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兵团二中暑期生物阶段训练必修三(四).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10959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兵团二中暑期生物阶段训练必修三(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兵团二中暑期生物阶段训练必修三(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兵团二中暑期生物阶段训练必修三(四)一、 单项选择题1 “华南虎照片事件” 终于尘埃落定,所谓“ 华南虎照片”系假照片, “拍照人”周正龙涉嫌诈骗被逮捕。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野生华南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直接影响野生华南虎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C如果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可进行易地保护D生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组成一个种群2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3.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

2、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8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 109 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5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 209 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乙 B甲乙 D无法确定4(2009 年高考上海卷)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

3、 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 b 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 年以后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6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该食物网中共有 6 条食物链H 占据 3 个营养级G 和 F 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图中 A、E 均为生产者一旦 H 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BC D7(2010 年中山市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B不同的细菌在生

4、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9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abcd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 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m1、m 2、m 3、m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 a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

5、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 b 种群数量增加,则 a 种群数量下降, d 种群数量增加C若 m15m 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 c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10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燃烧作用是 CO2 进入生物群落的一种途径B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 CO2C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顺利进行D碳循环过程涉及能量代谢11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和 2 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 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 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21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6、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D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2010 年福建质检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15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徒。据上述情况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来临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

8、归自然二、 填空题16.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_和_。(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和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 _。(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和_。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17.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

9、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和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 pH 为7.3,乙组 pH 为 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_组,理由是_,甲组水样中的 Q2 含量_于乙组的,理由是 _(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人。18. 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

10、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 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2490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3

11、)从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群落)阶段。19. 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 。该生态系统含有食物链 条,狐与鸟之间的关系为 ,这两种动物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着 进行的。(3)在图乙 B 点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50 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 40 只,标记的 10 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 K 值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