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116726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学,主讲: 刘建武 博士、教授,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方法刺激腧穴,激发经气,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针灸的特点: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便易推广,针具发展史:砭石 骨针 竹针 陶针 金属针,内经九针图 选自中国针灸史图鉴,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历代针灸医籍,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书 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彩图 外台秘要全面介绍灸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铜人模型 针灸大全 针灸大成,第一章 经络总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

2、为主干,络脉为分支。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系统表 手太阴肺经列缺手三阴 手厥阴心包内关手少阴心经通里手阳明大肠偏历 手三阳 手少阳三焦外关手太阳小肠支正十二经脉 足阳明胃经风隆足三阳 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太阳膀胱经飞扬足太阴脾经公孙足三阴 足厥阴肝经蠡沟足少阴肾经大钟 脾之大络大包经脉 督脉长强任脉鸠尾奇经八脉 冲脉、带脉 经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系 十二皮部 统 十五络脉络脉 孙络浮络,遍布全身,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

3、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主要区别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血脉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里阴跷脉、阳跷脉主阳动阴静,司目开合,十二经别“六合现象”十二经筋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为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之络脉加之任脉、督脉之络脉及脾之大络,合计为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之络脉沟通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任脉之络脉散布于腹部督脉之络脉散布于头项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的临床应用, 证明病候变化 指导辨证归经 指导针灸临床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针灸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