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10837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各位优秀的家长:大家好!今天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案例,案例的内容是这样的:女儿从学校回来,我让她做作业,半小时后发现她还悠闲地在客厅里看电视。见此情景,我板起脸向她吆喝:“关掉电视,快去做作业。”女儿悻悻然向我撇嘴:“哼,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好奇地问:“你做了妈妈预备怎么办?”女儿不加思索地回答:“等我做了妈妈,我才不会像你这样管着孩子,她爱看电视,由她看;她要吃什么,买给她”听着女儿的话,我笑了。我回到了孩童时代,小时候的我也如女儿般叛逆。那时家里穷,我几乎没有新衣服穿,有一次看到小朋友穿花衣服,我向母亲要,看到母亲无奈地摇头时我气愤地想: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

2、,我一定常给我的孩子买新衣服;还有一次,因为写错生字,被母亲罚写 20 遍,我更暗暗发誓: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一定会原谅孩子偶尔粗心犯下的错我整个童年时期几乎都在与母亲做着思想抗衡,我坚信,理想的母亲应该像我想的那样。但是等我有了女儿,我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开始知道母亲曾经对我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情有可原的,像俗话说的那样“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终于读懂了我的母亲,知道母亲爱我的心是毋容置疑的,哪怕她不能给我买新衣服,罚我抄生字,偶尔还向我举起手掌。而这些,女儿现在都还不懂,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知道我爱她。这个故事很美,但这种“爱”是一个美丽的但非常错误的神话。为什么这么说?我先来说说有

3、哪些典型的、美丽而错误的神话。有三种神话说起来非常动听、美丽,便实质上非常错误:。孩子不够“顶尖”不够“好”,就意味着他不勤奋,不上进或不聪明;。成为最好的或最好的之一,将来就会有好的前途,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我是对孩子好,我的方法将来一定是对孩子有利的,因为我爱孩子。我分开来说,这几个“美丽的神话”问题出在哪里。第一个神话:学生不够“顶尖”或不够“好”,就意味着他可能不勤奋、不上进或不聪明。是不是这样?事实上,处于班级学业中等或 80学生以下的学生在学习中实际上比人们想像的努力得多,中等的学生被“标签”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不主动自学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而排在 80学生以下的

4、学生被告知“有学习障碍”或“缺乏动机”。【案例】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一个案例,提交案例的家长是位称职的家长,她非常期望孩子一直保持好成绩。具体情境是:我孩子上初二,自己觉得很努力,但成绩不稳定,一般是开学成绩好,学期快结束就掉下来了。导致的结果是小考很好,大考很糟。老师就一直认为她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她自己很委屈。我分析,可能是动力不足。这个案例中的孩子,或这类的孩子,有时候比那些所谓“顶尖”“好”的学生更想学得好,学的时间更长,更加努力,但他们得不到来自教师和家长耐心的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孩子不仅得不到欣赏,而且还被家长或老师主观的推断,然后大人们再根据这些推断来“说”孩子如何不用功。

5、上面这个例子,“老师就一直认为她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很典型,说明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孩子是否“努力”挂在一起了,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孩子“很委屈”,说明孩子很可能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更努力学习,学的时间更长,更着急。而家长也认为,“孩子动力不足”,其实,这个推断很可能不正确,想想我们成年人自己,当自己是中学生时,如果不是在班级里属于优秀的,而是排在中等或偏下时,难道我们自己不努力吗?难道我们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吗?不是,而是怎么学也排不到“顶尖”或“好”的行列里。排不到名列前茅不代表孩子不用功、不努力、不上进、没有学习动力。只能说明孩子努力了,但学习成绩不够好。所以,今天,我想和家长重点强

6、调“耐心”这个词。我常听有家长说,“我鼓励孩子了,但他就是不做,老是不成器。说什么都没用。”听这句话,就听出来,家长的耐心还不够。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体验一下,耐心有多重要。积极心理学有个很好、很有趣的实验,叫做不同语境测试。一定会有启发作用。【实验一 】第一步:给家长一组词,这些词都是在某情境中,对孩子表达不满意而常用的批评“孩子坏”的词,如:Stupid 愚笨; Trickster 撒谎; Useless 无用; Disruptive 破坏性; Disappointing 令人失望; Eccentric 古怪; Nasty 讨厌; Troublesome 棘手,等等。让家长对孩子重复说,如

