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历史考试纲要古代篇1、 繁昌县人字洞:欧亚大陆发现最早的古人活动遗址,距今 250 万年220 万年2、 和县猿人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3、 薛家岗文化:距今五六千年是新时期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在潜山县薛家岗。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以农业生活为主,辅以采集、渔猎、和家畜饲养活动4、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是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史学家成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奴隶时代1、 吴头楚尾:A 江淮地区素有 “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期安徽长期处于楚国统治之下公元前年楚国迁都寿春(今寿县)江淮地区成为楚国政治、经济中心C 公元前 223 年,秦灭楚,结束了江淮地区诸侯地区长期纷争的局面。2、 (
2、安丰塘):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寿县以南30 千米,为以后都江堰、郑国渠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商周时期,今铜陵铜官山成为全国炼铜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寿县楚王墓出土的“大铸客鼎”是现存周朝以来最大、最重的铜鼎。4、 、管仲,齐国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在齐国为相时,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外交采取“尊王攘夷”策略,使齐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与鲍叔牙真诚的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 。5、老子:春秋末年楚国人今涡阳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著道德经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6、庄子:战
3、国蒙城县人继承并发展老子的观点鄙视功名利率,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悲观消极思想: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著庄子先秦杰出的哲学著作,散文典范。7.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 209,陈胜吴广在县大泽乡今宿州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建立张楚政权。秦汉时期1、 江淮和皖南经济的发展:特点:发展不平衡,淮北先进,江南落后原因:1、汉武帝将中原人口迁移到江淮地区,把浙东越族人和北方灾民迁到皖南2、东汉末年中原百姓“避乱江南“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带到皖南,3、汉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在芍陂设立“陂官” ,负责水利事务4、东汉庐江太守王景大力推行牛耕和铁农具,传授种桑养蚕和织布技术。表现:1、
4、汉代,铜主产区在今南陵、繁昌和铜陵,他们多属于丹阳郡,有“汉有善铜出丹阳:的赞誉2、庐江郡是“楼船“生产基地,其所属皖县(今潜山县)是全国铁器生产中心之一 3、淮水南岸的寿春是江淮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江南河中原南北交通的枢纽城市。 4、西汉初,合肥设县,并逐步发展成为以转运贸易为主的”输会“城市” 。2、思想文化:1、刘安与淮南子:汉高祖之孙,被封为淮南厉王,其宾客苏比、李尚等被称为八公, (八公山因此得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刘安被迫自杀。2、内容:淮南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科学知识,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崇尚道教思想,同时吸取儒家
5、向上进取的精神。2、 桓谭及其新论:1、桓谭(前 23公元 56 年)沛国相(今淮北)人,两汉唯物主义思想家, “提出烛火喻形神”认为精神不能脱离形体。对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影响很大。3、 孔雀东南飞:作于东汉末年,叙述了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的用生命反抗封建礼教故事,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杰作,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五言长篇叙事诗。三国两晋南北朝1、 官渡之战后,曹操以合肥为中心,向江淮地区扩展势力。公元 215 年,孙权进攻合肥的曹操守军,大将张辽以少胜多,大败吴军,这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2、 公元 205 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军,江淮豪杰:鲁肃、吕蒙3、 曹魏屯田:在淮北和江淮大兴屯田(军
6、屯民屯) 。孙吴政权强迁山越人共同开发皖南以水稻为主。手工业;皖南的梅根冶(今池州贵池)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建安文学:1、建安文学是东汉末之三国时期文坛主流, “三曹”是代表。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拓者,代表作蒿里行 龟虽寿 。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诗。曹植是建安时期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白马篇 “七步诗”2、嵇康:魏谯郡人,玄学名士,唯物主义思想家, “竹林七贤之一”代表作太师箴 ,继承了老子的世界本源是元气组成的,嵇康四弄:长清 短清 七侧短侧3、王蕃: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浑天象说发展了张衡的浑天说。隋唐五代十国1、政治:1、杜伏威领导江淮起义军,建立“宋政权”2、唐末杨行密占据庐州,
