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体育学概论.ppt

上传人:mcady 文档编号:712120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学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体育学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体育学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体育学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体育学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体育学概论,郑州大学 赵子建 TEL:13598087068 E-mail:,第一讲 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1.体育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体育的起源应该追溯到19世纪。1828年,英国教育家阿诺德最先把体育列为学校课程,被认为是现代体育的创始人。当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体操学派”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体育教学理论的框架。自然主义教育家进行了近代教育、体育的实验,并先后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论著,如德国学者古茨目茨(Guts Muths)的青年体操、瑞典学者林(Ling,H)的体操一般原理、俄国学者烈夫加夫特的学龄儿童体育入门等等。这些专著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

2、地位,并促进体育的科学体系随着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成为教育范畴,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中的一个科学分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把竞技体育推向国际范围,刺激了人们对运动训练的研究,为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初,英国生理学家研究了人体在肌肉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学机能特点,开创了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运动的先河。1889年,法国的拉格朗日(Fernand LaGrange)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理学的教科书,名为人体运动生理学(Physiology of Bodily Exerci

3、se)。1912年,德国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运动医学学术会议;1921年,法国成立了运动医学学会并创刊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科学刊物运动医学。,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随着医学、生物力学等自然学科对体育科学研究的渗透,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学科初露端倪。在这些学科逐渐成熟的同时,人们又开始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等新学科视角研究体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体育科学中大部分学科已基本建立起来。 体育科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概念提出,还是20世纪的事情。1923年,国际上成立了第一个体育学术组织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

4、学联合会,其他一些有影响的体育科学学术组织,包括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国际体育情报学会、国际体育社会学会和国际比较体育学会等也相继成立。从此体育的科学研究摆脱了依附于其他学科生存发展的状况,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我国的体育学从无到有,经历了引进与借鉴、本土化探索、分化与自我发展、建立独立学科四个阶段。 (1)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体育引进与借鉴国外体育的学习阶段。 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是国际教育学界颇为时髦也影响极大的学术,体育教育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法处主流地位。我国一些深受欧美体育思想影响

5、的学者,袁敦礼、吴蕴瑞等将欧美体育的要旨带入中国,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对体育的本质、体育的目的和体育的内容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体育专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体育学校(科)由1928年的12所发展到1948年的80多所。它们大多是公立的,包括国家和省市创立两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南京的中央大学体育系(科)和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科)。,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当时的体育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体育师资和体育行政的管理人员,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学校的教学内容并不统一,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普通基础课程(三民主义、生理学、

6、现代文化概念等)、教育课程(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等)、体育系专业课程(人体解剖学、个人卫生学、体育原理、运动技术课等)。可以说,这个历史时期的体育还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研究,也难以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新中国建立以后,欧美体育退出中国舞台,中国全盘接受苏联的教育体制,体育教育思想也完全来自苏联,巴甫洛夫学说成为体育教育的自然科学基础。另外,建国后历次的政治运动使体育的“理论”充满时髦色彩,体育研究并没有去准确回答什么是体育、为什么要体育等根本问题,而是在简单地罗列方针政策,因此,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2)我国体育的本土化探索阶段

7、。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随着我国体育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苏联体育理论的局限性和明显的“水土不服”,开始探讨中国式的体育发展道路。但是,这一阶段的体育理论体系建设远落后于体育实践,没有形成一个与快速发展的体育实践相适应的体育科学体系。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体育现象进行的研究比较薄弱,研究人员较少,科研力量薄弱,研究方法落后,缺乏组织管理,基本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因此研究成果很少。并且,对体育现象的研究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研究内容狭窄浅薄,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体育的科学研究发展很慢。,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3)我国

8、体育的分化和自我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许多关心体育理论的学者对体育科学化的问题展开了全国性的学术大讨论。讨论从“体育是什么”(大体育、小体育概念之争)、“体育与运动的关系”等根本性理论问题出发,逐步延伸至体育科学属性、体育科学体系的建设等等学科理论问题。一些体育研究者积极倡导建立体育科学体系,提出了“从现代科学体系延伸出体育科学体系”和“从体育概念的区分来建立体育科学体系”两种思路,对体育科学体系的框架、结构等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体育越来越融入社会生活,体育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休闲功能、经济功能、社交功能、欣赏功能、娱乐功能、传媒功能等等越来越显示

