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古典诗歌,第七课 诗三首,【导学目标】1探究三首诗歌的情感。,要学会哟,温故知新,先学一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朝露 青衿 沉吟 呦呦 嘉宾 阡陌 契阔 三匝 吐哺 羁鸟 守拙 荫庇 暧暧 樊笼,温故知新,先学一点,2关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
2、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温故知新,先学一点,关于曹操。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温故知新,先学一点,关于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3、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温故知新,矫正一下,朝露zho 青衿jn 沉吟yn 呦呦yu 嘉宾bn 阡陌qinm 契阔qi 三匝z 吐哺b 羁鸟j 守拙zhu 荫庇ynb 暧暧i 樊笼fn,课堂探讨,探究一下,短歌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课堂探讨,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情感的题目,注意对文章段落的划分,提炼各段的要点。然后概括情感。,课堂探讨,做的怎样?,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
4、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诗歌的第一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从诗歌的后面三层的意思来看,作者想表达倾诉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课堂探讨,探究一下,归园田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课堂探讨,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情感的题目,注意对文章段落的划分,提炼各段的要点。然后概括情感。,课堂探讨,你知道吗?,第一层:(18句),写回归田园前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
5、厌恶。第二层:(918句),写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情况。第三层:(1920句),回归后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情况,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险恶,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课堂提高,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2.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3.短歌行里“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答案】1.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
6、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2.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3.作者可能“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也可能单纯地“忧”人生短促,也可能“忧”的是别的什么。这首诗的情调开头低沉,后来昂扬。,做的怎样?,课堂提高,【解析】抓住一个切入点来把握诗歌的关键处和耐人寻味处。,找到窍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