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楷书技法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由汉代隶书演化而来。其笔法形成于由隶至章草、今草的演变过程中,从遗存至今的西汉竹木简书中便可窥其演变之初的痕迹。到汉末,已出现了非隶非楷,亦隶亦楷的“隶楷书” 文字学家称之为“新隶体” 。魏晋时期,正在形成中的行书与楷书互相作用,对彼此的定型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从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看其时楷书已相当成熟而且定型化。显然,楷书最初产生于民间,其后再由文人整理,使之规范,从而达到成熟的。从文字学的角度认识,以垃到东晋时期,楷书才算是演化成熟,这一字体的存在才得以确认。成熟的楷书与隶书的主要区别是:楷书字形极为方整,尤其典型标志是在点画形态上。楷书横画改隶书之波挑为顿笔回
2、收,在隶书中非横划而右出的波挑。楷书为横钩、斜钩等。左出的掠笔在隶书中为上轻下重,楷书成熟后则变为上顿而下出锋(即上重而下轻) 的“撇” 。总之。成熟楷书的点画,即如 “永”字八法中所表现的形态。然而从书法的角度认识,楷书的范围要大得多。从汉末至东晋过渡期中的非隶非楷者,到唐中期和晚期楷书完全成熟后的颜柳等楷书,都应包三括在楷书范围之中。从书法审美的角度看,中国书史上的楷书可归结为三个系列,即晋楷一系、魏楷一系和中唐楷书一系。晋楷一系发端于曹魏钟繇,而完成于东晋王羲之父子。其后这一派楷书流被整个南朝,由智永而传初唐诸家。由文人书法家师徒授受,世代相传,在笔法和审美意蕴上与钟、王行书一脉相承,我
3、们将之称为晋楷一系。其书多用于奏章,抄文、书札乃至基本功训练,与铭石书相异。其初,钟繇的楷书因时代影响,字形横扁,笔法中尚具隶意,代表作有力命表 、 还示帖 、 荐季直表 、 宣示表 。后经东晋二王发展,楷书形体趋方,笔法完善,点画规范,技巧精微,代表作品有王羲之乐毅论 、 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真书等。此外,明显异于同时代铭石碑刻书法,由深通二王笔法者书写的南齐刘岱墓志 、梁萧儋碑等,由于刻工精良,少“刀味”而较充分地体现了笔意,亦可划入此系。隋碑中兼融南北书风的龙藏寺碑 ,初唐欧、虞、褚、薛的楷书碑刻,其书笔法显然由仿学二王而来,艺术风格多含南朝以
4、来文人书风的特征,刻工亦没有以刀夺笔,较忠实地反映了书家手书原貌,故亦当包括在这一系之中。必须强调指出:这一类楷书多为小、中楷,笔法成熟而具有笔意,用笔朴实而少顿挫华饰,既异于南北朝铭石书的简率,也异于中唐后用笔多顿挫而有华饰之风的大楷。当然,初唐四家的楷书虽还笼罩于大王的书风之下,但他们兼容南北之风,亦受到铭石书程式的影响,已经各具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如欧阳询的九成官 ,不仅问架高度稳定,而且点画笔法也臻精熟,较之东晋时代的楷书更艺术化,为中唐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初唐四家中褚遂良、薛稷的楷书,便已初具华饰现象,为中唐以后颜柳楷书之滥觞。魏楷一系主要指北魏铭石楷书,亦包括从汉末到唐代的保留着隶
