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古为商业都会,城郭筑建之初于何时,今尚不得详考。然古之有城,均为立国守备之需。以此推论,合肥古城筑建,当在此建有方国之时。对此, 康熙合肥县志载称:“府城之建在昔莫详,其始当是庐子有国以来所筑。庐在春秋时属舒,舒为楚与国。“据此推断,合肥古城始建之时,至迟应在春秋时期,居今约有 2600 余年历史。又据有关史料记载,合肥古城范围,最初甚为狭小。城垣为土筑,且较低矮。其地理位置,据庐州府志载:“献帝时(公元 200 年),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单马造合肥空城,立州治。今合肥县西二里,故城是也。“据此可知,合肥汉前期古城,始建于城西部岗阜高地。建城于此,既可得淝水之利,又可远水患之弊
2、,实为最佳选择。刘馥单马驰人合肥空城后,即“高为城垒,积水石以修战守之备。 “由此,合肥古城规模和范围均较前有很大发展,并为其后的古城拓建奠定了基础。此间所建之城,史称汉城。其地理位置,据嘉庆合肥县志引寰宇记载:合肥古城“在城北,汉置。“ 庐州府志亦载:“合肥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北。“据此可知,合肥汉城已东移拓展至古城北区。三国时期,曹操遣张辽、乐进、李典屯兵合肥,后建有教弩台,训练舟师,以拒东吴,由此而使合肥古城名声大震,合肥古城亦以三国古城而闻名于史。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 505 年) ,合肥为梁辅国将军韦 率军攻破。韦攻战,堰淝水以灌城,破城后又俘斩魏兵万余级,致全城遭受空前劫难,城
3、区被毁为一片废墟。后虽经修葺,然战争一直来有止断,故使得合肥古城始终难改破败之状。合肥古城经南北朝,历隋以后,至唐贞观年间(公元 627649 年),大将军尉迟敬德择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土城,史称唐城。唐城范围较小,金斗河为其城北濠,昔镇淮楼即建于城上为其北门。唐贞观年间(约公元 795 年) ,时庐州刺史路应求,鉴古城皆土筑,不利战守之备,遂改以砖砌。由此,合肥始有砖城垣。宋乾道五年(公元 1170 年 ),淮西帅郭振屯守庐州,为防御金兵来犯,奉诏于庐筑新城。郭所筑新城,“横截旧城之半“,将旧城南半部划出,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横贯城中,基本形成了今存合肥古城的初貌。此间所筑之城,时称斗梁城。郭振
4、筑斗梁城,使金斗河人城,颇受社会各界赞誉。庐州府志载田实发金斗河议:“自河人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米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径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因其地气疏通,人心愉畅。而官长之超擢者,缙绅之显达者,甲乙榜之多,土风之厚,民俗之醇,甲于他郡。“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毁。佥事马世德提请宣让王及高昌公,发公私钱十万贯,将城作了整修。其后,至明朝弘治年间(约公元 1495 年),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处废缺,由庐州知府马金度主持再度修葺。据嘉庆合肥县志载,此间合肥古城,周围长 4706 丈(26 里),正西和西南面城墙皆缘冈,高 24 丈;东、南、北
5、三面城墙列平地,高 28 丈至 3 丈不等。底宽近 48 丈。城垛 4578 座,望台 28 座。城东壕,深 19 丈,长 42 丈;城西壕,深 25 丈,长 295 丈;城南壕,深 23 丈,长 30 丈;城北壕,深 08 丈,长 35 丈。水俱环城通流。全城计七门二水关(后为七门三关)。东二门,左曰威武门,五楹,高二层,月城楼三楹;右臼时雍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西二门,左曰西平门,五楹,右曰水西门(明正德七年 ,庐州知府徐钰,虑“城北实下,宜可灌也“ ,遂塞西水关,导水为北濠,又塞水西门,使之为旱西门,另建水西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南二门,左曰南薰门,三楹,右曰德胜门,三楹,月城顶皆
6、石台;北一门,曰拱辰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明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7 年),张献忠率军从西门三铺湾袭庐州,此战使庐州城楼橹、雉堞多毁废,后由皖抚史可法令庐州知府周有翼、知县黄钟鸣修复如故。再后,庐州城先后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 年)和嘉庆五年(公元 1800 年),两度修葺,使庐城保持了完好之貌。在魏明帝青龙元年(公元 233 年) ,魏将满宠曾于合肥西 30 里,鸡鸣山东麓( 今古城郢),建有一新城。史称“魏新城“,亦即“合肥新城“。该城南北长约 400 米东西长约 250 米,城墙为土筑。当年满宠作合肥新城,战略考虑是:“合肥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军,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围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新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犄其归路,于计为便。“此新城建成后,孙吴曾数次遣兵围攻,终未能破。公元 280 年,随着孙吴灭亡,南北军事对峙局面结束,合肥旧城复为重镇,而合肥新城的军事价值渐消失,终至人去城空,日渐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