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柱钢筋计算第一节柱基础层纵筋计算一、 “平法”柱的标注方法现行柱钢筋“平法” 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二、柱根的判断(03G101 1P41 、GB50010-2002 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温馨提示:1、柱根: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2、底层柱
2、: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3、底层柱净高: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皮的高度。三、基础插筋的计算1、基础筏板厚度2000mm(04G101 3P45) (图 63)(图 63)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 +基础弯折 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 Hn/3+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注:Hn
3、系指地下室楼层净高,弯钩长度 a 的取值见下表: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 a0.5laE(0.5la) 12d 且1500.6laE(0.6la) 10d 且1500.7laE(0.7la) 8d 且1500.8laE(0.8la) 6d 且1502、基础筏板厚度2000mm(04G101 3P45) (图 63)基础插筋: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 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 Hn/3+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3、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04G101 3P32 )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 +基础弯折 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 Hn/3+
4、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图 64)(图 64) (图 65)4、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04G101 3P32 )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 +基础弯折 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 Hn/3+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图 65)第二节地下室纵筋计算(03G1011P36)地下室柱纵筋长度计算公式为:(图 66)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 Hn/3+首层楼层净高 Hn/3+与首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第三
5、节首层纵筋计算首层柱纵筋长度计算公式为:(图 66)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 Hn/3+max二层楼层净高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图 66)(图 66)第四节中间层纵筋计算中间层柱纵筋长度计算公式为(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图 66)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 max二层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三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第五节 顶层纵筋计算一、角柱钢筋计算(03G101 1P37 )1、外侧
6、钢筋计算(图 67)以常见的 B 节点为例: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 根角筋,b 边钢筋总数的 1/2,h 边钢筋总数的 1/2。(图 67)2、内侧钢筋计算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1/6 情况(绑扎搭接) (图 73)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 max(Hn/6, 500,hc(圆柱直径) )- 节点梁高+锚固(0.5*la 或(梁高保
7、护层 )+200+截面宽度差值 C-保护层) ;2、柱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三、机械连接或焊接时当 c/hb1/6 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钢筋长度变化(图 74) ;c/hb1/6 时,纵向钢筋长度计算如下:(图 75)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 max(Hn/6, 500,hc(圆柱直径) )- 节点梁高+锚固(0.5*la 或(梁高保护层 )+200+截面宽度差值 C-保护层) ;2、柱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第八节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一、 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如(图 76)
8、,第三层的纵向钢筋数量比第二层多出两根,其纵向钢筋构造如(图 77)(图 76)柱纵向钢筋插筋长度:1.2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如果是机械连接或焊接则搭接长度为 0) 。(图 77) (图 78) (图 79) 二、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如(图 80) ,第三层的纵向钢筋直径比第二层大,其纵向钢筋构造如(图 78)(图 80)此时第二层纵向钢筋的连接位置上移,第三层的纵向钢筋连接位置下移。三、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如(图 81)第三层纵向钢筋数量比第二层少两根,其纵向钢筋构造如(图 79)(图 81)柱纵向钢筋插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 max(Hn/6, 500,hc(圆柱直
9、径) )节点梁高1.2LaE。第九节其它类型柱钢筋计算一、异形柱常见的异形柱主要有:T 形、L 形、十字形以及牛腿柱,T 形、L 形、十字形可以利用软件中的“参数化柱”和“异形编辑器”进行定义,纵向钢筋在“全部纵筋”处输入,而箍筋在“其它箍筋”处输入即可;对于“牛腿柱”我们则可以利用“单构件输入”中的“参数法”或“直接输入法”进行计算。二、圆柱(图 82、83) (03G101-1P40)(图 82) (图 83)三、梁上柱(03G101-1P39、45) (图 84、85)(图 84) (图 85) 四、墙上柱(03G101-1P39、45)(图 86)五、框支柱(03G101-1P67) (图 87、88)框支柱的钢筋在(图 87) (图 88)第十节构造柱钢筋计算一、纵向钢筋计算通常情况下构造柱纵向钢筋构造见(图 89) ,本图只供参考。(图 89)二、箍筋计算箍筋长度计算同框架柱,根数计算见(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