7、建立吴政权,经济上:1、唐朝前期,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种植技术,经济发展较快:茶叶、亳州的绢沙、宣州的红线毯、寿州的黄瓷最著名思想文化:1、文房四宝:宣纸产于宣州泾县,有 “千年寿纸”之誉,歙州“澄心堂纸” 是宣纸中的珍品。徽墨,产于歙州。唐末奚超父子迁此制佳墨使歙州制墨产业兴起,宋徽宗时改称徽州, “徽墨” 自此定名。宣笔,产于宣州泾县,王羲之、柳公权为求宣笔作“求笔帖”。歙砚产于唐代的歙州,苏东坡曾求砚于歙。2、诗歌:1、李绅:谯州亳县人,现实主义诗人悯农诗二首2、张籍:和县人, 野老歌 董逃行 征妇怨3、杜荀鹤:池州人,以诗歌揭露社会的黑暗,发出为民伸冤诉苦的呼声山中寡妇 乱后逢村叟 在经胡
8、城县4、诗仙李白等黄山、游太平、攀天柱、上九华、最后归仙采石矶宋元时期1、政治:1、采石之战:两宋时期,安徽以淮河为界,分属南北并立政权管辖。1161 年,虞允文组织采石之战,以少胜多,大败金兵,稳定南宋、金的对峙2、包拯:北宋庐州人,历史上著名清官,死后封:包孝肃公,故人称“包公”经济:1、北宋时期,宣城、芜湖、池州出现了旱涝保收的“圩田” ,及其“烤田”2、元世祖在寿州和颍州设屯田府,管理民屯手工业:南宋,安庆地区用煤取暖,寿县能造管形火器。商业:两淮地区通行“交子”习称“淮交” ,寿春、芜湖是商业中心书院:欧阳修在颍州(阜阳) “西湖书院” ;李公麟在龙眠山创办“龙眠书院” ;贵池“八桂
9、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 ,当涂的“天门书院”宋词:张孝祥,北宋和州人,宋朝安徽最为著名词人, 水调歌头 六州歌头 念奴娇过洞庭 ,其意境可与苏轼媲美绘画:李公麟:北宋舒州人(今桐城) ,号龙眠居上,代表作五马图 ,独创“白描”画法,誉为“宋画第一” “天下绝艺”散文:欧阳修,在琅琊山写下醉翁亭记农学:孟祺,宿州人,参与了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编写。王祯:元朝旗县人,著作农书 ,发明转轮排字架,提高了排字效率明清时期1、 政治:1、左光斗,桐城人,为官正直,1625 年被魏忠贤迫害致死胡宗宪绩溪人,先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主持 7 年的东南沿海抗倭,对荡平倭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他的筹海图编一书是记载明代倭患的珍贵资料。戚继光定远人,是抗倭民族英雄。1561 年率“戚家军”在台州地区巧布“鸳鸯阵”,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此后到广东、福建与俞大猷等于 1565 年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2、戴名世:桐城额,著作南山集 ,被康熙帝诬蔑有反清思想,被灭了九族,遭牵连的达到几百人3、康熙六年(1667 年正式建省,省会安庆。省会安庆属西周皖国有皖山皖水皖城,故安徽简称皖,皖是明亮美好的意思。经济:1、明初安徽成为全国粮食产区,徽州成为江南花生产区,庐州、池州、徽州产茶区,徽州松萝茶风行一时。2、徽州印刷业、芜湖浆染业,全国闻名。淮上首府凤阳是商业繁荣的地方。3、康
11、熙中期,玉米、番薯在江淮地区引种,巢湖生产大米,定远产烟区,利息棉花的主要产区徽商: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道光年间衰落。许多集镇因徽商而兴起。代表:明代休宁人,郑天锁、朱云沾在福建开采铁块;歙县阮弼在芜湖开浆染房。黟县张小泉,在杭州锻制剪刀特点:资本雄厚,活动广泛,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且崇尚文化。精神:贾而好儒,重视文化教育,热心家乡办学,讲究商业道德。科技:1、程大位是明末杰出数学家,著算法统宗集我国古代珠算之大成。后传到朝鲜日本,中国珠算开始走向世界。2、梅文鼎清代著名数学家,其著中西数学通推动了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3、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
12、书著作。4、王贞仪 清初女科学家,著星象图解 , 月食解 , 地圆论等她批判“天圆地方说,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原因。5、新安医派”,其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汪机、吴昆和清代的汪昂。思想文化:1、戴震:(17231777)休宁隆阜(屯溪)人,清朝思想家,参与四库全书的编修,他反对朱程理学,认为物质的气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提倡考据实证。2、文学:桐城派,清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包(奠基人) ,刘大魁(桐城派承上启下的人物) ,姚鼐(桐城派集大成者)吴敬梓,全椒人,讽刺小说开创者,代表作儒林外史艺术:1、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明代:释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端。清代:休宁人汪士慎、歙县人罗聘被列为
13、扬州八怪2、芜湖铁画:康熙年间,汤鹏创立徽派建筑:黟县西递、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精品。1999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黟县宏村古民居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石牌坊是徽州建筑的又一大特色,牌坊是表彰节孝,歙县明代大学士许国的八角牌坊是古牌坊中的瑰宝。近代篇1、 鸦片战争:1、安徽寿春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被定海人民称为“定海三总兵”2、安徽各界在巡抚程懋采的领导下,积极进行抗英斗争。进步思想:1、姚莹(桐城人) 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18441846 奉命赴西藏根据实地考察写出了康酉纪行 ,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2、包世臣(经县人)重视研究现实问题,指出要提防英国以
14、禁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主张以夷攻夷提出学习西方的制炮技术,热情赞扬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在齐民四书提出“重农不抑商”严禁鸦片,与欧美保持正当的贸易3、王茂荫(歙县人)他的货币理论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2、 太平天国:1、1853 年,两次占领安庆,开辟安徽根据地2、1853 年胡以晃取得庐州大捷3、石达开安庆易制,进一步巩固安徽根据地4、1856 天京事变,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1858 年陈玉成、李秀成在安徽枞阳镇万龙庵召开会议,取得三河大捷,巩固了安徽根据地5、1861 年安庆保卫战失利,1862 年庐州失守6、1858 年,十八铺捻头齐聚雉
