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161736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高职)推 荐 单 位 天津职业大学 课 程 学 校 天津职业大学 课 程 名 称 传质与分离技术 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 职业技术课 核心技能课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生化与药品 所 属 专 业 类 名 称 化工技术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填写) 应用化工技术 课 程 负 责 人 陈则立 填 报 日 期 2012 年 11 月 13 日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制二一二年九月1填 写 要 求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推荐单位为课程所在学

2、校。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21.课程负责人情况原课程负责人 王艳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1.3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学 位 无 职业资格证书 工程师(高级)现课程负责人 陈则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11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学 位 硕士 职业资格证书 技师(高级)所在院系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通信地址(邮编) 天津北辰区洛河道 2 号(300410)教学与技术专长 化学工程与工艺基本情况负责人更换原因 原负责人将退休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 时

3、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 负责任):1、1998 年 9 月毕业于河北工 业大学化学工程系;2、1998 年至今在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 环境工程学院工作;3、2000-2001 年到中国石化集团大港炼油厂进行顶岗锻炼,在气体分离车间实训;4、2003-2005 年在河北工业大学获得化学工艺工学硕士学位;5、2004 年任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 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3教学情况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承担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 过五项);主持的教学研究 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成果)(不超过五项);作 为

4、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 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近三年承担本课程情况自 2005 年以来,一直承担了 传质与分离技术课程的主讲 任务,指 导学生进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2、近五年承担课程情况届数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学生总 人数传质与分离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6 51化学反应操作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4 512008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 理论课(含实践) 2 51传质与分离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6 84化学反应操作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4 842009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 理论课(含实践) 2

5、 84传质与分离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6 53化学反应操作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4 532010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 理论课(含实践) 2 53传质与分离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6 55化学反应操作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4 55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 理论课(含实践) 2 552011化学化工信息检索 理论课(含实践) 2 55传质与分离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6 52化学反应操作技术 职业技能训练课 4 52计算机在专业上应用 理论课(含实践) 2 522012化学化工信息检索 理论课(含实践) 2 52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情况基于生 产过 程开发全玻璃化工仿真实训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天津市教育

6、委员会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 奖,第二完成人。4“如何通过 e-learning 构建高 职信息化教育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第二完成人。 “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6 年天津市社科规划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传质 与分离技 术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环境分析与监测精品课,2006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程,第三完成人。4、发表论文情况论文名称 第几作者 刊物名称、时间仿真技术在高职化工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8 年第 4 期,2008 年4 月E-learning 教学模式在高职示范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一 职业教育研

7、究2008 年第 11 期,2008 年 11月Optimiz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ith Low DOP Absorbency Applied in Plastic二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Volume 569)(EI) 2012 年 6 月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三 教育与职业2006 年第 8 期,2006 年 8 月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思考三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 年第 1 期,2006 年1 月5、获得表彰

8、情况(1)2004 年获得天津市高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奖;(2)2005、2007 和 2008 年度被 评为天津职业大学校级先进 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3)2008 年获得天津职业大学首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4)2007 年获得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颁发的“见义勇为行为“ 荣誉证书;(5)2009 年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荣誉证书。(6)2012 年主持的传质与分离技术课件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组一等奖。5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专业技术论文(含

9、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 过五项);获得的表彰/ 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技术服务(1)天津弗莱尔化工有限公司“色谱纯乙腈提纯”,研究出纯度 99%的乙腈,公司已批量投放市场,销售额百万以上(第二技 术负责人)。(2)为天津科达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共同建设了净水剂、聚 醚等产品的生产装置。净水剂 2003 年 产量:310 吨, 产值:310 万元,利润:279 万元;2004 年1 月至 11 月产量:320 吨,产值 :320 万元,利 润:288 万元(参加人)。(3)帮助和指导天津科达斯公司技术人员,开展精

10、细化学品的开 发研究工作,取得了几项重要的成果,其中,kds-01 无碳复写纸显色剂项目,在显色速度和显色稳定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帮助企 业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该产品的年销售额达 300余万元,累计销售额 1200 余万元,给企业带来了的良好的 经济效益 (技术负责人)。(4)“内蒙古卓资县职业中学化工玻璃仿真实训装置设计加工建设” 横向科研项目,总投资 120 万元,第二项目负责 人。2、发表专业技术论文情况论文名称 第几作者刊物名称、时间电气石净化处理含Pb2+、Cu2+、Cd2+废水的研究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9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09 年 6 月一级色谱纯乙