5、书笔意,在艺术风格上与钟王楷书一系不同的南北铭石楷书,以及民间经生和抄书手的楷书。早在汉末的简牍上,即已有非隶非楷的作品。魏晋时期的铭石书承继了汉代铭石碑刻的许多特征而形成特有的铭石书程式,而一一些民间书手(包括工匠、经生、抄书手等) 的书法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保留着隶书笔意的书写程式。它主要反映在碑刻、造像、墓志、佛家经文的遗迹中。这一系亦世代师徒相袭,与文人书法相对峙,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 ,其书法程式与以二王楷书为典范的晋楷一系迥异。这一系代表作品可追溯到东汉永和二年简 ,晋人写本诸物要集经 、 妙法莲花经,晋人写本三国志) 、吴 谷朗碑等。而最典型的作品则是南北朝时代的石
6、刻,如广武将军碑 、 嵩高灵庙碑 、 爨宝子碑 、 爨龙颜碑 、 龙门造像记二十品 、 姚伯多碑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 铁山摩崖 、 云峰摩崖 、 石门铭 、 瘗鹤铭以及许多质朴、率意、稚拙的石刻。直到唐代的一些墓志、抄经、乃至宋、元、明的民间铭刻书法,都可窥这一系延续的痕迹。由于这一系以北魏碑刻最典型,故称之为魏楷一系。当然,任何分类不可能有绝对的界限,比如北魏墓志中的部分作品就受到南朝文人楷书的影响, 张黑女墓志即是一例。但这类作品在北魏铭石书中不具代表性。中唐楷书一系指中唐以后产生的与前述二系风格不同的楷书,虽然其渊源仍在晋楷一系,并受到魏楷一系的影响,但在笔法以及审美意味上与此二系
7、均有所不同。这一系可以颜真卿楷书为典型。从颜真卿楷书直接派生出的晚唐柳公权楷书是主要代表,他的楷书是楷书走向颠峰期的作品。其特征是字形变大,强化起笔,落笔顿挫,在横、竖画的两端,在点钩的顿挫挑剔上,都明显地丰富于以往的楷书。这是中国书史上各体文字演化至高峰阶段特有的美化倾向,我们将之称为“华饰”现象。然而这种华饰不同于过去官体文字的华饰现象,并没有减弱书法的艺术趣味,其代表书家颜真卿、柳公权等均足娴熟掌握笔法的文人艺术家,所以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华饰之中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并表现了一种雍容、宽博的时代特征。颜、柳一系楷书的华饰特征被后来宋代人活字印刷的字模所固定化、程式化(宋体字即由颜柳书而来,并一
8、直沿用至今天) 。但其初在唐代书法家手中,这种华饰是其有艺术意蕴的。第一节、中唐楷书中唐楷书以颜真卿为代表,其楷书作品多宝塔碑 、 东方朔画像赞 、 颜勤礼碑 、麻姑仙坛记等,诸碑各有特色,但也有着笔法、结字的一致性。柳公权的楷书学颜真卿,并在颜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起笔收笔、转折暗过以及钩点出锋的提按,使华饰现象更为强化规整。在结字上,柳字中官紧敛,体势开张,与颜字中宫疏朗、体势稳重有所不同。但颜、柳书在基本风格上却有着一致性,二者都是中唐楷书一系最典型的代表。明代冯班钝吟书要说:“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 ”因此柳公权的楷书也是学书入门的佳帖。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 、 神策军碑等。下
9、面以颜真卿颜勤礼碑及柳公权玄秘塔碑)为字例,对其基本用笔及结字技法作一简单介绍。(一)用笔 1横:横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 。楷书的横画有主次之分,势态有仰覆之别,起笔与收笔也有藏露方圆的不同。如颜体“正”字有三横,写法略有不同。 上横:直下起笔;稍提折锋右行;提笔顿收。中横:逆锋圆转右行;稍提笔收锋。下横:向左上逆入起笔;顿笔再提笔;中锋行笔;提笔向右下顿笔,回锋收笔。三横不一,上平下拱,上方中圆。中横起收均较平实,下横收笔特别强调,目的是为了突出主笔。柳字“正”字,上仰下覆,均。为方笔,写法与颜字略不同,其笔法是:切笔直下,提笔翻折;中锋行笔;提笔、顿笔、回锋收笔。2竖竖在“永字八法”