7、:你真笨,记什么记不住,这么笨还不抓紧时间背书;你老是撒谎;养你有什么用;你老是说了不算,该写作业不写;你够厌人的,快把我累死了;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看你是没救了;你老是搞出这么麻烦的事,让老师找家长,搞得我没面子。每次任选二到三个说,然后家长再说“我希望你做到或完成某事”。刚开始,孩子听了生气,家长也生气,孩子不想按家长说的做;家长继续说,过一会,孩子就不理家长了(觉得说不过家长,而且孩子知道不能和家长“顶嘴”),或苦着脸勉强做起来,家长一看孩子不理自己了,还拉着脸做事就更生气了,家长这时甚至会用超出我们给出的词去指责孩子。几个回合过后,孩子要么想扬长而去,要么开始回击家长,家长几乎气爆。一般

8、在分钟之间,双方都会很不舒服,谁都不爱理谁,更别提按对方要求做事了。第二步:再给家长一组词,是评价“孩子好”的词,Courageous 勇敢; Honorable 诚实; Impeccable 无缺点的; Lovely 令人愉快的 Delightful 快乐的; Responsible 有责任; Smart 聪明的; Self-control 自控的 Talented 天才的; Unique 唯一的; Determined 坚强的; Discipline 守规矩的Excellent 出色的; Earnest 热情的; Neat 整洁的; Thankful 感恩的 Templecontrolle

9、d 可以控制脾气的要求家长将第一步“孩子坏”的词,结合这第二步“孩子好”的词,一起说给孩子听,但是“孩子好”的词要多于“孩子坏”的词,然后才能提出希望孩子做什么,希望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到分钟,孩子还没有按照家长所要求的去做,分钟后,要求家长必须全部说“孩子好”的词,而不允许再说“孩子坏”的词,即全部用积极词汇鼓励孩子。分钟的对话,家长和孩子之间约有十个回合,结果发现,有些家长可以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家长,孩子都能愉快接受家长的要求,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有些家长坚持不下来,说到第四五个回合,孩子不答应,或不做,家长就不耐烦了,说“我简直无法和孩子对话了,这孩子老是顶嘴,太不听话了。”这是一个经

10、典实验,主要用于说明语言消极或积极对孩子有没有作用。如果家长能认识到积极和消极确实有区别,相信家长们会创造性地应用积极语言,不局限在上面这些提供给大家的词语。说明:如果家长有了足够的耐心,而且坚持用积极的话鼓励和激励孩子,孩子会变得愉快,会愿意听家长说话,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积极情绪本身会让孩子产生愿意去做某事的愿望和决心,专业用语是,会激起孩子自愿做某事的动机。为好记、好看,我用箭头表示积极词语的作用:家长积极语言孩子愉快感受孩子情绪变得积极孩子愿意去做事。关于第一点神话,我们小结如下:多说“孩子好”,少说“孩子坏”的话,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展开分析一下。细细品品“孩子好”的话,能品出味来

11、:勇敢、诚实、令人愉快的、热情、有责任感、聪明的、有自控力的、天才的、唯一的、坚强的、守规矩的、出色的、整洁的、感恩的, “孩子好”的话,都不仅仅是对目前状态的肯定,而更多地是表达了大人们的一种态度和期望,更多的是包含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期待,能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我抱有希望,所以,“孩子好”的话,更多地是指向未来的,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说“孩子好”的话时,作为家长,情绪上一般比较稳定,心态容易比较积极,对孩子容易耐心,容易相信孩子是可以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而“孩子坏”的词语,更多地是发泄成年人的不满情绪,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帮助孩子,更没有激励和引导作用。比如:“你真够笨的;你老是撒谎

