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1、混凝土保护层:图中 1 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 老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8d 新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2、钢筋锚固: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 lab 的计算方式: lab=a*fy/ft*d 但其中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 时,按 C60 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a 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 la=a*lab 其中,la 不应小于 200mm,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a,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 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 0.6;对预应力筋,可取 1.0. 3、筋端弯钩和机械锚固:新规范对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下表:4、钢筋的连接: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的规定改为: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 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 28mm。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d 改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