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地产评论:商业地产咨询与医生看病文:天津苓创商业地产顾问机构 总经理 冯新多数人都得过病去过医院,对医生看病的情形都不会陌生。对于常见病,医生做点常规诊断开个药方,病人拿点药打打针就可以回家了;对于疑难杂症,少数运气好、发现早、医生水平也比较高的情形,病人还有治愈的机会,治愈的比例视病症情况而定。但既然是疑难杂症,治愈的比例通常不会太高。至于多数疑难杂症的患者,其命运大同小异:死掉。而其中很多疑难杂症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因此医生总是强调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但无济于事。人性的惯性非常大,正常人有几个人会在自己感觉好好的时候去进医院检查呢?
2、很少。等到发现了,往往就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中国的商业地产咨询,与此同理。一日与一位做商业地产咨询的朋友小聚,席间友人大骂开发商都是一帮猪头,他接触了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动辄几十万平米,开发商总是等房子盖好之后,既卖不掉也租不出去才找到他给做诊断,而前期规划的时候舍不得掏点银子请他做咨询。这些项目犯的错误,其实都是别的开发商早就犯过的错误,对商业地产咨询顾问而言,这些问题就象医生眼中的常见病。但商业地产的常见病与普通人得的常见病不同之处就是普通人的常见病可以用常见方法治愈,但商业地产的常见病是一旦得了就基本无药可救。因此做商业地产的咨询顾问的,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开发商要重视前期商业规划,要先做商
3、业规划再做建筑设计,规划阶段就要考虑招商的问题,规划环节出了问题,等房子盖好了出了问题项目就很难挽救了。但你就是喊破嗓子也不会有多少开发商对商业地产的早期规划真正重视起来,一个从住宅的卖方市场轻松赚取巨额财富的行业转型过来的开发商怎么会真正重视前期规划?一定要等到房子盖好,放在那里既卖不掉也租不出去的时候,才会想起找专家咨询,就跟人只有病入膏肓才去医院看是一个道理。少数项目地段还行,建筑体量、层高、进深、载荷、结构、配套设施上没有硬伤,仅仅是市场定位业态规划等软环节上存在问题,这样的项目经过高手的重新规划,也许有起死回生的可能,绝大多数项目的命运,和那些病入膏肓的病人的下场不会有什么两样。如果
4、是木已成舟的项目,绝大多数是没有药方可开的。这就像对于已经病入膏肓的病人,医生能做的基本就是保守疗法,尽量减轻病人死之前的痛苦。另外就是说点善意的谎言:只要你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我们相信你很快就会康复的!当然,等病人死了,他就啥也不知道了。对于商业地产,关键的药方基本都在规划环节,就像医生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但那个时候财大气粗的开发商都觉得自己身经百战无所不能,是个正常人,根本不要医生的建议,不要医生的药方,更不要说付费给医生主动吃药。没有几个开发商愿意在前期规划的时候花大把的银子请真正的商业地产高手做咨询,所以也没有多少优秀的人才愿意成为商业地产咨询专家,对商业地产真有深刻认识的高手跳槽去
5、开发商做个操盘手,挣的钱比做咨询顾问要强得多。高手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所以这个行业自然就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南郭先生。所谓商业地产咨询专家,真正的高手不多,多数都属于庸医。这些专家最大的本事就是挖出病根来,当然也不排除很多庸医连病根都找不出来。因为没有高手,所以开发商就更不愿意在咨询顾问身上花钱,导致整个商业地产咨询行业很难走上一个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商业地产咨询到目前为止还是整个行业链条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成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商业地产咨询与医生看病,两个貌似无关的行业,其内在的游戏规则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普遍的人性的问题和看不见的社会游戏规则的手。先知先觉、远见永远是少数人才会拥有的品质,多数人都是短视和盲目的。不要指望所有的开发商在一夜之间都具备了强大的学习能力,都能够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化成自己的,从而避免犯同样幼稚的错误,这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大量的开发商前赴后继不断犯幼稚的错误,就像永远都会有人因为不注意早期诊断最终病入膏肓才走进医院一样。病人需要医生的治疗,同时医生也要靠病人提供的病例来不断成长。如果病人都学会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个个都是无师自通的神医,还要医生干什么。开发商与商业地产咨询顾问之间的关系,与此同理。病人与医生,开发商与咨询顾问,就象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总是相伴相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如此才构成世界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