12、;你真没用;你老是破坏纪律,说了不算;你够厌人的,快把我累死了;你太令我失望了;你老是搞出这么麻烦事,让老师找家长”等等,想想,作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常说,或在什么情境下总说。“孩子坏”的词更多地指向过去,是“你曾经怎样”,众所周知,历史不会重来。所以,“孩子坏”的话常常说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破坏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孩子坏”的话基本都是“情绪话”,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不知大家听到过这句话没有:“对孩子的不满意,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满意的情绪不等于教育和帮助孩子,二者之间没有丝毫联系,所以,建议家长们,不说或少说类似“孩子坏”的词,而连续去说“孩子好”的词,引导孩

13、子找到符合他们兴趣点和天分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案例】这里又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 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质量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来

14、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三十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 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

15、,母亲恒久而不变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着而生长出的奇迹。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有足够的耐心,对女儿有足够的信心,她的爱伴随女儿一生,她是女儿最好的支持系统,她一直相信女儿非常勤奋,结果,女儿真的在母亲的影响下一直很努力、求上进。这位母亲是积极语言的典范,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积极的信念。所以,人是否努力与成绩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少给孩子帖“差、坏、不行”的标签。当孩子处于中等水平,或在班级里成绩处于 80%以下时,这些孩子被告知或被认为是“后进生”(被视为是“懒惰”或“愚蠢”的礼貌说法)。其实,不是这些孩子学业欠佳,而是这些孩子缺少欣赏和被

16、激励。机会就存在于孩子的天赋中。当孩子的表现与学校、家长或教育者的期望相冲突时,并不能说明这个孩子就是“懒惰”或“愚蠢”,家长应帮助孩子发现他(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第二个神话:孩子成为最好的或最好的之一,将来就会有好的前途,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大人们都敦促孩子要成为最好的学生。在常人眼里, “最好的” 学生将进入“最好的”大学,进入了“ 最好的”的大学,将带给孩子美好的人生。人们还假设,如果孩子不是一名优秀的、顶尖的学生,这个孩子将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实际上,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对孩子来说,成为最好的学生未必是最

17、好的选择。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在学校,类和类学生被类学生管,在工作中,类和类学生被类学生管,在困难时,类和类学生向类学生求助。说明什么,说明最好的学生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谓的差学生也不一定没有好的人生。去年,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即问学生孩子们:老师说什么话,你就会喜欢这个老师?你最怕老师说什么话,为什么?结果发现 85%的孩子们都说“最怕老师说你太令我失望了!” 。学生们最喜欢老师说的话是:我相信你!而并非是“你最棒 ”。 “最棒!”太少了,孩子们说“最棒只有一个”,而老师们相信我,我感到有希望。我们很希望老师对我们抱有希望,如果有希望的话,可能我们自己能找到实现希望的方法。尽管

18、暂时找不到,但我们总会去找。但如果对我们没希望,我们觉得学起来没意思,甚至有时觉得活着都没意思。有些话,居然是学校、班级到处听到的话,却是学生很不喜欢的话。在家庭中,也同样,很可能是家长天天都在说,却是孩子一直都非常反感的,比如: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可你就是学不好。请问:红烧肉和学习成绩之间有关系吗?孩子会说:那你别做呀。【案例】这非常感谢一个家长给我们推荐的一个故事,其中兰兰妈妈在面对孩子班级有四个分,而自己的孩子是分时,是如何处理的。芸芸和兰兰住同一小区,两人都上小学一年级,同班同学。一次数学考试,芸芸和兰兰都得 98 分。放学回家后,芸芸兴奋地告诉妈妈:“ 妈妈,我数学考了 98

19、 分。 ”妈妈正在炒菜,心不在焉地问: “你们班几个考 100 分的?”芸芸愣了一下,小声说:“ 四个。 ”“那你高兴什么呀?下次要考 100 分,知道吗?”“知道了。 ”芸芸应声,垂头丧气地悄悄走出厨房。兰兰告诉妈妈这个消息时,妈妈也在做饭。听了女儿的汇报,妈妈转过身问:“你说什么? ”兰兰似乎被吓了一跳,怯怯地说:“我数学考了 98 分。 ”妈妈笑得特别灿烂,开心地说:“兰兰,你真棒,真优秀,刚上一年级就考得这么好。妈妈今晚加几个菜庆祝一下。 ”“我们班有四个同学考了 100 分呢,我下次一定要考 100 分。 ”兰兰信心十足地向妈妈保证。同样是“ 下次要考 100 分”,芸芸是在妈妈的呵