9、出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体育的科学研究范畴开始从“重竞技体育”的研究拓展到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规律及其体育怎样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诸多领域,显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在课程意义上的“体育理论”彻底解体分化为一门门学科,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向体育学科领域渗透,国外各种先进的体育理论被介绍到我国,有力地推动了体育学科的建设,出现了庞大的学科群。同时,有关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更为细致、深入,由于引进了科学学、分类学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大大增强。,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4)我国体育学的学科创立 随着我国体育科学的发展以及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如何合

10、理地设置各门学科并使之协调发展,避免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如何协调体育科学中所有学科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结构和层次上的关系,就成为适应体育科学加速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体育科学体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1996年,国家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这是中国体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1997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改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四大板块;1998年本科体育学科(专业)也调整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5个学科专业。至此,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基本趋于一致,标志着体育学学科体系已基本完成。,体育

11、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2.体育学的学科结构和特点 1996年,国家把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修改后的学科、专业目录。学科、专业目录是为设置大学本科、研究生专业而编制的,虽然没有将各个科学部类、学科门类的所有学科全部列出,但在学科分类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是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五个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见表1)。研究生专业设置是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见表2),一

12、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表1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目录 (1998),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表2 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1998),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结构的建立,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体育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也有助于我们明确各门学科的性质及各学科间的联系和区别。体育学内含了以下基本特点: (1)科学基础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并存 体育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与体育知识经验相交叉而形成的一系列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所有体育学科都具有交叉科学性质。从整体来看,体育学是一门交叉科学。但就体育科学的基础来看,当代体育学涉及体育自然科学、

13、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而也具有综合科学性质。,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2)交叉学科的大跨度融合性 从历史上看,我国体育长期被看作政治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与社会的隔阂导致体育总是处在一条狭窄的通道内成长,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缺乏学科间的流动与渗透,彼此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陌路人”,学科之间的距离跨度很大。在体育科学自我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别是体育学学科成立以后,体育加速了与其他学科融合并产生新兴边缘学科的进度,例如,哲学家们在体育中探求哲学精神, 体育科学则在哲学中去寻找智慧,寻找思维方法,以对体育和体育科学自身进行反

14、思和剖析,体育哲学就是这两个距离遥远的学科的大跨度融合的结晶。在体育界,许多学者积极地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学科理论知识、基本概念、方法移植并融合到体育科学中,创立了许多诸如体育人类学、体育未来学、体育环境学等等远距离、大跨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3)学科体系的高度开放性 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现象。体育现象既包括体育中的自然现象,又包括体育中的社会现象,还包括体育的主体人。如此,以上述三元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分化的,并且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充满活力的体系。面对体育现象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体育科学必然要产生新的方法对其

15、进行研究,并逐步使研究系统化和理论化。由于体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其发展空间比较广阔,再加以体育现象的范畴随社会发展的快速延展,导致体育学相较其他学科而言,新学科的产生节奏会更快,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更具开放性。,一体育学的历史形成与学科结构,体育学:学科的历史与结构,第二讲 体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整体角度看,体育学的研究重心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这有如下两条原因,其一,体育教育学和体育训练学是中国体育中比较古老的学科,也基本属于体育学界自创的学科,研究人员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比较熟悉,研究的基础比较雄厚;其二,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是体育学的基本实践,在体育学的学科体系中处于一

16、个基础性的位置,它是体育现象中的一种本原现象,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体育学的另外一个研究热点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体育与经济相关联的主题,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业化、营销、市场、消费已经成为体育自身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在体育学界,人们从多个视角切入体育学热点的研究,研究成果是丰富多彩的。,体育学:热点问题总论,确定以对二级学科的研究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把握体育学整体的研究热点,这种研究路线会更清晰和准确。进而形成“体育学二级学科研究主题关键词”这样一个由学科到关键词的梯次结构框架。选择CNKI进行统计和研究。为了解决体育学论文的关键词专指度过于宽泛的问题,我将同类关键词被关注

17、的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为辨识学科热点提供了线索和思路。一般情况下,关键词被标引的次数越多,该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就越有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体育学:热点问题总论,体育教育学:热点问题,在体育教育学领域,学者最为关心的是“体育教学”这个主题。体育教学是体育的直接实践,为体育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直接经验,它受到众人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从体育教学主题所包括的热点关键词来看,体育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已经发生了转变,人们已经将研究的目光由原来的研究教学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转变为更加注重研究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素质、智力、情感教育等内在品质的培养状况。 “体育课程”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主题。在

18、国家提倡“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教育环境中,体育的课程体系必然面临重大改革,人们都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如何使体育的考评方法和考评标准更科学和更具人性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体育教育学:热点问题,一、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和理论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创新发展规律及特点 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互关系 高等学校体育评价 高等学校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对策 中外高等学校体育比较研究二、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

