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一、转变教师观念,向课堂要质量过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创造。以往我都是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少,总是以“注入式” 和 “满堂灌”的方法来教学生,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提出时 ,我在想“ 老师不讲 ,学生怎么能学会呢?”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可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之规啊!而且,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 。后来,当我听了学校领导上的示范课后,心理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学习到了开放的教学方法,于是产生了尝试
2、课改的兴趣,也有了一试为快的积极愿望,但是,多年的教学习惯,让我又有一些担忧:即使我备好课,做好各种设想,学生又能否配合老师适应模式呢?但不尝试,永远也不会有新发展,于是在做好师生的充分预习后,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果令我为之一震。体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后,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这时,我才认为,老师不认可改革不行,认可了不做也不行。因为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果不在这里“大动干戈”,就很 难在短 时期内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搞好数学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几年来,我坚持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上
3、课质量。我们数学预习的基本步骤是:1、师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2、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3、教师提出预习提纲,做好预习指导;4、学生做好信息收集;5、教师收集预习错例,建立数学诊所;6、小组反馈预习疑难,师生共同解决。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中,通过观察、提问、抽查的方式来了解每位学生对预习问题的解答情况。遇到共性疑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度过预习的难关,顺利完成任务。三、自主探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自主 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限制教师单向讲授时间入手,
4、实现了教师从“注入式 ”、“满堂灌”到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无效的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了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所 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测(即看书、练习);所谓“后教” ,就是引导学生讨论、 “兵 ”教“兵”;所谓“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在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快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板演、练习(检测性的习题),然后针对自学中
5、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正,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作出评点。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比如在执教三角形面积一课,教改前,我总是端着课本读出课题,再把课本上的例题讲完,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再照葫芦画瓢做练习,枯燥无味的知识要三、四节课才能完成,可谓“学生累,老师烦”。现在,我先 让学生课前交流自学的情况,明确这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再通过创设“要把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上不同的花,你有什么设计方案?”生活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如果采用对角分的方法,你知道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算的?”引出课题,起到了很好的激趣作用。然后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老师能完全放手让学生
6、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质疑等学习方式,充分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抢着回答自己的想法,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分解的一清二楚。三、四节课的内容短短的 40 分钟就轻松愉快的解决了。可谓“学生欢,老师悦”。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几次的实践,摸索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六个环节: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采用小黑板、投影出示目标或教师口述,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2.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好设计问题链,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7、。操作: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操作:让中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操作: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目的: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拔的问题;通过讨论,教师点拔,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8、能力。6.当堂训练、批改。操作: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课改是永恒的课题,我们时刻要有清醒的头脑,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任何先进的教学模式,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在尝试这种模式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灵活把握。如果这种模式不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我们一股脑儿搬来,生搬硬套,照猫画虎,反而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适得其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五. 从老师的角度谈指导学生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要让学生明确上课不纯粹是听课。要提高学生的
9、智力,发展能力,使学生由“学会” 到“会学”,就要引导学生在 课堂里调动各种感官,充分发挥左脑与右脑的功能(特别右脑的功能),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教师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做到“六动 ”:1.动眼看。上课可以采用“看一看,议一议,练一练”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眼看。通过让学生多看书,多看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如分步观察、对比观察、归纳观察等),做到多样性;学会对观察对象(题目、图形、教具)全面分析,做到全面性;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条件逐个分析研究,做到准确性和深刻性。 (数学问题中不少隐蔽条件,要仔细观察才可以揭示出来)2.动耳听。要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10、,不仅要听老师讲解,也要听同学发言,要学会边听、边想、边记,使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牢固。3.动口议(读)。上课动口议就是积极发言,这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知识反馈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疑引读,叩开思维之门;也可以质疑导议,激励发散思维;或通过释疑排难,指导集中思维。在学生动口议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知识反馈,思维碰撞,突发奇思,可以收到互相启发,开拓思路,全面提高的效果。4.动手做。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拼一拼,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通过这些具体的、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悟出规律,培养
11、创新能力。5.动笔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讲精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笔练。要练好,就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策划,设置一些探索性练习及针对性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动笔写,还要教会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记” 是为思和听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学会边听边记,边想边记。学会记要点、记疑点、记难点、记方法和记思路;要学会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书本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6.动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以疑激思,强化训练,长期培养,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尽量做好以上六点,如果老师上课就那样引导的话最好,如果没有的话,自己也要往那几方面有意识地去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