20、斥声中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的,兰兰则是在妈妈的赞赏下产生了自觉动力和愿望。得到激励与成功,会变得主动,得到打击与失败,会变得被动,与成人相比,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要学会告诉孩子:“ 相信你是最棒的。 ”故事的前面部分非常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只是最后一句话,进了教育的误区,进了美丽但错误的神话 你是最棒的。兰兰妈妈说“相信你” 说得好,与我们调查和结果一致,是孩子或学生最希望听到的,这是最激励孩子们的话语,对孩子抱有信心。但“最棒的 ”在当时情境中,可能有激励作用,但从孩子人生发展角度看,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正确看待自己,小学一年级还尚可这么说,但再高几个年级,不但没有了激励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

21、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和烦恼,孩子们说,老师(也包括家长)对我有希望让我感到有动力,而“最棒” 不一定是动力,相反会让我们感到更多的压力。因为我们觉得,如果我不棒了老师(包括家长)可能就不喜欢我了,可我们不可能总是那么棒啊。孩子们说“最棒” 只有几个,我很难成为“ 最棒” ,所以,不希望家长和老师们期待我们最棒(优秀) ,我们太难做到了,而且今天我最棒了,明天可能就是别人最棒了。所以, “相信你是最棒的”可以改为包括对未来更好引导的话语,如:相信你会比这次更有进步,相信你会找到更好的方法,相信你会更加自觉地复习和做作业。【案例】这是一篇报纸上惹人无数眼泪的报道:因为我爱女儿,所以会想着改掉女儿磨蹭的

22、坏习惯;因为我爱女儿,所以会每天陪着女儿做作业,哪怕女儿认为这是一种监督;因为我爱女儿,所以即使女儿对我心怀怨意,我也愿意我始终相信,等女儿长大,女儿一定会知道,天下所有的母亲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终有一天,女儿会读懂母亲,就像现在的我,读懂我的母亲一样。这段感人的话,有些残酷。因为要等到女儿为人母,还得等到女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时,再大彻大悟,回首感悟:啊,天啊,年前,当我小的时候,妈妈是那么地爱我,妈妈为我的付出是那么伟大和无私。试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一生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的耐心、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孩子的信任,而一定要让孩子从少就背负着被严厉批评和

23、管教、超高的期望,在几乎感受不到爱的情况下步履艰难的前行?直到了三四十岁,或年半百时才感受到父母的爱?再看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二】情境是: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做别的;孩子希望回家后先出去打会篮球,打完球再写作业。第一步:要求家长先说:不做作业有多么不好,有哪些不利因素。家长说:好习惯将养不成;不能说到做到,打完球累了可能就不想写作业了。等等。同时,给了家长一组“孩子坏” 的词语,告诉家长可以用。Stupid 愚笨; Trickster 撒谎; Useless 无用; Disruptive 破坏性;Eccentric 古怪; Nasty 讨厌; Troublesome

24、 棘手然后,看学生能否按家长要求的,一到家就写作业。结果,只有极少的孩子说可以留在家里做作业,但心情极不愉快;大部分孩子在家长与孩子对话几个回合后,说,就不做,你怎么着。或说:行,球我不打了。但虽没出门打球,但也没写作业,而是磨来磨去干别的,因为孩子没心思做作业。我们问孩子:家长这么好心地让你学习,他是爱你的,而且你明明知道不做作业有这么不好,为什么不能照着家长说的去做?孩子答:没觉出他爱我,我就觉得他烦我,他说这些话让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我。他难道不能对我好点吗,有话不能好好说吗?第二步:要求家长不再说“不做作业有多么不好”,而是问孩子:1 现在出去打球有什么好处。2 打完球后你要做什么,