19、效果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大、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衔接 高等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体育学习理论建构与实践 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三、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社会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文化 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每天锻炼一小时”组织实施,体育教育学:热点问题选题指南,四、高等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 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 大、中、小学“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等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创新 高等学校群体竞赛组织实施“教体结合”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五

20、、高等学校体育学科专业建设 优化高校体育人才结构研究 体育类专业培养模式 体育类专业培养方案 体育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体育类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体育专业学位培养体系研究六、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 科学运动与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等学校特殊群体的体育健康需求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防护七、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高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 高等学校体育运动伤害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实施现状

21、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与运行模式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中的应用,体育教育学:热点问题选题指南,运动训练学:热点问题,运动训练学中“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两个主题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多,这两个主题代表了运动训练学的一种基础性研究。现代竞技体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动作技术和战术体系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就要从“体能”的训练中做文章。研究发现,体能一直是我国运动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因素,体能理论研究的匮乏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对体能的研究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并且,暴露出体能研究与运动员的个人特征和运动项目的运动特性脱节的缺憾。近几年来,学界比

22、较突出的增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竞技体育在尽享 “国体制”的国家待遇的同时,也暴露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逐渐细软的弊病。在战略对策层面,人们提出了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改革路径: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项目布局;建立新型的“体教结合”的培育体系;吸纳社会资金培育后备人才;建立市场化后备人才交流制度;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提高后备人才培育的科学化水平,等等对策。,运动训练学:热点问题,体育社会学:热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内,体育被赋予了市场的内涵和功能,从产业到营销,再到消费,在体育现象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链条。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体育在发展历

23、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体育与经济的联系的日益密切,体育营销、体育旅游等新概念将不断跃入人们的视野,与经济和市场相关的体育学科将获得难得的发展契机。,体育社会学:热点问题,体育人文学:热点问题,在体育人文领域,体育文化是最受关注的主题。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关注表明,学界和社会已经跳出将体育视为“蹦蹦跳跳”那种简单的躯体运动,而是在精神层面,将体育定义为一种文化。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校园体育文化,中国传统和现代体育文化,中外体育文化比较以及体育文化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以北京主办奥运为契机,学界对奥林匹克的关注度在不断升温。统计的结果显示,对于奥林匹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

24、面。首先关注的是奥林匹克历史与发展历程等介绍性内容,包括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结合、奥林匹克的教育、传播等内容。其次,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关系的问题的讨论。,体育社会学:热点问题,运动人体学:热点问题,统计表明,运动心理主题成为运动人体学的绝对性的研究热点,其中,以竞技运动心理主题的研究最受关注。研究表明,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因素已经成为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竞技运动心理领域,运动心理学家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运动员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检测和评价。在这两个问题上,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认知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明显,发现了运动员注意、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的特殊

25、性,但在运动员人格特征研究方面的进展不大。在第二个问题上,采用生理指标监测运动员中枢神经机能的研究有所增加,受到重视,但进展并不迅速。,运动人体学:热点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学:热点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该主题的研究仍然处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挖掘、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层面,研究主要沿着以竞技体育为特点的体育项目、民俗特点的体育项目、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三个方向延伸。,民族传统体育学:热点问题,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1.体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在体育理论研究领域,学科理论建设的规范性研究尤为薄弱。由

26、于对体育学自身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十分匮乏,导致体育学的学科发展不规范:有的学科缺少学科研究方法,有的学科缺乏学科功能,有的新兴交叉学科将两个学科的理论生拉硬拽在一起,存在“拉郎配”现象,由此导致体育学的学科建设和新学科的创建游离在“规范化”的边缘,体育研究无法对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体育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规范其发展。因此,应该从对体育活动的研究中得出体育学自己的体系化的理论基础。,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 )学科发展不能满足体育实践的需要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体育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这一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历史阶段,体育快速

27、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超越了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原有框架,而随着体育的社会角色的变化拓展到休闲娱乐、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消费、终身体育等领域。但是,体育学新学科的建设仍不能满足社会和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不能为快速发展的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例如,在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体育走进社区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社区体育快速发展相对照的,是社区体育研究的薄弱以及社区体育学迟迟不能诞生。另外,在现存的有些新兴交叉学科中,存在着学科间融合度很低的现象。 由于体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学科跨度,所以,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比较松散,甚至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割裂开来

