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坤舒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 500 例疗效观察作者:冯梅梅,陈新磊,孟瑞雪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性活跃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2 种。由于慢性盆腔炎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常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1 。近年来,多种研究发现中药制剂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坤舒康颗粒及抗宫炎片 2 种治疗方法对 1 00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 2004 年 1 月至 2007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已婚
2、或未婚有性生活史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1 000 例,有下腹隐痛或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生活后及月经前后加重;或伴有低热、月经增多、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表现为子宫一侧或两侧可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表现为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触及包快。超声: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或有盆腔积液,或有盆腔炎性包快。年龄 2149 岁,病程 5 个月7 年。随机分为 2 组:坤舒康组和抗宫炎片组各 500 例。坤舒康组年龄 2149 岁,平均(366)岁;病程(3530)个月;病情程度分级2:轻度(59 分)128例,中度(1014 分)273
3、例,重度(15 分以上)99 例。抗宫炎片组年龄 2247 岁,平均(364)岁;病程(3628)个月;病情程度分级:轻度 142 例,中度 260 例,重度 98 例。2组年龄、病程、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坤舒康组:口服坤舒康颗粒(本院制剂)30 g,每日 3 次。抗宫炎片组:口服抗宫炎片(江西心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71019)6 片,每日 3 次。每疗程均为 10 d,间隔 20 d,治疗 3 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的措施、药物;月经第 1 天开始服用。1.3 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
4、;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结果有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均有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改善。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临床疗效 坤舒康组痊愈 191 例,显效 253 例,有效56 例,无效 0 例,愈显率 88.8%;抗宫炎片组痊愈 95 例,显效150 例,有效 205 例,无效 50 例,愈显率 49.0%。2 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2 组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组复发 41 例占 8.2%,对照组复发 103 例占 20.6%。2 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5、盆腔炎的病因多为妇女经期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原体侵入内生殖器,引起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腹膜炎症而致。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造成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疗效欠佳。当前诊疗盆腔炎多使用大量抗生素,敏感抗生素可以直接杀灭或抑制致病菌,达到抗炎止痛目的。但抗生素副作用较大,易产生耐药,造成二重感;且抗生素较难进入血运较差的结缔组织4 ,造成疗效差,疾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痛苦。近年的研究转向于中医中药治疗盆腔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经行产后摄生不甚、劳逸过度、不洁或手术损伤,或有外感风寒、内蕴湿热邪毒、气滞血瘀、瘀阻冲任、血行不畅而致、故有腹痛积块,腰骶胀痛,带下等症5 。
6、现代医学研究发现6 ,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抗渗出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松结粘连,促进炎症吸收,组织修复与再生。本院研制的坤舒康颗粒主要成分有蒲公英、当归、赤芍、丹参、泽泻等,本方主旨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其中使用多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对于盆腔炎尤其是慢性盆腔炎患者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散解止痛的效果。本药经本院多年临床验证,并经过与其他药物进行疗效比较,发现对盆腔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经济无痛苦,无毒副作用,使用携带方便,避免了盲目应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及菌群失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盆腔炎的理想药物。【参考文献】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7、.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45.3 陈贵廷,薛赛琴主编.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第 1 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901.4 张禄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60 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92.5 王红霞,赵邯香,康艳新,等.中药薰蒸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河北医药,2000,22:171172.6 秦万章.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中医杂志,2001,42:75.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