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绍兴社会考察点简介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在绍兴市鲁迅中路,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之一,1953 年 1月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呈“回”字形,建筑面积 1220余平方米,展线长达 150余米四周是宽敞的序厅、陈列室中休息室,中间有回廊庭院,院内种植鲁迅生前喜爱的和作品中提及的花木,其中枣树和丁香是 1976年从北京鲁迅故居后园分迁过来的。 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图画、实物、照片、模型,以及鲁迅作品最初发表的报纸、刊物和鲁迅著作的各种版本(包括各种外文译本),介绍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在绍兴众多的胜迹中,鲁迅纪念馆连同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巳成为游人最向住的一
2、个地方。 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 12岁至 17岁在此求学。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 ,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三味
3、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文物保存完好,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及周围环境,基本上是当年的面貌。 兰 亭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 125 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l548)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 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 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2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 26人作诗 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 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
4、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兰亭可分八个景区,进大门经小径清溪,就是鹅池碑亭,迎面有“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分别所书,人称“父子碑” 。亭旁鹅池,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过鹅池越三曲桥,便是小兰亭,亭中碑上“兰亭”二字系康熙手书。西侧“乐池”池面十亩多,临池有“俯仰亭” ,池西有饭庄茶室。东铡为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亭内有“曲水邀观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 。亭前曲水叠石,是流觞咏饮的场所。此北面为峪碑亭,高 12.5米,内置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碑高6.8米,宽 2.6米,重 1.8吨,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背面是乾隆游兰
5、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 ,人称“祖孙碑”绝无仅有。从御碑亭北行,为兰亭江。隔水相望的是“兰亭书法博物馆” ,是一幢以弘扬兰亭及兰亭序文化内涵和交流书法艺术为宗旨的现代建筑。流觞亭北,即是“王右军祠” 。为兰亭景区主要建筑。祠前清泉流动,祠内环以回廊,正中有一长方形“墨池” ,池中建“墨华亭” 。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故名。正厅陈列有王羲之画像、数种兰亭集序摹本复制品、木雕、挂屏、刻石等。书法圣地兰亭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面名扬海内外,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近十几年来,因每年暮春三月初三“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又盛。兰
6、亭集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7、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3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东 湖东湖在绍兴城东绕门山麓,由山与水两部分组成,南面是东西绵延三四里长的箬箦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在此供草牧马而名,人们俗称绕门山。此山原是青石山,汉代后成了石料场,经千百年凿穿斧削,形成了高达五十余来的悬岩峭壁和变化万状的巨形岩画。深处又有长约二百米,宽约八十米,似乎深不可测的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书法家和园林艺术家陶浚宜见此地风景绮丽,便拓域围堤,堤上砌墙,堤外是浙东运河,里面遂成封闭式园林东
8、湖。东湖四处皆境。湖面有秦桥和霞川桥,湖中有仙桃洞和陶公洞。从湖岸乘坐乌篷船,绕过笔架山,迎面一块巨大岩壁上镌有郭沫若 1962年游东湖时所赋一诗:“箬箦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 ”再往前行,即为陶公洞。陶公洞附近有听湫亭,可弃舟登岸,拾级达巅,极目远眺,绮丽的水乡风光尽收眼底。经饮渌亭即是仙桃洞,“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 ”倍添佳趣。洞西面桂岭,犹如一座小岛,桂花丛中又有香积亭。另外,摩崖石刻、小稽轩、纤道、揽越亭、寒碧亭、情趣亭等,都给东湖西部景区增加了意境。东湖还是富有历史意义的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和鲁迅等志士仁人都曾
9、在此商议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特在东湖建立陶社以资纪念。1916年 8月,孙中山莅临致祭,并题写“气壮山河”横匾。1997年,绍兴市对东湖风景区进行扩建,现入口处改在大帝山东侧,使原入口处的陶公洞退至境区之后,入口处方圆 7O亩,包括道路、停车场、牌廊、草坪、石桥、牌坊等;增建了夜间灯光等景点,安装 500余只灯具,使东湖变成一个灯光大盆景。扩建工程占地 100亩,扩建后的东湖比原来大一倍左右。东湖因岩石、岩洞、石桥、湖面的巧妙结合,而成为浙江最著名的园林,也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吼 山吼山位于绍兴皋埠境内,融山水洞石和花果园林于一体,有迷人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绍兴诸多名胜
