 傅 勇 马 星 年 张 涛 粮耗计 算方式 / 主要控 制措施 / 辊间距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07 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过程: 1、1月7日顾婷排查2010年的粮耗跟踪情况。 2、1月7日-1月30日庞银莹在生产间隙测量辊间距。 确认结果:测量和检查不到位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30 确认二:测量和检查不到位 主因 确认过程: 1、1月18日顾婷跟踪设备更新后青岛优质的糖化粮耗 2、1月10日庞银莹排查工艺人员辊间距的设定值:新增的大米湿粉碎机根 据厂家要求辊间距设定为0.30mm;麦芽粉碎

14、机辊间距0.45-0.50mm,。 五、确定主因 确认三:辊间距设定偏大 1、更换米粉碎 机后,青岛优质 的粮耗明显上升 2、观察大米粉 碎度较粗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0确认过程: 3、取各品种麦糟进行观察,并检测可分解浸出物含量。 4、1月12日华云霞询问兄弟公司辊间距设定值:大米粉碎机辊间距为 0.25mm左右、麦芽粉碎机辊间距为0.4mm左右。 五、确定主因 确认结果: 我公司粉碎机辊间距设定较大,对粮耗有影响。 确认三:辊间距设定偏大 糖化号 品种 总浸出物 含量 可分解浸出 物含量 110010 优质 7.3 4.8 110019 普青 5.5 2.3 110025 山

15、水 5.6 2.2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2 1、青岛优质麦 糟可分解浸出 物含量偏高 2、观察麦糟, 有细小麦芽粉 碎不到位现象 主因 皮壳破碎度小 五、确定主因 确认四:设备存在跑冒滴漏 确认过程:1月8日-31日季小梅对糖化设备进行系统性排查,并检查操作工 点检、维修工巡检情况。 确认结果:操作工每日点检,维修工每日巡检,无跑冒滴漏。 非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五:原料水分偏高 确认过程:以麦芽65:35大米为例,麦芽水分差1%影响粮耗1kg/kl,辅料 水分差1%影响粮耗0.4kg/kl;1月10日庞银莹查验品管部2010年麦芽、大米 检验报告,水分合格率如下: 确认结果:

16、虽然国麦和小麦芽水分合格率偏低,但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是以 包装数量进行计量,水分不合格对粮耗无明显影响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1 让步接收单 非主因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4 五、确定主因 确认六:原料浸出率低 确认过程: 1、以麦芽65:35大米为例,麦芽浸出率每提高1%,粮耗降低1.3kg/kl;大米 浸出率每提高1%,粮耗降低0.6kg/kl;1月13日庞银莹查验品管部2010年麦芽、 大米检验报告,浸出率合格率如下: 五、确定主因 确认六:原料浸出率低 确认过程:2、以麦芽65:35糖浆为例,糖浆固形物含量每上升1%,糖化粮耗降 低约0.5kg/kl;1月17日庞

17、银莹查验品管部2010年糖浆固检验报告,固形物含 量如下图: 确认结果:原料浸出物含量全部合格。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1 非主因 月份 中粮加麦 (kg ) 昌乐西北麦 (kg ) 正阳均质澳 麦(kg ) 正阳西北麦 (kg ) 农垦地产芽 (kg ) 正阳小麦芽 (kg ) 粳米(kg ) 1 月 50.05 50.10 50.14 50.10 50.05 50.08 50.02 2 月 50.11 50.05 50.13 50.02 50.06 50.10 50.06 3 月 50.03 50.00 50.08 50.10 50.02 50.05 50.08 4 月 50.

18、11 50.13 50.08 50.02 50.07 50.01 50.05 5 月 50.02 50.15 50.13 50.07 50.10 50.04 50.16 6 月 50.00 50.01 50.02 50.02 50.03 50.03 50.05 7 月 50.10 50.08 50.03 50.05 50.08 50.07 50.11 8 月 50.13 50.03 50.05 50.06 50.04 50.02 50.03 9 月 50.07 50.13 50.16 50.13 50.21 50.07 50.16 11 月 50.05 50.01 50.13 50.12 50

19、.06 50.03 50.05 12 月 50.08 50.20 50.15 50.14 50.08 50.11 50.03 五、确定主因 确认七:包装重量不准确 确认过程:1、1月17日顾婷排查2011年各月抽检结果 2、1月17日-1月21日吴峰对各品种原料的包装重量进行随机抽检。 确认结果:各品种原料包装重量符合要求。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21 抽检天数 中粮加麦 (kg ) 昌乐西北 麦(kg ) 正阳均质 澳麦(kg ) 正阳西北 麦(kg ) 农垦地产 芽(kg ) 正阳小麦 芽(kg ) 粳米(kg ) 17 日 50.11 50.12 50.14 50.14 50.

