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六 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 分析,目的和要求:,1.掌握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巩固索氏提取器的操作技术;3.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与在有机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实验原理:,黄连为我国特产药材之一,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 410%。除黄连中含有黄连素外,黄柏、白屈菜、伏牛花、三颗针等中草药中也含有黄连素,其中黄连和黄柏中含量最高。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黄连素存在3种互变异构体,自然界中的黄连素多以季铵碱的形式存在。,有机分子中有三种不同性质的价电子:、n、 电子。不同分
2、子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或可见光,产生特征的紫外吸收光谱。所以,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能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指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紫外吸收光谱也能用于定量分析。一般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范围在190800 nm。由于*、n* 两种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较大,只能吸收波长较短(小于 200 nm)的远紫外光,不能为普通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检测。但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能产生强吸收,是紫外光谱主要研究对象。黄连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的苯环和异喹啉环,所以能用紫外光谱法测定。,试剂:,黄连 2 g, 95% 乙醇, 1% 醋酸, 浓盐酸, 丙酮,
3、石灰乳,实验装置,蒸馏装置,抽滤装置,索氏提取器,实验步骤,1黄连素的提取将 2 g 已磨细的黄连粉末,装入索氏提取器的滤纸筒内,提取器的烧瓶中加入 50 mL 95% 乙醇和几粒沸石,装好索氏提取器。加热,连续抽提 11.5 h。待虹吸刚刚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改装成蒸馏装置,回收乙醇至残留物呈棕红色糖浆状。残留物中加入 1% 醋酸 7 mL,加热溶解,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物,再向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为止(约需 2 mL),冰水浴冷却。即有黄色针状体的黄连素盐酸盐析出。抽滤,冰水洗涤 2 次,丙酮洗涤 1 次,得黄连素盐酸盐粗品。将黄连素盐酸盐加热水至刚好溶解,煮沸,石灰乳调节
4、 pH=8.59.8。冷却后滤去杂质,滤液继续冷却到室温以下,有针状体的黄连素析出。抽滤,结晶在 5060 下干燥,称量,测定熔点,计算收率。,2黄连素的紫外光谱测定开启紫外光谱仪:开启仪器,进入“WinUV”窗口。选择“光谱测量”方式,打开“光谱测量”工作窗口。设定参数:扫描范围为600200 nm;扫描速度为中速;测光方式为Abs(即吸光度)等。制样及采集样品谱图(以水为溶剂测定):将去离子水注入石英吸收池,用卷筒纸轻轻擦干吸收池的外壁,然后将其插入样品池架。单击命令条上的“base line”键,作基线校正。然后,取出吸收池,用样品刮刀蘸取少量黄连素样品加入,搅拌均匀。重新将吸收池插入样
5、品池架。单击命令条上的“Start”键。采集样品的紫外光谱图。,注意事项,1:滤纸筒既要紧贴器壁,又能方便取放。被提取物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被提取物不能被溶剂充分浸泡,影响提取效果。被提取物亦不能漏出滤纸筒,以免堵塞虹吸管。 2:滴加浓盐酸前,不溶物要去除干净,否则影响产品的纯度。 3:如果晶形不好,可用水重结晶一次。 4:取、放吸收池时,尽量不接触吸收池的透光面;吸收池在插入样品池架前,将其外壁体擦干,否则水或其他溶剂带入样品池室会使其腐蚀。 5:在测定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之前,必须对空白样品(即纯溶剂)进行基线校正,以消除溶剂吸收紫外光的影响。用同一种溶剂连续测定若干个样品时,只需做一次基线校正。因为校正数据能自动保存在当前内存中,可供反复使用。 6:紫外光谱的灵敏度很高,应在稀溶液中进行测定,因此测定时加样品应尽量少。,思考题,1:黄连素为何种生物碱类的化合物? 2:为何要用石灰乳来调节 pH 值,用强碱氢氧化钾(钠)行不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