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146746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猛论现场报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请在现场说服我谈一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王 猛如果你有机会能同时收看 BBC、CNN、FOX、SKY、NHK、CCTV 等电视媒体的新闻频道,你的确能感受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无论是“汶川地震” 、还是“奥巴马当选” ,电视新闻把全球化呈现在你眼前;如果你只是以一个观众的眼光、去“大概齐”地观察它们的报道,你甚至会以为全世界拥有“同一个新闻频道” 一样的全天候直播或准直播状态;大同小异的演播室;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但同样“自命不凡”的主持人、专家和一样的记者连线、一样的背景小片;即使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或者是“权利”去搭建一个全天候直播平台,但是在一些黄

2、金时段也开辟了以主持人评论、专家访谈、记者连线为核心要素的准直播节目。比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广东电视台的新闻在线 、东方卫视的 看东方等等。 在形式上,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终于和世界同步了:不直播就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没有一个华莱士、白岩松、孟非似的主持人就办不好一个新闻频道或栏目、不读报就不是新闻整合、没有专家的点评就不是电视评论、离开了演播室就无法串接新闻、 、 、 、 、 、但是内容呢?如果是遇到地震、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国外同行基本上能够统一起来。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CNN/BBC 在直播伊拉克战争、直播布朗离开唐宁街、凤凰在直播台湾大选、而 C

3、CTV 在直播“秦俑挖掘” 、石家庄电视台在直播“城市创卫进入倒计时” 、 、 、 、 、 、在新闻报道中适时加入主持人、专家的点评固然很好,但是观点的魅力恰恰在于观点的差异性:在 BBC 的演播室里,我们常常看到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嘉宾与嘉宾之间不同观点的交锋和对立,而在 CCTV 的演播室里我们只能为白岩松接下来会说什么而捏一把汗;就算是读报,杨锦麟可以读纽约时报 、 华盛顿邮报 、 自由时报 ,孟非可以读南京晚报 、现代快报 、而 CCTV 的文静却在读 人民日报 、 工人日报 。本文并无探讨媒体环境差别、以及媒体环境对新闻从业影响的意图。事实上,本文试图表达以下观点:电视界盛行的拿来主义

4、、经验主义只会使我们过分依赖于形式,而在内容挖掘与内容表达上裹步不前;对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新闻而言,拿来主义和经验主义甚至会产生淮橘为枳的后果。2一句话,我们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是否与世界水平同步;二是对内容的判断、挖掘和表达上出了问题:一,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一定冲突吗?在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里看过这样一期节目:“市民甲乙两家是邻居,都养猫,甲家养公猫,乙家养母猫。两年前,乙家的母猫生了九只小猫,然后乙家把甲家告上了法庭:甲家应该为他家公猫的性行为负责,应该向乙家支付这九只小猫的抚养费、 、 、 、 、 、 ”这期节目很好看:有性、有小动物、有离奇的故事、有人

5、性的冲突,换句话说,观众“喜闻乐见” ,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一条新闻具有娱乐价值无疑是件好事:首先是因为近年来电视传媒的信息传播功能正在逐步弱化、而娱乐传播功能正在逐步增强,更多的情况下电视在观众心目中是一个娱乐媒体,观众甚至会带着娱乐的心态来看新闻节目(有关电视传播功能变化的论述详见本人的另一篇论文:十年,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纪录方式? ;2009年电视研究第三期),有了娱乐价值也就有了收视率;其次,在媒体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广告客户购买了广告时段之后,实际上就是收购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电视台其实不是在制作节目、而是在制造观众” (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著;栾轶玫译英国新闻史P149.

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娱乐价值成为新闻被销售而必不可少的商业要素。的确,在该电视台一年的新闻节目中,这一节目以及相关的后续报道创造了最高的收视率。但是节目编导在与我交谈时很困惑:“难道民生新闻就一定是这样的阿猫阿狗吗?这样的新闻意义何在?”编导困惑的其实是一条新闻是否具有社会价值: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在有关媒体社会责任的论述中有这样一番话: “关于任何社会群体的真相,虽然其缺点和恶习不应被排除,但是还应包括对其价值观、抱负和普遍人性的认可;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新闻界有一种相似的责任。 ”“我们必须承认:大众

7、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他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想中,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王政、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P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上述的新闻具有娱乐价值,但是却失去了这种社会责任。但是,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一定冲突吗?我问节目编导:“这样因为阿猫阿狗打官司的案件在当地法院多吗?” ,编导告诉我:“这样一个县级法院每天都要受理十多起类似的民事纠纷,他们根本忙不过来。 ”这难道不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吗?由于乡规民约的失效、基层民间调解组织缺失,我国目前基层司法机关的民事案件压力已经不堪重负、已经无力