20、04 50.05 50.05 18 日 50.1 50.06 50.13 50.12 50.12 50.07 50.03 19 日 50.09 50.17 50.09 50.05 50.26 50.25 50.05 20 日 50.08 50.05 50.04 50.03 50.06 50.25 50.03 21 日 50.13 50.13 50.08 50.14 50.12 50.11 50.02 非主因确认八:倒料不彻底 确认过程:1月7日-1月30日郭兰兰现场抽查料包内残余麦芽、大米重量 确认结果:按SOP要求操作,每次倒料后将料包翻过来,将料包内残余麦 芽、大米倒干净。 日期 1 81

21、 11 1 18 1 19 1 20 10 包内残存麦芽量g 3.5 2.8 3.2 1.5 84.2 日期 1 71 81 18 1 19 1 20 10 包内残存大米量g 2.5 3.2 1.7 1.2 3.4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3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30 非主因 五、确定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九:糊化效果差 确认过程:2月18日-2月28日生产优质麦汁时,郭兰兰每天跟踪两批次糊化 醪碘试及分层情况。 确认结果:大米糊化完全。 糊化结束在3min 内出现明显分层 煮沸结束前1min碘试合格 非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糖化效果差 确认过程:1、2月10日2

22、月21日郭兰兰每天跟踪两批次糖化醪碘试情况。 2、取过滤结束后麦糟检测可分解浸出物含量。 确认结果:糖化完全。 糖化号 品种 总浸出 物含量 可分解浸 出物含量 目标值 110112 13P 优质 5.8 2.8 5.0% 110123 13P 普通 青啤 5.5 2.3 110106 16P山水 5.8 2.4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23 碘试合格 非主因 确认过程:1、2月14日庞银莹确认各品种配方的糖化料水比。 2、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月各品种麦汁第一麦汁浓度。 确认十一:料水比偏高 五、确定主因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28 确认结果:料水比偏高,导致第一麦汁

23、浓度偏低 品种 优质 普通青啤 山水 工艺原则要求 1:3.5-3.9 1:3.5-3.9 1:3.6-4.0 糖化总料水比 1:3.9 1:3.9 1:4.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15 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二:洗糟操作不当 确认结果:洗糟操作和洗糟残糖符合工艺要求。 确认过程:2月15日-26日生产时,鲁兆宏排查了 2011年1-2月份洗糟残糖 数据, 跟踪了各班组的洗糟全过程,现场验证洗糟残糖。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28 非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三:投料量偏大 确认过程: 1、根据我们的过滤槽的结构,投料量不宜大。 2、 2月15日-26日生产时,过滤结束

24、后将过滤槽内残留的麦汁循环10分钟 后检测糖度。 确认结果:投料量偏大导致洗糟不彻底。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26 糖化号 品种 残糖 循环后残 糖 可洗出浸 出物含量 110129 山水 1.20 1.40 3.5 110113 优质 1.30 1.97 4.5 110125 普通青啤 1.27 1.70 4.0 麦汁收集管 底部冲洗管 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四:糊化锅溢锅损耗 确认过程:1月7日-2月20日鲁兆宏排查糊化锅溢锅情况。 确认结果:糊化锅控制得当,未发现溢锅现象出现。 共排查25批,在现场监视煮沸过程翻涌泡沫 在视镜中可见,无溢锅现象 糊化锅液位视镜 糊化锅锅顶

25、非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五:煮沸锅溢锅损耗 确认结果:未发现煮沸锅溢锅现象。 确认过程:1月18日-30日,鲁兆宏对每个品种煮沸过程跟踪5锅 煮沸工艺:采用外加热器106边过滤边煮沸30min+满锅103强烈煮沸30min 的减热煮沸工艺。 品种 满锅量 煮沸锅体积 优质 440hl 825hl 普通青啤 470hl 山水 450hl 煮沸锅液位视镜 视镜与锅顶观察无溢锅现象 煮沸锅锅顶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30 非主因确认十六:过滤槽淡麦汁残留 五、确定主因 确认过程:2月15日庞银莹从设备和操作两方面对淡麦汁回收进行排查。 确认结果:过滤槽淡麦汁未进行回收。 无淡麦汁回收操

