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159814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20届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考试说明,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考点一 细胞增殖的周期性,知识梳理,1.细胞的生长 (1)模拟探究实验 细胞模型:大小不同的 。 运输效率表示法: 。 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呈 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图4-11-1),琼脂块,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紫红,表面积与体积,细胞核,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图4-11-2,连续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分裂间期,分裂期,(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

2、 方式:无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 过程:包括 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意义:是生物体 的基础。,有丝分裂,物质准备,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1)卵细胞的体积较大,这样可以提高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 ( ) (2)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 ) (3)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4)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 ) (5)细胞周期具有物种特异性,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相同的。( ) (6)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是一定的,不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 ),正误辨析,答案 (1) (2) (3) (4) (5) (6),解析 (1)细胞体

3、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 (2)只有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机体内大部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细胞分裂的能力。 (3)洋葱表皮细胞无细胞周期。 (5)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不同的。 (6)细胞周期的长短与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关。,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只分裂一次便不再分裂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都不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也不具有细胞周期。2.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划分,核心讲解,(2)分裂期(M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细胞周期的4种常用表示方法 扇形图图4-11-3 解读: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图4

4、-11-4 解读: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图4-11-5 解读:AG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柱形图图4-11-6 解读:A组细胞处于G1期;B组细胞处于S期;C组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提醒 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的时期时,大部分都处于分裂间期。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三种去向:继续分裂、暂不分裂、不再分裂(细胞分化)。,命题角度1 考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及实验探究 1.2018山东济宁育才中学模拟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4-11

5、-7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紫红色。则 ( ),对点训练,图4-11-7,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 D,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即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的体积占琼脂立方块体积的比例,A错误;x为NaOH扩散的深度,与y(立方块的边长)没有关系,B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应为y3-(y-2x)3,C错误;y值越小,琼脂立方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正确。,题后归纳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

6、的相关说明 (1)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 (2)物质扩散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表示物质运输的效率。 (3)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4)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5)实验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命题角度2 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2.2018广东华美实验学校高三模拟 下列据图4-11-8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4-11-8,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

7、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ab段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图的a+b段或b+c段 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ab段 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段,答案 C,解析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时,要作用于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期,即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ba段,A错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可表示为a+b段或c+d段,B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期的后期,该期处于丙图中的ab段,C正确;题图中M或b、d或ab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题后

8、归纳 关注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知识点 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细胞癌变: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将进入细胞周期迅速分裂,使细胞周期缩短。,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知识梳理,1.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生长,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两极,中心体,着丝点,稳定,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核膜、核仁,染色质,纺锤体,细

9、胞板,细胞膜,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图4-11-9,纺锤丝,中心体,细胞板,缢裂,3.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 的稳定性。 4.细胞的无丝分裂图4-11-10,染色体,遗传性状,染色体,纺锤丝,蛙的红细胞,细胞核,中部,正误辨析 (1)动物细胞分裂时,纺锤体、染色单体均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2)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 ) (3)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 ) (4)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加倍而加倍。 ( ) (5)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

10、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 ) (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可发生在同一时期。( ) (7)洋葱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经四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均有16条染色体。 ( ),答案 (1) (2) (3) (4) (5) (6) (7),解析 (1)细胞分裂时,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2)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着丝点分裂,DNA数目不加倍。 (3)赤道板是想象的一个面,不是结构。 (4)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加倍而消失。,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染色体行为变化规

11、律图4-11-11,核心讲解,当有染色单体(G2、前、中期)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当无染色单体(G1、后、末期)时,染色体DNA=11。 (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 (3)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 (4)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到子细胞。,2.通过模型法突破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1)数量变化,(2)曲线变化模型:一个细胞中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4-11-12,(3)

12、柱状图模型图4-11-13,3.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命题角度1 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征 1.2018山东淄博淄川高中模拟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期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C.后期时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D.末期时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对点训练,答案 B,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B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

1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植物细胞通过形成新的细胞壁完成胞质分裂,D错误。,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两个Xb基因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分裂前期 C.处于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 D.在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多于92个,答案 D,解析 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4个Xb基因,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14、的相同,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C错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核DNA数目为92个,细胞中的DNA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因此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多于92个,D正确。,题后归纳 (1)有些分裂全过程均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 (2)姐妹染色单体在间期就已形成,只是呈染色质形态,而染色体形态出现于前期。 (3)后期着丝点是自动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没有纺锤丝的牵引,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仍可加倍。 (4)界定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

15、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命题角度2 通过细胞图考查细胞分裂特点 3.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 图4-11-14是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或部分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4-11-14,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D.丁一定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答案 D,解析 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题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A正确;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细胞时,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正确;细胞有丝

16、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再转变为染色质形态是在末期,C正确;丁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4.图4-11-15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4-11-15,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答案 D,解析 该生物含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A错误;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

17、1,B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C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正确。,题后归纳 “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4-11-16,命题角度3 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 5.2018云南玉溪新平一中模拟 图4-11-17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图4-11-17,A.图甲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

