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12238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融法原理的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各国中央银行如何利用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来解决金融危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则从 2008 年 7 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 3 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 1 年期和 3 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 月、10 月、11 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 年 10 月 27 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7 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

2、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 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l降息。及时调整利率是美联储使用最多的货币政策手段。美联储从2007 年 9 月起大举降息,8 个月间指标利率已从 525降至 20。到 2008年 12 月中旬,美国联储基金利率已降至 0025的区间。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下降了 5 个百

3、分点。奉行所谓“自由市场经济” 、鼓吹利率自由化的美国,为了维护金融垄断资本的有效统治,从来不把自己四处兜售的新自由主义信条真正作为自己的信条。相反,操纵利率、汇率等工具来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历来是美国的拿手好戏。2降低再贴现利率。次贷危机初期,美联储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并未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当危机进入到扩散阶段时,降低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是美联储应对危机最早的反应。2007 年 8 月 17 日,美联储将再贴现利率降低 50 个基点从原来的 625下调到了 575。再贴现利率的下调,降低了金融机构从美联储借入准备金的资金成本,可以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流动性需求。随着危机局

4、势的恶化,美联储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同时,不断地下调再贴现利率,到 2008 年 12 月 19 日,美联储的再贴现利率已下调到了 05的罕见低水平,再贴现率与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利差缩小到了 025 个百分点。美联储一再缩小再贴现与联邦基金之间的利差,表明联储基本放弃了再贴现率对财务不健全金融机构的惩治作用。3推出新型金融衍生品救助流动性。对金融机构非常规性的流动性救助机制主要有定期拍卖便利、定期证券借贷工具、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等。为了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的压力,美联储于 2008 年 12 月建立了贷款拍卖机制,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自推出 TAF 至 2009 年

5、 3 月底,美联储通过这一工具累计向市场投放了 37150 亿美元的流动性。总体来看,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货币政策战略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减少金融危机对信用环境及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向私人部门提供流动性、支持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减轻金融市场的紧张气氛、尽最大努力采取各种手段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流动性的恶化往往会加深金融危机并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为了阻止金融危机更严重地恶化,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大多是围绕流动性救助而展开的。哪里出现了流动性枯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的触角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向哪里。美联储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延伸,也许可以暂时缓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也可能助长分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6、此外,在危机管理中,形式多样的最后贷款人作用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这不仅影响着危机的走向,而且必然对未来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英国政府推出的救市新计划,简单地说,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救大银行的命。政府以购买优先股和担保的途径推动银行间的资金流通,对银行实行“部分国有化”,一旦情况好转,纳税人有可能从优先股中获利。这一救市计划是继美国推出 7000 亿美元救市计划以后,西方大国中的又一次“救市大行动” ,注资、贷款、担保、降息,四管齐下。从整体规模、配套方案来看,数额更大、措施更多,可行性似乎更强。1增加政府支出。英国以发达的银行业闻名于世,但在国际金

7、融危机中,英国的银行业受到极大的牵连,所以对银行业的救助成为英国政府的头等大事。2008 年 10 月 13 日英国政府宣布控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英国两大商业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将用 500 亿英镑救市资金中的370 亿英镑注资于苏格兰皇家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由于英国银行业未能恢复正常放贷,2009 年 1 月英国政府推出了第二轮救助计划。但是,简单地对银行业实施救济并不能对经济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因为提高民众的信心以及减轻人民的生活压力才是根本出路,因此,同年 11 月 24 日,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在议会下院公布了价值 200 亿英镑的最新一轮刺激经济方案,方

8、案的一项核心内容是扩大政府借贷,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达林称,注资刺激经济“十分必要 ”,是个十分全面、涉及范围广泛的计划。布朗首相也“擂鼓助威”,宣称这是为复苏经济而采取的有力措施。此外,该计划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国民保险、养老金、汽车税、企业税以及环保、房市、就业等也都有一系列的新规定。2减税。在上述 200 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另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减税。自 2008 年 12 月 1 日起增值税从 175降低到 15,到 2010 年时再恢复到当前水平。这项政策的出台给当时萎靡不振的经济以明显刺激。英国政府的这一新方案,是为复苏经济推出的又一剂救命“猛药” 。3降息及增发货币。英国央行英