28、进行阐述,导致学科知识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融合度。,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3)学科属性的模糊性导致体育学无核心学科 由于缺乏对体育科学的逻辑起点的分析,缺乏对体育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的认识,致使体育学界关于体育科学的属性与体系的讨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体育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综合科学?至今尚无定论,体育好像是站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它科学家族之间的不知该投靠哪一方的穷亲戚。这种学科属性的模糊导致体育学难以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学科,也难以形成由中心向周边发散的系统化学科体系。这种学科内在的缺陷经常使体育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往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第三讲 体育学:

29、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 体育学的发展趋势 (1 )体育学新学科的发展速度将得到提升体育学由无到有,由孱弱到逐步强大,都是在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学新学科的创建也加快了步伐。在当代中国,体育与现代人的健康、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生产将发生直接的联系,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拓展社会生活中的体育现象,同时,为体育研究提供新的科学命题,例如,体育与休闲、体育与旅游、体育与和谐社会、体育与社区等等。体育学各个学科的学科触角必将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发生碰撞,激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学说或代表作,从

30、而,促进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够更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效应的新学科。另外,现在的一些新学科的质量将逐步提高。现在体育学的一些新兴学科还停留在母学科向子学科的过渡阶段,科学研究中牵强、生硬、缺少内涵和个性的研究还较为普遍。随着人们对新学科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这些新学科将不断提高学科质量,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 )体育学的综合性属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外在结构看,体育学既包含自然科学内容,又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还有技术性科学,具有综合性科学的学科属性。但从内在联系的角度讲,由于体育学的学科基础的跨度较大(学科体系跨越了从自然科学的生、数、理、化,到人文社会科

31、学的文、史、哲、经、法、管等学科),造成了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较差,而体育学中的交叉学科内在融合性也较差的缺憾。所以,体育学很难体现那种“有中心有外展,又区别又联系,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科学的综合属性。 随着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体育的视角由原来的“运动视角”到后来的“体育视角”,再到现在的“文化视角”,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体育学的发展规律表明,随着体育社会价值的凸显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拓展,那种彼此隔阂的,缺乏综合性的体育学科已经难以解释越来越复杂化的体育现象。它需要体育学内部加强相互的融合与流动,需要体育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努力,跨越彼此之间的鸿沟,实现有机的联合。因此,体育现象的复

32、杂化和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增强体育学科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与融合,增强体育学科总体的综合性,这是体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学实现自身完善的内在需要。,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3 )学科研究的热点将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展开,从体育学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围绕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研究,以及奥运会的社会文化遗产,奥运金牌与民族心理的研究将倍受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体育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可见,未来体育学研究的热点将与社会发展的

33、步伐保持紧密联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4 )人文精神将得到快速提升 现代体育是随着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数百年前,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高举着人文精神的旗帜,逐步把人与人性从“以神为本”的宗教神学统治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见,从精神层面讲,人本精神是体育精神的灵魂。但是,在我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中,体育的人本精神经常遭受“工具理性”的冲击,导致人的价值的终极目标让位于政治、经济的暂时需要。在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理念是最有特色和最适应中国体育发展需要的一个理念,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在很大

34、程度上得益于“人文奥运”理念的精神召唤。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国家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体育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在呼唤体育回归“人本精神”的本原。所以,在未来的体育研究中,从人文的视角审视体育现象,在体育的研究中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平衡,将是未来社会对体育研究的需要,同时,为体育人文学科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三讲 体育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四讲 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是体育科学理论研究中使用较为频繁的3个概念,也是科学理论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运用较为混乱的3个概念。对这3个概念进行辨析,是体育科学理论深入发展的需要。本

35、讲主要从表现形式、学理层面和历史发展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3个概念的关系 进行辨析。,概览国内外体育学界,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3个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第一,就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的关系而言,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1)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同义,认为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简称,体育科学是体育学的全称,体育学即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即体育学,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上略有差异。 (2)体育科学包含体育学,认为体育学与体育科学是两个概念,体育科学是一个总的称谓,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学科,一个科学的实体。对体育学,有人认为它与体育理论、体育原理或体育概论同义不同名,有人则

36、认为它与体育理论、体育原理或体育概论有差别。 (3)体育科学仅是体育学的一个要素,认为体育哲学、体育科学、运动学是相互依存、构成体育学体系的3大要素。,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1.争鸣辨析,学 术 界 的 争 议,第四讲 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的联系与区别,第四讲 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以上纯属个人主观分析,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和交流!谢谢大家听课,如有浪费大家时间之嫌,也请多多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体育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