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说明解读台州市教研室 叶军彪,一、考试说明修订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将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发挥学业评价对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二、命题依据和意图,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改理念引导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课标的实施与课改的推进是紧密联系的。课标的理念和课改的变化,也会体现在考试评价和教学评估上。,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
2、,按照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2013年台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命题在延续多年来中考语文结构形式的基本格局,承继了“浅易不平庸,灵活不偏怪,难易要适度”的命题思想的同时,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稳中有变,变中出新,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进行考查。具有“朴实、灵动、致用”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彰显了新课标精神,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201
3、3年台州市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评价),2014年台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命题延续多年来中考语文结构形式的基本格局,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稳定、传承、理性、活力”的思想指导下,力求做到:格局基本稳定,深浅难易适度;凸显民族文化,丰富人文内涵;适当回归教材,面向全体考生;体现先进理念,形式有所创新。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进行考查,对今后日常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台州市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评价),三、考试目标和要求,强调知识积累注重能力考查突出语文素
4、养,语文知识积累考查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积累情况,包括语音汉字、古诗词名句、古文名句、常用文言词语、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等多个方面,扩大了范围。阅读主要考查理解、筛选、概括、解释、鉴赏、探究等能力,提高了要求。语言运用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中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趋向于综合。,综合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以利于丰富语文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四、考试内容和范围,优化板块结构调整内容分布
5、明确考查范围,1.板块结构的优化,2014年考试目标:书写、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2015年考试目标:书写、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2015年例卷结构: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含书写5分),2.内容范围的调整,(1)在“语文知识积累”板块中,明确考查拼音汉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词语释义、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四个知识点。,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一:注重真实运用,避免机械考查,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字形题考查范围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3
6、500个常用汉字。,现用教材中(含教材附录)的古诗词名句;考试说明附录1中推荐背诵的古文(20篇);考试说明附录2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中的内容。,22入若耶溪(南朝王籍)37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4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86暮江吟(唐白居易)93渔翁(唐柳宗元)111浪淘沙(南唐李煜)132定风波(北宋苏轼)138如梦令(南宋李清照)15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167临江仙(明杨慎),常用文言词语积累以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附录3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中的138个字为主要考试范围。,2014年温州卷第4题: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
7、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二: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重视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积累。,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为考试说明附录4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中涉及的内容。,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儒林外史(吴敬梓)童年(高尔基)鲁滨孙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名人传(法罗曼罗兰)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14部):七上: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七下:童年昆虫记 八上:朝花夕拾骆驼祥
8、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下: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九上:水浒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九下:格列佛游记简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建议(9部):长篇文学名著,如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红岩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简爱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考试说明附录5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25部):论语 三国演义(罗贯中) 儒林外史(吴敬梓) 镜花缘(李汝珍) 文心(夏丏尊、叶圣陶) 苏东坡传(林语堂)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傅雷家书(傅雷)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俗世奇人(冯骥才) 史铁生作品选(史铁生) 目送(龙应台) 草房子(曹文轩) 顾城的诗(顾城),考试说明附录5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25部
9、):基督山伯爵(法国大仲马)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斯陀夫人)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俄国契诃夫)名人传(法国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人类群星闪耀时(奥地利茨威格)沙乡年鉴(美国利奥波德)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小王子(法国圣埃克絮佩里)安妮日记(德国安妮)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草房子(曹文轩)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2)在“现代文阅读”板块中,“文学类文本”强调真实阅读,探索新的评价模式;“非文学类文本”文类选择多样,体现生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真实阅读,反对机械化、模式化的命题方式和答题套路。还鼓励学生自主而合理地对文本进行
10、分析评价,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更要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富有个性化的探讨。2014年温州卷率先在文学类阅读中采用互文阅读方式,将作家作品(契诃夫的牡蛎)和相关文学批评(曹文轩的读契诃夫)以群组形式让学生参悟理解。,与真实阅读相呼应,部分地市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突破了以往采点给分的评分模式,出现了按层级给分的评分方式。按层级给分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状态的一种真实评定,符合读者反应原理,对于精细化的评分机制起着建设性的作用,有利于更加精确的水平区分。,2014年绍兴卷第10题: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
11、,”为什么?,评分细则: 是假树。 第一层级:因为这棵树雨水落不到树上,风吹不动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所以是假树。(1分)着眼于“文章表层” 第二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雨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际,没有反应。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2分)着眼于“自然属性” 第三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雨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自由生长则是树的本性,但这棵树被禁锢在十七楼的窗户内,既远离自然又失去自由,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3分)着眼于“失去天性”,评分细则: 不是假树。 第一层级:因为文章第小节说“它真的是一棵树”。(1分
12、)着眼于树本身 第二层级:因为这棵树内心还是渴望着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2分)着眼于“树心” 第三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它不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3分)着眼于“天性未泯” 第四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它不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因而这是一棵真的树,是一棵活得很艰难,很顽强、很无奈的树。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这棵树的悲剧性。(4分
13、)着眼于“树的悲剧性抗争”,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三:回归文学阅读本真,从阅读模式到评分系统模拟真实的阅读状态。,2014年各地市的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文本类型选择多样,有议论性的文本、应用性的文本、文学评论和非连续性文本。,非文学类文本的外延是十分广泛的,除了常见的说明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外,还包括简短的新闻、广告、地图、时刻表、路标等,也包括较长的传记、信件、报告、计划、会议通知、宣传册子、说明书等。,受国际PISA测试启发,更强调与真实生活阅读的无缝对接,强调读懂内容、运用文中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无谓的形式赏析。,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四:吸收PISA评价理念,强
14、调非文学类阅读与生活实际的无缝对接。,(3)在“古诗文阅读”板块中,要求“古诗文阅读材料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强调尊重文本、依据文本、读懂文本。“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评析文中人物或主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课内文言知识进行课外阅读的迁移能力。,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五:重视知识的迁移能力,变课内文言文语段考查为课外文言文语段考查。,(4)在“语言运用”板块中,强化语言表达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语言运用一”主要考查综合性学习的语言应用和说明文写作、常见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二”主要考查记叙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
15、的写作。,2014年嘉兴卷:阅读下面消息,写一则微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近日,“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她女儿写有关“桃花”的作文,却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于是她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六:研究板块功能特质,将综合性学习纳入任务型写作能力考查。,部分作文试题突破了以往初中写作一味强调记叙和抒情的樊篱,增加了题目的思维含量,富有思辨性。具体而言,即在题目中把相互矛盾的因素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其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由此展开文章。,2014年嘉兴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强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实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浙江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导向之七:致力理性思维突破,强调写作者的独立存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