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3 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 2011-2012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赍发(j) 迤逦(y) 眄庭柯 (min) 或棹孤舟(zho)B朝菌(jn) 坳堂(o) 舍簪笏 (zn) 除臣洗马(xin)C夭阏() 撮合 (cu) 堡子里 (b ) 因噎废食 (y)D鞶鼓 (pn) 棕叶 (zng ) 审容膝(x ) 心惮远役(dn)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酒馔 解腕 辩护 唉声叹气 盛筵难再B接壤 逻辑 辖制 门衰祚薄 舸舰迷津C俨然 慷慨 角隅 腹犹果然 叨
2、陪理对D蓬蒿 促狭 沾辱 萍水相逢 梓泽丘虚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B根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城市或国家 60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数的 20%左右时,这个城市或国家的人口就称为“老龄型人口” 。C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使得长江在重庆的部分江段出现了大面积裸露在外的干枯河床,昔日水草肥美的“鱼米之乡”变成了一片焦渴的土地。D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泄漏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这次核事故也让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核能源利用问题。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CD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某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满了委员们写给酒店的感谢信.D她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越来越精神了,不由想起 “人逢喜事精神爽 ”的话语,禁不住顾影自怜起来。5.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时候,呈现在我们脑子里的话语往往只是一些片段当我们思路畅通的时候,许多话语在我们脑子里涌现第 2 页 共 13 页 我们一边写一边思考,只有用文
4、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它们是凌乱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那么确定的我们的思想才算最后成形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情节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壮志、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B 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C诸葛亮为了平定南蛮之地,派蜀将马岱前去作战,马岱不负众望,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至此平定了南蛮,蜀地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D由于马谡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
5、懿。为了执法严明,诸葛亮只得挥泪斩了马谡。二、 (9 分,每小题 3 分)诗人的审美角色莱 笙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陷入后现代语境之中的非史诗遭遇。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是理想界的生物,是现实中的怪物。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以审丑取代审美,从口号诗的极端走向口水诗的极端。诗坛上的所有美学纷争都可以从诗人角色问题上找到根源,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从解决诗人自身问题入手。树立恰当的诗人角色成为当前诗歌发展的重要课题。鉴此,我提倡诗人要充当“禅师式”的审美角色。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由于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
6、言外之意,二者倒是很能沟通,所以诗歌出禅意,禅师也作诗。但大多时候,诗人仅仅停留在以禅喻诗,而没有深入达到以禅师喻诗人,诗人没有注意到引入禅师的处世方式来升华自己。禅宗是儒释道三家的融汇,既是宗教,又不是宗教。一般宗教普渡众生,认为自己在岸上,众生在海里,伸手或以其它方法从海里把众生救起来;而禅宗不这样认为,禅师自己就在海里,禅师与众生同在,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伸手拯救,禅师通过与众生打成一片,从而潜移默化感化、点化众生,使之立地成佛。显然,这样一种禅师处世方式更容易被众生接受,诗人吸收禅师的这种处世方式没什么坏处。这意味着,一方面自己要成佛,也就是说诗人自身要有极高的涵养;另一方面要与众生一体,
7、感悟和点化众生,也就是说诗人要融入到公众生活中、读者心灵里,在融入中使人接受你的作品。诗人的禅师式审美角色贵在“人格魅力”,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素养上的三种追求:第 3 页 共 13 页 面对现实,感化大众,这是“禅师”似的素养追求。面对现实,不能消极面对,而必须积极面对。诗人不是救世主,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但是诗人应当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从这个高度来处理现实生活内容,从而使之“诗化”,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术。 品行要正,充满正气。品行不正,何以为人?更何以为诗人?诗人是传播精神之人,自身要正,要弘扬正气,培养 “独立不迁”的人格。诗人的境界提高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