26、作 过滤槽自循环 割除管路 去煮沸锅 主因 五、确定主因 确认十七:沉淀槽麦汁残留 确认过程:2月15日庞银莹对沉淀槽麦汁回收操作进行现场验证 确认结果:热凝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麦汁残留,已进行回收。 热凝固物麦汁罐 操作SOP 麦汁回收后 残存麦汁 非主因1 培训不到位 测量和检查不到位 2 3 辊间距设定偏大 料水比偏大 4 5 投料量偏大 6 过滤麦汁残留 五、确定主因 经二个月的原因分析及排查,小组找到六条主要原因: 六、制定对策 针对主要因素,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充分运用经验、知识进行讨论,制定 对策评价表,确定得分最高的对策为实施对策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01 六、制定对

27、策 序号 要因 现状 目标 措施 责任 人 完成 日期 1 培训不到 位 操作工对粮耗方面的 知识了解不够 对粮耗控制措施考核 得分80 分 关注培训效果,考核 确认 制定转培时间; 华云霞 苏志刚 201101 30 2 测量和检 查不到位 对粮耗的跟踪仅限于 月度跟踪,对辊间距 的测量频次较低 建立单锅粮耗统计分 析表和考核办法;辊 间距检查制度 建立粮耗统计跟踪以 及考核制度;建立辊 间距测量制度 华云霞 顾婷 管小平 201102 28 3 辊间距设 定偏大 与兄弟公司相比,我 厂辊间距设定偏大 大米粉碎度越细越好; 麦芽皮壳破而不碎, 胚乳部分越细越好 减小辊间距设定值 管小平 20

28、1101 30 4 料水比偏 大 第一麦汁浓度低于工 艺标准 不影响工艺情况下, 料水比和第一麦汁浓 度符合工艺标准 调整料水比,保证第 一麦汁浓度符合工艺 原则要求 郭兰兰 201103 30 5 投料量偏 大 过滤结束后麦汁循环 后残糖升高,洗糟不 彻底 洗糟残糖符合工艺原 则要求,过滤结束后 与循环10 分后残糖差 值0.1 0 P 减少投料量 郭兰兰 201103 30 6 过滤槽淡 麦汁残留 过滤结束约有10hl 淡 麦汁浪费 非主品牌进行回收利 用 非主品牌淡麦汁回收 作为投料水 鲁兆宏 201103 3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02 七、实施对策 对策一:加强糖化粮耗知

29、识培训 1、1月14日组织工艺人员、粉碎、糖化和修理人员进行粮耗工艺原 则培训,并进行考试,所有人员均考试合格。 2、它公司粮耗控制经验一周内进行转化培训 工段 姓名 得分 工段 姓名 得分 工艺员 庞银莹 100 糖化工 徐少延 98 工艺员 郭兰兰 100 糖化工 李国富 98 粉碎工段长 吴峰 98 糖化工 齐峰 98 粉碎工 戴爱民 95 糖化工 徐长新 94 粉碎工 夏福根 90 糖化工 张滨 94 粉碎工 胡永和 95 糖化工 钱学军 94 粉碎工 王国宝 93 维修班班长 管小平 100 粉碎工 田林 93 维修工 俞凯 93 粉碎工 李树宝 95 维修工 张涛 96 粉碎工 丁

30、玉马 95 维修工 郭宏 96 粉碎工 陈飞 90 维修工 马星年 94 糖化工段长 鲁兆宏 100 维修工 梁金义 94 糖化工 赵扬 98 维修工 傅勇 95 糖化工 管昌正 96 / / /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1.18 七、实施对策 1、2月20日前完成辊间距等相关项目测量检查制度的建立。 对策二:建立测量、检查和考核制度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2.28 七、实施对策 2、建立糖化粮耗单锅次分班组考核制度和数据回顾制度,提高员 工的关注度。 对策二:建立测量、检查和考核制度 考核结果 交接记录 数据回顾 个人绩效考核表对策三:减小辊间距 七、实施对策 1月25日根据多家兄

31、弟工厂辊间距设定值以及设备的相似程度,我们与维修人员、 设备厂家商讨后决定设定大米辊间距为0.2-0.25mm,麦芽粉碎机辊间距为0.4- 0.45mm,进行粉碎试验。通过试验设备能满足辊间距的要求,同时粮耗有了一定 的下降。 调整前 调整后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02 对策四:调整料水比 七、实施对策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3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30 优质糖化总料水比 普通青啤糖化总料水比 山水糖化总料水比 1:3.9 1:3.6 1:3.7 1:3.6 1:3.9 1:3.9 1:4.0对策五:调整投料量 七、实施对策 品种 原辅料 调整前数量 kg 调