11、腈的中试研究一 天津化工2004 年第 5 期,2004 年 5 月环境化学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9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09 年 6 月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活化改性研究二 天津化工2005 年第 5 期,2005 年 5 月塑料专用碳酸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二 天津化工2006 年第 1 期,2006 年 1 月Optimiz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ith Low DOP Absorbency Applied in Plastic二 Advanced Mate

12、rials Research,(Volume 569) ISSN:1022-6680, 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2 年2-呋喃基-4,4,6-三甲基-1,3 二噁烷的合成二 天津化工2012 年第 3 期3、获得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情况(1)全 玻 璃 化 工 柔 性 工 艺 系 统 装 置 ,专利号: 2005100144390 (2006 年 7 月 9 日发明专利公报总第 1062 号公告,公开号 :CN;1804947),第二完成人。(2)全玻璃浮阀塔精馏装置,专 利号:200610013273.5,第三完成人。(3)全玻璃筛板塔精馏装置,专 利号:20

13、0610013274.X,第三完成人。62课程团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签字陈则立 男 1975.11 副教授 高级技师 化工 主讲教师朱华静 女 1977.4 讲师 高级技师 化工 主讲教师梁凤凯 男 1961.8 副教授 技师 化工 实习实训贾立军 男 1954.1 教授 技师 化工 实习实训胡兴兰 女 1966.7 教授 技师 化工 实习实训吴 静 女 1973.6 讲师 技师 化工 实习实训王艳国 男 1951.3 教授 高 级 工 程师 化工 实习实训温尚英 男 1955.3 高 级 工 程师 高 级 工

14、程师 化工 实习实训 技术顾问龚秋鸣 男 1960.8 高 级 工 程师 高 级 工 程师 化工 实习实训 总经理课程团队结构(含兼职教师)邱泽勤 男 1962.5 高 级 工 程师 高 级 工 程师 化工 实习实训 厂长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团队的“双师” 结构、专兼教师比例、知 识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及职业资格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优秀教育技术骨干配置、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传质与分离技术课题组 共有成员 10 名,其构成如下:1、“双师”结构双师(考评员、技师、高级技师、企业高级工程师)的教师 10 名,占 100。2、专兼职教师比例课题组专职教师 7 名,占

15、70%;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 3 名,占 30%。3、职称、职业资格、学历及年龄结构 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3 名,占 30;副教授(高级工程 师)5 名,占 50;讲师 2 名,占 20;研究生 5 名,占 50;本科 5 名,占 50;高级技师 2 名,占20%,技师 4 名,占 40%,高级工程师 4 名,占 40%;60 岁以上教师 1 名,占10;5060 岁 3 名,占 30; 4050 岁 3 名,占 30;3040 岁 3 名,占 30。4、优秀教育技术骨干配置情况课题组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天津市 优秀教师 1 名。5、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该教师队伍熟悉传

16、质与分离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具有 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该教师队伍也十分注重青年教 师的培养和提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7养计划。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1)抓思想,提高队伍素质引导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展高 职教育特色的研讨和交流活 动,做到思想 觉悟不断进步,教育理念及时更新,形成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2)重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负责、两级督导(校、院两 级督导组)、三级听课(校督导组、院教学指导小组、同行评教)” 的培养措施,并及时反馈听课意 见,以促 进“双新(即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 快速成长。根据 课程建设需要,明确分

17、阶段工作重点,确定教研主题,定期开展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如:每月交流、基本功竞赛、 课件展示等,做到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教学技巧的充分共享。先后两人在天津市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取得优秀奖和天津职业大学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优秀奖。有四人参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在 对外交流中, 坚持以“ 取精华、存特色 ”为指导,走“请进来、走出去 ”的道路;请企业专家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锻炼。(3)搞特色,建立“双师”队伍充分发挥已具备“双师型” 素质教师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工作,并聘请东方化工厂教授 级高级工程师温尚英等 专家作为校

18、外专业指导教师。对不具备“双师 型” 素质的青年教 师通过轮岗从事实验、 实训室建设、到企业培训、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等途径完成“双师”素质的培养。目前课题组10人均为双师型教师,占100%,要求青年教师做到“ 理 论坚实、 实践过硬”,以满足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需要。(4)建梯队,保持队伍活力师资队伍通过多年的建设,形成 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既有来自企业的专家,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 还有治学 严谨的青年教师,同 时聘 请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兼职教师三名。(5)抓骨干,增强发展后劲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