10、中称“努” 。竖画的起笔有方圆之分,收笔有垂露和悬针之别。颜体“训”字。 “川”的三竖,第二竖为方笔垂露,第三竖为圆笔悬针。方笔笔法是:侧锋切笔斜下;提笔中锋运行;提笔圆转收笔。圆笔笔法是: 逆锋左上;提笔圆转; 中锋下行;渐提出锋。第二竖回锋呈垂露状,第三竖出锋呈悬针状。姜夔在续书谱中对竖画的回锋、出锋作过这样的说明:“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因此悬针、垂露各有设施,要合乎情理。 。竖画还有势态的向背问题,一般均以字两侧的竖画显示。如颜体“阙”字盼“向”势与柳体“阁”字的“背”势,态势各异。中唐楷书的两侧颜体竖画大多取相向( )之势,与初唐楷书及晋楷、柳体多取相背之
11、势) (,风格迥异。3撇撇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啄”或;“掠” ,如颜体“秀”字,第一撇为短撇“啄”其笔法为:欲撇斜顿;提笔转锋;顿笔渐提出锋。第三撇为长撇“掠” ,其法为:逆入顿笔,提笔转锋;略顿渐提出锋。柳体的撇也有因笔画繁复而变成首尾俱尖的“柳叶撇”的,如“殷”字,共存三撇,中间一撇用“啄” ,左右两撇用“柳叶撤”让出空间,使其透气,显得空灵。撇要注意中锋运笔,出锋时不可一甩了事,要“笔笔送到” ,防止“鼠尾” 。4捺 捺在“永字八法”中称“磔” ,是楷书笔画中最难写的一个笔画,也是楷书中保留了隶书波磔的笔画。 “捺”因其势态和位置的不同,分立捺( 或称竖捺) 和卧捺(或称横捺)两种。如
12、颜体“文”字的捺脚为立捺。其笔法为:逆锋左上,提笔圆转;中锋右下渐按;提笔、顿笔,渐提出锋。 柳体“趟”字的捺脚为卧捺。其笔法为:逆锋左上,顿笔切下,提笔折锋;中锋行笔渐按;折锋右行;提笔、再顿笔折锋渐提出锋。捺的出锋有两种情况,一般如“文”字是用锋的一面,以提按法来写;另一种如“趟”字,是用改变毫面,用翻折的方法来写,所谓“一波三折”即指此。5点点在“永字八法”中称为“侧” 。点的起笔有藏锋,露锋;收笔有藏锋、出锋。姜夔云:“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出锋点,其锋芒所指,必为下一笔的起笔处,故又称为呼应点。点的变化很多,均各有差异。如柳体“拎”字上下两点,上点收笔
13、出锋为呼点,下点起笔直下收笔藏锋为应点。下点是点的最常见的写法其笔法为:柳体直下起笔;渐按铺毫;提笔圆转收笔。 若省却最后一个动作,也能写成一个点,但收笔处难以干净利落。颜柳楷书重法度,写点均提笔圆转,将其补满。点的这种写法同时也为出锋处的中锋运笔创造了条件,如“拎”字的上点出锋,在上述三个动作完成后再增加顿笔渐提出锋。这是中锋出锋的正确方法,若省却第三、第四两个动作,写点时直接顿笔打出,必然出现偏锋病笔。这在写大字时尤应注意。另外,写点不可用画圈的办法,而应直接铺毫。6钩钩在“永字八法”中称为“擢” 。横钩或竖钩实际上是横或竖与点的出锋的连写。如颜体“尉”字的竖钩、柳体“宗”字的横钩和竖钩,
14、均为横竖画写完后再另起一笔写挑点出钩。这种写法是用提按之法,使其换锋,基本上是用毛笔的一个毫面完成。7挑挑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策” 。是反方向的撇,用笔方法与撇相似。 如颜体“校”字与柳体“拾”字的挑画。其笔法为:逆锋左上;顿笔翻折;渐提右上出锋。8折“永字八法”其实只有七法, “掠”与“啄”均为撇,并没有“折” 。而折在楷书中应用广泛。因此颇为重要。折有方折、圆折之分,如颜体的“强”字。 “口” ,的横竖相连为“圆折” 。这两种写法虽有不同,但都是在横画完成后另笔再写竖画,古人有“笔笔断而后起,之说,转折之处若不断笔另起,横画结束时不“暗过”换锋,便易出现偏锋病笔。折笔的形式颇多,除横竖的