25、怎么做。3 那么,是打完球再做作业,还是做完作业,再打球。4 能不能先做作业,再打球。同时,给家长一组评价“孩子好” 的词,在与孩子对话过程中,要应用上。Courageous 勇敢; Honorable 诚实; Impeccable 无缺点的; Lovely 令人愉快的 Delightful 快乐的; Responsible 有责任; Smart 聪明的; Self-control 自控的 Talented 天才的; Unique 唯一的; Determined 坚强的; Discipline 守规矩的Excellent 出色的; Earnest 热情的; Neat 整洁的; Thankful

26、 感恩的Templecontrolled 可以控制脾气的结果,孩子自己就描述说,我打完球后将如何做作业,而且愿意把作业做好,认为打球并不担误做作业,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部分同学说:老妈,好好,你别夸了,我马上做作业,一会就完,完了我再去打球,你放心吧。我们问孩子们,家长没讲做作业的好处,你为什么主动说要如何做作业,还要把作业做好。第一步和第二步,在哪种语言情境下,你更愿意向着家长期望的去做?你能感受到家长对你的爱吗?孩子答:爱不爱我,我一下子说不好,但听了她的这些话,我感到很舒服,觉得我妈特别善解人意,当然她夸我,我愿意按照她说的去做。我妈愿意听我说打球有什么好处,我当然高兴啦,说明她同意我出去

27、玩。我玩回来之后,当然一定要把作业写好了。最后,我们问孩子们,你们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里,父母的哪种语言情境能让你更愉快、更愿意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些。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第二种,我妈要是那么说话,我们之间根本不会再有争执。听听,同样是妈妈和孩子,她们之间只是改变了说话的几个词,而其他都没有改变,可结果却那么不同第二个神话的小结:让孩子成为“ 最好”“最棒”,不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而让孩子变得主动做事,在做事中能找到适宜方法,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拥有幸福生活,能体会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才是我们的期望。积极语言层次,请家长们试用我给大家一个从孩子那里调查上来的,家长最好

28、说哪些话,最好不说哪些话的表格 语言层次,希望对家长们有用。积极语言层次大家看, “总说 ”的话有哪些,我们常说了吗?应该“多说”的话有哪些,我们是否常对孩子说了呢?应该“少说” 的,我们是老说了吗,应该 “不说”的,我们平时说过吗,以后能做到“ 不说 ”吗?尤其是那些“禁说”的,是孩子们根本不能忍受的,而我们说过吗?什么时候说过?注意:“多说 ”的话,是对孩子的极大肯定, “总说”的话,是对孩子未来积极的指引,而“少说 ”“不说”“禁说” ,都是没用、没意义的话,一方面降低孩子的自尊,一方面剥夺孩子应该得到的爱。看语言多么重要,消极语言很有杀伤力,积极语言很有影响力。【案例】在这里,我也回应

29、一位家长提交的情境:开学时孩子学习好是孩子自己有学好的要求,但因为我不会表扬,也不知道该怎么表扬,导致她后续动力不足,不知不觉滑下来。有时候我也觉得孩子做得不错,甚至有一些超出我想象的表现,但一般也就说:很好,不错,加油!所以我很想学习怎样鼓励孩子。案例中的家长请尝试上表中的语言,你不妨一试,如:我同意你的思路,我欣赏你的想法,我尊重你的观点,我期待你会做得更好,我相信你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我理解你的意思,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你这个做法很有新意,相信你这么做一定会有收获,我对你很有希望,看样子你确实有提高,出现这个错误(或问题)是有原因的,我们看看怎么改正更好。【案例】另外,也有老师推荐了这样一个

30、故事,内容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一个画家,在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后,不小心将一滴颜料滴到了画布上。这时,他拿起笔,刷刷几下,一只漂亮的小鸟诞生了。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就要像这位画家一样,把有缺点的孩子变成好孩子。这个分享会让人感受到,人人都会有缺点,只是看你如何对待缺点,是把缺点无限放大,还是把缺点变成优点。要对孩子有积极期待,从孩子缺点和不足中挖掘出孩子优点和潜能,激发孩子积极情绪家长对孩子要有积极的期待,即使在某个时间、某个阶段,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我们要用积极语言去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有了积极的情绪孩子便有了好心情、好状态,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很快进入愉快沟通、相互配合氛围之中,也很容易达成共识