19、要。青年教师陈则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 执笔完成 2006 国家示范性高等 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应用化工技术” 示范专业项目建设任务书,完成天津市“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项目”项目建议书 ,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现已成为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应用化工技 术专业负责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成功培养了一支具有 “双师”素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教学技能的优秀双师结构教师梯队,为课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8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 十项):1、完成“基于生产

20、过程开发全玻璃化工仿真 实训教学技术 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项目基于生产过程建成了全玻璃化工仿真装置,由六个反 应器、九个塔、四套计算机控制系统总计 118 台设备组成。开 发了实训教学职场 化、 结构及运行可视化、操作控制多元化、实训项目综合化 “四化合一”的实训教学技术,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的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实现了实训教学、技能鉴定、社会培 训和产品中试“四位一体”。通过创设真实工作任务、真实 工艺流程、真 实运行工况、真实产品生产的教学情境,采用企业化管理、轮值顶岗、真实操作等教学方法,满足传质与分离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及化工仪表

21、操作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运行过程, 缩短课堂与企业生产车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时效性,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精的教学目的。2、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成立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并参与制订工作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等全过程,真正实现教育与区域 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由天津科达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康科德医 药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化工厂、 环氧氯丙烷分厂、中国天辰

22、化学工程公司、渤海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红化工厂、燕京集团天津润滑油脂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的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建专业教研室,该专业教研室为校企合作的常设组织结构, 结合定单培养协议 和企业顶岗协议,以及 毕业生在企业内部的表现,对学生 进行教育和管理。聘 请企业的工程技 术专家、操作能手作兼职教师,作到教即所用,学即所做,使教学与生产岗位紧密结合。根据化工企业的岗位需求,引入化工企 业中传质与分离的操作 标准规程,与企 业共同研究制定课程内容;结合工种考核标准,构建 课程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完成课程中精馏、干燥、膜分离等内容,通过在企业顶岗实训完成课程中吸收部分等教学内容。建立“理论-仿真

23、顶岗实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以行 业标准为依据、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为 核心,培养技 术应用性人才为 目标,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重组整合课程教学内容。3、改革创新,研制设备,构建“三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训教学的“三化一体” 教学模式,即实现实训生产化、 单元操作可视化、管理方式企业化。课题组自主研发“ 全玻璃化工柔性工艺系统装置”(并已获得国家专利),该装置将化工传质与分离的基本原理、 DCS 监控系统、玻璃仿真可视性进行有机结合。结合计算机仿真教学,突破传统实验 操作性差、脱离 实际生产环境的瓶 颈,为实现实训教学“三化一体”奠定了 坚实的基

24、础。使学生实训更接近岗位实际,提高了职业岗位素质, 锻炼了岗位操作能力。4、课证融合,证考结合,构建“双证”直通车。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标准调整教学计划,将 “双证书”培养融入课程教学。根据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开设 化工单元操作、仿真模 拟实训 、企业顶岗实训。实现“以证代考,以考取证” 的高级工直通 车。充分利用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训基地以及天津科达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康科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天津化工厂环氧氯丙烷分厂、渤海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红化工厂、燕京集 团天津润 滑油脂有限公司等多家稳定的9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 传质与分离技术”课程的顶岗实训

25、,为构建高级工直通车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改革教学手段,建立多维教学体系采用的主要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下:数字模拟教学、 视频教学、开展实时互动的网络教学、传质与分离技术教学软 件的引入与应用、 电子教案、试题库等教学软件的综合应用、教学交流。一项 CAI 课件获“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 赛”三等奖。同 时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 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开 设基 础实验、综合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设计性实验及工程能力较强的化工实训操作项目。6、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1)考证结合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建立理 论知识、 职业技能和 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形成学生

26、综合素质和技能考核的量化指标。理论 考核标 准:结合考工取证建立课程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和学生自测题库,综合评价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程度,并将此成 绩认定为考工的理 论成绩。职业 技能考核 标准:将课程实训和职业技能的等级考核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将取证实训 成绩认定为课程实训成绩 。创新能力考核标准:将综合实训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顶岗实训过程中, 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2)评教结合评教内容由以往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调整为 注重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评教方法多样,采取问卷调查、网上点 评、电子邮件、研讨会、能力考核、教学竞赛等方式,使对教师的评价更全面、更