15、连写外还有撇与点、挑与撇的连写,如“绵”字,还有“殷”字、 “参”字等。(二)结字1重心平稳重心平稳是楷书的丰萼特征之一。如颜体“乃”字、 “卑”字的弯钩为此字的支点,而它们恰处于这个字的重心垂线上,若稍偏左或右,这两个字就不稳。2布白均匀唐楷的布白讲究匀称。如柳体“觏”字有十二横,十竖,被其所切割的白色块面,均匀等称,且相互避让而不碰撞;“区”字三个口的间隔大小基本一致,外框半包围结构的上横写成短横是独具匠心的( 若改为长横并与左竖相接,必然平板) ,且在上口左侧形成一个空白,豁一大口,反倒左右匀称。 “品”字的密集显得中宫收紧,周围的空白与之形成疏密的对比。 3左右揖让左右结构的字既要互为
16、朝揖,又要互为相让。如柳体“歉”字的“兼” ,向右上方倾斜空出下部,让“欠”的撇伸入,主笔立捺右下支撑着,与长横形成了力量凝聚点,亦即字之中官。然而左右两个部分又互不碰撞,有穿插,有揖让,使整个字既结构紧密又体势开放,主笔突出。再如颜体的“鹤”字左右互为避让穿插,既紧结又空灵。4上下承覆楷书上下结构的字大多上大以覆下,下大以承上,上下咸宜,互为管领。如颜体“军”字就是上覆下承合于一体的字例。柳体的“灵”字, “雨”头覆下, “巫”底承上,中间三个“口”字紧靠在一起,形成“中宫收紧”的裹束。若将此字的外围轮廓线勾出,马上会发现有一种对称曲线美,若不裹束,则不成字。因此, “裹束”是使单字纵向收放
17、的关键。5横向参差楷书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时,横向忌讳齐乐须有参差和错落。如柳体“辩”字,左中右结构,左右是“辛”字重复,头上都是点和横,若三横并列,必然呆板,松散。现用“阶梯式”排列,使其上下错开, “斗笋接缝” ,结构就紧密而有变化。 “言”的收腹上提,使两个“辛”的腿长舒,并互有高下,疏密有致。再看其三点大小形状多不相同,九个横画长短粗细及势态均不一致,左竖为垂露,右竖为悬针,均可看出书者匠心来。颜体字如“御” 、 “卿”等字也都上下参差表现了纵向的裹束。从以上颜柳的字例来看,用笔、结字都很讲究法度,然而其钩、剔、顿、折处的华饰部分如过分强调,便易显得矫揉造作,这是临习时必须注意的。第二节
18、、晋 楷晋楷一系以羲献父子为典范,而全面继承二王衣钵的隋智永也是佼佼者。清何绍基曾云:“至于楷法精详,笔笔正锋,亭亭孤秀,于山阴裴几直造单微,惟有智师而已。 ”故人们习王羲之行、楷书常以智永楷书为入门,他的真草千字文中的楷书,秀润圆媚,运笔“一榻直下” ,笔意流贯,将王羲之行、楷特色体现得既充分又清晰。第三节、魏 楷魏楷一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碑志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它们主要是民间书手和刻工所写刻,在用笔和点画形态上保留了隶书向楷书嬗变过程中的某些特征。部分笔画含有隶意,钩点出锋多偏侧,大多结字不稳、不匀、不工,再加上刀工率意而刻留下的明显刀味,都反映了魏碑楷法的不成熟性。但这恰恰又构成了它雄浑朴茂、自然天成的书风,成为书史上颇具个性的一种审美典型。魏碑的用笔与唐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用写唐楷的用笔方法来写魏碑。另外,大部分魏碑的明显刀工斧凿痕迹,如爨宝子碑的“渝浪”二字,本是刻工求迅捷之结果(刻三角点比刻圆点方便),在临写时却无需刻意去求形似而 “画三角” ,这也是学魏碑必须注意的。元怀墓志及“爨龙颜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