32、整后数量 kg 糖化号 残糖 循环后残 糖 13P优质 粳米 2550 2500 110227 1.35 1.33 麦芽 4750 4650 13P普通 青啤 麦芽 5750 5700 110205 1.05 1.10 16P 麦芽 4300 4250 110193 1.03 1.08 小麦芽 1100 1100 制表人:庞银莹 2011.3.22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22 对策六:过滤结束淡麦汁回收 3月13日进行管路改造,生产非主品牌麦汁,把洗糟的残留水作为下一 批麦汁生产时的投料水。 七、实施对策 糖化锅 过滤槽 麦汁至煮沸锅 淡麦汁对策六:过滤结束淡麦汁回收 对淡麦汁和添加

33、淡麦汁的麦汁进行口味品评,并将此操作固化到SOP中。 七、实施对策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3.30 八、效果验证 制表人:庞银莹 2012.01.15 八、效果验证 2011年与2010年糖化粮耗对比 制表人:庞银莹 2012.01.15 大幅 下降 八、效果验证 2011年与2010年糖化粮耗对比 制表人:庞银莹 2012.01.15 优质和普通青啤 的糖化粮耗明显 下降,品种间的 糖化粮耗差距由 3公斤缩小到1 公斤。 八、效果验证 与设定目标相比 10年实 际 11年工 厂目标 QC活动 目标 152.5 152.05 151.7 11年实 际 151.5 八、效果验证 本次活动降

34、低成本费用 根据生产部、财务部核算,2011年4-12月共生产11度冷麦汁 41596kl ,共节粮:41596kl*1.41kg/kl=58650kg 折合成本:166562元 本次活动支出费用 利用废旧管路进行改造,人工费用1000元 本次活动的经济效益:随机抽取10个样本: 现总体方差 2 未知,故作 t 检验。 第一步: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H 0 : 0 =151.70, H 1 : 151.70 第二步:确定显著性水平、统计量、拒绝域: =0.05 X = n i = 1 n 1 xi = 151.42; t 0 = X - 0 S / n 1234567891 0 150.10

35、 149.48 151.59 152.19 151.23 152.23 151.17 151.98 151.09 153.13 = 1.066 S = = 1.1366 n (xi-x) i = 1 2 n-1 t 0 t (n-1) 为确认活动后总体是否完成目标,进行假设检验 八、效果验证 制表人:庞银莹 2011.07.15 第三步:计算统计量 第四步:判断 t 0 = X - 0 S / n = 151.42-151.70 1.066/ 10 -0.83 = =0.05,查t 分布分位数表得 t (n1) = 1.83 , t 0 t (n1) -0.831.83 统计量落入拒绝域中,也

36、就是不接受原假设H 0 。 结论:有95%的把握糖化粮耗总体低于目标值 151.70kg/kl,确定小组完成了活动目标。 八、效果验证 九、巩固措施 1 固化操作步骤 大米粉碎SOP 糖化操作SOP 麦汁过滤操作SOP 2 关注过程控制 麦糟检查制度 辊间距检查制度 粉碎度检查制度 3 加强数据管理 粮耗考核制度 数据回顾制度 单锅粮耗数据表 个人绩效考核表 我们对这次QC小组活动进行了总结,并作了自我评价: 对雷达图进行分析: 满分5 分 十、总结及下步计划 序号 评价内容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 1 质量意识 4.5 5 2 改进意识 44 . 5 3 QC工具运用技巧 4.5 4.5

37、 4 团队精神 55 5 工作热情 45 6 创新精神 45 制表人:庞银莹 2012.01.15 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管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热情 团队精神 QC工具运 用技巧 改进意识 质量意识 创新精神 0 1 2 3 4 5 质量意识 改进意识 QC 工具运用 技巧 团队精神 工作热情 创新精神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总部资源对每个工厂都是平 等的,关键是用好,用对和 主动;兄弟工厂经验是启发, 用心才能收获。 用好总部资源,学好兄弟经验 用好总部资源,学好兄弟经验 先进的QC管理方法,可以 使我们事半功倍;每一次QC 都催生一次心智模式的改变。 管理方法得当,催生心智改变 管理方法得当,催生心智改变 质疑、讨论、筛选是转培的 关键;转化不是简单的复制, 应该是嫁接、突破、创新。 讨论也是培训,转化不是复制 讨论也是培训,转化不是复制 QC不仅要专注于结果,更要重 视过程管理;结果能创造信心 和喜悦,而过程解决问题的 成就感更能坚定未来QC的决 心,问题突破才有结果。 过程需要管理,问题需要突破 过程需要管理,问题需要突破 十、总结及下步计划 十、总结及下步计划 工艺 创新 包装 酒损 滤酒 酒损 发酵 酒损 糖化 粮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