27、有针对性。拓宽评 教范 围:由以往的学生评教(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同行评教, 扩展为企业专家评教和自我评教,实现对 教师多层次的客观评价。103课程建设详细介绍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对专业建 设与发展的定位与作用,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以及转型升级为资 源共享课情况: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传质与分离技术是一门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在双 证融通平台中横向支撑 “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中纵向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课程在本专业教学结构的位置见下图。化学反应操作技术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工艺概论精细化工概论环保与清洁生产化工企业管理

28、传质与分离技术毕 业 证职 业 资 格 证市场需求流体输送技术化工制图化工传热技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过滤沉降操作技术传质与分离技术课程在于通过传质与分离设备的理论、应用和仪表控制方法、 产品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和传质过程基本计算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名蒸 馏、吸收、干燥等传质分离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传质与分离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关注相关 领域发展动态, 紧 跟技术发展前沿,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及对专业 建设发展的作用该课程始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行 业需求为根本,就业为导向,不

29、断调整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了“理 论知识够用、模 拟仿真内容全面、校内 “教学工厂”实训真实、顶岗实训与企业岗位11零距离”的教学模式。 结合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逐步建立 “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 岗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1)在教学内容上,坚持落实“必需、 够用”为度, 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经过课程体系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计算机化工操作仿真实训、化工玻璃仿真实训 、化工 单元操作实训、校内“教学工厂”生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和手段,突出

30、学生 实际动手能力的培 训。通 过对实训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全程设计与控制,增强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化工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我 们将实际教学训练,与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操作技能证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学生毕业后能 够立刻适应化工操作岗位能力的要求。(2)在教材选用上,该课程采用高 职高专规划教材,将 课堂搬 进实训室,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此基 础 上, 课程组结合化工职业技能 鉴定标准, 编写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程,填补了我校传质与分离 实训教材的空白, 该教材已作 为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 化工总控工”培训参考教材。(3)在实训

31、环节上,将化工单元操作 实训、 现代模拟仿真实训 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第一,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 对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增加实训项目,丰富实训内容,在传统的精馏单元操作、吸收单元操作、干燥单元操作的基础上,增加蒸发、萃取、膜分离等传质分离操作 实训项目。第二,现代模拟仿真实训内容涉及面广,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 采用仿真机和 DCS 化工仿真操作软件,模拟化工生产中传质设备 的开车、停 车和事故处 理等操作演练。同时,由于化工的传质和分离过程都在化工管道和设备中进行,学生无法 获得感性 认识。 课程组在王艳国老师的带领下,自主开发研制了“ 全玻璃化工柔性工艺系统装置”,该

32、装置的研发在同类院校中尚属首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装置采用全玻璃制作,物料的流 动情况和操作状 态一目了然,可以提高学生在操作中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 实践能力。第三,在校内“ 教学工厂”顶岗实训,由企 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实训,了解岗位要求,得到实际技能训练。(4)在教学手段上,以课堂、实训中心、校内生产车间的定点教学为基础,辅以课程网站和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创建网络传质 模拟仿真和传质图库及 视频等素材库,构建 “课堂为点,网 络为面、实训为主、讲练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5)在学生能力考核上,采用课证 融合的方式, 进一步完善 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33、建立理论知识、 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评价 标准,形成学生 综合素质和技能考核的量化指 标。理论 考核标 准:结合考工取证建立课程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和学生自测题库,综合评价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程度。并将此成 绩认定为考工的理 论成绩。职业 技能考核 标准:将课程实训和职业技能的等级考核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将取证实训成绩认 定为课程实训成绩。创新能力考核标准:将综合实训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顶岗实训过程中, 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近年毕业生签约企业反馈信息看, 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学生化工职业 素养受到用人企业的肯定和 认可。有力地支持

34、了学生就 业,也为化工类其他职业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积累了经验。3、持续建设和更新以及转型升 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传质与分离技术2007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后 续 的建设过程中,每年 对精品课程的内容进行不少于 10%的更新。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1)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为课程标准,摒弃了原来章 节的编排格式。新的课程标更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以 “理论够用为度”为原则,以典型化工生产过程位载体,以12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总控工、蒸馏工、吸收工、干燥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突出 传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将理论 教学和实训教学相互穿插,有机结合,实