8、应付日渐增多的民事诉讼案件。阿猫阿狗的新闻,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3“没有不具备社会价值的选题,只是因为没有发现社会价值的能力” 。一期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能从具备娱乐价值的新闻点进入,最终发掘出具备社会价值的问题,其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样,那些具备社会价值的新闻选题,如果能从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价值入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和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新闻都是民生新闻、所有的新闻都应该同时具备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二,现场与演播室哪一个优先?我们的新闻直播通常是这样一种开场:(2005年8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台风“麦莎” )演播室,主持人:“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

9、新闻频道的直播节目,今天我们关注台风麦莎,麦莎已于今天凌晨在浙江登陆、 、 、 、 、 、今天我们请到现场的嘉宾是中央气象台的某某某,请问:麦莎是如何形成的?和以往的台风相比有何不同?”等专家回答完这样一个指向性非常不明确的问题后,时间已过去了4分多钟。然后:演播室,主持人:“感谢专家的分析,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些台风现场的情况”现场,记者:“我是舟山电视台记者某某,我现在距离台风中心大约不到30公里,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海面上风很大、浪很高、 、 、 、 、 ”现场,记者:“我是台州电视台记者某某某,我现在距离台风中心大约不40多公里,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海面上风很大、浪很高、 、 、 、

10、、 ”现场,记者:、 、 、 、 、 、演播室,主持人:“从记者的现场报道里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麦莎的威力,那么,台风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如何?我的同事某某某正在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会商室里.” (连线记者)、 、 、 、 、 、再来看 CNN 的新闻直播开场:(2005年9月2日,CNN 直播“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现场,主持人安德森库珀:“我现在是在29号公路入口,根据你们在镜头前看到的情况,由于路上挤满了由新奥尔良开出的车辆,我最快到达新奥尔良市中心的时间也需要2个小时、 、 、 、 、 、现在我把时间交给南希 格雷斯(演播室) ,因为我们必须知道:国民警卫队是否已经到达了新奥尔良市区?”演

11、播室,主持人南希格雷斯:“我理解安德森库珀此时的心情,因为在他出发之前,我们一起看到了这样的画面”VCR 短片:新奥尔良市区已经发生骚乱。然后:演播室,主持人南希格雷斯:“让我们来问一问坐在我对面的联邦政府应急事务顾4问达格利什先生:布什何时会结束度假?目前的骚乱何时得到控制?”直播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视觉首先提供的是准确、详细的现场报告,告诉大众什么东西是我们是我们的目光需要优先投射上去的东西” (美国、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P25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电视媒介使大众的现场愿望得以实现,给与受众耳闻目睹的现场体验;传播的现场性调动起接受的参与感,接受的参与感又强

12、化了传播的现场感。 ”(张宇丹、孙信茹: 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P52,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那么在一次新闻直播过程中,现场与演播室哪一个优先?这个问题恐怕并不难以回答:什么样的新闻适合于直播?毫无疑问是那些具备丰富影像要素的现场、是那些不确定、但是又将影响未来的悬念。台风刮过的现场、即将迎来台风的村庄显然和新奥尔良堵车的高速公路一样,是直播新闻的由头,而不是演播室的背景花絮。另外,直播中的现场是一个随着观众关注点转移而不断转移的过程:同样细节的叠加排比只会使细节成为看不见的沙粒、没有推进的现场只会使现场成为重复的唠叨。没有进程感的直播和平时的常规专题有何区别呢?再有就是演播室的作用:在直

13、播状态下,演播室是对现场情况的分析、是对现场当事人的关照、是对现场议题的推进与补充;没有有力的现场支持,演播室就只能成为拖延时间的“秀场” 。请在现场说服我无论我们有多么世界水准的演播室、无论我们有多么世界水平的主持人和专家。三,现场在哪里?事实上,现场是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相比最大的优势,即便在非直播的电视新闻里,现场也是发挥电视特长、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核心要素。 “如果说前方记者是一个媒体进入新闻报道的符号,那么现场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符号” (孙玉胜,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P27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 ,对于电视来讲:一切新闻皆有现场。那么,现场在哪里呢?“财政部

14、将于今天发行今年第四期凭证式国债”这类新闻我们经常遇到,也经常这样处理:主持人手持话筒站在财政部大门口:“我身后就是财政部,今天这里将发行200亿的凭证式国债,这也是今年我国发行的第四期凭证式国债、 、 、 、 、 、 ”财政部门口是这条新闻应该选择的现场吗?显而易见:这样的现场并不是观众“我们的目光需要优先投射上去的东西”(见上文) 。一条新闻之所以具备传播价值,是因为它正在、或即将影响受众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寻找合适的现场,首先要分析受众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什么样的影响:“财政部今年发行的第四期凭证式国债昨起在南京各大银行销售,一上市便遭到投资者抢购。很多银行早上开门不久就销售一空,仅有包

