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学习小结 区域差异分析的一般方法,区域差异,人类活动差异 (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政策、交通、技术,文化:教育、观念(开放程度),制约,影响,思考:近年来珠三角和太湖平原地区由历史上的粮食输出地变为输入地。请从工业化、城市化及产业结构方面谈谈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时空间发展,探究一东、中、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探究1】 东部地区
2、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 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部分区域随着资源开发,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时期。,探究二 教材P19图118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1读图118,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时空格局是怎样变化的?,【探究点二】 从时间轴上看, 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至1984年才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此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从空间轴上看, 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 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然后再沿江、沿铁路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带。,探究二 2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从东部开始?东部经济的发展,对中、西部会产生什么影响?试谈谈你的看法。,【探究点二】 2 东部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发利用; 东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影响: 东部开放后,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同时也拉大了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课堂过关 CDB AB C 7答案 (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工业结构 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