9、格兰银行一反常态,断然加入国际六大央行联手行动,提前宣布将利率降低半个百分点,幅度之大为七年来之最。英格兰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更快地改善信贷环境,提振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活力,防止通缩进一步恶化,刺激国家经济尽早走上复苏的轨道。金融海啸来临之前,英国经历了短暂的通货膨胀,其经济政策主要是抑制通胀,可是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竭力挽救衰退的经济成为其政策的重点。危机前,英国政府财政支出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所以在挽救经济的过程中,一直靠借钱来救济的行为大大挤压了减税、补贴等财税政策的实施空间。为了保大银行,英国政府可以不惜债台高筑,可以孤注一掷地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可以牺牲“民生 ”。毕竟英国在新自由主义的

10、道路上走得太远、积聚的问题太多。加拿大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和举措自 2008 年 9 月份以来,加拿大财政部从各银行收购加拿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债券 250 亿加元,以增加银行借贷量和流动性;加拿大各大银行随后降低了各自的最优惠贷款利率。为了银行间借贷提供资金支持,以保证金融借贷市场的活力,除央行 10 月份两度降息外,联邦政府还加强了 2008 年财政预算减税和救助行动。此外,政府还在支持减少碳排放措施,加强食品、消费品和健康产品的安全体系建设等领域增加拨款。2009 年初,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当年 1 月 27 日加拿大政府提前公布 2009 年度预算案,并提出刺激经济计划加拿大经济行动计

11、划。除增加各项刺激经济的公共支出外,该计划在税收方面的改革幅度较大。2009 年 2月初,鉴于加拿大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加拿大政府通过一项为期两年、耗资400 亿加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希望经济在两年后逐步复苏。此外,政府将拿出 75 亿加元对汽车业、林业和制造业提供财政支持,以避免这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关厂裁员。加拿大在危机中的表现,充分说明只有把握好金融创新与监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才能在危机袭来时从容应对。德国的“保就业、促增长” 景气措施舆论普遍认为,德国的金融监管机制经受了考验,站立潮头的则是德国联邦金融服务监管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局连续采取三大行动,可以称为“

12、救市三板斧 ”。首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监管局立即勒令其在德国的子公司停止一切账款往来,还宣布该公司必须实行延期偿付以保护剩余资产。其次,鉴于德国一系列银行和保险机构可能受到冲击,该局下令从 2008 年 9 月 20 日至年底,暂停对 11 家德国金融服务公司股票的卖空行为,这被称为“卖空禁令” 。这 11家公司都是德国的名牌公司如德意志银行、商业银行、邮政银行等。第三,2008 年 9 月 29 日,监管局与德国政府及德国央行等全融机构紧急协商后,宣布由政府和银行界共同对陷入困境的地产融资抵押银行提供总额为 350 亿欧元的信贷担保(其中政府承担 266 亿欧元)。因为这家银行不仅仅是一

13、家为房产提供信贷的公司,也为公路和铁路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具有某种意义的公益性质,而且业务牵涉面极广,可能造成众多其他银行和保险公司接连受损的“ 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一举措被称为德国金融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救火行动”。2008 年 11 月开始,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危及德国实体经济。针对危机局势的恶化,德国政府推出了“确保就业与促进增长” 的一揽子刺激政策,旨在防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威胁。法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法国政府是以国家参股公司的形式来救援濒临破产的银行。当某家银行濒临破产时,国家参股公司将以某种形式参股该银行。一旦被救援的银行起死回生,国家参股公司将出售所持股份

14、。2008 年 12 月 4 日,法国政府公布了一项260 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护就业和支持汽车工业和建筑业。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增加对公共工程、教育和国防的投资,增加对国有能源、运输及邮政企业的投资,实行营业税返税并减免研究与开发的税费,对用节能新车替换旧车的买者给予 3001000 欧元的奖励,把零利率住房贷款规模提高一倍等。2009 年 1 月 21 日,法国又提出了总额同样为 105 亿欧元的第二轮银行救助计划,将以第一轮金融救援计划相同的方式帮助法国的银行。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尽管日本金融业并没有受大的影响,但是为了配合其他发达国家的救市方案,2005 年 9 月 16

15、日,日本银行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 25 万亿日元的流动性支持,主要用于缓解地方银行等资金供应者的压力。9 月 22 日,为应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日本央行宣布再次实施紧急公开市场操作,向货币市场注入 15 万亿日元的资金以缓解信贷紧缩,从而使该行连日向市场注资的总额达到 125 万亿日元;同时,日本央行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美联储根据协议将为日本央行提供 600 亿美元资金。为进一步刺激经济,2009 年 4 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一项总额将超过 10 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案,特别强调了发展节能、新能源、绿色经济的主旨,其措施是延伸和细化 2006 年提出的“新增长战略” ,如提高太阳能普及率、发展环保车、发展生物技术和产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