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 9% 风电将成第三常规能源2010-07-12 07:29:07 中国能源信息网核心提示:国家已着手制定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核能发展规划也正在修订中,预计将会有一系列新能源的重大政策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年内即可出台。 ” 海上风力发电将成我国未来能源规划重点之一。 (资料图片)信息时报讯 国家已着手制定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核能发展规划也正在修订中,预计将会有一系列新能源的重大政策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年内即可出台。记者从在穗召开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获悉,截至 2009 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9%。2020 年,风电将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
2、大常规能源,国家已将规划目标进一步提至 1.5 亿千瓦,广东等东南沿海拟建设海上风电厂。但电厂建成后却不能并网发电的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突出显现。风电将成第三常规能源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 7 月 10 日、11 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在新能源发展分论坛上表示,我国已经着手编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并在修订核能发展规划,预计将会有一系列能源领域的重大政策出台,引导相应的产业发展。此外,据中台办特邀嘉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透露, “今年,我们即将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中台办特邀嘉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虎透露,到2009 年底,我国
3、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总计约 2.68 亿吨标煤,约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比 2005 年的 7%增长两个百分点。其中水电约 2 亿吨标煤,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 7000 万吨标煤,向 2010 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 10%的目标迈进。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高虎表示,10 年后,风能将实现与其他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相竞争,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常规发电能源,至少达到装机容量 1.5 亿千瓦,争取实现 2 亿千瓦时的目标。到 2030 年和 2050 年实现 3 亿和 5 亿千瓦,在届时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中占据 20%和 10%以上。高虎还表示,除了规模的大型风力发电厂,
4、离网型的小风电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方面的装机数量不容小觑,到 2008 年,已有 38 万台小型风机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虽然只有 7.5 万千瓦,但解决了边远地区的民用电问题。张国宝介绍,目前中国大陆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 2268 万千瓦,累计发电量 516 亿千瓦时,连续 4 年保持翻番的发展速度。广东等将建海上风电厂长期参与国家风电规划布局的中国水电规划集团新能源处处长易跃春表示,大陆风电的发展目标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制定九五规划时,仅提出 2000 年建设 100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到了 2003 年,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千万千瓦的目标。 “目前基本明确了目标,到2015 年实现
5、9000 万千瓦,2020 年完成 1.5 亿千瓦的目标。目前正在按照目标组织规划。 ”易跃春透露,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布局在河北、内蒙古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酒泉地区、新疆哈密地区、吉林、江苏沿海、山东沿海等八大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在内陆山地、河谷、湖泊等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考虑进行适度规模的风电开发。易跃春认为,风力发电不适合遍地开花,除了西北部,东南沿海是重点布局地区。规划提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份都拟展开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据悉,位于上海东大桥边的风电项目已于 7 月初正式并网发电,成为中国首座大型海上发电项目。不能入网问题将会显现“ 大陆风电的发展
6、,以前是设备、电价和人才的问题,现在,另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电网环节建设的薄弱,不适应风电的快速发展,有些风电项目建成了,但却不能上网发电,这也是为何几个口径出来的风电装机的数据有差异的原因。 ”易跃春表示,十二五期间,风电和电网的协调发展将是风电发展的主要课题。高虎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风电、太阳能发电厂建成后,却不能实现并网发电的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突显出来。十二五期间,国家也会做出相应的大规模政策调整。 “应该说新能源本身规模大了后,整个能源系统都要进行调整, (风能)本身是一个间歇性不可控的能源,需要一个过度阶段来解决。我们相信是有解决手段的,但目前具体政策上还不是很明确,主要靠电网公司去努力配套。 ”易跃春说,2003 年前,大陆风电还是小规模发展,单个项目都在 1 万千瓦左右,80%机组靠进口,电厂综合造价万元/千瓦以上,上网电价在 0.9 元/度上下,最高达到 1.2 元/度。2003 年后,大陆自主生产能力实现 74%以上,风电厂的综合造价为 9000 元/ 千瓦,上网电价下降到 0.5 元0.6 元/度,这样一来,以前是象征性的风电项目,目前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而随着煤、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风电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