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 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
3、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则错误。 )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
4、号。 如:( 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 ,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 (18) (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 (17) (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 (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在表感叹或
5、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 1918 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 、 药 、 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
6、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 【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 、 “哇” 、 “啦” 、 “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
7、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 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 ,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 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
8、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
9、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
10、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 、 “指出” 、 “宣称” 、 “证明” 、 “告诉” 、 “如下” 、“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 日期: 10 月 20 日 地点: 县剧院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
11、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 、 青春之歌 、 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 (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12、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 ,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 ,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 (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 ,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
13、(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
14、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
15、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 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 (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 ,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 ,后又寄希望于 Q 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
16、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 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
17、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 表分项列举。 7、 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 】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
18、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 “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
19、,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2)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20、如:(73) 念奴娇赤壁怀古 。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 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 “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 ,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 “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 “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 、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学生培优卷: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读了拜伦的诗
21、,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最美的。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答案 BA 项的问号改为句号;C 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 项的前一感叹号改为逗号。2下列句子中逗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挡人民前进的步伐。B一路上,山形树态,掌故传说,他都描述得真真切切,活鲜鲜的。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D
22、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事。答案 C “平常”之后的逗号改冒号。3下列各句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纪律要严明, ”陈厂长说: “纪律不严明,不能打胜仗。 ”B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大业做贡献。 C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高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加油。D小王来信的意思是:“她在那儿学习和工作都很好,不用惦念。 ”答案 BA 项冒号改逗号;C 项冒号删去;D 项冒号和引号删去。4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 ?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作乞丐的呢 ?B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
23、干的?C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间我什么最难忘? 我答不上来。D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你想过没有,如果一天没有了水,这个像西瓜一样的小小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答案 D。A 项前一问号改为逗号;B 项问号改句号;C 项问号改逗号。5下列各句中引号使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最重要的是, ”他说道: “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 “有序”就是要有条理。C杜甫有一个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鲁迅的两句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答案 B。A 冒号改逗号,句号在括号内;C
24、项句号在引号里面;D 项引号里的句号删去。6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呜腾腾吐吐,腾腾吐吐 车到站了。B她一头扑过去,抱着女儿已经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C在农村插队时,他自学了语文、历史、生物、化学等。D有一首诗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其间“龙盘虎踞”就与现在说的“虎踞龙盘”不同。答案 C。省略号不能和“等” 同用。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不是反对学习和借鉴,而是强调一 笔者深知他的忧心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 ,都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过去”的延续。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
25、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D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少应酬、多学习,少说空话、多帮实事,少一点主观主义,多一点调查研究。 ”答案 D。句号在引号后面。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请说说,你在台上装腔作势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还是为了低档观众的愿望?B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C 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 “读,诵也。 ”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或背诵。D15 年过去了。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向读者奉献什么呢?答案 A。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因为这是陈述句。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6、 )A,关于什么是形象思维,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B除了你能去,谁能去? 他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吧?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D相反,在另一些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如飞机、火箭、电视等。答案 C。 “杯盘碗碟”是与“ 书籍” “衣服”并列的,故“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B “学而不厌”出自论语 (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C真笨哪,你这人!D顾名思义, “华新(电风扇)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这句广告中的吹字是指“吹风” ,
27、若理解为“吹牛” ,那可就叫人不可思议了。答案 B。 “论语(述而)”改为 “论语述而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顶是( )A晚霞消失了,明天还会再现;青春消逝了,就不会再来了。同学们,一定要争朝夕啊!B “请你包涵” ,这句话包含着他的待人修养。C 家 春 秋是巴金的 激流三部曲 。D街道一度出现脏、乱、差,市民们怨声载道。答案 C。 “激流三部曲”书名号改为引号。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不估量主客观条件,轻率地提出某种要求、主张,是为不揣冒昧。 (多用作自谦之语)B 索菲的抉择末尾那段长时间的索菲特写镜头,我永生不会忘记:泪早已流尽了,干涩的双眼仍张得大大的
28、在盼望着什么?C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虽然琐细,渎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的暖流。D接下来,诗人一句“哦 地球满腹忧烦” ,便回答了海水是眼泪的原因。 答案 B。句末问号改为句号。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可能有人会说这架飞机上的乘客过于迂腐,是否和歹徒搏斗这样千钧一发的事情还要通过表决来进行,不是明摆着书生之举吗?采取表决的方法是不是因为贪生怕死?B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史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沿。C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 “一时
29、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D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答案 C。逗号在引号之后。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有的书评家甚至这样奉劝其读者: “你一定要读瓦尔登湖 ,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你可以选择阅读描写自然界方面面的部分。 ”B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C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结构严谨,构思精妙,意境幽深,具有强
30、烈的感染力。D。东晋人温峤被评为“过江第二流之高者 ”,大概相当于中上类,便感到很难为情, “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近之间,温常失色” 。(世说新语品藻)答案 D。括号前的句号移至括号后。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一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教学现代化,即是电子电器加我讲你听这种“现代化” ,就算用的技术比美国还先进,又能培养出何等素质的国民呢 这可以叫“现代化教育” ,那么私塾先生有了这些设备,教一些摇头晃脑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岂不也可以称为“现代化”国子监祭酒采用网络攻长教授八股文作法,岂不也是“新教育” A “。 ” ?。 ”,?B “”。?”?C “。 ”。 ”;?D “”。 。 。 ”?!答案 B。