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2009 年 3 月 12 日)同志们: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今天我给大家作辅导报告。按照市委部署,我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已经开始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观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等方法步骤,促进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今天的辅导主要是搞清楚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第三,如何围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下面,我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理解,重点围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谈谈对这三个问题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2、、共同交流。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应当是重点发展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质量和速度并重;应当是全面发展观,即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应当是协调发展观,即坚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国际协调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坚持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
3、平发展。”为什么要把发展提到第一要义这样的高度?第一,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民心向背事关政权存亡。只有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的理念,实现国富民强,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第二,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文明发展之路、老百姓幸福安康之路。第三,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加速发展中求得中华民族生存强大的机会。只有抓住一切机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
4、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胜出。(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在我国,以人为本思想自古有之。尚书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体现出民本思想的萌芽。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我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文化中汲取了合理内核,赋予民本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与现代政治理念相结合,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有中国特色并适应中国国情的执政理念。(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3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着眼于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
5、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社会进步总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的结果,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结果。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以最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发展。(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具体到农村工作而言
6、,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针对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以更大的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长的,而是既与前人思想精髓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放眼未来,既立足于本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历史地位和科学内涵。4一是求和平、求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主流。中国必须突出发展主题,走和平发展之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二是经
7、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各国依存度继续加深。加入 WTO 以后,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要利用好世界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就要使中国更加融入世界经济,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中国按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发展,才能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取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世界各国对科学发展已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动荡加剧等问题已有深刻反思,发展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各种的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如何落
8、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具体到我们村,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每一名党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要解放思想。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既创造了历史,也开拓了未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5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解放思想就是发展要有新思维、新途径、新举措。穿旧鞋走老路,甚至穿新鞋也走老路,就只能走到死胡同里,贻误发展良机。胡锦涛
9、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思想上领先一步,在观念上超前一步,凡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措施做法,都要坚决地破除,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其次要抢抓机遇,借势而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就在于勇者敢于抓住率先出手的时机亮剑,为自己赢得生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机遇是一种稀缺资源,稍纵即逝。抓住了机遇就能实现率先发展,赢得一次跨越
10、,错过了机遇就会落后被动,失去一次发展的良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机遇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冲破定势思维,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当前,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为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为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意识,认真分析制约我村发展的各种问题,拿出“舍我其谁”的壮志和“壮士断腕”的气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6第三,要找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做活农民增收文章。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受
11、到了一定影响,我们要引导群众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注重引导,搞好服务,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二是要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党的惠民政策下,村里通了柏油路,村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村里垃圾随处可见,粪堆、柴草乱放、乱倒现象时有发生,群众的生活习惯也有待进一步养成。这都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去引导,去组织,去实施。三是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结合“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引导群众求知、求乐;要结合市里开展的十个“双十佳”评选活动和我乡开展的五个“十佳”评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结合我们大侯村的实际,建立一支农民文艺宣传队,引导群众自娱自乐。总之,我们村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紧密结合我村实际,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找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特别是要规划好 2009 年工作,争取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