15、河集,张乐行为盟主,祭旗起义3、淮军:1、李鸿章:1861 年李鸿章合肥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862 年淮军它是我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将领是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丁汝昌、周盛波、卫汝贵、聂士成等,1870 年以后淮军也充当国防军。甲午战争时丁汝昌的北洋海军和陆军均失败,淮军渐衰为袁世凯的新式陆军所取代。2、刘铭传:1884 年,在台湾抗击法国侵略,1885 年任台湾首任巡抚,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3、民族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安徽形成三个传教中心:五河、安庆、皖南 2、
16、1867 年中英烟台条约芜湖被开辟为通商口岸,3、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军事工业,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准备了条件4、安徽近代工业以杨德创办池州煤矿为开端,初期分部在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沿岸,后来扩散到淮河沿岸5、芜湖被誉为“万货之都” ,1882 年被开辟为米市,成为近代四大米市之一4、辛亥革命:1、岳王会:1905 年,在芜湖安徽公学成立岳王会,是安徽第一个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陈独秀任会长,标志安徽革命进入新阶段2、1905 年吴樾(桐城人)刺杀出洋考察宪政的载泽五大臣1907 年 7 月 6 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被捕1908 年
17、11,22 熊成基在安庆举行马炮营起义1911 黄花岗起义中的安徽三英烈宋玉琳、石德宽、程良。3、1911,11,8 安庆宣布安徽独立,朱家宝任安徽都督。1912 年,寿县人柏文蔚就任安徽都督,采取了具有资产阶级革命色彩的措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五四运动:1、1919,5,6 安庆成立学生联合会,5,23 安徽学生联合会成立,领导各地学生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刘希平、高宇罕等推动新文化运动在安徽广泛开展。2、中共活动:1、恽代英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安徽传播2、1921 年,10,蔡晓舟在安庆建立“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3、1923 年,柯庆施到安庆建立党支部。1923 年 12 月薛卓汉在寿县
18、晓甸集成立中共特别支部,这是中共在安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4、1927 年 5 中共安徽临时委员会成立,柯庆施任书记5、中共安徽省委于 1931 年 2 月 15 日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书记。6、1931 年初,邓小平到达芜湖巡视安徽党务,3、国共第一次合作:1、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左派光明甫和共产党员薛卓汉迎接北伐军2、1927,3,23,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八七会议以后,中共发动农民运动:皖北阜阳暴动、皖西商南暴动、六霍暴动,1930,5初步形成皖西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1、九河停战:红 28 军政委高敬亭主动向卫立煌提出停战谈判,在岳西县九河签订。皖西、皖南
19、停战谈判的成功,标志安徽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2、1937 年 11,日军进攻广德,饶华国率领川军赴广德,揭开安徽境内抗战序幕安徽抗战主力新四军,军部在泾县云岭;彭雪枫开辟淮北抗日根据地;罗炳辉开创淮南抗日根据地1938 年 5 月,日寇接近蒙城,第 173 师副师长周元率军抵抗两千余人壮烈殉国。3、皖南事变:1941,1,6 日皖南新四军北移到达泾县云岭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顾祝同伏击,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4、 皖籍抗日英雄:1、冯玉祥 1926 年正式走上国民革命道路,1933 年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展长城抗战,七七事变后,指挥凇沪抗战,2、方振武在 19
20、33 年日军侵入热河时组成抗日救国军与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会师。3、戴安澜(无为县人)1939 年率部攻夺广西昆仑关,1942 年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配合英美联军抵抗日军进犯, “朗科突围战”身负重伤殉职,被周恩来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解放战争时期1、 和平将军张治中(巢县,今巢湖市):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了重庆谈判,积极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为和平积极奔走,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后又参加北平和谈他发表对时局的声明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2、重大事件:1、张家店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 年 8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到达大别山,至 11 月下旬建立了