31、。积极语言是人的主观行为,是想不想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试着应用上表中语言层次里“总说” 和“多说”的话。而那些经常否定孩子想法和行为、降低孩子自尊、剥夺孩子爱的话,要少说、不说、禁说。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才能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案例】我还收到过一位家长提交的案例,看到这个情境时,我就很高兴。情境是这样的:儿子上高二,今天月考比上次进步了十名,刚儿子发短信来报喜,我该怎么回信息表扬他,才能更加提高他学习的信心呢?说明这位家长对孩子是有积极期待的,而不是想:才进步十名有什么了不起,还有比你更强的呢,你怎么和不跟前三名比?要问如何说能进一步激发儿子

32、的信心,建议,也可参照上面案例中的提示,或表中总说、多说的层次,这些词语(积极语言)都能激发孩子自觉动机和自觉行为,而信心就是指对未来及不确定的事情有坚定的信念,孩子有了自发的动机和自觉的行为,他的信心会坚持下去。谢谢这位家长提交的情境。家长和老师们可创造性地应用积极语言,语言层次只是个抛砖引玉。第三个神话是:我是对孩子好,我的方法将来一定是对孩子有利的,因为我爱孩子。孩子们说,就怕爹妈说:都是为你好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案例】我女儿初一,从小开始,语文数学一直中下水平,英语不错,所以喜欢英语,总会自觉学英语。在初中上半学期被老师选为班干部,学习劲头足。但下半学期就不行了,各科成绩都下滑

33、。问她,说想学,但控制不住自己,上课不能专心,还老想看校园小说。上周,我无意间看到她抽屉里有校园小说,再检查书包,里面也有,她爸非常生气,打了她几下,把书也撕了。我担心太伤孩子心,把她拉了出来。可她却不说话,不像以往那样哭闹,表情木然。我很意外,也很担心,看得多了小孩子因为像这样的事而做傻事的例子,我很不放心,我和孩子谈了一个多小时的心,先跟她说明我们的期望(希望将来能实现她自己的理想当医生),其次跟她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看这样的书会直接影响学习且容易早恋),再问她想看这些书的原因以及学习方法(她说中午休息时,不想看课本也不想做作业,所以,没事做向别人借书来看)。孩子缺点就是懒惰,喜欢看电视及

34、上网(电脑只定时让她上),只要休息,她可以睡一个上午,然后找点东西吃,就开始看电视,一天就这样混过去。我曾试着让数字电视关闭一年过,网线也一直设密码,但她一样在家呆一天,不出门。我从不期望女儿去考名校什么的,但是也有说让她至少能上到大学,因为在我们想法里,女孩子至少要学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自然地表现出女孩子应该俱备的个性及气质。我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走歪路,将来找一个好的伴侣幸福过一生就足够了,我应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提交一个小事例:有些婴儿 10 个月便会走路,有些婴儿到了 17 个月还不会走路。从婴儿最开始,孩子便有了 70% 的表现差异,但我们知道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

35、不会过分修正婴儿的走路姿势、走路时间,也不会过分在意婴儿摔倒的次数和怎么摔倒的。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态度投放在孩子人生其他阶段呢?当孩子到了 35 岁或45 岁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或在乎他们在中学时,甚至小学时的表现。很多青少年都不能在学校中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天分和才能的机会,就像婴儿的走路一样,这和他们在工作和人生上的成功关系不密切,他们的天分可能会迟些出现。家长们会说,“我是为你好。我不爱你我能这么着急吗,现在不好好管孩子,孩子长大没学好怎么办”,如此案例中的一些话语和行为:我看到她抽屉里有校园小说,还检查了孩子书包;她爸非常生气,打了她,把书撕了。和孩子谈了一个小时,说明我们的期望,解释我