35、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训中又将认识实训 、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现场操作实训和课程设计实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组和排列, 让学生掌握传质与分离技术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 过仿真模拟、现场操作等系统训练,使学生受到科学 态度、 创新精神的熏陶。同时在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 质的要求。(2)精品课程网站中增加和完善了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设计课程教学知识点的录像等。完善了涉及 课程知 识点的教学录像,主要包括:全玻璃仿真精馏实训、膜分离

36、实训、膜分离及其应用、反渗透现场操作实训等内容,基本涉及了课程的各个项目模块的主要内容。电子教案 进行了重新整合,按照 项 目教学的模式进行重新编排,同时将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动画、 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链 接,提高学 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在拓展资源方面,扩充了传质 素材库,将 传质素材库扩 充为传质图库、传质虚拟资源库(2D 虚拟资源、3D 虚拟资源)、传质视频资源库(教学辅助视频资源、企业生产视频资源等)和推荐书目库,极大的丰富了课程网 络资源的内容,使 课程拓展 资源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同时课 程网站的适用对象也由单一的学生 扩展为学生、教 师

37、、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4)课后习题自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增加了 传质与分离题库 的题目数量,同 时对题库内容进行了修订,实现了自测系统自 动组卷、自 动评分等功能。同时网站增加了在线答疑系统,方便对学习者的指导和学习问题的解决, 实现网站自由交互的功能。目前传质与分离技术网络课程已经完成课程内容的整合、素材库的扩充、教学 录像的增加和习题自测系统的完善,课 程的适用人群已经由校内学生向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转变,所有资源已经上网,可以向社会充分开放。134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等:1、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38、与适用性传质与分离技术注重以工程观点揭示传质与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把传质过程原理、工程实例、操作规程融会贯通,更强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以“理论够用为度”为原 则,以典型化工生 产过程位载体,以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 总控工、蒸馏工、吸收工、干燥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突出 传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的 训练,如操作参数的 选择;设备的选择;故障排除和通用操作规程。 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训 教学相互穿插,有机 结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 实训 中又将认识实训、计算机仿真模 拟实训、 现场操作实训和课程设计实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 行重组和排列, 让学生掌握传

39、质 与分离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仿真模拟、现场操作等系 统训练,使学生受到科学 态度、创新精神的熏陶。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 经历基本的工程技 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先 进技术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充分体 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吸收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 的提高。也使学生更加关心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动态,关注其给生活和生 产带来的进步和问题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

40、竞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通过精心编写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并且有一定的 查阅中英文图书资料进行自学、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现场设备讲解,使学生了解 设备的发展、用途、结构功能等知识。(3)现场分组进行传质分离设备的拆装、 试运行和事故处理等 实际技能的训练和讨论,同 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同合作的精神。(4)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化工仿真模 拟软件,使学生通 过 老师的引导,学会设备的开停车、正常运行等基本操作。(5)具体教学设计过程:认识实训理论(原理、安全防 护)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现场设备拆装、维护、操作实训理论(操作问题

41、解惑、清 洁生产)14(6)学时安排学习情境名称 学时精制提纯工业酒精 30净化分离工业有害废气 20流化去湿合成氨用催化剂 20净化处理石油工业污水 20富集回收煤油中的苯甲酸 10合 计 1003、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现代模 拟仿真实训和顶岗实训相 结合,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内容 进行重组,增加 实训项目,丰富实训内容,在传统的精馏单 元操作、吸收 单元操作、干燥单元操作的基础上,增加蒸发、萃取、膜分离等新型传质分离操作实训项目。改革 创新,研制 设备 ,构建“三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实训环节生产

42、化、单元操作可 视化、管理方式企 业化。自主研发了“全玻璃化工柔性工艺系统装置”(并已获得国家专利),结合计 算机仿真教学,突破 传统实训 操作性差、脱离实际生产环境的瓶颈,使学生实训更接近岗位的实际,提高了 职业素质及技能。在校内“教学工厂” 进行顶岗实训,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实训,了解岗位要求,得到实际技能训练。(2)结合学生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从个人或小 组感兴 趣的、自 选的、开放的、 现实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开展研究(通 过个人或小组的合作、教 师 的共同参与、计算机仿真实训、玻璃仿真训练以及实