10、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吼山历经千年的凿山采石,形成了孤岩、奇石、洞壑、深潭等特有的自然景观,姿态各异,巧夺天工,自然成趣,著名的有云石、烟箩洞、剩水荡、象鼻岩等。明张岱叹之为“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 。吼山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有春秋时期的原始古越窑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曾在此养狗猎鹿,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祖居也在吼山,摩崖石刻多处留下历代文人雅士的杰4出诗文。吼山鲜花常年飘香,水果四季不断。一年一度的“吼山桃花节”颇具规模和特色,再现“踏青赏桃花,登山观奇石”的乐趣。青藤书屋徐渭故居即青藤书屋,在绍兴市前现巷大乘弄 10号,原名榴花书屋,为徐渭降生处。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
11、池山人,别号青藤,山阴人。徐谓一生不得志,曾九次自杀、七次下狱,然成就巨大,是我国写意画派的创始人,人称“画圣” ,袁宏道把徐渭诗文列为明代第一。书屋历经金兰、陈洪绶、施胜吉、陈无波之名,所幸几代屋主人皆是书香人家,几代人设法保护功不可没,使之基本保持原貌。此屋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大具古代文人园林之特色,竹园、假山、书屋、天井、天池等均小中见长,清幽不俗步入书屋,是一个小庭院,穿过庭院即为书屋,正中壁上挂着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手书的“青藤书屋”一匾,下为徐渭画像,像两侧有“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一联。此联寓庄于谐,深刻地表达了他的满腔悲愤。室内为一排方格长窗,南窗上方悬有徐渭亲书的“
12、一尘不倒”横匾,左壁有徐山人五十小像 ,右壁有金石学家阮元撰陈氏重修青藏书屋碑刻一方,文字精美,雕工精细。书屋南首有一天井,中有一丈见方的小天池。池中有一方石,上镌“砥柱中流”四字,为徐渭手笔,上方石柱上刻有一联:“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 ”另有徐渭文物陈列室和无处不有的匾额、碑石、砖刻、檐联等珍品,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书画胜地。青藤书屋历劫不磨,长放异彩,现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 园沈园位于绍兴市区洋河弄内,占地 11.8亩,分东、中、西三部分,由郭沫若题写“沈氏园”大门匾额。东区建双桂堂,内辟陆游纪念馆;中为宋代遗物区;西为沈园遗迹区,存着考古发现的六朝、唐、宋、明、清
13、各个时期的遗址遗物。正南断垣上,刻有词学家夏承焘所书的陆游钗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据史载:陆游初娶表妹唐婉,伉俪恩爱, 琴瑟甚和,却得不到陆母欢心,被迫与唐婉分袂。十余年后的一天,他们春游沈园不期邂逅。陆游无限悲戚,唐婉也感慨不巳。陆游往事重忆,百感交集,就提笔在粉墙上题写了钗头凤词,极言“离索”之痛:5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家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中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不久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伤万分,以致抱恨终生。他多次忆咏沈园,追念唐婉,
14、赋有沈园二绝、春游一绝等。800 多年来, 钗头凤倾倒过无数才子佳人、骚人墨客,一直脍炙人口,传为绝唱。现沈园新建了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 8座,并从河南等地移植成型腊梅、古桩梅花等名贵树木近 4O0棵,植于溪边、篱下、屋前、山上。隆冬时节,腊梅竞相吐艳,满园春色浮动。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江南著名的古园林之一。中越水乡风情游绍兴,青山如画,绿水晶莹,石桥参差,酒香醇朴。 白玉长提路, 乌篷小画船;荡舟纤道情,欣赏鉴湖景,但见绿野石桥,粉墙黛瓦,泱泱碧波,袅袅青烟。 乘着古色古香的画舫或绍兴特色的乌篷船,穿行古老的浙东运河,荡漾浩淼的鉴湖,领略古朴的民风,一
15、边在船内欣赏社戏,听越剧、绍剧、莲花落等地方戏曲,一边品尝地方风味的菜肴,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再提携一只竹篮,象当地居民那样去家贸市场买鱼、买菜则又是另一种情趣。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古越水乡风情游” 。水乡风情游,可坐画舫或乌篷船,沿途品酒、听戏、书艺交流。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才芰荷。贺知章有水无山景不周,山重水复复何求。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陈从周(我国著名建筑家)酒都之旅绍兴是全国著名的酒文化名城,其黄酒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绍兴人就爱喝黄酒,因6此城市乡间酒店也就特别多,素有“无处不酒家”之说。漫步街头,满目都是酒店、酒楼、酒坛、酒幌,每处都透着浓
16、浓的酒香,每步都浸着醇醇的酒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套传统的酿酒工具及工艺流程。随便跨入一家酒店,众筒热老酒,取碟茴香豆,夹块臭豆腐,品一品杯中物猜一猜酒之名,其乐无穷。难怪有诗云:“举杯品琼浆,共道加饭香” 。往昔,短衫顾客和屡试不第、一生潦倒的“孔乙已”辈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如今,西装革履及浓装淡抹的新一代更是“酒逢知已千杯少” 。青年人开怀畅饮,纵情说笑,老年人浅斟徐酌、细细品味。无论本地人、外乡人、甚至是外国友人,不管是相识的、陌生的,都能从这黄色的琼浆中找回共同之处,都能以酒代疏为亲,处处洋溢着喜悦的友谊之情。 城中酒垆千百所,不忧不售惟忧雨。今年上元灯满城,曲巷深坊闹歌舞。陆游 诗文楹联选兰 亭陆游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兰 亭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少长咸集,畅叙幽情。陵邑久蒿莱,缅江左衣冠,尚有文章传远胜;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莫教人物负该山。禹庙禹陵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申;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7鲁迅故居屋小如州,人淡如菊至乐无声惟孝弟,大羹有味是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