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套管针在产房的应用【关键词】 套管 产妇临产以后,在待产过程中需要静脉输液给药,以前我们都是选择 7 号或 8 号的头皮针进行穿刺输液,当产程进入活跃期以后,随着宫缩的加强,她们会乱动,容易造成输液针头的滑脱或穿过血管壁使液体渗漏而需重新穿刺,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还会延误抢救时机。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输液,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 年 112 月间于我院住院后已临产进入产房待产的需静脉输液的产妇 1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98 例,对照组 92 例,两组年龄、孕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
2、有可比性。1.2 方法 观察组选用德国贝郎医疗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248112、规格 20G 的套管针选择腕部静脉或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静脉进行穿刺输液,0.5%的碘伏消毒范围大于 8cm,待干后,旋转针芯,针尖斜面朝上,以1530角直接在血管正上方进针,见回血后以 515角再进针 12c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压脉带1 ,左手示指按压导管顶端处静脉,右手缓慢抽出针芯2 ,连接输液器,打开调速器调节滴速,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对照组用 7 号或 8 号的头皮针选择手背浅静脉进行穿刺输液,按常规方法妥善固定。两组输液时间均24h。观察两组输液能否顺利输入,是否需重新
3、穿刺及输液后根据 INS 的静脉炎标准:穿刺部位触痛,红肿,沿静脉走行出现红线或呈条索状判断为静脉炎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X2 检验。2 结果观察组药物能顺利输入,液体渗出需重新穿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及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 。两组输液药物顺利输入及液体渗漏需重新穿刺的发生率比较见表 1,两组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见表 2。表 1 两组输液药物顺利输入及(略)注:两组输液药物顺利输入,需重新穿刺的发生率比较经 X2 检验,X221.50,P0.005。表 2 两组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 例(略)注:两组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经 X
4、2 检验,X25.65,P0.025。3 讨论3.1 套管针的特性 套管针导管材料(Vialion 材料)是一种专门用于静脉输液的生物材料,与人体亲和性好,柔软性强,且在血温下柔软性会增大,使之对血管内膜的机械刺激降低,表面光滑、血小板不易附着形成血栓,尖端不易劈叉。3.2 产程中应用套管针输液的优点3.2.1 减少反复穿刺的发生率 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应用一般头皮针进行穿刺输液,由于宫缩的阵痛会忍不住的乱抓乱动,容易造成输液针头的滑脱或穿过血管壁造成液体渗漏而需反复穿刺,既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又增加产妇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由表 1 看出应用套管针进行穿刺输液的观察组,因套管针导管短、细进入血管
5、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刺激和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与普通头皮针相比不易刺破血管而引起液体外渗,从而减少穿刺次数,药物顺利输入有利于产程进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产妇痛苦及感染的机会。3.2.2 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机率 由表 2 看出输液后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选择近端静脉穿刺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小于远端手背浅静脉4相符。3.2.3 能快速输液、输血 应用套管针能快速输液最大输液量可达 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围手术期、手术中快速补液的要求1 ,而且滴速易于调节,产妇情况在产程中变化快,如产前出血、产后出血、DIC 等特殊情况下,应用套管针能快速输液从而赢得了抢救时机
6、,在 2002 年我们用套管针输液成功抢救了产后出血病人 19 例、妊娠合并脂肪肝 1 例、DIC 1例、产前出血 11 例。3.3 应用套管针的注意事项 选择粗而直、血流量丰富、弹性好、无静脉瓣的血管进行穿刺,从血管的正上方直刺,消毒范围大于 8cm,抽出针芯连接输液器时以左手示指按压导管顶端处静脉以防血液外渗2 ,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输液瓶,以防空气进入静脉,对于特殊用药如缩宫素、硫酸镁等要注意滴速,同时要注意套管针的护理。综上所述,产程中应用套管针输液较应用一般的头皮针利于药物的顺利输入及产程进展,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感染机会及静脉炎的发生机会,同时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快速输液、输血赢得抢救时机。参考文献1 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19-221.2 章亚平,许兰娣,符德芳,等.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危病人抢救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43.3 刘惠蓉,吴丽苹.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现代护理,2001,7(10):8-9.4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编辑 罗 彬)作者单位: 563003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作者:宋迪文华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