43、训室现场操作, 对所需的信息进行收集、 实践、探讨,从而熟悉生产过程);提高能力(通过利用计算机化工操作仿真实训、化工玻璃仿真 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校内“教学工厂”生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弄清原理,掌握技能技巧,并通过实 践来检验专业技能。4、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拥有融教学、培 训、 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功能于一体、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校内实训中心、 实训车间和校外实训 基地。化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 10000 平方米,共分 5 层, 5 楼以基 础化学实验室为主;4 楼以分析检测实训中心为主,主

44、要布置大型分析 检测仪器以及常规 光化学、 电化学仪器;3 楼主要为化工模拟仿真实训室;2 楼主要为化工单元实训室、化工 仪表技术专业实训 室;一楼为化工实训车间,包括精细化工酯化车间,净水剂 生产车间、 药物提取车间、厌氧发酵车间、纯净水车间、蒸发实训车间组成。大楼布局自上而下,体 现了由基础实训模拟仿真单元实训生产实训,由小型装置大型装置的技能训练思路。能 够为学生提供实验模拟训练 、真 实场景实训实习、顶岗实习,能够基本满足四年制联合培养专业学生实训实习的教学需求。实训设备 814 台套,设备总值 1105 万元,其中涉及 传质与分离的 设备 304 台套,设备总值529 万元。每年学生

45、实习实训 学时数达到 1000 学时以上。155课程资源资源特色1、课程资源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中将实际的工厂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 层次的工作环境中。 课程文本、图片及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运行和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从认识工作到学会如何工作, 缩短学生实训和企业 真实生产的距离。2、以雄厚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 基础,与相关高科技企 业合作运用三 维模拟技术建设了虚拟设备拆装、虚拟设备操作以及虚 拟工厂等动画资源课程虚拟资源包括 2D 和 3D 动画资源,

46、将传质与分离设备结构、设备开停车等内容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实现,使学习 者不用深入到企业一线就行学 习到现场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热情。 扩充了传质素材 库,将 传质素材库扩充为传质图库、传质虚拟资源库、传质视频资 源库和推荐书目库,极大的丰富了课程网络资源的内容。同时课程网站的适用对象也由单一的学生扩展为学生、教 师、企 业员 工和社会学习者。3、自测系统的完善和扩充通过增加自测试题的数量,完善 试题的题型,使学 习者可以在每个 项目学习结束后自主进行习题测试,检验自己对知 识的把握。同 时在题目中也尝试 增加了现场操作类型的试题,方便相关教师及社会学习者进行现场

47、技能的测试。基本资源清单资源类别 资源内容 资源明细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文件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课件 五个学习情境电子教案 网络平台展示的电子教案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精选自测试题库 实现自动抽题、评分教学资源网上辅导 各课程网络辅导平台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资源类别 资源内容 资源明细 备注教材 教材(纸质、电子) 自编教材 完成建设图片资源 企业生产场景及工具图片库 完成建设动画模拟 课程项目的 2D、3D动画资源库 完成建设多媒体资 源教学案例 各课程的教学案例与企业案例 完成建设视频资料 视频教学资料 视频教学资源库 完成建设仿真软件 虚拟仿真软件 虚拟仿真操作软件 完

48、成建设16测评系统 自测试题库 实现自 动抽题 、评分网络辅导 网上辅导 课程网络辅导平台6课程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1、自我评价(1)课程资源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中将实际的工厂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 层次的工作环境中。 课程文本、图片及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运行和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从认识工作到学会如何工作, 缩短学生实训和企业 真实生产的距离。(2)以雄厚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基础,与相关高科技企 业合作运用

49、三 维模拟技术建设了虚拟设备拆装、虚拟设备操作以及虚 拟工厂等动画资源课程虚拟资源包括 2D 和 3D 动画资源,将传质与分离设备结构、设备开停车等内容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实现,使学习 者不用深入到企业一线就行学 习到现场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热情。(3)自测系统的完善和扩充通过增加自测试题的数量,完善 试题的题型,使学 习者可以在每个 项目学习结束后自主进行习题测试,检验自己对知 识的把握。同时在题目中也尝试 增加了现场操作类型的试题,方便相关教师及社会学习者进行现场技能的测试。2、同行评价一致认为“传质与分离技术” 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来自企业生产技术第一线的教师较多,具有开拓创新、敬业务实精神,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学生 评教中,院内评分始终保持前列,骨干教 师曾在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市 级青年教师观摩教学中获奖,并获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