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对实习学生医院感染的教育【摘要】目的:加强实习学生医院感染教育。方法:对实习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结果:加强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结论:通过对实习学生医院感染教育,减少医疗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 实习学生 医院感染 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实习学生在下科室前应集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讲座,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提高实习学生的防感染意识,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责任心增强,在实习救治病人过程中,也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在救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染因素,严格要求学生执行感染管理规范。实习学生下临床科室后,
2、带教老师要从点滴做起,引导实习学生在实践中对医院感染有更感性的认识。护理专业的实习学生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带教老师要积极示教,熟悉对空气、地面、病房内物体的消毒及垃圾处理,尤其是对传染患者的隔离、消毒和灭菌措施,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临床医疗各专业的实习的实习学生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各类疾病诊治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特别是在各种插入性操作中。其次带教老师应仔细讲解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的填写方法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使实习学生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菌最敏感而对人体不良反应最小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再者实
3、习学生还应积极配合医院各项感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或避免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防护,避免院内获得性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实习学生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主要有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我感染、药源性感染及心理生理性等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注射针或翼状针引起的针刺事故,因此,实习生除规范操作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外,还应对接触的血液或体液采取预防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一次性用品的销毁制度。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细菌和病毒与医院感染(包括自身感染)密切相关,在预防医院感染因素中做好手部皮肤清洁与消毒是最为重要
4、且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据国外报道,医务人员在 8 小时内洗 4 次手,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 30%,专家预测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 24 次,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 25%50%1 ,从这点讲带教老师更应教育实习学生重视高质量的洗手,严格遵照 6 步洗手法,以加强对患者及自身的防护。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急于求成,难为情,自卑,退缩等心理,同时受择业的困惑,可能产生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理功能;又因为他们年龄尚小,心理承受差,久之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所以带教老师应关心他们,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在加强实习学生医院感染
5、教育的同时,也应引导实习生不能因怕感染而产生惧恐心理,不愿接触病人和标本,只要严格遵守医院各项管理规范,自身的感染及院内感染就可以避免或降到最低限度。21 世纪的医疗质量,不是凭感觉来抽象判断的,而是以感染和手术死亡率等数据作为结果的。因此,对实习学生的医院感染控制教育必不可少。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习学生除了要实习临床知识外,还应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常规知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减少医疗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 王荣之,龚明励,许淑清,等.医务人员和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0(1):46.作者:乔登嫣梁勤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