18、在AB段时期,答案 D,解析 图甲中实线表示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A正确;DE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可用图乙表示,B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CD段,C正确;在AB段间期发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才加倍,D错误。,6.如图4-11-18中甲和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4-11-18,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甲的CD段 B.处于图甲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乙中a对应图甲中的AB段,c对应图甲中的EF段 D.有丝分

19、裂过程不会出现图乙中d所示的情况,答案 C,解析 图甲中的CD段包括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A正确;图甲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乙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甲中的EF段,c时期染色体与核DNA的含量比a时期减少一半,对应图甲中的AB段,C错误;图乙中d表示染色体数DNA数=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这种情况,D正确。,题后归纳 有丝分裂中核DNA含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变式图4-11-19,(1)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中ef段处于间期,fg段表示含有姐妹

20、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G2期、前期和中期,hi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2)图丙是图乙的变式,在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图丙中BC段处于S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EF段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考点三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梳理,1.实验原理 (1)选材: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2)染色: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着色。 (3)时期确定: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各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

21、,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实验步骤,3.实验注意事项,说明:(1)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如:必须先漂洗后染色,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干扰染色效果。 (2)显微镜观察时若视野中找不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寻找。,1.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解离可以使细胞之间的质膜松散 B.使用 0.01 g/mL 的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整个细胞着色 C.压盖玻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内已着色的结构相互分散开 D.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并避免残留的盐酸与碱性染料反应,对点训练,答案

22、 D,解析 使用盐酸解离可以使细胞之间的细胞壁松散,A项错误;使用 0.01 g/mL 的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质)着色,B项错误;压盖玻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C项错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D项正确。,2.2018福建闽侯八中模拟 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

23、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答案 C,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根尖5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故选C项。,真题预测,1.2018全国卷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4-11-20所示。据图

24、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五年真题,图4-11-20,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抑制药物X的作用。甲组(未加药物)为空白对照组,乙组细胞数目最多,丙组细胞数目居中,根据题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知,乙组最可能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A项正确,C项错误。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抑制药物X作用的药物D,B项正确。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

25、抑制药物X的作用,则药物D很可能降低了药物X的活性,降低蛋白质的活性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D项正确。,2.2017北京卷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间质成分不同,因此不能都用盐酸溶液使细胞分离,A项错误。观察时都需要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26、,B项正确。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项错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会在末期出现细胞板,D项错误。,3.2017全国卷 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 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 ,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

27、胞 (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 (答出1点即可)。,答案 (1)分裂 间(或答:S) (2)纺锤体形成 不会 (3)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解析 (1)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用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理细胞,DNA的复制终止,停留在分裂间期。但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直至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时停滞。 (2)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分裂前期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 (3)分裂间期时长大约占整个细胞周期

28、时长的90%95%,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2020预测,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周期的有序性需要原癌基因的调控 B.通过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保留了亲代DNA一半的遗传信息 C.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判断染色体是否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解析 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要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A正确;DNA的半保留复制是指复制后子代DNA保留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母链,而不是遗传信息的一半,B错误;

29、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判断染色体是否异常,C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答案 B,2.图4-11-21表示人的细胞周期中周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包括DNA复制前期、DNA复制期和DNA复制后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期蛋白A的主要作用是调控DNA分子 复制 B.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后基本都 被降解,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 C.细胞周期蛋白可参与中心体的构成 D.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只与原癌基因有关,图4-11-21,解析 周期蛋白A在DNA复制后期

30、达到峰值,则其作用不应该是调控DNA分子复制,A错误;由图可知,4种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后基本都被降解,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B正确;细胞周期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在分裂间期结束后基本都被降解,而构成中心体的蛋白在细胞中一直存在,C错误;原癌基因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故可推测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有关,D错误。,答案 B,1.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

31、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5.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倍增;分裂期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长句必背,1.2018山东枣庄八中模拟 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 d。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 B.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核DNA的复制和转录 C

32、.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 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答案 D,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A错误;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核DNA不易解旋,一般不转录,B错误;骨髓细胞群中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大于细胞周期,C错误;可依据正常骨髓细胞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选定杀死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而保留正常骨髓细胞的化疗周期,D正确。,2.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 药物A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用

33、不同浓度的药物A处理海拉细胞,得到的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药物A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B.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 C.药物A可抑制海拉细胞的DNA复制 D.药物A抑制海拉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是50 g/mL,答案 B,解析 随药物A浓度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G2/M期的比例增加,A错误;据图可知,当药物A的浓度逐渐升高至150 g/mL时,G1期的海拉细胞数目逐渐减少,G2/M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由此可知药物A可使海拉细胞停留在G2/M期,且最适浓度是150 g/mL,此时抑癌作用最佳,B正确,D错误;DNA复制是在S期,若药物A抑制海拉

34、细胞的DNA复制,则应该出现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情况,与题图不符,C错误。,3.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断裂,促进细胞分裂,答案 C,解析 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有纺锤体出现。由柱形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DNA复制前的细胞多。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

35、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保持在4n,则该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4.如图所示是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解析 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错误。在和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和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正确。统计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出间期和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无法知道细胞周期的长短,D错误。,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