15、括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分行在内的5少数银行还未卖完。银行人士表示,因为最近股市不好,投资者为追求稳健投资,所以纷纷购买国债。不过,没买到本期国债的投资者也别灰心,9月份财政部还将发行电子储蓄国债。”(扬子晚报2008年8月2日第二版)如果有了在确定选题后对社会影响的深入分析,我们才有可能判断出离观众心理感受最接近的现场。显然,在上述新闻中,银行门口才是电视记者们应该出现的新闻现场,才是一条电视新闻与受众形成传播互动关系的基础。有了这样的现场,我们才可能发挥我们比报纸广播更为“身临其境”的优势,才能依托这样的现场,进一步分析股市冷清的的背景原因,才能使我们的传播更加接近民生的口味。借助观众的眼

16、睛,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现场;在真正的现场里,我们才有可能找到观众。四,在现场,记者该干些什么呢?到达现场之后,记者又应该如何表现呢?2008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汶川地震直播:现场报道一:“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某某,我现在的位置是都江堰的广场,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身后是一片废墟、 、 、 、 、 、 ”现场报道二:“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某某某,我现在已经到达了北川县城,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身后是一片废墟、 、 、 、 、 、 ”现场报道二:“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某某,我现在站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身后是一片废墟、 、 、 、 、 、 ”对于突发性、尤其是灾难新闻来讲,找到新闻

17、现场比前文叙述的情况容易得多。记者的确也让人钦佩地站到了“观众无法到达,但是迫切希望了解”的现场,但是我们的表现是否职业?我们的发现是否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我们的报道是否引发了受众的思考呢?“我是哪个电视台的记者”毫无疑问没有多少信息含量,媒体识别在观众选台时已经完成;记者位置可以由字幕等辅助信息通道来完成,没必要占用宝贵的报道时间;“身后的一片废墟”是典型的爱德华.默罗式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BC 记者爱德华.默罗在伦敦大轰炸现场,用声音告诉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的报道是电视报道, “身后的一片废墟”与记者同时出现在观众面前摄像机更加忠实于现场、更加忠实于观众。那么在现场,记者该

18、干些什么呢?首先要有职业的体验:观众之所以愿意看我们的现场报道,最基础的原因是“他们也想到达现场,但是不可能到达” ,现场记者的第一责任就是带着观众的眼睛、观众的耳朵、观众的脚去现场,并把第一体验准确传达给观众。 “这里热吗?” ;“路难走吗?” ;“空气里有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这些镜头无法直接展现的感觉恰恰可以让记者成为观众心理6期待的载体,让观众通过现场的记者更加“身临其境” 。其次要有细节的表达:我们在现场应该有机会比观众更加细节的观察现场, “为什么你的报道更权威、更真实、更有看头?因为观众在后面,你在现场,所以你看的更清楚” (孙玉胜,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P276,生活.

19、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如何看清楚?要看到细节,并且能把你看到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报道:“这里是北川中学的操场” (记者弯腰,拾起瓦砾) “在这个紧挨着学校教学楼的小小操场上,布满了像我手中这样苹果般大小的瓦砾” 。一切新闻皆有现场,一切新闻皆由细节构造。最后还要有背景的发现:我们有权利站在现场面对观众,是因为我们在现场发现了“有价值,而且不得不告诉观众的信息” ;我们之所以是记者,是因为我们总是能找到那些“真相” 、那些“背景” 。再比如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据我刚才的了解,北川中学一共有900多名学生、100多位老师;这是我从废墟下面找到的一

20、张课程表,从这张课程表上我们可以看到: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是这所有上千名师生的学校下午课刚刚开始二十八分钟、 、 、 、 、 、 ”对于观众来讲:“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最好的传播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比“观众想到达的”走得更远、需要比 “观众想看到的”看到更多、需要比“观众想知道的”想得更深刻。我们一定要到达现场,在现场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发现那些现场当中的细节,发现细节背后有价值的背景,并为我们的发现负责这就是一个现场记者的基本条件。2008年5月17日, 新闻联播里播出了一条6分多钟的时政新闻“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灾区视察” ,这条新闻中,有总书记讲话的特写、有救灾官兵的特写、有握

21、手的中景、有总书记一行走在灾区的全景、 、 、 、 、 、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在编辑机前一帧一帧地挑过画面,也许你和我一样会在这条新闻里一个大约30秒左右的、总书记一行走在灾区的全景中注意到一个细节:总书记的黑皮鞋上已经沾满了尘土。我想,如果是一条反映救灾战士不辞劳苦的新闻,拍摄者和编辑者都会为这样一个细节保留一个特写;我也想,如果我们就是在这条时政新闻里加上这样一个“总书记的黑皮鞋上沾满了尘土”的特写,这条新闻的传播效果也许会更好;而且,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用脚部的特写来纪录有关总书记的新闻。但是,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特写。我们在依靠什么来做新闻呢?是内容?还是形式?事实上,我们大量依靠习惯和经验在做新闻、甚至是在用“ 昨天的新闻、别人的新闻”在做新闻。7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每一个现场都是新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是新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新的这难道不是我们选择这个职业最初的理由吗?“不要因为我们走的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已故电视前辈陈虻语)每一次直播、每一个现场、每一次报道、每一期节目都是一次需要新智慧、充满新挑战的出发。对于电视新闻来讲,拿来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靠不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