21、 33 个县的民主政府。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无后方条件下首次取得消灭国民党一个正规旅以上的大胜利,打开了皖西斗争的新局面2、1948,2,24 邓小平率领的前方指挥所和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所在临泉县韦寨会合,完成挺进中原的任务。3、淮海战役在安徽,总前委设在濉溪县临涣集的小李庄。渡江战役在安徽: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总前委就设在今肥东县撮镇瑶岗村。3、安徽近代文化:1、医学:歙县人程程有功冯塘医案 。叶昶叶馨谷医案 ,桐城医学名家严大勋父子2、制茶:余干臣、胡元龙“祁门红茶” ,王元志“太平猴魁”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3、自然科学:歙县人郑光复,安徽第一个受到中西文化双重影响的学者
22、,早期从事火轮船研究4、文化名人:孙家鼐,寿州人,光绪帝的老师,参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认为国家富强,当务之急是办学校吴如纶:桐城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胡适:绩溪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朱光潜:枞阳人,我国近代美学的开拓者。4、艺术:1、京剧:形成:1790 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形成京剧。程长庚,( 潜山人)被誉为京剧鼻祖2、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等地的采茶调,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代表打猪草 夫妻观灯 女驸马 天仙配3、凤阳花鼓:被誉为“东方芭蕾”4、黄宾虹(歙县人)善画山水画,党和政府授予“中国人民的优秀画家”5、教育:1、求实
23、学堂:1898,安徽巡抚邓华熙在安庆创办,开了安徽近代教育先河2、安徽大学:1928,首任校长刘文典,是但是安徽比较完备是高等学府3、陶行知:歙县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创办“晓庄师范”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合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现代安徽1、政治:1、1949 4 30 屯溪和平解放,至此安徽全境解放。2、 ,1952 年 1,2 中共安徽省委成立,曾希圣任书记,8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设在合肥。3、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皖籍志愿军战士李家发,许家朋战斗英雄。1956 年下半年,安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经济:1、1950 年冬,
24、开始进行土地改革,1952 年全省 1600 万农民分得了土地2、一五期间,修建了佛子岭水、响洪甸、磨子潭水库,铜官山第一冶炼厂,马鞍山炼钢厂,1955 年全国第一条砂礓路-阜阳至蒙城曹甸公路建成。3、1954 年,安庆胡玉美酱园厂在全省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1961 年,省委书记曾希圣提出“按劳动底分包耕地,案实产量登记工分。并在合肥市蜀山公社井冈大队南新装生产队试点。1961 年受到中央批评,1963 年基本上停住了责任田。2、工业:马鞍山钢铁公司、合肥重型机械厂,淮北煤矿,淮南化肥厂。淠河杭沟综合利用工程、花凉亭水库、陈村水库、淮河蚌埠闸门工程3、文化大革命时期:
25、1、1966 年安徽成立以李葆华为组长的文革领导小组2、 1966,8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以坡“四旧”为内容的红卫兵运动开始。1967 掀起“一月风暴”1968 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成立,8 月中旬省各级革委会成立,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被迫害致死。 3、经济成就:安徽东风塑料厂,安庆石化总炼油厂,青阜铁路,芜铜铁路,安徽巢湖汽车配件厂,芜湖船舶修理厂,合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 701 型黄山牌黑白电视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经济:1、1978 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首创了“大包干”制(包产到户)党十五大后,安徽省坚持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
26、村就业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积极发展市场农业。2、1980 年全省企业责任制改革开始,1983 年全省企业实行“利改税”1992年,安徽企业转换机制和股份制改革试点。1984 年安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成立,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安徽出现了亳州中药材市场等闻名全国的农贸市场。3、科技:1、19681969 中国科技大学和机械部通用机械研究所迁入合肥2、1977 年组建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合肥成为全国科教基地之一3、1985 年安徽实施振兴农村经济的“星火计划”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科教兴皖战略4 科学家:邓稼先(两弹元勋) 、任新民(导弹专家) 、陈
27、椽(一代茶宗) 、何家庆等科学家5、教育:安徽是最早实施“希望工程”的省份,金寨县希望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 学,怀宁县希望中学是全国第一所希望中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进入“211 工程” ,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6、艺术:1、20 世纪 50 年代涌现黄梅戏表演家严凤英、王少舫2、新徽派版画艺术家赖少其和著名国画家肖龙士。皖籍画家吴作人(参与纪念碑的设计) ,雕塑家刘开渠(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评选)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作品: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黄梅戏红楼梦京剧程长庚徽剧刘铭传涌现了马兰、黄新德、韩再芬优秀演员。4、1984 年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中国在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