8、地境界,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为此,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天人合一”是灵气的根源,更应是当下诗人人格素养的境界追求。 “对立统一”是灵气的体现和运用,是诗人智慧世界的生态。 “始终如一”既指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又指诗人精神升华的成果,返璞归真,使审美集中化、简约化。诗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梦想追求,禅师式的审美角色是一种比较高的定位,引导我们跨越崇高与卑微的界限、宏大与琐屑的隔阂、传统与未来的栅栏,使自己的话语解放与时代的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获取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7.下列关于诗人“禅师式的审美角色”的理解,正
9、确的一项是( )A.“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要求诗人有极高的涵养,并与众生一体,作众生的榜样,引导众生立地成佛。B “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借鉴和吸收了禅宗中禅师的处世方式,众生都能接受。C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贵在 “人格魅力”在人格素养上,强调诗人要有三种追求。D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属较高定位,让诗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8.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这是因为两者有不少相同之处,容易沟通。B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因而使得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为减弱。C诗人追求境界提高要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后达到一种与天地万物
10、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D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9.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诗坛上所有的美学纷争,其根源都在于诗人角色问题,要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诗人自身的问题。B说禅宗“是宗教”,是因为它和一般宗教一样都普渡众生;说它“不是宗教”,是因为它普渡众生的方式不同。C诗人要达到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第 4 页 共 13 页 D诗人只要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就能使现实生活内容“诗化”,从而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
11、术。三、 (9 分,每小题 3 分)10、下列文言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C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 诛一夫/纣矣未闻/ 弑君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2
12、题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中道亡至京师,叩登闻鼓诉冤,不报。居贬所岁余,遇赦得释,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久之,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明道中,卒。 修性刚介,好论斥时病,诋诮权贵,人欲与交结,往往拒之。张知白守亳,亳有豪士作佛庙成,知白使人召修作记,记成,不书士名。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且求载名于记,修投金庭下,俶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且曰:“吾宁糊口为旅人,终不以匪人污吾文也。 ”宰相欲识修,且将用为学官,修终不往见。母死,自负榇以葬,日诵孝经 、 丧记,
13、不用浮屠为佛事。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天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称能文者必曰穆参军。 庆历中,祖无择访得所著诗、书、序、记、志等数十首,集为三卷。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幼嗜学,不事章句 事:研究B 中道亡至京师 亡:逃跑C 张知白守亳 守:太守D 自负榇以葬 负:背负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求载名于记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B士谢之,终不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 耕植不足以自给D居贬所岁余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14、知第卷(共 114 分)第 5 页 共 13 页 四 ( 28 分)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 分)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 (4 分)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 (4 分)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4 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 分)余 干 旅 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余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首 联 “摇 落 暮 天 迥 , 青 枫 霜 叶 稀 ”描 绘 了 一 副 什 么 图 画 , 烘 托 出 诗 人 怎 样 的 情 感 ? (4分)全诗