36、们生气的原因,问她想看这些书的原因以及学习方法,我关闭数字电视,给网线设置密码,在我们想法里,女孩子要学到一定程度,表现出应该俱备的个性及气质。6 从 “可她却不像以往那样哭闹”看出,他爸爸不是第一次这样对待孩子了。这些行为和说法,在家长看来,我们都是为孩子着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了,也不能让她再在跑的过程中掉队。出发点是对的,但效果不是最理想的。真正为孩子好,表现出对孩子的爱,首先要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不是做什么事。第三个神话的小结:一、要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重要的几点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可以为孩子提供建议和支持来帮助孩子掌握做决定

37、的技巧,而不要让孩子都按照大人所希望地去做。和孩子平等交流。听孩子说话时不评价好坏、是非、对错,而是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认为;要让孩子说得多,家长说得少。表达你对孩子的欣赏。每天或每周,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从不冷落他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关心孩子:()爱与分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和关怀,让孩子感受到你喜欢他、欣赏他、重视他;()发现与自豪:让孩子感受到你总能看到他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了,他的任何变化你都感到欣慰和自豪;家长一定要欣赏孩子所具有的优势和天分的价值。()期望和信念: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但并不是说让孩子必须做到,另外,要经常表达“你相信自己的孩子”的这个信念,这个信念不但支持家长对

38、孩子的信心,更是支持孩子对未来有信心和自觉行动的动力。这些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成年人希望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常常与孩子的天分相背,而对孩子人生真正有用的才能,可能会令他在学校中受到最大的伤害。这非常悲哀,说明孩子们的天分,和学校的需求及家长的期望之间严重不协调,使我们质疑现在的教育方法和家长的愿望是否对青少年最好,这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神话。二、应用幸福语言模式【案例】:我的女儿还算是比较听话的,相比现在的小孩子,让她做什么她大部分都会去做,吃饭、穿衣也不讲究,上学也积极,从不迟到,在学校做事也较认真负责,为人比较忠厚,不算太聪明但也不笨。从这段话看,女孩是个很不错的孩子,懂事、听话、朴

39、素、诚恳、守纪律、有责任心、喜欢上学。应该是被家长喜欢、让孩子放心的孩子,但事实上,这个女孩是上面看校园小说案例中的那个女孩,而上面的女孩却是让家长着急,甚至让爸爸“打”了的女孩。这说明,不同的语言描述,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看两个例子:【案例】:初二,女孩。除了玩干什么都是磨磨蹭蹭的,即便家长说了也快不到哪里去。学习也是如此。问你将来有何打算,回答是不知道,反正是不会呆在家里要有一份工作。不好好学习怎会有工作?也是噢。之后好了两天半,依旧。请教陈老师我们究竟该怎么教育?挺聪敏的一个孩子,学什么会什么,学什么像什么,可就是用不到学习上,而且干什么也不能坚持,我们也不能总是跟在后面去督促,且效率也

40、不是很高,这可如何是好?【案例】儿子今年 7 岁,读一年级,成绩还可以,是三好学生,可是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不耐烦了,而且很愤怒的样子,做家长的我不知怎办,想请教。谢谢。和有相同点,相同的地方,两个孩子一个是“学什么会什么,学什么像什么”,一个是“成绩还可以,是三好学生”。问题是:一个“有点磨蹭,做事不能坚持”,一个“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不耐烦,很愤怒”,那么,现在看,家长希望的是什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是积极的,就会看到:宝贝是有潜力的,因为他们的智力很正常,而且学什么会什么,还是三好学生,但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怎么解决,要看家长希望什么,解决的过程中家长认为关键点是什么,期望的效果是什么

41、。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一个 HAPPY 语言模式,在生活中和在与孩子沟通中可以尝试,一定会很有效果。、积极语言 HAPPY 模式是什么,如何应用。HAPPY 语言的基本解释:HAPPY 实际是由五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即英文原意的解释。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英文,即:“HAPPY”由 H(Hoped-for 预想,期望)+A(Action 行动)+P(Process 过程)+P((to the) Point 关键点)+Y (Yield 产品,收益)构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字游戏,易于记忆、容易被人喜欢,略懂一点英文的都知道这个词。“幸福”被地球人都喜欢。这个语言模式关注的核心是普通人到底说什么样的话,

