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赤峰市松山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主 管 单 位 :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 O 一二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2 建设规模与内容 .21.3 投资估算 .31.4 资金筹措 .31.5 项目建设期 .31.6 效益分析 .3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62.1 项目背景 .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2.4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1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
2、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153.1 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153.2 产品方案 .17第四章 技术方案 .18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205.1 选址原则 .205.2 建设地点 .205.3 地理位置 .225.4 建设条件 .225.5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 .235.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4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7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17.1 投资构成和估算 .317.2 资金筹措 .32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338.1 项目组织管理 .33第九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69.1 经济效益分析 .369.2 社会效益分
3、析 .379.3 生态效益评估 .37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9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 .3910.2 可行性研究建议 .401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赤峰市松山区 2012 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1.1.2 项目建设类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1.1.3 主要养殖畜种:奶牛1.1.4 建设地点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赤峰祥和奶牛养殖场(原赤峰利发奶牛养殖基地)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元茂隆村赤峰茂隆奶牛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三家村赤峰市松山区树民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山水
4、坡村赤峰兴鑫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柴胡栏子村赤峰柴胡栏子金烨矿业有限公司金牛养殖场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穆家营子村赤峰蒙伊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1.1.5 建设单位赤峰祥和奶牛养殖场(原赤峰利发奶牛养殖基地)赤峰茂隆奶牛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市松山区树民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兴鑫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赤峰柴胡栏子金烨矿业有限公司金牛养殖场赤峰蒙伊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1.6 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许振华 联系电话:0476-84403931.1.7 技术负责人:陈志刚(高级畜牧师),裴永志(高级畜牧师),郑伟(兽医师)1.1.8 项目主管部门:赤峰市松山区农
5、牧业局1.2 建设规模与内容1.2.1 改扩建牛舍改扩建牛舍 10800 平方米,单价 0.05 万元,总投资 540 万元。改扩建挤奶厅 1500 平方米,单价 0.05 万元,总投资 75 万元。以及水、电 、路配套设施。31.2.2 挤奶设备购置挤奶设备 6 套,单价 20 万元,总投资 120 万元。1.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735 万元,牛舍、挤奶厅、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建工程投资 615 万元,挤奶设备 120 万元.1.4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735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 60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 135 万元。1.5 项目建设期建设期为 2012 年-2013 年。1.6
6、 效益分析1.6.1 经济效益改扩建标准化牛舍 10800 平方米,可增加奶牛饲养量 1800 头,年增加效益 670 万元。1.6.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既保证了奶源的数量,又提高了奶源的质量,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发展4的需要。奶牛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饲养奶牛不仅可直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带动加工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牛奶加工增值,可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繁荣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该项目生态效益显著,饲养奶牛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秸
7、秆变废为宝。奶牛产生的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科学处理和利用,不仅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替代大量的化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真正做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业协调发展”。 随着奶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促使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 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8、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5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 号;7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 号;8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 号;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赤峰市松山区统计年鉴;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2.1 项目背景奶牛产业是我区农牧业产业的朝阳产业,区委区政府一直将奶牛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化发展、专项推进。自 2003 年以来,我区奶业持续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生鲜乳产量持续增长,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
9、8 年以来随着奶业发展需要,我区奶牛养殖场(小区)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和规范性整顿,规模较小的奶牛小区(场)及散养户大部分都牵牛入驻规模较大的小区(场)进行重组,同时都进行了规模奶牛场和合作社形式的工商注册,生鲜乳收购站也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整顿和规范化建设,奶牛产业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但是仍有许多不足现实存在,体现在:一是奶牛养殖效益仍然较低,部分奶牛养殖户仍然亏损。原因为饲草料、人工等成本涨幅高于生鲜乳收购价格的涨幅,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收售机制不合理等,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有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受资金等影响标准化建设进程较慢,养殖方式较为落后,奶牛养殖新工艺引进力度不够,奶牛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水平低,等因素导致奶牛养殖技术含量低、成本过高,奶农发展积极性受挫,各地曾一度出现过淘卖或宰杀奶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