15、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过程,请写出。 (4 分)15.古诗文默写(5 选 4)(8 分)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登东皋以舒啸, 。策扶老以流憩,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五、 (21 分)山月曾是旧时友夜阑人静,万家灯火次第熄尽,一轮小城月,这才怯怯迈了步子,移向中天,照亮些残留的夜色、人迹。那月亮,有些瘦弱、苍白、营养不良的。哪里比得上我故园那轮丰美而多情的山月呵?山月曾是我旧时友。我是弄不明白:不同地方的月亮,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故园的那轮山月,那么大,那么第 6 页 共 13 页 白,那么亮。东边那座最高的山,名叫河里沟。群山
16、若也是一户人家,有一道前门,肯定就开在河里沟。白昼是常关的,只有夜晚才会打开,那山月、山雾、山精灵,都是从那门里走出来的。山月升起,在山顶露出半边脸,然后是整个身子,最后轻轻一蹬,便飘向夜空。今夜窗前小城月,大不过一个盘子,记得旧时山月,足有一个箩筐大小。有时,有事,我在月夜归来。翻过村前黄泥岗,站在山岗上,看一轮山月。我若站得再高一点,也许就能摸到山月了,虽然还隔着一段距离,但我也能感觉到,山月是凉的,不是想象的那样冷,而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凉。我想:如果赶在天黑之夜,攀上高高的河里沟,待山月升起,就可走到山月中去了。 月照山中,山中还是山中,但被月光照亮,给人的感觉,总疑换了一个地方。好多
17、人家,都不点灯,开了门窗,放进一片片月光,在月光里闲坐、喝茶。如果你再仔细地看,月照是别有用心的,该亮的亮,该暗的暗。那些贫穷的、不雅的东西,都被隐去;那些富有的、美好的东西,越发清晰了,还有那些牛栏、猪圈等,是有点肮脏,月照藏不住它们,就把它们弄得模模糊糊,让人看不清楚。最美,莫过于夏秋黄昏,下了一场暴雨,雨后云开,山月来照。有雾,东一团,西一团,南一团,北一团。山峰、河流、村子都在雾中,藏一半,露一半。一天疏星、数村灯火,远几点,近几点。夜来无事,我爱到住在小学的张校长家坐坐,我爱到道班里的小汪那里聊天。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我打开家门,山月就照在我家门口。山月不言,只是悄
18、悄地跟着我上路。每月,农历十五前后之夜,当然,最好是八、九、十月,村外的田畈上,夜已经很深很深了,没有人,没有野畜,也没有风来搅,那山月光,不断地倾泻在这里,厚厚地堆积起来,变得真的很浓很浓了。我真想挑一担水桶,拿一个木瓢,轻轻地,走到田畈上,站在一条田埂上,蹲下身子,像用木瓢舀水一样,把那些山月光舀进水桶。挑回家来,当作豆腐花,当作一种饮料喝。我还异想天开,要是有一种设备,能把这样的月光再做加工,滤去其中大量的清光、冷光以及尘埃、杂质,也会提炼出类似奶粉一样的月光粉,它应该也是乳白色的,闪着一种世上少有的光泽。那样,不时,我就可以用水冲上一杯,也可加点糖,肯定味道鲜美,生津解渴,且富有营养。
19、那山月光有一种极强的穿射力,能把人照透的。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不敢在那山月光里久久逗留,更不敢去面对山月。因为我觉得,隐藏在我内心里,有着不少丑陋、邪恶的东西,譬如懒惰、抱怨、自私等等,会在这山月光里暴露无遗。但我还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在那里,借着那山月光,正视起自己的内心,一一剔除去那些丑陋、肮脏的东西。踏月归来,步履轻松,心情喜悦,我不能说我变得怎样,但比起以前的那个我,肯定多了一份纯洁、一份善良、一份高尚,我这才觉得自己配作山月的朋友。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山里人,夜里,去偷人家的牛。牛偷到了手,走在回去的路上,这才发觉是个好月夜,他愈往
20、前走,山月光愈亮,突然他害怕了,知罪了,最后终于彻底悔悟,又把牛送了回去。我相信这个故事不是编造。第 7 页 共 13 页 在山中,除了那些人,那山月,还有那幽兰,那鸣虫,那白鹭,那绿蕉,那窗前一枝梅,那屋角一蓬竹,那岭上几棵松多少我旧时师友,真的是久违了!16.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 分)17. 纵观全文,说说题目“山月曾是旧时友”包含哪几层意思。 (6 分)18.根据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4 分) 但我也能感觉到,山月是凉的,不是想象的那样冷,而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凉。我真想挑一担水桶,拿一个木瓢,轻轻地,走到田畈上,站在一条田埂上,蹲下身子,像用木瓢舀水一样,把那
21、些山月光舀进水桶。19.文章第段写到“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 ,第段又写到“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 ,两者矛盾吗?为什么?(5 分)六 (65 分)20.(15 分)扩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句子“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要求:用第一人称手法 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运用适当的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 不少于 200 字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 分)第 8 页 共 13 页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有很多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
22、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请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要求:写议论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不少于 7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3 届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题卡第卷(36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第卷(114 分)13、 (12 分)(4 分)(4 分)(4 分)14、 (8 分)(1) (4 分)(2) (4 分)第 9 页 共 13 页 15、 (5 选 4) (8 分)(1) (2) (3) (4) (5) 16、 (6 分)17、 (6 分)18、 (4 分)19、 (5 分)20、 (15 分) (不少于 200 字)第 10 页 共 13 页 20021大作文(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