42、如何说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非常适用于在家长和孩子之间。H:Hoped-for,预想,期望:事先设想,预先推想出孩子的某种标准。如果向着积极的方面看,孩子便是你所期望的,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够好,那他就真的不够好。如上面的和,如果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好”,并表示对孩子好的欣赏和肯定,家长会愉快,并对孩子抱有足够的信心。A:Action,行动:为培养孩子达到某种品质目标而说的积极语言,让孩子自己形成自觉努力的信念。就是说,家长如何让孩子动起来,不是靠批评和指责,而是靠激励和引导。P:Proces

43、s,过程:家长引导孩子做具体事情或完成具体任务,不要说大话,和否定孩子的话。说大话通常指:把作业写好,上课好好学,做事要坚持,别那么不努力,为什么呢,举个例子,看看怎样的话才算具体、有用。【案例】妈妈和女儿 JANE(六岁)一起玩 ipad 游戏。JANE 玩 ipad 游戏,但有几关老过不去,爸爸着急,开始说 JANE:你为什么不看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行吗?你这样不完美。你这样不对。被爸爸说了几次之后,孩子不愿意玩了。妈妈没有简单地说:你要坚持。而是说:宝贝,玩完一次,再玩一次,没完成没关系,再从头来(培养孩子坚持性),我相信你可以完成的。妈妈也没有说大话:有了困难不能放弃。而是说:咱们从简单

44、的开始。当题目变难时,你继续试试看(引导孩子即使觉得有困难或怕被挨说等各种原因不想完成,该完成的事情(工作)还是会完成),我相信你(“总说”层次),你试试(“多说”层次)。妈妈更没批评说:你总是不努力,做什么什么不行。而是说:没关系,事情不是一做就能做好,你只有自己动手做了(相信孩子做事都会尽力),才会知道答案对不对。没有人第一次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任务,都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才总结经验的(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放弃的)。妈妈引导宝贝时,不是仅说:你好好练。而是当 JANE 画了第一笔,很怕第二笔画错的时候,妈妈说:第一笔画得不错,在画第二笔前,你可以先自己用手比划比划,想好了再画(引导孩子一旦订

45、下了各种(锻炼或学习)计划,养成坚决执行的习惯)。尽量画均匀,画好画不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可以长了经验,大不了重新再来一次(引导孩子慢慢变得十分有耐心)。这段话中,妈妈的每句话,都可以让孩子做起来,而不是说得特大,让孩子不知道怎样才是做“好”了。P:(to the)Point,关键点:指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因素,家长要说有用的话,但也不是总表扬孩子,而是让话说得有意义。上面 JANE 玩 ipad 游戏中妈妈的话语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而把坚持的突出特点都表达出来了,就是说到了关键点上。这些点如果能做到,时间长了孩子就容易形成“坚持”这个品质。Y:Yield ,产品,收益:是“过程”的结果,指

46、孩子向着大人期望的方向发展,孩子形成好品质、好行为。如果你描述孩子常常消极的,孩子便会向着消极的方面发展,如果你描述孩子常常是积极的,孩子便会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正如日本一位教育家所说,“人嘴上说的就是你的人生,如果你总是说,我烦死了,我累得要命,谁都不理我,那你就真的烦、累、没人理。如果你总是说孩子,你学什么什么不会,你干什么什么不成,你真没用,他就真的什么都不会,真的没用。”HAPPY 语言的思路是什么,能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什么家长了解 HAPPY 模式应用积极语言引导孩子产生积极情绪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人格形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积极支持系统造就孩子成为幸福、和谐、阳光的人。最后,我借用一个老师提供的一个小幽默,说明积极的感受:积极的思维和语言对三个石匠的作用:第一个说,我在干一个吃饭的活;第二个说,我在建一个教堂;第三说:我的工作让这个城市更受尊敬。希望家长们都做一个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家长,都说让孩子终身快乐的话语。创造性地应用积极语言、选择性地应用积极语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