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朗读教学中的创新指导.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7146584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教学中的创新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朗读教学中的创新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朗读教学中的创新指导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句俗语,无不都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并出现了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朗读中轻松愉快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一、朗读应发挥学生主体个性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为学生齐读不整齐而生气。其实,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如果,学生都读得很整齐,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鹦鹉学舌“ ,甚至读完了连读了些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大

2、大阻碍了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吗?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人云亦云,按老师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统一的朗读模式。朗读形式应以个别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个体独立性。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自由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理解读。这种形式不管从时间还是表达方式上都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等,都是让学生把创造体会出来的朗读效果配以表情,动作展现出来,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进行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见朗读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才能读出效果。二、朗读内容应由学生自

3、己选择 传统的朗读教学中,一节课重点朗读哪几个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教师通常会说“小朋友,这几个句子很重要,让我们来读一读!“至于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却一头雾水。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读,不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如何把“要我读“变成“ 我要读“呢? 我认为,应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教师可问学生“ 你最喜欢哪几句?“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美? “你最想读哪几句、哪几段? “你想怎么读?“然后用一点时间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最后读给大家听。那么这点时间可以说是学生读得最带劲,最仔细,最用情的时候。他也许会把整篇文章翻来覆去读上好几遍,找出待会儿最能展示自己朗

4、读水平的片段来;也许会把七情六欲全用上,以期读得感人肺腑;也许会动用上所有感官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这时的场面对学生来说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接下来,热炒热卖,赶紧拉开场子,让胸有成竹的学生们都来比试一番吧!那么可想而知,孩子们肯定会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刚才准备的那两下子统统展示出来。我们暂且不去看那两下子到底是不是“绝活“ ,单单这个过程就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了。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寓教与乐,融会贯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们的主体性、独立性,同时也让孩子们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三、淡化朗读技巧 “有感情朗读课文“ 这几乎成了读课文的统一

5、要求。但怎样读才叫做有感情?却没有统一的说法。纯粹靠朗读技巧读出来的感情只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这样硬生生的东西不能叫感情。朗读训练中过多强调哪儿重读,哪儿换气,哪儿抑扬顿挫等技巧,已无多大意义。如教学瀑布一课,朗读句子“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教师如果按朗读技巧,教学生“ 珍珠“要重读,“烟,雾,尘 “轻读。教师费尽了口舌,学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珍珠 “要读得重?“烟,雾,尘“要读得轻?只是机械的读,读出来并没有感情。这时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瀑布的美丽,自己去找感觉,自己去读出对瀑布的喜爱,自然就会读出轻重,读出感情来。学生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

6、看法,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不相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不必去强求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只要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自己觉得读起来很美,很舒服就可以了。四、朗读要注意运用电教手段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朗读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若配上海底录像和各种海底动物的叫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被海底美景所吸引,那么读起句子来很容易就会读出喜爱之情来。因此,朗读教学中要多运用多媒体,图片,录音,音乐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来渲染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出学生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总之,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创新指导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在读中学会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